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供电双网集散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568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局部供电双网集散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局部供电双网集散控制系统,包括储能部和调控部,储能部包括水电站、若干个附加供电网和若干个光伏发电站,调控部包括若干个控制单元,若干个控制单元从属于不同用户端,控制单元与光伏发电站一一对应,附加供电网与水电站连接,附加供电网由水电站提供电力;市电网和附加供电网组成双网供电系统,正常用电时,用户端接市电网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光伏发电站与水电站连接,利用光伏发电站的电力进行抽水蓄能;用电高峰时,水电站利用蓄能水库的水位高差发电并接入附加供电网,用户端切换至附加供电网供电。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高峰用电期的电力不足问题,为大范围用户群的太阳能发电并网应用的分布操作和统一管理模式提供了实施保障。
【专利说明】局部供电双网集散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网供电相关装置,尤其是一种局部供电双网集散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通常太阳能发电的并网应用中,普遍采取的是光伏电能逆变升压并入而光热发电升压并入的方法,由于国内电网的规模具有大一统的特点,所以对并网电能的要求就相对严格,由此而彼就需购置昂贵的设备。然而,适合中国资源、地理条件及气候的能源结构恰恰是分散的非大一统、分散控制式的。此外在用电时间上,高峰时随季节、一天中的不同时段而出现,例如:空调随温度的升高而用电功率加大等。这些都无意中增加了整个供电系统的复杂程度和不稳定性,如何解决高峰期电网的供电稳定性而尽量均衡用电负荷,成为业界解决供电难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局部供电网调峰和稳定负载时所需的局部供电双网集散控制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局部供电双网集散控制系统,包括储能部和调控部,储能部包括水电站、若干个附加供电网和若干个光伏发电站,调控部包括若干个控制单元,其中,若干个控制单元从属于不同用户端,控制单元与光伏发电站一一对应实行控制,附加供电网与水电站连接,附加供电网由水电站提供电力;市电网和附加供电网组成双网供电系统,正常用电时,用户端接市电网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光伏发电站与水电站连接,利用光伏发电站的电力进行抽水蓄能;用电高峰时,水电站利用蓄能水库的水位高差发电并接入附加供电网,用户端切换至附加供电网供电。
[0005]进一步,所述双网供电系统内还设置有双网变电站,所述市电网与附加供电网通过双网变电站切换工作方式。
[0006]进一步,所述储能部还包括高位水库、低位水库、若干个提灌泵和附加供电网,高位水库、低位水库和若干个提灌泵设置在所述水电站内,提灌泵的抽水功率由所述控制单元调节。
[0007]进一步,所述调控部还包括DCS控制系统、双网变电站和通讯网络,DCS控制系统与若干个所述控制单元、若干个所述光伏发电站及双网变电站之间由通讯网络连接。
[0008]进一步,正常用电时,所述DCS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给每个用户各自拥有的所述控制单元来控制各自的所述光伏发电站发电,该电力驱动所述提灌泵进行从所述低位水库向所述高位水库抽水蓄能。
[0009]进一步,用电高峰时,所述DCS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水电站,利用所述高位水库、低位水库的水位高差发电并接入所述附加供电网,来向用户端供电。
[0010]进一步,若干个所述控制单元与若干个所述光伏发电站和若干个所述提灌泵一一对应实行控制。[0011]进一步,所述附加供电网由所述水电站提供电力,按用户的满载负荷实施稳定供电,所述水电站的发电能力、所述高、低位水库的蓄水能与用户耗电量匹配设计。
[0012]进一步,所述DCS控制系统对所有所述控制单元及其用户端实施发电、用电、抽水蓄能的账户管理和记录,当某一中、大功率用电器即将关闭时,经所述通讯网络操作要求送达所述DCS控制系统处理,再经所述通讯网络将控制指令传至所述控制单元,且所述控制单元按所关闭电器的功耗启动所述提灌泵抽水进行功率补偿。
[0013]进一步,所述DCS控制系统控制若干个所述附加供电网联合或轮流工作,将抽水蓄能和功率补偿统筹安排。
[0014]本实用新型局部供电双网集散控制系统主要解决了高峰用电期的电力不足问题,为大范围用户群的太阳能发电并网应用的分布操作和统一管理模式提供了实施保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网络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装置及连接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0018]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 “左” “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0019]功率补偿说明:为了使供电网络稳定工作,必须要求所有用电负载功耗保持不变,当有大功率用电器关闭时就必须启动相应功率的其它用电器工作以保持用电负载功耗维持不变;本案中使用提灌泵替代大功率用电器工作以保持整个电网负载的功率不变,同时还达到提水蓄能的效果。
[0020]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局部供电双网集散控制系统,包括储能部和调控部,其中,储能部包括高位水库1,低位水库2,若干个光伏发电站3,若干个提灌泵4、水电站5,附加供电网6等,高位水库1、低位水库2和若干个提灌泵4均配套设置在水电站5内。调控部设置有DCS控制系统8、若干个控制单元9、双网变电站10,通讯网络11等。
[0021]若干个控制单元9与若干个光伏发电站3和若干个提灌泵4 一一对应实行控制,若干个控制单元9从属于不同用户。DCS控制系统8与若干个所述控制单元9、若干个所述光伏发电站3及双网变电站10之间由通讯网络11连接。
[0022]附加供电网6由水电站5提供电力,附加供电网6设置为按用户端7的满载负荷实施稳定供电,水电站5的蓄水能力与用户耗电量匹配设计。此外,本实用新型局部供电双网集散控制系统也可设置为通过一个DCS控制系统8控制若干个附加供电网6联合或轮流工作,将抽水蓄能和功率补偿统筹安排。
[0023]本实用新型中,市电网12和附加供电网6组成双网供电系统,市电网12与附加供电网6在双网变电站10切换工作方式,平时用户拨接市电网12,光伏发电站3发电驱动提灌泵4抽水蓄能,当市电的用电高峰来临时将用户端7切换至附加供电网6。正常用电时,DCS控制系统8发出指令给每个用户各自拥有的控制单元9来控制各自的光伏发电站3发电,该电力驱动提灌泵4进行从低位水库2向高位水库I抽水蓄能。用电高峰时,DCS控制系统8控制水电站5利用高位水库1、低位水库2的水位高差发电并接入附加供电网6,来向用户端7供电。
[0024]DCS控制系统8对所有控制单元9及其用户端7实施发电、用电、抽水蓄能的账户
管理和记录。
[0025]例如:当某一中、大功率用电器即将关闭时,经通讯网络11操作要求送达DCS控制系统8并随即进行处理,而后又经通讯网络11将控制指令传至控制单元9且由该单元按所关闭电器的功耗启动提灌泵4抽水进行功率补偿。
[0026]本实用新型局部供电双网集散控制系统解决了高峰用电期的电力不足问题,针对具备水力蓄能一定额定负载的电网用户,采用双网切换工作和功率补偿方式稳定电网的供电能力,以及同时提高用户对抽水蓄能的直接参与度,同时也提高了水力蓄能的利用效率,为大范围用户群的分布操作和统一管理模式提供实施保障。
【权利要求】
1.局部供电双网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部和调控部,储能部包括水电站、若干个附加供电网和若干个光伏发电站,调控部包括若干个控制单元,其中,若干个控制单元从属于不同用户端,控制单元与光伏发电站一一对应实行控制,附加供电网与水电站连接,附加供电网由水电站提供电力;附加供电网和市电网组成双网供电系统,正常用电时,用户端接市电网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光伏发电站与水电站连接,利用光伏发电站的电力进行抽水蓄能;用电高峰时,水电站利用蓄能水库的水位高差发电并接入附加供电网,用户端切换至附加供电网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供电双网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网供电系统内还设置有双网变电站,所述市电网与附加供电网通过双网变电站切换工作方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供电双网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部还包括高位水库、低位水库、若干个提灌泵和附加供电网,高位水库、低位水库和若干个提灌泵设置在所述水电站内,提灌泵的抽水功率由所述控制单元调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局部供电双网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部还包括DCS控制系统、双网变电站和通讯网络,DCS控制系统与若干个所述控制单元、若干个所述光伏发电站及双网变电站之间由通讯网络连接。
【文档编号】H02J3/28GK203674733SQ201320518177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薛黎明, 刘伯昂 申请人: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