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144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绕线机,尤其是适用于手机振动马达的全自动绕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自动绕线机一般常见适用于电子玩具线圈、电子钟表线圈、电子礼品线圈、电子锁感应线圈、手机震动马达线圈、动物耳标感应线圈、耳机和喇叭用的各种音圈。 手机振动马达的全自动绕线机,通常规格范围在马达专起外径中Φ2.5πιπι--中Φ3.5πιπι,马达转子轴径为中0.7mm,马达转子绕线为中Φ0.02-中Φ0.04πιπι。传统两轴套在一起旋转, 依靠平键连接,同时旋转时间长,两轴易磨损且当需要大轴旋转,小轴不旋转时,此种结构做不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面所述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改变传统的大小轴配合运动方式的全自动绕线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由旋转主轴、小轴、轴承座、外强力磁石、内强力磁石、飞叉头以及护线头组成,所述外磁石固定在轴承座上,所述内磁石固定在小轴上,小轴固定不动,所述旋转主轴作用于小轴上的轴承。所述内外圈的强力磁力是S. N相对应的保证相吸结构。所述小轴在外力吸住时固定不动。通过改变传统的大小轴配合运动方式,使设备运行更加稳定,自动绕线方式得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结构上改正,加上磁石原理,使大小轴没有直接接触,且保证了一轴旋转运动。另一轴保持不动。保证了机器能稳定绕线。改变传统的大小轴配合运动方式,使设备运行更加稳定,自动绕线方式得以实现。填补了国内生产手机振动马达转子绕线的全自动化空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绕线机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转主轴、2.轴承座、3.外强力磁石、4.飞叉头、5.护线头、6.小轴、7.内
强力磁石。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绕线机的一实施例,包括由旋转主轴1、小轴6、轴承座2、外强力磁石3、内强力磁石7、飞叉头4以及护线头5组成,所述外磁石3固定在轴承座2上,所述内磁石7固定在小轴6上,通过相吸,保证小轴6固定不动,所述旋转主轴1作用于小轴6上的轴承2。当旋转主轴1运动时带动小轴6上的轴承2 —起旋转,而小轴6在外力吸住时不动,保证了机器能稳定绕线。所述内外圈的强力磁力是S. N相对应的保证相吸结构。所述小轴6在外力吸住时固定不动。通过改变传统的大小轴配合运动方式,使设备运行更加稳定,自动绕线方式得以实现。通过结构上改正,加上磁石原理,使大小轴没有直接接触,且保证了一轴旋转运动,另一轴保持不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全自动绕线机,包括由旋转主轴、小轴、轴承座、外强力磁石、内强力磁石、飞叉头以及护线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石固定在轴承座上,所述内磁石固定在小轴上,小轴固定不动,所述旋转主轴作用于小轴上的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圈的强力磁力是S.N 相对应的保证相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轴在外力吸住时固定不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自动绕线机,包括由旋转主轴、小轴、轴承座、外强力磁石、内强力磁石、飞叉头以及护线头组成,所述外磁石固定在轴承座上,所述内磁石固定在小轴上,小轴固定不动,所述旋转主轴作用于小轴上的轴承。所述内外圈的强力磁力是S.N相对应的保证相吸结构。所述小轴在外力吸住时固定不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传统的大小轴配合运动方式,使设备运行更加稳定,自动绕线方式得以实现。
文档编号H02K15/04GK202276256SQ201120346910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
发明者刘再芝, 周华国, 廖建勇 申请人: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