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使用超电容的环保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为电子设备供电、充电用的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源适配器大量采用开关电源技术。这些开关电源在没有负载情况下,如果接入AC的话,会有待机功耗;因为电子设备充电一般需要较多时间,充电满了也不能及时拔掉电源适配器,很多用户长时间将电源适配器插在电源插座上,累积起来,是很大一笔浪费。现有锂电池,存在使用寿命短;需要过充、过放保护;温度过高有安全隐患。在适配器中使用存在弊端。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具有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温度特性好、节约能源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在适配器中使用,不需要过充、过放保护,成本较低;在适配器中较高温度下,仍然可以安全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用超电容的环保电源适配器,使用超电容给检测模块供电,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安全性。可以自动检测负载接入状态,在无负载或负载充电完成且非工作状态下,自动关断AC供电,减少待机功耗;在无负载、接通AC输入情况下,实现零功耗。在负载接入时,自动开启AC/DC供电。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使用超电容的环保电源适配器,包括AC/DC模块;还包括超电容,AC/DC模块与超电容供电连接;还包括负载接入检测模块,超电容与负载接入检测模块供电连接;还包括控制AC输入的开关电路,该电路由负载接入检测模块控制;适配器通过输出接口对外供电。作为优选,所述AC/DC模块与负载接入检测模块供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负载接入检测模块通过检测电流的变化,来判定是否便携设备接入。作为优选,所述负载接入检测模块与输出接口供电连接。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环保电源适配器可以自动检测负载接入状态,在无负载或负载充电完成且非工作状态下,自动关断AC供电,减少待机功耗;在负载接入时,自动开启AC/DC供电。同时,使用超电容给检测模块供电,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安全性。对于非工作状态仍然长时间插入AC插座的电源适配器,可以节省大量的电力浪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的架构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的架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使用超电容的环保电源适配器,包括AC/DC模块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电容2,AC/DC模块1与超电容2供电连接;还包括负载接入检测模块3,超电容2与负载接入检测模块3供电连接;还包括控制AC输入的开关电路4,该电路4由负载接入检测模块控制3 ;适配器通过输出接口对外供电。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的架构框图。在例一的基础上,采用电流检测对负载接入进行监测;AC/DC模块与负载接入检测模块供电连接;负载接入检测模块与输出接口供电连接。通过检测负载接入时的电流(或转化为电压信号)变化,对开关电路4进行控制。在AC接入,但无负载情况下,关断开关电路4 ;此时,负载接入检测模块由超电容供电。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使用超电容的环保电源适配器,包括AC/DC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电容,AC/DC模块与超电容供电连接;还包括负载接入检测模块,超电容与与负载接入检测模块供电连接;还包括控制AC输入的开关电路,该电路由负载接入检测模块控制;适配器通过输出接口对外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超电容的环保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模块与负载接入检测模块供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用超电容的环保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接入检测模块通过检测电流的变化,来判定是否便携设备接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超电容的环保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接入检测模块与输出接口供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超电容的环保电源适配器,包括AC/DC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电容,AC/DC模块与超电容供电连接;还包括负载接入检测模块,超电容与负载接入检测模块供电连接;AC/DC模块与负载接入检测模块连接;还包括控制AC输入的开关电路,该电路由负载接入检测模块控制。适配器通过输出接口对外供电。本技术方案的使用超电容的环保电源适配器,可以自动检测负载接入状态,在无负载或负载充电完成且非工作状态下,自动关断AC供电,减少待机功耗;在负载接入时,自动开启AC/DC供电。同时,使用超电容给检测模块供电,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安全性。本方案使适配器在无负载、接通AC输入情况下,实现零功耗。
文档编号H02J7/02GK202333936SQ20112047833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4日
发明者赵振涛 申请人:赵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