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能电缆在露天采矿设备的固定下部结构和可在下部结构上旋转的上部结构之间的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058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供能电缆在露天采矿设备的固定下部结构和可在下部结构上旋转的上部结构之间的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主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所述的供能电缆在露天采矿设备的固定下部结构和可旋转地支承在下部结构上的上部结构之间的布置结构,上部结构相对于下部结构具有大约360度的旋转角。在此,上部结构的旋转最大可以是一整圈,在此之后进一步的旋转运动,无论多大,都必须按照相反方向进行。其基于为露天采矿设备的使用位置所提出的技术而实现。除了在露天采矿设备中使用,还适合在堆置场设备例如堆置场给料设备和堆置场回收利用设备中使用。
背景技术
文件SU I 023 489 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露天采矿设备的固定下部结构和可旋转地支承在下部结构上的上部结构之间自由铺设供能电缆的解决方案,其中电缆附加挂在旋转环上,其中电缆形成两个垂入下部结构内部中的环。旋转环与该上部结构在运动学方面这样连接,使得旋转环与电缆环的在旋转环上固定的线束以一摆动角运动,该摆动角相对于旋转部分与在其上固定的电缆环的线束同时摆动的角度相比小两倍。使用旋转电缆鞍代替所述环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供能电缆在固定下部结构的上部区域通过固定安装的电缆鞍插到下部结构中,并通过悬空的电缆环以尽可能大的活动半径在上部结构的中间可旋转安装的电缆鞍上导向和固定。进入到下部结构更多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扭绞长度的另一个自由悬挂的电缆环固定在可旋转的上部结构的上部区域处再次固定安装的电缆鞍上。通过旋转环或电缆鞍实施方式,供能电缆在上部结构摆动时受到拉力负荷,这导致较早的磨损。此外,在文件DD 287 360 B5中公开了一种位于露天采矿设备的固定下部结构和可旋转的上部结构之间的电缆布线结构,其中下部结构的供能电缆通过固定安装的电缆鞍经在上部结构的旋转轴处设置的旋转电缆鞍在第一环中被导向,并通过可旋转的上部结构中的另一个固定安装的电缆鞍在第二环中被导向。为了接收所产生的拉力载荷,供能电缆悬挂在与其大致平行地自由悬挂并且稍短的拉绳上。该设计结构使得,可旋转的电缆鞍在上部结构相对于下部结构以一确定角度旋转时,电缆鞍以该角度的大约一半进行旋转,从而使供能电缆在两个电缆环上的扭转大致相称地分布。通过在该专利中的附图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利用这样敷设的供能电缆可以实现大约220度的上部结构扭转角。该发明不适用于上部结构的旋转轴中存在旋转柱的应用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这样地构造露天采矿设备的固定下部结构和可旋转的上部结构之间的电缆布线结构,使得即使在存在用于上部结构的旋转柱的情况下,上部结构仍然能够以最大360度的角度较好旋转。该任务如此实现,即供能电缆总是从旋转柱的一侧由旁边引入。为此,除了位于下部结构上的第一电缆鞍和位于上部结构上的第二电缆鞍以外,在大约一半高度处还设置第三电缆鞍。该第三电缆鞍绕两个彼此平行的轴旋转。为此,设置一个臂,该臂将旋转柱与电缆鞍连接在一起。该臂在一侧在一轴承中与旋转柱可旋转连接并且利用其另一端部在第二轴承中可旋转地接收电缆鞍。在两个相邻的电缆鞍之间,供能电缆在环中被引导。当上部结构相对于下部结构相应在一个旋转方向上运动时,供能电缆通过中间电缆鞍的自动携动而得到支撑并且以适当的方式在旋转柱旁边被引导。通过上部结构相对于下部结构以360度进行旋转的可能性,可将配备有该电缆布线结构的设备安装在该区域中以进行旋转运动。通过绕竖直轴线的自动旋转的可能性,位于供能电缆的环和上部结构中的进一步导向装置之间的上部电缆鞍可以实施补偿运动。通过具有更大的绳导向半径的电缆鞍的设计结构和构造,可以实现供能电缆的合理导向。通过该方案,两个电缆环的状态在其功能上可作为电缆储存器,其在其拉伸的长度上允许通过将电缆环拉开来实现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360度的旋转运动。


在下文中,将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其中:图1是位于露天采矿设备的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的电缆布线结构区域的部分侧视图;图2是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的电缆布线结构的透视图;以及图3a至3c是上部结构的三个不同位置处的电缆布线结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图1和图2,将供能电缆I以对于斗轮式挖掘机的上部结构2的旋转运动足够的长度在上部结构2的转动中心在旋转柱3旁边从下部结构4引导到上部结构2。为此,在下部结构4的电缆引出端14上设置固定安装的半个电缆鞍5并且在可旋转的上部结构2的电缆引入端15上设置可绕竖直轴旋转的电缆鞍6。供能电缆I从所述可旋转的电缆鞍6引导到上部结构2并且由该上部结构接收。在其之间设置一个另外的、可绕两个竖直轴旋转的电缆鞍7。电缆鞍7的第一摆动轴是转动柱3并且第二摆动轴是轴承栓16。一个臂8绕转动柱3的纵轴可摆动地设置。为此,臂8由包围旋转柱3的轴承套9接收。轴承套9和旋转柱3 —起形成滑动轴承。为了将电缆鞍7的这样构成的接收部固定在其高度处,轴承套9在下部设置有滚子10,所述滚子10能够在固定在旋转柱3上且具有水平滚动面的环形盘11上运动。在可旋转地设置的臂8的自由端,所述臂设有垂直的轴承孔,中间电缆鞍7利用轴承栓16可旋转地设置在该轴承孔中。供能电缆I被这样地通过三个电缆鞍5、7、6引导,使得电缆长度在两侧大致相同。在此在下部结构4和中间电缆鞍7之间产生S型电缆布线并且在中间电缆鞍7和上部结构2之间形成环。在上部结构2旋转时,可运动的中间电缆鞍7总是自动调节到下部结构4和上部结构2之间的中间位置中,从而对于两个电缆半部都产生相同的扭转长度。为了使具有下部环的供能电缆I不会由于回转驱动器12的运动部分而损坏,在齿轮上方设置有护栅
13。在图3中,使用附图标记a至c表示上部结构2相对于下部结构4的三个不同位置,通过三个电缆鞍5、6和7引导供能电缆I。在图1中示出了一个另外的位置。所述位置为可能的位置,该位置产生于在露天采矿中用于斗轮式挖掘机依据的具体采矿技术以及具有斗轮臂架的上部结构为此所需的摆动角。由于下部结构4的电缆引出端14相对于上部结构2的电缆引入端15不必与上部结构2的安装件、例如斗轮式挖掘机的斗轮臂架(在附图中用RA示出)的位置相同,因此在根据图2和图3a的视图中,斗轮臂架RA相对于下部结构4假定为O度。悬臂带的输送方向以及由此斗轮式挖掘机的斗轮臂架的位置在根据图3的所有三个附图中用直线形的方向箭头标记。此外假定,下部结构4在附图中总是占据相同的位置。如根据附图3a在斗轮臂架RA的O度位置中给出的那样,供能电缆I以大曲率半径并因此以更加合理的方式从下部结构4引导到上部结构2。图3b示出了带有斗轮臂架RA的上部结构2的位置,其相对于下部结构4具有-90度角。该上部结构2相对于下部结构4的旋转从图3a的O度位置在俯视图中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该摆动角和摆动方向用圆弧和方向箭头示出。然后,供能电缆I由下部以根据附图进行的弯曲朝左上引导至中间电缆鞍7上并从那里以另外的弯曲向左引导至上部电缆鞍6。通过绕其竖直轴线自动摆动的可能性,上部电缆鞍6可以在供能电缆I的环和上部结构中的进一步引导装置之间实施补偿运动。图1中的电缆走线相应于斗轮臂架相对于下部结构4具有+90度的位置。为了占据这个位置,带有斗轮臂架RA的上部结构2从图3a中的O度位置逆时针摆动90度。在图3c中示出了相对于下部结构4的进一步的180度至270度的摆动。通过中间鞍7在旋转柱3上的双重可摆动式设置,斗轮式挖掘机或其他采矿设备或堆置场设备的上部结构2相对于下部结构4的旋转范围在应用旋转运动的特定顺序和方向时能够达到总计360度角。该360度的旋转角由+270度和-90度的方向相反的两个旋转运动组成,其中,在需要时甚至可以在各个方向都超过这两个旋转角。附图标记表I供能电缆2上部结构3旋转柱4下部结构5下部结构的电缆鞍6上部结构的电缆鞍7旋转柱的电缆鞍8 臂9轴承套10 滚子11环形盘12回转驱动器13 护栅14下部结构的电缆引出端15上部结构的电缆引入端16轴承栓RA斗轮臂架
权利要求
1.供能电缆(I)在露天采矿设备的固定下部结构(4)和可旋转地支承在该下部结构上的上部结构(2)之间的布置结构,具有在所述下部结构(4)和所述上部结构(2)之间为了传递旋转运动而设置的旋转柱(3),所述供能电缆(I)在所述下部结构(4)的相应一个固定安装的电缆鞍(5)和可旋转的所述上部结构(2)之间附加地在可旋转的所述上部结构(2)的中部悬挂在同样绕一竖直轴可旋转地支承的电缆鞍(7)上并且在下部结构(4)的固定安装的电缆鞍(5)与可旋转地被支承的中间电缆鞍(7)以及设置在所述上部结构(2)上的上部电缆鞍(6)之间构成自由悬挂的环,其特征在于,中间电缆鞍(7)能够绕两个竖直的轴旋转,第一轴是露天采矿设备的旋转轴(3)并且第二轴是相对于所述第一轴以一距离设置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轴平行设置的鞍接收部,这两个轴通过朝外指向的臂(8)互相连接,所述臂(8)利用其一个端部在滑动轴承中绕所述旋转柱(3)可旋转地设置并且其高度通过以下方式固定,即,旋转柱(3)具有水平设置的环形盘(11),在该环形盘上所述滑动轴承能够借助于安置在下方的滚子(10)绕所述旋转柱(3)的纵轴旋转运动并且固定在该高度处,杠杆(8)在其自由端上将中间电缆鞍(7)的轴承栓(16)接收在一竖直的轴承孔中并且所述上部结构(2)上的上部电缆鞍(6)在另外的滑动轴承中同样绕一竖直的轴可旋转地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供能电缆在露天采矿设备的固定下部结构和可旋转地支承在下部结构上的上部结构之间的布置结构,上部结构相对于下部结构具有大约360度的旋转角。在此上部结构在该旋转角中的运动不是作为一整圈、而是作为两个相互反向并以顺时针方向90度角和逆时针方向270度角的旋转运动实现。该旋转运动作为基于为露天采矿设备使用位置所设置的技术实现。为此除了下部结构上的第一电缆鞍和上部结构上的第二电缆鞍以外,在大约一半高度处在旋转柱旁边设置第三电缆鞍。第三电缆鞍可绕两个彼此平行的轴旋转。为此设置一臂,旋转柱与第三电缆鞍连接。臂在一侧在轴承中可旋转地与旋转柱连接并且利用其第二端部在第二轴承中可旋转地接收电缆鞍。
文档编号H02G11/02GK103178481SQ201210599040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B·派塔克 申请人:塔克拉夫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