专利名称:马达单元及盘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
背景技术:
过去,在硬盘驱动装置等盘驱动装置中安装有使盘旋转的主轴马达(下面,简称为“马达”)。在日本特开平7-334967号公报公开的盘驱动装置中,马达的托架通过螺旋夹等固定在盘驱动装置的基座上。在基座的内底面形成引导槽,该引导槽从托架的凸缘部延伸到设于盘驱动装置的侧部的连接器。在引导槽中粘贴将马达的定子的线圈线和连接器连接的FPC(挠性印制基板)。在日本特开2006-40423号公报中公开了在盘装置的内部填充氦气或氢气等低密度气体的结构,由此抑制盘和头部的振动,能够高精度地记录数据。可是,如日本特开2006-40423号公报公开的那样,当在盘装置的内部填充比空气容易扩散的氦气等气体的情况下,需要充分确保盘装置的基座的密闭性能。在日本特开平7-334967号公报的盘装置中,当FPC和作为线圈线的引出线在马达附近连接的情况下,需要防止FPC与引出线的连接部分接触马达的旋转部。并且,在想要使 FPC与引出线的基于锡焊的连接部位位于定子的正下方时,需要使该连接部位在下方远离定子,导致外壳的壁厚变薄。另一方面,当FPC与引出线在远离马达的位置相连接的情况下,由于引出线被配置于盘、头部或者马达的旋转部的下侧,因而需要防止引出线与这些部件的接触。在引出线直接与连接器连接时也一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具有马达部、外壳部件和配线基板。外壳部件具有被配置于远离马达部的位置的外部连接用的贯通孔。配线基板在外壳部件的上表面上从所述马达部朝向贯通孔延伸。马达部具有包括环状的转子磁铁的旋转部、基座部和定子。定子具有多个引出线, 并在转子磁铁的内侧被固定在基座部上。配线基板从马达部的外部通过定子与基座部之间的第一间隙延伸到定子的内侧。 配线基板的连接部位于定子的内侧。并且,多个引出线与连接部连接。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包括马达部、外壳部件和固定部件,该马达部具有旋转部、基座部和定子。旋转部包括环状的转子磁铁。定子具有多个引出线,并在转子磁铁的内侧被固定在基座部上。外壳部件构成盘驱动装置的外壳的一部分。并且,固定部件将多个引出线固定在外壳部件的上表面中与马达部重叠的区域中、或者与安装在马达部上的预定的盘重叠的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配线基板与引出线的连接部位或引出线与盘驱动装置的其它部件干涉。参照附图,基于后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论述,本发明上述以及其他的要素、构件、步骤、特征以及优点将会更加清楚。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盘驱动装置的图。图2是马达单元的俯视图。图3是马达单元的剖视图。图4是将轴承机构放大示出的图。图5是基座板的支架的俯视图。图6是马达单元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定子、支架和配线基板的图。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俯视图。图9是固定部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说明书中,将马达部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图1中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马达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图1中的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不是指实际在设备中装配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将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或者大致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图1是包括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第1实施方式的主轴马达(下面简称为“马达”)的盘驱动装置1的剖视图。盘驱动装置1是所谓的硬盘驱动装置。盘驱动装置1例如包括记录信息的3张圆板状的盘11、马达部12、存取部13、配线基板14、连接器15和外壳16。盘 11被安装在马达部12上。存取部13对盘11进行信息的读出和/或写入。另外,盘11的数量也可以是除3之外的数量。外壳16包括杯状的第1外壳部件161和板状的第2外壳部件162。在外壳16收纳有盘11、马达部12、存取部13、配线基板14和连接器15。在盘驱动装置1中,第2外壳部件162例如通过焊接等方式被接合在第1外壳部件161上,由此形成外壳16。外壳16的内部空间163被密闭,灰尘或尘埃极少。并且,优选在外壳16内填充氦气。在下面的说明中,将马达部12、第1外壳部件161和配线基板14统称为“马达单元120”。3张盘11通过垫片172在轴向以相等间隔排列,并通过夹具171被夹紧在马达部 12上。存取部13包括6个头部131、支撑头部131的6个臂部132、和头部移动机构133。 头部131接近盘11来磁性地进行信息的读出和/或写入。头部移动机构133使臂部132 移动,由此使头部131相对于盘11进行相对移动。根据这些结构,头部131在接近旋转的盘11的状态下对盘11的必要位置进行存取,进行信息的读出和/或写入。图2是马达单元120的俯视图。在图2中,利用双点划线示出马达部12、被安装在马达部12上的预定的盘11、以及被安装在第1外壳部件161上的预定的存取部13和连接器15。并且,省略图示配线基板14的与马达部12重叠的部位。
在第1外壳部件161的底部的上表面61即内部空间163侧的面上,配置用于安装马达部12的基座部21、盘收纳凹部62、存取部收纳凹部63和贯通孔64。在下面的说明中, 将基座部21视为马达部12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盘收纳凹部62包括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C字状的部位,用于收纳盘11的许多部分。在存取部收纳凹部63中安装存取部13。存取部13的臂132的移动范围与存取部收纳凹部63重叠。优选存取部收纳凹部63的底面631位于盘收纳凹部62的下方。优选盘11的一部分位于存取部收纳凹部63的上方。通过在盘驱动装置1中配置存取部收纳凹部63,从而在驱动马达部12时,能够防止头部131与第1外壳部件161的上表面61接触。在上表面61中,在远离马达部12的位置配置有比存取部收纳凹部63稍微凹陷的部位,在该部位配置贯通孔64。如图1和图2所示,在贯通孔64中利用粘接剂等安装连接器15。在盘驱动装置1中,第1外壳部件161具有的贯通孔的数量只是1个。贯通孔64被连接器15密封,因而能够防止氦气从贯通孔64流出。作为配线基板14的一个优选示例,列举挠性印制基板。如图2所示,配线基板14 位于第1外壳部件161的上表面61上。并且,配线基板14从马达部12横穿存取部收纳凹部63的底面631并朝向贯通孔64延伸。配线基板14按照总长沿着上表面61的起伏进行固定。优选配线基板14使用粘接剂被粘贴在上表面61上。在配线基板14中,马达部12 侧的部位被从头部131与马达部12最接近的位置引出,S卩,从存取部收纳凹部63与马达部 12重叠或者接近的位置引出。由此,能够使配线基板14的许多部分位于存取部安装凹部 63内。如图1所示,连接器15包括多个插针(pin) 151。插针151的位于外壳16内的一个端部与配线基板14连接,从外壳16向下方突出的另一个端部与外部电源连接。由此,从外部电源向马达部12提供电力。另外,也进行通过连接器15向存取部13等其它部件的给电和控制。图3是马达单元120的剖视图。作为马达部12的一个优选示例,列举外转子型的马达。马达部12包括静止部2、旋转部3、和流体动压轴承机构4 (下面称为“轴承机构 4”)。轴承机构4被安装在静止部2上。旋转部3通过轴承机构4被支撑为能够围绕马达部12的中心轴线Jl相对于静止部2进行旋转。静止部2包括基座部21和环状的定子22。定子22被配置在基座部21的圆筒状的支架211的周围。定子22包括定子铁芯221、和被卷绕在定子铁芯221上的线圈222。旋转部3包括转子轮毂31和磁性部件32。转子轮毂31包括轮毂主体311、圆筒部312和盘承载部313。圆筒部312从轮毂主体311的外缘部向下方突出。盘承载部313 从圆筒部312的下部向径向外侧扩展。磁性部件32包括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环状的转子磁铁321和护铁(back iron) 322。转子磁铁321隔着护铁322被配置在圆筒部312 的内侧。在马达部12中,在转子磁铁321与位于转子磁铁321的内侧的定子22之间产生转矩。在轮毂主体311的中央配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孔部311a。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包括孔部311a的中心轴线Jl附近的部位5称为“套筒部5”。在孔部311a的周围配置有连通孔51,该连通孔51沿轴向延伸,同时使套筒部5在上下方向上连通。在套筒部5配置有向下方突出的下突出部53。下突出部53位于比定子22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并且,在上下方向上,下突出部53远离支架211。轴承机构4包括轴41、第1锥形部421、第2锥形部422、第1罩部件431、第2罩部件432、和润滑油44。轴41被配置在套筒部5的孔部311a中。并且,轴41被配置在位于支架211的内侧的凹部内,由此沿着中心轴线Jl面向上下方向静止。第1锥形部421被配置于套筒部5的下侧。第2锥形部422被配置于套筒部5的上侧。第1罩部件431被配置在套筒部5的下部,并覆盖第1锥形部421的外侧面的下部。 在马达部12中形成由第1罩部件431、下突出部53、定子铁芯221和支架211包围的空间 70。第2罩部件432被配置在套筒部5的上部,并覆盖第2锥形部422的外侧面的上部和上端。图4是将轴承机构4放大示出的图。在套筒部5的孔部311a中,内侧面52的下部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径向外侧倾斜。内侧面52的上部随着朝向上方而向径向外侧倾斜。在套筒部5的内侧面52的下部与第1锥形部421之间,形成有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径向外侧倾斜的第1倾斜间隙45。在套筒部5的内侧面52的上部与第2锥形部422之间, 形成有随着朝向上方而向径向外侧倾斜的第2倾斜间隙46。润滑油44被填充在轴41与套筒部5的中央部之间的间隙47、第1倾斜间隙45、连通孔51以及第2倾斜间隙46中。在轴承机构4中,在第1罩部件431与第1锥形部421之间的间隙48、以及第2罩部件432与第2锥形部422之间的间隙49中形成有润滑油44的界面。在驱动马达部12时,在第1倾斜间隙45和第2倾斜间隙46处产生基于润滑油44 的流体动压。由此,套筒部5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轴41进行旋转。在马达部12中,套筒部 5作为支撑于轴41的部位而兼做轴承机构4的一部分。图5是图3所示的基座部21的支架211附近的俯视图。用平行斜线示出的支架 211的上表面212包括与中心轴线Jl垂直的环状的面。并且,在支架211的外侧面配置有朝向径向内侧稍微凹陷的缺口状的部位213。下面,将部位213称为“缺口部213”。图6 是将马达单元120的定子22附近放大示出的图。在缺口部213与定子铁芯221的内侧面 221a之间,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间隙71。配线基板14被夹在第一间隙71的两侧面之间。另外,在定子铁芯221的内侧面221a与套筒部5的下突出部53的外侧面531之间,也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间隙72。第二间隙72与空间70连续。另外,第一间隙 71表示定子与基座部之间的第一间隙,更具体地讲,表示定子22的内周部与支架211的外侧面之间的第一间隙。图7是从上方观察图6所示的支架211、定子22和配线基板14时的图。在配线基板14的端部配置有大致C字状的连接部141。如图6和图7所示,配线基板14从马达部 12的外部通过定子22与支架211之间的第一间隙71延伸到定子22的内侧。连接部141 位于定子22的内侧,被配置于支架211的上表面212上。优选连接部141被粘贴在上表面 212 上。并且,来自线圈222的多个引出线223从线圈222的上部通过图6所示的定子22 与下突出部53之间的第二间隙72向下方延伸,并在空间70内被锡焊在连接部141上。下面,将连接部141与引出线223的连接部位称为“锡焊部141a”。在马达单元120中,空间70位于支架211的上侧,因而防止锡焊部141a与旋转部 3接触。并且,如图7所示,连接部141被配置于定子22的内侧,与连接部141被配置于定子22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相邻的锡焊部141a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减小连接部 141的大小,能够降低配线基板14的制造成本。以上对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20的构造进行了说明,但在高度较低的马达中, 磁性部件和盘承载部接近基座部。因此,假设在如同马达单元120这样包括配线基板的马达单元中,想要在磁性部件和盘承载部的下侧将配线基板和引出线连接时,锡焊部有可能与这些部件接触。但是,在马达单元120中,通过在定子22的内侧将线圈222的引出线223 和配线基板14连接,由此即使是高度较低的马达部12,也能够容易防止锡焊部141a与旋转部3干涉。另一方面,假设在如同马达单元120这样包括配线基板的马达单元中,想要在定子的下方将引出线和连接部连接时,需要在定子的下方设置收纳锡焊部的空间。但是,在马达单元120中,不需要这种空间。由此,能够防止锡焊部141a与定子22干涉。并且,能够确保基座部21的壁厚,能够防止在基座部21产生气孔等。结果,能够充分确保外壳16的内部空间163的密闭性能,能够提高盘驱动装置1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通过确保基座部21 的壁厚,能够抑制基座部21的不期望的振动特性。这同样适用于下述的其它实施方式。在马达单元120中,连接部141被配置于支架211的平面状的上表面212上,因而能够容易进行引出线223与连接部141的连接作业。在马达单元120中,配线基板14横穿存取部收纳凹部63的底面631而与连接器15连接,由此与在存取部收纳凹部的底面上通过来与连接器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或者防止氦气在盘11与配线基板14之间的乱流。 结果,能够使盘11稳定旋转。另外,由于获得存取部收纳凹部63的底面631与盘11以及头部131之间的距离,因而能够防止配线基板14与盘11以及头部131的接触。在第1外壳部件161只配置有外部连接用的贯通孔64,因而与配置有多个贯通孔的外壳部件相比,能够降低氦气从贯通孔与配置于贯通孔内的部件之间流出的可能性。这同样适用于下述的其它实施方式。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20a的图。在图8中,用双点划线示出盘 11、马达部12、存取部13和连接器15。也适当省略图示引出线223的马达部12侧的端部。 马达单元120a包括固定引出线223的多个固定部件18、和比图2的配线基板14短的配线基板14a。在马达部12的基座部21配置有与存取部收纳凹部63相邻的第二凹部65。马达单元120a的其它构造与图2所示的马达单元120相同。下面,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马达部12的引出线223通过第二凹部65和存取部收纳凹部63而与配线基板14a 连接。引出线223被从存取部13的头部131与马达部12最接近的位置引出,由此能够使引出线223几乎整体位于存取部收纳凹部63内。图9是固定部件18的主视图。作为一个优选示例,固定部件18是树脂部件,包括相互平行的多个槽部181。另外,优选固定部件18的厚度约为1mm。如图8所示,固定部件 18被配置在第二凹部65的底面651以及存取部收纳凹部63的底面631中的、与配线基板 14a的连接部141重叠的区域附近以及与盘11重叠的区域中。优选固定部件18用粘接剂等固定在第1外壳部件161上。图9中的槽部181的开口与第1外壳部件161的上述底面 631,651相面对,多个引出线223分别在各个槽181内穿过。在马达单元120a中,用多个固定部件18保持引出线223的两端部和中央部,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引出线223的浮起。另外,配线基板Ha被配置在第1外壳部件161的上表面中与盘11重叠的区域的径向外侧。在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20a中,引出线223在第1外壳部件161的上表面 61中的存取部收纳凹部63和第二凹部65的底面631、651处被保持在固定部件18上。存取部收纳凹部63和第二凹部65的底面631、651表示与盘11重叠的区域和与马达部12重叠的区域。由此,能够防止引出线223与旋转部3、盘11和存取部13干涉。通过将引出线 223引出到盘11外侧,能够缩短配线基板14a,能够抑制配线基板1 的制造成本。固定部件18被配置在存取部收纳凹部63和第二凹部65内,由此能够防止固定部件18与盘11接触。由于能够获得存取部收纳凹部63的底面631与盘11及头部131之间的距离,因而能够防止引出线223与盘11和存取部13干涉。另外,固定部件18不限于树脂部件,例如也可以是金属部件等。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存取部收纳凹部63也可以只配置在存取部13的臂132的移动范围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从头部131与马达部12最接近的位置引出配线基板14和引出线223,也能够将配线基板14和引出线223的许多部分配置在存取部收纳凹部63内。由此,能够防止配线基板14和引出线223与存取部13及盘11干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用除锡焊之外的方法将引出线223和连接部141连接。 引出线223的数量也可以是除4之外的3以上的其它数量。在第2实施方式中,引出线223也可以直接与连接器15连接。固定部件18不限于3个。并且,作为固定部件,也可以采用粘接性的带或将引出线223捆绑的捆束部件或粘接剂,将引出线223固定在第1外壳部件161的上表面61上。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存取部收纳凹部63的底面631上配置将配线基板14 引导到连接器15的槽。同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底面631上配置将引出线223 引导到连接器15的槽。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轴向上配置位于套筒部5的下突出部 53下侧的定子22。由此,能够容易在定子22的内侧引导引出线22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外壳16的一部分的第1外壳部件161与马达部12的基座部21连续,但第1外壳部件161和基座部21也可以是分体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在配置于第1外壳部件161的孔部中配置基座部21。在马达单元120、120a中,也可以采用轴相对于被固定在基座部上的套筒部进行旋转的马达。作为填充在外壳16内部的气体,除氦气之外,还可以采用氢气。并且,也可以采用氦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还可以采用氦气、氢气、 或者上述混合气体中任意一种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上述实施方式及各个变形例的结构只要不相互矛盾,则可以进行适当组合。本发明能够用作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在不出现冲突的前提下,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特征及其变形能够适当地结合。虽然在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要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的情况下,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下述权利要求书确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单元具有 马达部;外壳部件,其具有被配置于远离所述马达部的位置的外部连接用的贯通孔,并构成盘驱动装置的外壳的一部分;以及配线基板,其在所述外壳部件的上表面上从所述马达部朝向所述贯通孔延伸, 所述马达部具有旋转部,其包括以面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转子磁铁; 基座部;以及定子,其具有多个引出线,并在所述转子磁铁的内侧被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 所述配线基板从所述马达部的外部通过所述定子与所述基座部之间的第一间隙延伸到所述定子的内侧,所述配线基板的连接部位于所述定子的内侧, 所述多个弓I出线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定子的内侧被配置于所述基座部的上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基座部包括支架部,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被卷绕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线圈, 所述第一间隙形成于所述定子部的内周部与所述支架部的外侧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基座部包括支架部,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被卷绕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线圈, 在所述支架部的外侧面配置有朝向径向内侧凹陷的缺口部, 所述第一间隙形成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内侧面与所述缺口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电路基板被夹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内侧面与所述缺口部的侧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被卷绕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线圈,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内侧面与旋转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多个引出线通过所述第二间隙向下方延伸,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基座部包括支架部, 在所述支架部与所述旋转部的轴向之间形成有空间,所述多个弓I出线在所述空间中被锡焊在所述连接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定子的内侧被配置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配线基板是挠性印制基板,所述连接部被粘贴在所述定子的内侧而且被粘贴在所述基座部的上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外壳部件的上表面包括存取部收纳凹部,该存取部收纳凹部与被安装在所述外壳部件上的预定的存取部的臂的移动范围重叠,所述配线基板在所述存取部收纳凹部的底面上横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外壳部件的上表面包括用于收纳盘的许多部分的盘收纳凹部,所述存取部收纳凹部位于盘收纳凹部的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配线基板被从所述存取部的头与所述马达部最接近的位置引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外壳部件具有的贯通孔只有一个。
14.一种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盘驱动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盘,其被安装在所述马达单元的所述马达部上;存取部,其对所述盘进行信息的读出和/或写入;以及其它外壳部件,其与所述马达单元的所述外壳部件一起构成收纳所述盘、所述马达单元和所述存取部的外壳。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中,填充在所述外壳内的气体是氦气、氢气、或者氦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或者这些气体中任意一种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16.一种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单元具有马达部;外壳部件,其构成盘驱动装置的外壳的一部分;以及固定部件,其将多个引出线固定在所述外壳部件的上表面中与所述马达部重叠的区域中、或者与安装在所述马达部上的预定的盘重叠的区域中,所述马达部具有旋转部,其包括以面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转子磁铁;基座部;以及定子,其具有所述多个引出线,并在所述转子磁铁的内侧被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固定部件是具有多个槽的树脂部件,该槽与所述外壳部件的上表面相面对,供所述多个引出线穿过。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外壳部件的上表面包括存取部收纳凹部,该存取部收纳凹部与被安装在所述外壳部件上的预定的存取部的臂的移动范围重叠,所述固定部件位于所述存取部收纳凹部的底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多个引出线在所述存取部收纳凹部的底面上横穿。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在所述外壳部件的上表面配置有配线基板,所述配线基板被配置于所述外壳部件的上表面中与所述盘重叠的区域的径向外侧。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多个引出线被从所述存取部的头与所述马达部最接近的位置引出。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外壳部件的上表面包括与所述马达部的区域重叠的第二凹部,所述固定部件位于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面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外壳部件具有的贯通孔只有1个。
24.一种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盘驱动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单元;盘,其被安装在所述马达单元的所述马达部上; 存取部,其对所述盘进行信息的读出和/或写入;以及其它外壳部件,其与所述马达单元的所述外壳部件一起构成收纳所述盘、所述马达单元和所述存取部的外壳。
25.根据权利要求M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中,填充在所述外壳内的气体是氦气、氢气、或者氦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或者这些气体中任意一种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全文摘要
一种马达单元及盘驱动装置,所述马达单元包括马达部、具有贯通孔的外壳部件、和配线基板。马达部包括旋转部、和被固定在马达部的基座部上的定子。配线基板从马达部的外部通过定子与基座部之间的间隙延伸到定子的内侧。并且,配线基板的连接部位于定子的内侧,定子的多个引出线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文档编号H02K1/18GK102545447SQ2011103480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8日
发明者小林裕, 杉孝时, 米田朋广 申请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