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开合帘电机手拉轻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合帘电机,尤其是一种手拉启动的轻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使用电机驱动的开合式窗帘(开合帘),通过电机的运转带动窗帘的展开和收拢。当遇到停电或电源无法供给的情况下,由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外部的传动机构无法脱离,从而使得无法通过手拉的方式来调整窗帘的位置。为此,人们研究了在开合帘电机中设置离合器,离合器可以是电磁式的也可以是机械式的。在电机失电的情况下,传动机构能够独立于电机而运动,因此可以设置有手拉的功能或具有手拉启动功能。然而,现有的具有电磁式离合器的开合帘电机通常如图1所示, 电机机芯1’连接减速箱2’,下部刹车3’中间的刹车轴4’穿过线圈组合5’与减速箱2’的输出端连接,上部刹车6’与刹车联动器7’配合并同步转动,电机输出轴8’固定于刹车联动器7’同步转动并带动外部的传动机构转动。当电机通电运行时,线圈组合5’得电对上部刹车6’产生很强的磁吸力使上部刹车6’与下部刹车3’紧密接触并带动上部刹车6’、刹车联动器7’及电机输出轴8’转动; 当电机失电停止运行时,线圈组合5’的磁吸力消失,上部刹车6’和下部刹车3’脱离紧密接触的状态,上部刹车6’也无力继续转动,由此电机输出轴8,停止转动。此时用手拉动窗帘,外部的传动机构带动电机输出轴8’,使得电机输出轴8’也跟着转动并带动上部刹车6’ 转动。由于上部刹车6’与下部刹车3’之间并无磁吸力,所以下部刹车3’并不会跟随转动, 实现了电机停止运行时的手拉功能。然而,虽然在电机失电时上部刹车6’和下部刹车3’不如通电时接触紧密,但由于两者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接触,具有一定的摩擦力,使得手动拉动窗帘时需要较大的力,不利于日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合帘电机手拉轻结构,可以在电机失电时使用较小的力手动的拉动窗帘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开合帘电机手拉轻结构,包括电机机芯,减速箱,以及与所述减速箱连接的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包括上部刹车以及下部刹车,所述上部刹车与刹车联动器配合并同步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联动器和所述上部刹车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对所述上部刹车施加拉力的弹性元件,所述上部刹车与所述下部刹车相对设置并且保持一定的间隙。优选的,所述弹性元件为拉簧。所述刹车联动器的外侧圆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拉簧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刹车联动器上部径向突出的凸耳上,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上部刹车上,由此使得拉簧的两端与刹车联动器和上部刹车固定。
3[0010]所述下部刹车的刹车轴向下穿过线圈组合与所述减速箱连接,所述线圈组合包括线圈座和装于线圈座内的线圈。由此,电机机芯的转动可以带动离合器。所述刹车轴向上穿过所述下部刹车和所述上部刹车后伸出所述刹车联动器外,使得上部刹车、下部刹车和刹车联动器都绕刹车轴转动。所述刹车轴在所述刹车联动器和所述线圈组合外的两端分别设有卡簧,以防止上述在刹车轴上的部件上下运动。还包括与所述刹车联动器固定并且同步转动的电机输出轴,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外部的传动机构。由此,带动与传动机构连接的窗帘展开或收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刹车联动器上设置弹性元件,由此使得电机失电后,只有弹性元件对上部刹车的拉力,从而拉动上部刹车紧贴刹车联动器而与下部刹车分离,两者之间不再具有摩擦力,此时再手拉窗帘则可以使用较少的力,方便了操作。
图1为现有技术的开合帘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开合帘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合帘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2和图3,一种开合帘电机轻结构,包括电机机芯1,减速箱2,离合器3和电机输出轴4。电机机芯1与减速箱2连接,减速箱2和电机输出轴4之间设置有离合器3。离合器3包括具有一定间隙的相对设置上部刹车31和下部刹车32,下部刹车32 的刹车轴33设置在下部刹车32中间使得下部刹车32可绕刹车轴33转动,刹车轴33穿过线圈组合34与减速箱2连接。线圈组合34包括线圈和线圈座,线圈优选的为直流线圈,装于线圈座内。刹车轴33穿过线圈,兼作为铁芯,增强了磁场,增加了磁吸力。上部刹车31 与刹车联动器35配合并且同步转动,刹车联动器35的下端突出穿过上部刹车31上形状对应的孔。刹车联动器35和上部刹车3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元件36,对上部刹车31施加向刹车联动器35方向的拉力。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弹性元件36为拉簧。刹车联动器 35的外侧圆周上设置有与拉簧数目相同的通孔37,拉簧的一端穿过通孔37固定在刹车联动器35上部径向突出的凸耳38上,另一端固定在上部刹车31上。刹车轴33向上穿过下部刹车32和上部刹车31后伸出刹车联动器35外,并且在刹车轴33的两端设置卡簧39,以防止这些在刹车轴上的部件上下运动。电机输出轴4固定于刹车联动器35上并与刹车联动器35同步转动,电机输出轴 4与外部的传动机构连接,并带动传动机构转动,由此对窗帘的展开和收拢进行控制。当开合帘电机通电运行时,线圈得电对上部刹车31产生很强的磁吸力,远远大于刹车联动器35上的弹性元件36对上部刹车31的拉力,使得上部刹车31克服拉力和下部刹车32紧密接触拉伸弹性元件36并带动上部刹车31、刹车联动器35和电机输出轴4转动,实现电机输出轴4和刹车轴33的同步转动。[0023]当开合帘电机失电停止运行时,线圈的磁吸力消失,弹性元件36具有回复力,由此对上部刹车31施加一拉力,使其紧贴刹车联动器35并与下部刹车32彻底分离,保持有一定的间隙,消除了两者之间的接触摩擦力。此时,再手动拉动窗帘传动机构带动上部刹车 31转动时,无需再克服上部刹车31和下部刹车3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手动拉动所需的力较小,方便了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开合帘电机手拉轻结构,包括电机机芯(1),减速箱(2),以及与所述减速箱(2) 连接的离合器(3),所述离合器(3)包括上部刹车(31)以及下部刹车(32),所述上部刹车 (31)与刹车联动器(35)匹配并同步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联动器(35)和所述上部刹车(3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对所述上部刹车(31)施加拉力的弹性元件(36),所述上部刹车(31)与所述下部刹车(32)相对设置并且保持一定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拉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36)为拉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拉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联动器(35)的外侧圆周上设置有通孔(37),所述拉簧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37)固定在所述刹车联动器(3 上部径向突出的凸耳(38)上,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上部刹车(31)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拉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刹车(32)的刹车轴(33)向下穿过线圈组合(34)与所述减速箱(2)连接,所述线圈组合(34)包括线圈座和装于线圈座内的线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拉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轴(33)向上穿过所述下部刹车(32)和所述上部刹车(31)后伸出所述刹车联动器(35)夕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拉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轴(33)在所述刹车联动器 (35)和所述线圈组合(34)外的两端分别设有卡簧(39)。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手拉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刹车联动器(35) 固定并且同步转动的电机输出轴G),所述电机输出轴(4)连接外部的传动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合帘电机手拉轻结构,包括电机机芯,减速箱,以及与所述减速箱连接的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包括上部刹车以及下部刹车,所述上部刹车与刹车联动器配合并同步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联动器和所述上部刹车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对所述上部刹车施加拉力的弹性元件,所述上部刹车与所述下部刹车相对设置并且保持一定的间隙,可以在电机失电时使用较小的力手动的拉动窗帘进行调整。
文档编号H02K7/10GK202218104SQ20112035110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
发明者侯志成, 孙勇 申请人: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