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马达及具有该主轴马达的盘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230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主轴马达及具有该主轴马达的盘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盘驱动装置用的主轴马达。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硬盘驱动装置等盘驱动装置中,随着盘的记录密度的增加,要求高精度地控制盘的旋转和头部的移动等。在日本特开2006-40423号公报公开的HDD(硬盘驱动) 中,将内部的气体设为氦气或氢气等低密度气体,由此在主轴马达旋转时气体对盘和头部的阻力降低。由此,抑制盘和头部的振动,能够高精度地记录数据。可是,在安装于HDD的主轴马达(下面简称为“马达”)中,存在基座是HDD的外壳的一部分的情况。如日本特开2006-40423号公报公开的那样,当在HDD内部填充氦气等气体的情况下,由于例如氦气分子极小,容易从HDD内部向HDD外部泄漏。因此,在轴被固定在设于基座的贯通孔中的结构中,不容易获得基座与轴之间的固定区域的密闭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第一方面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在具有构成内部空间的外壳的盘驱动装置中使用。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包括静止部、基座部和旋转部。静止部具有沿轴向配置的轴。基座部具有供轴嵌入的贯通孔,并构成外壳的一部分。旋转部围绕中心轴线相对于静止部而旋转。在基座部的构成贯通孔的内周部与轴的下部之间具有固定区域。固定区域包括压入区域和位于压入区域的下侧的粘接区域。在粘接区域中,在基座部的内周部与轴的下部之间形成有密封间隙。密封间隙的径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上侧而逐渐减小。并且,粘接剂存在于密封间隙的全周。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第二方面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在具有构成内部空间的外壳的盘驱动装置中使用。主轴马达包括静止部、基座部和旋转部。静止部具有沿轴向配置的轴。基座部具有供轴嵌入的贯通孔,并构成外壳的一部分。旋转部围绕中心轴线相对于静止部而旋转。在基座部的构成贯通孔的内周部与轴的下部之间具有固定区域。固定区域包括压入区域和位于压入区域的下侧的粘接区域。在粘接区域中,在基座部的内周部与轴的下部之间形成有密封间隙。在轴的下部或者基座部的下侧的开口配置有与密封间隙连接的凹部。粘接剂连续地存在于凹部和密封间隙中,并且粘接剂存在于密封间隙的全周。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第三方面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在具有构成内部空间的外壳的盘驱动装置中使用。主轴马达包括静止部、基座部和旋转部。静止部具有沿轴向配置的轴。基座部具有供轴嵌入的贯通孔,并构成外壳的一部分。旋转部围绕中心轴线相对于静止部而旋转。
在基座部的构成贯通孔的内周部与轴的下部之间具有固定区域。固定区域包括压入区域和位于压入区域的下侧的粘接区域。在粘接区域中,在基座部的内周部与轴的下部之间形成有密封间隙。粘接剂存在于密封间隙的全周。在密封间隙与压入区域的边界或者在密封间隙的压入区域附近,沿着全周设置有径向的宽度较大的间隙扩宽部。在轴的下部与基座部的内周部之间或者在基座部内设有将间隙扩宽部和基座部的上表面侧的空间连通的连通路径。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第四方面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在具有构成内部空间的外壳的盘驱动装置中使用。主轴马达包括静止部、基座部和旋转部。静止部具有沿轴向配置的轴。基座部构成外壳的一部分。基座部包括供轴嵌入的贯通孔。旋转部经由轴承机构围绕中心轴线相对于静止部而旋转。轴包括未贯通的孔部、第1连接路径和第2连接路径。未贯通的孔部从上端向下方延伸。第1连接路径从孔部沿径向延伸,连接轴承机构的内部和孔部。第2连接路径从孔部沿径向延伸,连接轴承机构的下方的空间和孔部。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外壳内部的气体向外壳外部流出。参照附图,基于后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论述,本发明上述以及其他的要素、构件、步骤、特征以及优点将会更加清楚。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盘驱动装置的图。图2是表示马达的图。图3是表示轴承机构的图。图4是表示轴的下部附近的图。图5是表示轴的下部附近的图。图6是表示马达的装配流程的图。图7是表示轴的下部附近的图。图8是表示另一个示例的马达的一部分的图。图9是表示马达的装配流程的另一个示例的图。图10是表示装配中途的马达的图。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轴的下部附近的图。图12是轴和基座板的仰视图。图13是表示马达的装配流程的图。图1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轴的下部附近的图。图15是轴和基座板的横剖视图。图16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轴的下部附近的图。图17是基座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说明书中,将马达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图1中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马达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图1中的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不是指实际在设备中装配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将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图1是包括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第1实施方式的主轴马达(下面简称为“马达”)的盘驱动装置1的纵剖视图。盘驱动装置1是所谓的硬盘驱动装置。盘驱动装置1例如包括记录信息的3张圆板状的盘11、马达12、存取部13、夹具151和外壳14。马达12 —边保持盘11 一边使其旋转。存取部13对盘11进行信息的读出和写入至少一种动作。另外,盘11 的数量也可以是除3之外的数量。并且,存取部13也可以对盘11进行信息的读出和写入这两种动作。外壳14包括第1外壳部件141和板状的第2外壳部件142。在外壳14收纳有盘 11、马达12、存取部13和夹具151。在盘驱动装置1中,第2外壳部件142例如通过焊接等方式被接合在第1外壳部件141上,由此形成外壳14。外壳14构成被密闭的内部空间143, 在内部空间143中灰尘或尘埃极少。并且,优选在外壳14内填充氦气。3张盘11通过垫片152在轴向以大致相等间隔排列,并通过夹具151和马达12被夹紧。存取部13包括6个头部131、支撑头部131的6个臂部132、和头部移动机构133。 头部131接近盘11来磁性地进行信息的读出和写入至少一种动作。头部移动机构133使臂部132移动,由此使头部131相对于盘11进行相对移动。根据这些结构,头部131在接近旋转的盘11的状态下对盘11的必要位置进行存取,进行信息的读出和写入至少一种动作。图2是马达12的纵剖视图。优选马达12是外转子型的马达。马达12包括静止部2、旋转部3和流体动压轴承机构4。下面将流体动压轴承机构4称为轴承机构4。旋转部3通过轴承机构4被支撑为能够围绕马达12的中心轴线Jl相对于静止部2进行旋转。 优选马达12的中心轴线Jl也是静止部2、旋转部3和轴承机构4的中心轴线。静止部2包括作为基座部的一例的基座板21、定子22和配线M。基座板21构成图1中的第1外壳部件141的一部分。在基座板21的中央设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230。 并且,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在基座板21上以远离贯通孔230的方式设有一个连接器安装孔162。连接器安装孔162贯通基座板21。在连接器安装孔162配置有连接器161。连接器安装孔162被连接器161和粘接剂等部件密封。连接器161在外壳14外部与外部电路 163连接。如图2所示,定子22被固定在基座板21上。定子22包括定子铁芯221、和被卷绕在定子铁芯221上的线圈222。配线M沿着基座板21的内底面211配置。内底面211表示图1所示的外壳14的内部空间143侧的面。配线M从定子22朝向虚线所示的连接器 161延伸。配线M的一个端部与连接器161连接,另一个端部与图2所示的线圈222的引出线22 连接。配线M的一例是FPC(挠性印制基板)。配线24也可以是与引出线22 连接的线。旋转部3包括转子轮毂31和磁性部件32。转子轮毂31包括轮毂主体311、圆筒部312和盘承载部313。圆筒部312从轮毂主体311的外缘部向下方突出。盘承载部313 从圆筒部312的下部向径向外侧扩展。磁性部件32包括大致圆筒状的转子磁铁321和护铁(back iron) 3220转子磁铁321隔着护铁322被固定在圆筒部312的内侧。转子磁铁321在径向上与定子22对置。在定子22与转子磁铁321之间产生转矩。在轮毂主体311的中央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中央孔部311a。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包括中央孔部311a在内的中心轴线Jl附近的部位5称为“套筒部5”。轴承机构4包括轴41、第1锥形部421、第2锥形部422、第1罩部件431、第2罩部件432和润滑油49。轴41被插入在套筒部5的中央孔部311a中。优选轴41的下部412 嵌入基座板21的贯通孔230中。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下部412称为“轴下部412”,指被插入在贯通孔230中的部位。并且,将包括贯通孔230在内的基座板21的中心轴线Jl附近的部位称为“内周部23”。轴41沿着中心轴线Jl朝向上下方向配置。在轴41内部设有未贯通的孔部411。孔部411沿着中心轴线Jl从上端向下方延伸。孔部411的轴向的长度比未贯通区域414的轴向的长度长。未贯通区域414在孔部411的下侧位于孔部411与在轴 41的下端设置的较小的孔部之间。孔部411的上部具有螺纹孔部410。如图1所示,螺钉153被插入在螺纹孔部410中、以及覆盖马达12的上部的第2 外壳部件142的中央的孔部14 中。根据这种结构,第2外壳部件142和轴41被相互固定。密封部件120存在于螺纹孔部410的内周部以及孔部14 的内周部与螺钉153的外周部之间的全周、以及孔部14 的上部与螺钉153的头部153a之间的全周。密封部件120 例如是粘接剂。图2所示的第1锥形部421在套筒部5的下侧被固定于轴41上。第1锥形部421 的外侧面的上部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径向外侧倾斜,外侧面的下部随着朝向上方而向径向外侧倾斜。第2锥形部422在套筒部5的上侧被固定于轴41上。与第1锥形部421同样,第 2锥形部422的外侧面的上部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径向外侧倾斜,外侧面的下部随着朝向上方而向径向外侧倾斜。图3是将轴承机构4放大示出的图。在套筒部5的中央孔部311a中,内侧面52 的下部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径向外侧倾斜。内侧面52的上部随着朝向上方而向径向外侧倾斜。在套筒部5的内侧面52的下部与第1锥形部421的外侧面的上部之间,设有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径向外侧倾斜的第1倾斜间隙64。在套筒部5的内侧面52的上部与第2锥形部422的外侧面的下部之间,设有随着朝向上方而向径向外侧倾斜的第2倾斜间隙65。第1罩部件431被安装在套筒部5的下部,并与第1锥形部421的外侧面对置。第 2罩部件432被安装在套筒部5的上部,并覆盖第2锥形部422的外侧面和上端。润滑油49存在于第1倾斜间隙64和第2倾斜间隙65这两处。存在于第1倾斜间隙64的润滑油49的界面位于第1罩部件431与第1锥形部421之间的间隙61中、以及套筒部5的中央部与轴41之间的中央间隙63的下部。存在于第2倾斜间隙65的润滑油49 的界面位于第2罩部件432与第2锥形部422之间的间隙62中以及中央间隙63的上部。在轴41设有在径向上将内部的孔部411和位于轴承机构4内部的中央间隙63连通的连接路径即第1连通部411a。并且,在轴41设有在径向上将孔部411与内周部23的上表面212侧的空间25即轴承机构4的下方的空间连通的连接路径即第2连通部411b。 第2连通部411b的开口位于存在于第1罩部件431与第1锥形部421之间的间隙61中的润滑油49的界面附近。利用第1连通部411a、孔部411和第2连通部411b,将中央间隙63 与轴承机构4的下方的空间连接。由此,能够使中央间隙63的气压与盘驱动装置1的内部空间143的气压大致相同。结果,能够将被保持在第1倾斜间隙64中的润滑油49的上下的界面的平衡保持为大致恒定的状态。同样,能够将被保持在第2倾斜间隙65中的润滑油 49的上下的界面的平衡保持为大致恒定的状态。在驱动马达12时,在第1倾斜间隙64和第2倾斜间隙65中产生基于润滑油49 的流体动压,套筒部5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轴41进行旋转。在马达12中,套筒部5作为支撑于轴41的部位而兼做轴承机构4的一部分。即,套筒部5兼做旋转部3的一部分和轴承机构4的一部分。在马达12中,使孔部411的轴向的长度比未贯通区域414的轴向的长度长,由此能够将第2连通部411b设在轴承机构4的下侧,能够将第1锥形部421配置在轴承机构4 的下侧。结果,能够在轴向上分离配置由在第1倾斜间隙64和第2倾斜间隙65中形成的润滑油49的流体动压所实现的轴承部,能够提高轴承机构4的轴承刚性。图4是将马达12的轴下部412附近放大示出的图。轴41的被插入贯通孔230中的部位即轴下部412的外周面413是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圆筒面。下面,将外周面413 称为“插入外周面413”。内周部23的内周面23a的上部231包括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圆筒面。下面,将上部231称为“内周面上部231”。内周面23a的下部232包括直径随着朝向上方而逐渐减小的倾斜面。下面,将下部232称为“内周面下部232”。插入外周面413的上部被压入到内周面上部231中。下面,将插入外周面413的上部与内周面上部231之间的区域称为“压入区域81”。在轴41中,轴41内部的孔部411 的下端411c在轴向上位于比压入区域81的上端稍微靠下的位置。因此,孔部411和压入区域81在径向上重叠。更准确地讲,孔部411的轴向的存在范围911与压入区域81的轴向的存在范围912在径向上重叠。在马达12中,优选上述两个存在范围911、912重叠的范围913的轴向的长度为压入区域81的轴向的长度的1/2以下。由此,与孔部的轴向的存在范围和压入区域整体重叠的情况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充分获得轴41向基座板21的压入强度。在插入外周面413的下部与内周面下部232之间形成有密封间隙821。密封间隙 821的径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上侧而逐渐减小。粘接剂7存在于密封间隙821的全周,从而轴下部412被粘接在内周部23上。优选粘接剂7是环氧树脂类的热固性粘接剂。下面,将形成有密封间隙821的大致圆筒状的区域称为“粘接区域82”。另外,粘接剂7也可以存在于压入区域81中。如上所述,轴41通过压入和粘接而被固定在内周部23上。下面,将包括位于内周部23和轴下部412之间的压入区域81、以及位于压入区域81的下侧的粘接区域 82在内的区域整体称为“固定区域8”。如图5所示,在固定区域8中,优选粘接区域82的长度921在轴向上与压入区域 81的长度922大致相同。在沿包括中心轴线Jl的面将内周部23和轴41切断的断面中,优选内周面下部232与轴下部412的插入外周面413形成的角θ即密封间隙821的角度大致为3°以上、4°以下。如图4所示,在粘接区域82的下侧,利用在插入外周面413的下端设置的倒角831、和在内周面23a的下端设置的倒角832构成环状倒角部83。环状倒角部 83的径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增大。在马达12中,粘接剂7存在于密封间隙821的全周,轴41与内周部23之间被密封。由此,防止外壳14内部的气体从轴41与内周部23之间流出。
图6是表示马达12的装配流程的图。首先,装配图2所示的静止部2,旋转部3和轴承机构4也被装配成为一个装配体121 (步骤S11、SU)。静止部2的装配可以在装配体 121的装配之后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这同样适用于下述的其它实施方式。然后,按照图4所示,将轴下部412压入内周部23的贯通孔230中(步骤S13)。 由此,轴41在固定区域8中被临时固定在基座板21上。按照图7所示,将装配体121和静止部2上下翻转,优选在环状倒角部83的一处涂敷液体状的粘接剂7 (步骤S14)。粘接剂 7朝向图7中的下侧即压入区域81侧进入到密封间隙821中,并在密封间隙821的周向上均勻扩散。此时,密封间隙821内的空气从环状倒角部83的没有涂敷粘接剂7的位置移动到基座板21的外部。即,在粘接剂在密封间隙821中扩散的同时,密封间隙821中的空气移动到基座板21的外部,由此进行粘接剂与空气的置换。在密封间隙821中,粘接剂7借助毛细管现象充分扩散到密封间隙821整体中,使得几乎不残留空气。如果空气残留在密封间隙中,则粘接区域的面积(包括轴向长度)减小,因而气体有可能容易透过粘接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前述的结构,在密封间隙821中进行粘接剂7与空气的置换,因而能够充分获得粘接区域82的面积。在粘接剂7扩散到密封间隙821整体中后,将静止部2和装配体121搬入到加热装置中,粘接剂7被加热并固化(步骤S15)。由此,装配体121和基座板21被牢靠固定,马达12的装配作业结束。在马达12中,轴41被临时固定在基座板21上,因而不需要像只用粘接剂来固定轴和基座板时那样、在加热装置内用大型夹具来固定静止部与装配体的相对位置。结果,能够容易进行马达12的装配作业。以上对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12的构造和装配作业进行了说明,在包括马达12的盘驱动装置1中,粘接剂7存在于密封间隙821的全周,由此能够防止内部的气体从轴41 与内周部23之间流出。尤其是用粘接剂7将密封间隙821密封的方法适合于内部的气体是氦气的情况。并且,在盘驱动装置1中,在抑制高度的同时安装多个盘11,从而在需要使基座板21的厚度变薄时,也能够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将轴41与基座板21之间密封。密封间隙821形成为径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上侧而逐渐减小、即所谓的锥形状,因而能够使粘接剂7渗透到密封间隙821内。由此,能够防止空气残留在密封间隙821内。结果,能够提高盘驱动装置1的可靠性。轴41内部的孔部411在轴向上是不贯通的,因而能够防止内部的气体通过孔部 411从基座板21的下侧流出。密封部件120存在于第2外壳部件142的孔部14 的上部与螺钉153的头部153a 之间的全周,由此防止盘驱动装置1内的气体通过第2外壳部件142与螺钉153的头部153a 之间的微小间隙而流出。密封部件120存在于螺纹孔部410的内周部以及孔部14 的内周部与螺钉153的外周部之间的全周,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气体的流出。在马达12中,也可以按照图8所示,使孔部411的轴向的存在范围911与压入区域81的轴向的存在范围912不重叠。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轴41向基座板21的压入强度。在固定区域8中,粘接区域82的长度921在轴向上与压入区域81的长度922大致相同,因而能够使粘接剂7充分介入到轴41与内周部23之间,能够进行密封。另外,优选粘接区域82的长度在轴向上是压入区域81的长度的大致0. 5倍以上、2倍以下的范围,CN 102545455 A由此能够利用粘接剂7进行密封。这同样适用于下述的其它实施方式。在马达12中,密封间隙821的角度大致为3°以上、4°以下,由此能够保持粘接剂 7,能够防止盘驱动装置1内的气体泄漏。为了确保被保持在密封间隙821中的粘接剂7的量,优选密封间隙821的角度大致为0. Γ以上,为了可靠地防止内部的气体透过粘接剂7 而流出到基座板21外部,优选密封间隙821的角度大致为10°以下。更优选密封间隙821 的角度大致为0.2°以上、4°以下,进一步优选大致为3°以上、4°以下。在盘驱动装置1中,作为填充在外壳14内部的气体,除氦气之外,还可以采用氢气。并且,也可以采用氦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还可以采用氦气、氢气、或者上述混合气体中任意一种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这同样适用于下述的其它实施方式。在马达12中采用热固性的粘接剂7,由此与只具有厌气性的粘接剂或只具有紫外线固化性的粘接剂相比,能够以较高的紧固强度来固定轴41和基座板21。只要是至少具有热固性的粘接剂,则也可以采用同时具有厌气性和紫外线固化性的各种粘接剂。这同样适用于下述的其它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8来说明马达12的装配流程的另一个示例。首先,与上述的马达12 的装配作业同样,装配图2所示的静止部2,旋转部3和轴承机构4被装配成为一个装配体 121 (步骤S21、S2》。然后,按照图9所示,在内周部23的内周面上部231沿着全周涂敷液体状的粘接剂7 (步骤S2!3)。将轴41从上方插入内周部23中,轴下部412被压入到内周面上部231(步骤S24)。此时,随着轴41的移动,粘接剂7朝向内周面下部232扩散。如图4所示,在密封间隙821中沿着全周保持粘接剂7。在马达12中,粘接剂7也发挥润滑剂的作用,能够容易进行轴41的插入。然后,基座板21被加热,粘接剂7固化(步骤S2Q,马达12的装配作业结束。在马达12中,粘接剂7存在于密封间隙821的全周,由此能够防止盘驱动装置1 内的气体从轴41与内周部23之间流出。粘接剂7借助毛细管现象被保持在密封间隙821 整体中,因而能够防止空气残留在密封间隙821中。在装配马达12时,也可以将液体状的粘接剂7涂敷在轴下部412的插入外周面413和内周面上部231双方。图11是将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轴下部412附近放大示出的图。在基座板21的内周部23,优选比内周面上部231靠下侧的部位233是直径比内周面上部231稍大的圆筒面。下面,将部位233称为“内周面下部233”。在图11中夸大示出了内周面下部233的直径。同样在后面的图14和图16中也进行夸大图示。图12是基座板21和轴下部412的仰视图。在图12中,在基座板21的下表面和粘接剂7标记平行斜线。如图11和图12所示, 在内周部23的下侧的开口 230a的一部分设有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部833。在开口 230a中, 在除凹部833之外的位置设有倒角832。在马达中,利用凹部833和倒角832、以及在轴下部412的插入外周面413的下端设置的倒角831,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朝向上方凹陷的环状倒角部83a。第2实施方式的其它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12相同。下面,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在内周面下部233与插入外周面413之间的粘接区域82a中形成有与中心轴线Jl平行地延伸的密封间隙821。密封间隙821与凹部833连接。粘接剂7连续存在于凹部833和密封间隙821中。粘接剂7存在于密封间隙821的全周。由此,轴41与内周部23之间被密封。图13是表示马达的装配流程的图。首先,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装配静止部2, 旋转部3和轴承机构4被装配成为一个装配体121 (步骤S31、S32)。然后,与图10同样, 在内周部23的内周面上部231沿着全周涂敷液体状的粘接剂7 (步骤S3!3)。按照图11所示,将轴下部412压入到内周部23 (步骤S34)。此时,粘接剂7朝向内周面下部233扩散。 在轴下部412的插入外周面413与内周面下部233之间形成有密封间隙821,粘接剂7的大部分被保持在密封间隙821中。然后,在将基座板21上下翻转后的状态下,按照图12所示,在环状倒角部83a的凹部833中进一步涂敷液体状的粘接剂7 (步骤S3。。粘接剂7朝向图12的纸面里侧即图11的压入区域81侧进入到密封间隙821中,并沿周向大致均勻地扩散。此时,密封间隙 821内的空气从环状倒角部83的除凹部833之外的位置移动到基座板21外部,在密封间隙 821中几乎没有残留空气。然后,粘接剂7被加热并固化(步骤S36),马达12的装配作业结束。在第2实施方式的马达中,粘接剂7存在于密封间隙821的全周,由此能够防止内部的气体从轴41与内周部23之间流出。并且,在进行临时固定后仅在环状倒角部83a的凹部833中涂敷液体状的粘接剂7,由此将空气从环状倒角部83a的其它部位高效地排出到基座板21的外部。即,在粘接剂7在密封间隙821中扩散的同时,密封间隙821中的空气移动到基座板21的外部,由此进行粘接剂7与空气的置换。图14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轴下部412附近的图。内周部23的内周面23b 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包括作为圆筒面的内周面上部231、和直径比内周面上部231的直径稍大的圆筒面即内周面下部233。在内周面上部231与内周面下部233之间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环状的第1槽部234。在内周面上部231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2槽部235。 艮口,第3实施方式的内周部23具有从第2实施方式的内周部23中去除了凹部833并设置了第1槽部234和第2槽部235的构造。马达的除内周部23之外的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下面,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进行说明。第2槽部235也可以是多个。在固定区域8中,在第1槽部234与轴下部412的插入外周面413之间沿着全周设有间隙841。间隙841位于压入区域81与粘接区域82的边界、即密封间隙821与压入区域81的边界。间隙841与密封间隙821连接。间隙841的径向的宽度大于密封间隙821 的径向的宽度。间隙841也可以作为密封间隙821的被扩宽的部位,下面将间隙841称为 “间隙扩宽部841”。图15是在箭头A的位置将图14所示的轴41和基座板21切断的剖视图。如图14 和图15所示,在第2槽部235与插入外周面413之间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连通路径842。 连通路径842将间隙扩宽部841和图14所示的内周部23的上表面212侧的空间25连通。 连通路径842的径向的宽度大于密封间隙821的径向的宽度。连通路径也能够设在轴的下部与基座部的内周部之间或者基座部内。马达的装配工序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在轴下部412被插入到内周部23中时,在沿着内周面上部231的全周涂敷了液体状的粘接剂7的状态下,将轴下部412压入到内周部23中。此时,粘接剂7移动到间隙扩宽部841。在此,调整粘接剂7的量,使得粘接剂不会填埋间隙扩宽部841和连通路径842。然后,在将基座板21上下翻转后的状态下,在环状倒角部83沿着全周进一步涂敷液体状的粘接剂7。粘接剂7朝向间隙扩宽部841进入到密封间隙821中。此时,密封间隙 821内的空气通过间隙扩宽部841和连通路径842向基座板21的上表面212侧的空间25 移动。粘接剂7大致均勻地扩散到密封间隙821整体中。然后,基座板21被加热,粘接剂7固化。在第3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粘接剂7存在于密封间隙821的全周,由此能够防止盘驱动装置1内的气体流出。并且,通过设置间隙扩宽部841和连通路径842, 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空气残留在密封间隙821内。即使空气残留在密封间隙821的间隙扩宽部841附近,在加热基座板21时,空气在间隙扩宽部841和连通路径842中移动而移动到空间25中,因而能够防止由于空气的膨胀而造成的密封间隙821内的压力增加。结果,防止粘接剂7从密封间隙821流出。在第3实施方式中,粘接剂7也可以填埋间隙扩宽部841全周。并且,粘接剂7也可以堵塞连通路径842的下部。在将轴41插入内周部23时,只要第1次涂敷的粘接剂7没有堵塞连通路径842,则连通路径842的径向的宽度也可以与密封间隙821在该方向上的宽度相同。在装配马达时,也可以在使基座板21的下表面朝向下方的状态下,在环状倒角部 83涂敷粘接剂7。在这种情况下,粘接剂7借助毛细管现象而进入到密封间隙821中。这同样适用于下述的第4实施方式。图16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轴下部412附近的图。图17是表示基座板21 的内周部23的俯视图。在图17中,在内周部23的上表面212标记平行斜线。在内周部23 内,在贯通孔230的周围设有从上表面212沿轴向延伸的孔部236,以取代图14和图15所示的第2槽部235。马达的其它构造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间隙扩宽部841的一部分与孔部236的内侧面的径向内侧的部位连通。在第4实施方式中,孔部236作为将间隙扩宽部 841和内周部23的上侧的空间25连通的连通路径发挥作用。马达的装配工序与第3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装配工序相同。在装配马达时,在图16 所示的环状倒角部83涂敷的粘接剂7进入到密封间隙821中,由此密封间隙821内的空气通过间隙扩宽部841和孔部236向空间25移动。结果,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可靠地防止空气残留在密封间隙821中。在第4实施方式中,粘接剂7存在于密封间隙821的全周。由此,能够防止盘驱动装置1的内部的气体流出。另外,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第五方面的主轴马达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将轴的下部压入到基座部所具有的贯通孔中的工序;在密封间隙中涂敷粘接剂的工序,该密封间隙形成于轴的下部与基座部的内周部之间的压入区域的下侧,并且该密封间隙的径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上侧而逐渐减小;以及使存在于密封间隙的全周的所述粘接剂固化的工序。另外,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第六方面的主轴马达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基座部的具有贯通孔的内周部涂敷粘接剂的工序;将轴的下部压入贯通孔中的工序;以及
使存在于密封间隙的全周的粘接剂固化的工序,该密封间隙形成于轴的下部与基座部的内周部之间的压入区域的下侧,并且该密封间隙的径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上侧而逐渐减小。另外,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第七方面的主轴马达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基座部的具有贯通孔的内周部涂敷粘接剂的工序;将轴的下部压入贯通孔中的工序;在与形成于轴的下部与基座部的内周部之间的压入区域的下侧的密封间隙连接的凹部中涂敷粘接剂的工序,该凹部被配置于轴的下部或者基座部的下侧的开口中;以及使存在于密封间隙的全周的粘接剂固化的工序。在不出现冲突的前提下,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特征及其变形能够适当地结合。虽然在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要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的情况下,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下述权利要求书确定。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插入外周面413的下部形成为直径随着朝向上方而逐渐减小的倾斜面,在插入外周面413的下部与作为倾斜面的内周面下部232之间形成有密封间隙。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环状倒角部83a中,在轴下部412的倒角 831的一部分设有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部。并且,也可以在轴下部412和内周部23双方设有凹部。在第3实施方式中,间隙扩宽部841被设于压入区域81与密封间隙821的边界处, 但不局限于此。例如,间隙扩宽部也可以远离所述边界而设于密封间隙821的压入区域81 附近。即,密封间隙821的一部分位于边界的下侧,间隙扩宽部841位于该一部分的下侧, 密封间隙821的其它部位位于间隙扩宽部841的下侧。这同样适用于第4实施方式。另外,也可以是在轴下部412的插入外周面413设有环状的槽部,由此构成间隙扩宽部841。也可以在插入外周面413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槽部,由此构成连通路径842。也可以在固定区域8设有多个连通路径842。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多个孔部236。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环状倒角部83设有图13所示的凹部833。由此,能够更高效地将粘接剂7引导到密封间隙821中。并且,也可以在轴下部412与内周部23之间设有图14所示的间隙扩宽部841和连通路径842。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都设置凹部833、间隙扩宽部841和连通路径842。还可以设置图16所示的孔部236作为连通路径。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轴下部412与内周部23之间设有间隙扩宽部841和连通路径 842。还可以设置孔部236作为连通路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密封部件存在于轴41的螺纹孔部410以及第2外壳部件142的孔部14 与螺钉153之间的全周、以及孔部14 的上部与螺钉153的头部 153a之间的全周中的至少一方。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抑制盘驱动装置1内的气体流出。并且,密封部件也可以是除粘接剂之外的部件,例如可以是橡胶等环状的树脂部件。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图6的步骤S14,在环状倒角部83的一部分涂敷粘接剂7, 但只要能够适当地放出密封间隙821内的空气,则也可以在环状倒角部83的多个部位或者全周涂敷粘接剂7。上述实施方式及各个变形例的结构只要不相互矛盾,则可以进行适当组合。
本发明能够用作盘驱动装置用的主轴马达。
权利要求
1.一种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该主轴马达在具有构成内部空间的外壳的盘驱动装置中使用,其中,该主轴马达具有静止部,其具有沿轴向配置的轴;基座部,其具有供所述轴嵌入的贯通孔,并构成所述外壳的一部分;以及旋转部,其围绕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静止部而旋转,在所述基座部的构成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部与所述轴的下部之间具有固定区域, 所述固定区域包括压入区域和粘接区域,该粘接区域位于所述压入区域的下侧,并且在该粘接区域中,在所述基座部的所述内周部与所述轴的所述下部之间形成有密封间隙, 所述密封间隙的径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上侧而逐渐减小, 粘接剂存在于所述密封间隙的全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在沿包括所述中心轴线的面切断的断面中,所述密封间隙的角度为0.1°以上、1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所述密封间隙的角度为0.2°以上、4°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所述密封间隙的角度为3°以上、4°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所述基座部的所述内周部包括直径随着朝向上方而逐渐减小的倾斜面,所述密封间隙形成于所述倾斜面与所述轴的外周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在所述粘接区域的下侧形成有环状倒角部,所述环状倒角部的径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在轴向上,所述粘接区域的长度与所述压入区域的长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在轴向上,所述粘接区域的长度为所述压入区域的长度的0. 5倍以上、2倍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所述粘接剂是环氧树脂类的热固性粘接剂。
10.一种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该主轴马达在具有构成内部空间的外壳的盘驱动装置中使用,其中,该主轴马达具有静止部,其具有沿轴向配置的轴;基座部,其具有供所述轴嵌入的贯通孔,并构成所述外壳的一部分;以及旋转部,其围绕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静止部而旋转,在所述基座部的构成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部与所述轴的下部之间具有固定区域, 所述固定区域包括压入区域和粘接区域,该粘接区域位于所述压入区域的下侧,并且在该粘接区域中,在所述基座部的所述内周部与所述轴的所述下部之间形成有密封间隙, 在所述轴的所述下部或者所述基座部的下侧的开口配置有与所述密封间隙连接的凹部,粘接剂连续地存在于所述凹部和所述密封间隙中,并且粘接剂存在于所述密封间隙的全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所述密封间隙构成为与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在所述粘接区域的下侧形成有环状倒角部,所述环状倒角部的径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增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在轴向上,所述粘接区域的长度与所述压入区域的长度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在轴向上,所述粘接区域的长度为所述压入区域的长度的0. 5倍以上、2倍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所述粘接剂是环氧树脂类的热固性粘接剂。
16.一种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该主轴马达在具有构成内部空间的外壳的盘驱动装置中使用,其中,该主轴马达具有静止部,其具有沿轴向配置的轴;基座部,其具有供所述轴嵌入的贯通孔,并构成所述外壳的一部分;以及旋转部,其围绕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静止部而旋转,在所述基座部的构成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部与所述轴的下部之间具有固定区域,所述固定区域包括压入区域和粘接区域,该粘接区域位于所述压入区域的下侧,并且在该粘接区域中,在所述基座部的所述内周部与所述轴的所述下部之间形成有密封间隙,粘接剂存在于所述密封间隙的全周,在所述密封间隙与所述压入区域的边界或者在所述密封间隙的所述压入区域附近,沿着全周设置径向的宽度较大的间隙扩宽部,在所述轴的所述下部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内周部之间或者在所述基座部内,设有将所述间隙扩宽部和所述基座部的上表面侧的空间连通的连通路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在所述基座部的内周面上部与内周面下部之间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环状的第1槽部,所述间隙扩宽部形成于所述第1槽部与所述轴的下部的插入外周面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所述连通路径的径向的宽度大于所述密封间隙的径向的宽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在所述基座部的内周面上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2槽部,所述连通路径形成于所述第2槽部与所述轴的下部的插入外周面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在所述贯通孔的周围设有从所述基座部的上表面沿轴向延伸的孔部,所述间隙扩宽部的一部分与所述孔部的内侧面的径向内侧的部位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在所述粘接区域的下侧形成有环状倒角部,所述环状倒角部的径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增大。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在轴向上,所述粘接区域的长度与所述压入区域的长度相同。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在轴向上,所述粘接区域的长度为所述压入区域的长度的0. 5倍以上、2倍以下。
24.一种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该主轴马达在具有构成内部空间的外壳的盘驱动装置中使用,其中,该主轴马达具有静止部,其具有沿轴向配置的轴;基座部,其具有供所述轴嵌入的贯通孔,并构成所述外壳的一部分;以及旋转部,其围绕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静止部而旋转, 所述轴包括未贯通的孔部,其从上端向下方延伸;第1连接路径,其从所述孔部沿径向延伸,连接所述轴承机构的内部和所述孔部;以及第2连接路径,其从所述孔部沿径向延伸,连接所述轴承机构的下方的空间和所述孔部。
25.根据权利要求M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所述孔部的轴向的存在范围、 和存在于所述基座部的构成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部与所述轴的下部之间的压入区域不重叠。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所述孔部的轴向的长度比位于所述孔部的下侧的未贯通区域的轴向的长度长。
27.根据权利要求M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所述孔部的轴向的存在范围、 和存在于所述基座部的构成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部与所述轴的下部之间的压入区域重叠的范围在轴向上的长度,是所述压入区域的长度的1/2以下。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盘驱动用的主轴马达,其中,所述孔部的轴向的长度比位于所述孔部的下侧的未贯通区域的轴向的长度长。
29.一种盘驱动装置,其中,该盘驱动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 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使盘旋转的主轴马达;存取部,其对所述盘进行信息的读出和/或写入;夹具,其将所述盘夹紧在所述主轴马达上;以及外壳,其用于收纳所述盘、所述主轴马达、所述存取部和所述夹具。
30.根据权利要求四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覆盖所述主轴马达的上部的外壳部件,所述孔部的上部包括螺纹孔部,所述外壳部件和所述轴利用被插入所述螺纹孔部中的螺钉进行固定。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中,在所述螺纹孔部与所述螺钉之间的全周或者在所述外壳部件与所述螺钉的头部之间的全周具有密封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主轴马达及具有该主轴马达的盘驱动装置。一个优选示例的主轴马达包括轴,其沿轴向配置;以及基座部,其具有供所述轴嵌入的贯通孔,并构成所述外壳的一部分。在所述基座部的内周部与所述轴的下部之间具有固定区域。所述固定区域包括压入区域和粘接区域,该粘接区域位于所述压入区域的下侧,并且在该粘接区域中,在所述基座部的所述内周部与所述轴的所述下部之间形成有密封间隙。所述密封间隙的径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上侧而逐渐减小。粘接剂存在于所述密封间隙的全周。
文档编号H02K15/00GK102545455SQ20111043334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7日
发明者小林裕, 杉孝时, 米田朋广 申请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