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117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板,所述电池组均衡控制板包括供电模块、检测模块、微控制模块、均衡电子开关以及均衡模块,所述供电模块连接于电池组与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之间,同时与均衡电子开关连接,所述检测模块连接于电池组与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之间,所述均衡电子开关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均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均衡模块连接于所述均衡电子开关和电池组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均衡控制系统增长了电池组均衡控制板的工作时间,提高了电池组电量均衡的效果,且电路简单,成本低。
【专利说明】—种电池组均衡控制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均衡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板。
【背景技术】
[0002]充电电池的均衡充电或放电一直都是充电电池应用领域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串联充电电池来说,因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特性曲线内阻不一致,经过多次的充放电后各单体电池的电压相差会越来越大,在电池组充电结束后有的单体是过充的有的单体没有充满,在放电结束时,没充满的单体电池的会最先放完,导致电池组的容量越用越小。
[0003]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主要有放电均衡和能量转移均衡两种方式,其中,放电式均衡是在充电后期当有单体电池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时,启动此节电池的旁路放电模块,以一个小的电流旁路掉部分此节电池的充电电流,当单体电池过压时的充电电流大于均衡电流时,效果比较小;能量转移式均衡是当检测到有单体电池电压大于其他单体电池一定的值时,启动均衡,把此节电池能量转移到整组电池或者是其他单体电池,均衡效果好,但是线路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板,来优化电池组均衡控制的性能。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板,所述电池组由至少二节单体电池串联组成,所述均衡控制板包括供电模块、检测模块、微控制模块、均衡电子开关以及均衡模块,
[0006]所述供电模块,连接于电池组与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之间,同时与均衡电子开关连接,用于给所述均衡控制板供电;
[0007]所述检测模块,连接于电池组与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之间,用于检测电池组的电压;
[0008]所述均衡电子开关,与所述微控制模块和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同时与均衡模块连接,用于控制均衡模块的开通和断开;
[0009]所述均衡模块,连接于所述均衡电子开关和电池组之间,用于均衡电池组的电量。
[0010]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一限流电阻、第一电阻、第一稳压二极
管、第一三极管、第二电容、第二电阻、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三电容,
[0011]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电池组的正极端和地之间,所述限流电阻连接于电池组的正极端和第一电阻之间,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连接于第一电阻和地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集电极和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地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基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连接,发射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一端接地,输出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一端接地。
[0012]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四电容、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五电容,
[0013]所述第五电阻连接于电池组的正极端与第六电阻之间,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连接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与所述第六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七电阻一端与第四电容连接,一端与微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电池组最后一节电池的正极端连接,一端与第九电阻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连接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与所述第九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连接,一端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均衡电子开关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三三极管、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和第四三极管,
[0015]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发射极与地连接,集电极与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一端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发射极与所述供电模块中的第二滤波电容连接,集电极与所述均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连接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
[0016]进一步地,所述均衡电子开关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一端与地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均衡模块包括第六电容、控制器、变压器、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七电容、第二限流电阻、补偿电阻、反馈电阻、第八电容、第一场效应管、二极管、第九电容和吸收电路,
[0018]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与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与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连接,一端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与地连接,一端与反馈电阻连接,所述反馈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流电阻连接,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补偿电阻连接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源极与所述补偿电阻的一端连接,漏极与吸收电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两端与所述吸收电路并联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一端与单体电池的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变压器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阴极与第九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容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列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为次级绕组多根并联绕制的变压器,其中,每个次级绕组分别与电池组的每个单体电池并联连接。[0020]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池组电压,当检测到所述电池组最后一节电池的电压低于电池组的平均电压时,控制所述均衡电子开关打开。
[0021 ] 进一步地,所述均衡控制板还包括充电控制开关,所述充电控制开关和电池组正极端连接,同时与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是否对电池组进行充电。
[0022]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开关包括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场效应管、第三稳压二极管、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和光耦,
[0023]所述第十七电阻和第十八电阻串联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与电池组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光耦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连接于光耦的第二端和充电器的负极端之间,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与所述第十九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与所述第十九电阻并联连接,漏极与地连接,所述第二十电阻连接于光耦的第三端和微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十一电阻一端与第二十电阻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光耦的第四端与地连接。
[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通过供电模块给均衡控制板供电,通过检测模块检测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电压,通过均衡控制开关控制均衡板的开通和断开,通过均衡板来均衡电池组的电量。由此增长了电池组均衡控制板的工作,提高了电池组电量均衡的效果,且电路简单,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002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的结构图;
[002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控制模块的结构图;
[002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供电模块的原理图;
[0029]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检测模块的原理图;
[0030]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均衡电子开关的原理图;
[0031]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均衡模块的原理图;
[0032]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的结构图;
[0033]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充电控制开关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0035]在图1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
[0036]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的结构图,所述电池组由至少二节单体电池串联组成,如图1所示,所述均衡控制板包括供电模块、检测模块、微控制模块、均衡电子开关以及均衡模块。
[0037]其中,所述供电模块,连接于电池组与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之间,同时与均衡电子开关连接,用于给所述均衡控制板供电。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池组的正极端B+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制模块连接,同时与均衡电子开关连接。
[0038]所述检测模块连接于电池组与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之间,用于检测电池组的电压。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池组的正极端B+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制模块连接。
[0039]所述微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池组均衡控制板,如图2所示,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控制模块的结构图。所述微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即输入电源接口+3V、振荡电路接口 RC、复位电路接口 RES、均衡电子开关接口 K和输出接地接口,优选的,所述微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即第一电压检测接口 V、第二电压借测接口 VI以及充电控制开关接口 CD。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震荡电路接口 RC与外接的震荡电阻电容连接,用于给所述微控制模块提供时钟信号,所述复位电路接口 RES与外部复位电路连接,用于使微控制模块处于正确的初始状态,防止微控制模块发出错误的指令、执行错误操作。
[0040]所述均衡电子开关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供电模块和所述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同时与均衡模块连接,用于控制均衡模块的开通和断开。
[0041 ] 所述均衡模块连接于所述均衡电子开关和电池组之间,用于均衡电池组的电量。
[004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电容Cl、第一限流电阻RA、第一电阻R1、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第一三极管Q1、第二电容C2、第二电阻R2、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第二三极管Q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三电容C3,如图3所示,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供电模块的原理图。
[0043]所述第一电容Cl连接于电池组的正极端和地之间,所述限流电阻RA连接于电池组的正极端B+和第一电阻Rl之间,所述限流电阻RA可以包括RAl、RA2和RA3,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Dl连接于第一电阻Rl和地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与集电极和所述第一电阻Rl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地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基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ZD2连接,发射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ZD2输入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一端接地,输出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R4—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一端接地。在本实施例中,从电池组正极端B+提供过来的电压,经限流电阻RA1、RA2和RA3后经第一电阻R1、第一稳压二极管ZDl、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电容C2得到一个稳定的电压VCC,其中,第一电阻Rl为使Ql保持导通的限流电阻,ZDl用于稳定Ql的输出电压,C2为Ql的滤波电容。所述第二电阻R2、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第二三极管Q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三电容C3用于将VCC进一步稳压为适合微控制模块使用的电压,其中,R2为使Q2导通的限流电阻,C3为滤波电容,通过调节R3和R4的比值可以调节Q2的输出电压。
[004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四电容C4、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五电容C5,如图4所示,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检测模块的原理图。
[0045]其中,所述第五电阻R5连接于电池组的正极端B+与第六电阻R6之间,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连接,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C4与所述第六电阻R6并联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 —端与第四电容C4连接,一端与微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即第一电压检测接口 V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电池组最后一节电池的正极端连接,一端与第九电阻R9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R8连接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与所述第九电阻R9并联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lO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C5连接,一端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入端即第二电压检测接口 VI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所述电池组最后一节电池的电压低于电池组的平均电压时,控制所述均衡电子开关打开。
[004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均衡电子开关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三三极管Q3、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四三极管Q4,如图5所示,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均衡电子开关的原理图。
[0047]其中,所述第十一电阻Rll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第十一电阻Rll的一端连接,发射极与地连接,集电极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一端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发射极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集电极与所述均衡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 K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R14连接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在本实施例中,Rll与R12连接到Q3的基极,Q3经过Rll由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K控制是否导通,当Q3导通后经R13拉低Q4的基极使Q4导通,从而打开均衡电子开关,当Q3不导通时Q4在R14的作用下,Q4的基极被抬到和发射极相等的电位,从而使Q4关闭,所述均衡电子开关关闭。
[0048]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均衡电子开关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一端与地连接。该指示灯可以是LED灯,当Q3由微控制模块控制导通时,LED灯做为均衡指示点亮,当Q3由微控制模块控制断开时,LED灯熄灭。
[004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均衡模块包括第六电容C6、控制器IC1、变压器Tl、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七电容C7、第二限流电阻RB、补偿电阻Ra、反馈电阻Rb、第八电容C8、第一场效应管Ml、二极管D、第九电容C9和吸收电路,如图6所示,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均衡模块的原理图。
[0050]其中,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控制器ICl的第一输入端Il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控制器ICl的第二输入端12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控制器ICl的第三输入端13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一端与变压器Tl的次级绕组连接,所述第八电容C8的一端与控制器ICl的第一输出端01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阻RB的一端与地连接,一端与反馈电阻Rb连接,所述反馈电阻Rb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流电阻RB连接,一端与所述控制器ICl的第四输入端14连接,所述补偿电阻Ra连接于第一场效应管Ml的栅极与源极之间,所述场效应管Ml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ICl的输出端连接,源极与所述补偿电阻Ra的一端连接,漏极与吸收电路连接,所述变压器Tl的初级线圈的两端与所述吸收电路并联连接,所述变压器Tl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一端与单体电池的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正极与变压器Tl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阴极与第九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容C9与变压器Tl的次级线圈并列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Tl为次级绕组多根并联绕制的变压器,其中,每个次级绕组分别与电池组的每个单体电池并联连接,C6为控制器ICl的滤波电容,均衡模块的每个输出电压由R15、R16和变压器Tl的输出绕组和辅助绕组共同决定,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变压器Tl的各输出绕组为并联绕制,所以各组的输出电压相同,通过调节R15与R16的比值即可调节多组的输出电压。RB为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可以包括并联连接的RB1、RB2、RB3和RB4,通过Ra补偿,Rb反馈给ICl的输入端,即可调节第一场效应管Ml输出的恒流电流大小。
[0051]在本实施例中,当微控制模块检测到电池组中每个单体电池正在充电时,由于均衡模块的每个输出端口的电压均一致,电压低的单体电池和与该单体电池相连的均衡模块的输出端口的电压差大于电压高的单体电池和与该单体电池相连的均衡模块的输出端口的电压差,所以电压低的单体电池所充进去的电流大于电压高的单体电池充入的电流,从而使电压低的单体电池会多充进去一些能量,电压低的单体电池的电压逐渐升高,使其与其他电池的电压越来越趋于一致。
[0052]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电池组最后一节电池的电压低于电池组的平均电压时,所述均衡电子开关打开,所述均衡模块开始均衡补充电池组中最后一节单体电池的电量,使其不被过放电。例如:一电池组由4节铅酸蓄电池串联组成,每节单体铅酸蓄电池的电量是12V,且分别与所述均衡模块中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并列连接。4节铅酸蓄电池的电压从第一节到第四节分别为V1=12V、V2=12V、V3=12V、V4=11.5V。当检测模块检测到电池组第四节铅酸蓄电池的电压V4小于电池组平均电压(Vl+V2+V3+V4)/4=11.875V时,即打开均衡电子开关对4节第四节铅酸蓄电池开始充电。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每个输出端口的电压均一致,并且做了限流控制,输出电压会被第四节铅酸蓄电池的电压V4拉低,大部分的能量会充进第四节铅酸蓄电池中,前三节铅酸蓄电池Vl、V2和V3只分担一小部分的能量。所以在给电池组充电的过程中,电池组第四节铅酸蓄电池V4会得到比电池组中前三节铅酸蓄电池V1、V2和V3更多的能量,从而使第四节铅酸蓄电池V4的电压缓慢上升到与电池组前三节铅酸蓄电池V1、V2和V3的电压一致。
[005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通过供电模块给均衡控制板供电,通过检测模块检测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电压,通过均衡控制开关控制均衡板的开通和断开,通过均衡板来均衡电池组的电量,增长了电池组均衡控制板的工作时间,提高了电池组电量均衡的效果,且电路简单,成本低。
[0054]在图7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
[0055]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的结构图,所述电池组由至少一节单体电池串联组成。如图7所示,所述电池组均衡控制板包括供电模块、检测模块、微控制模块、均衡电子开关、均衡模块和充电控制开关。
[0056]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检测模块、微控制模块、均衡电子开关和均衡模块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供电模块、检测模块、微控制模块、均衡电子开关和均衡模块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5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控制开关与电池组正极端和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开关可以与充电器的负极端连接,用于控制是否对电池组进行充电。[0058]其中,所述充电控制开关包括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场效应管M2、第三稳压二极管ZD3、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和光耦D1,如图8所示,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充电控制开关的原理图。
[0059]其中,所述第十七电阻R17和第十八电阻18串联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与电池组的正极端B+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与所述光耦Dl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R19连接于光耦Dl的第二端和充电器的负极端之间,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ZD3与所述第十九电阻R19并联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M2的栅极和源极与所述第十九电阻R19并联连接,漏极与地连接,所述第二十电阻R20连接于光耦Dl的第三端和微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⑶之间,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 —端与第二十电阻R20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光I禹Dl的第四端与地连接。
[00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控制开关连接于所述微控制模块和电池组正极端B+之间,同时与充电器连接,用于控制对电池组的充电,当微控制模块检测到充电器的输出电压比电池组能够承受的最高电压高时,关闭充电控制开关,以保护电池组不被过压充电。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均衡控制系统也可在检测到充电开始时计时,充电到一定的时间后关闭充电控制开关以保护电池组,也可在充电控制开关上连接指示灯,该指示灯可以是LED灯,当检测到该电池组是充放电次数较多的老化电池组,在充电后期不转灯时,关闭充电控制开关,例如:铅酸电池组在缺水的情况下充电时,充电电流不会下降,所述指示灯不会转灯。[006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通过均衡控制板使得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电量保持均衡,通过充电控制开关来保护电池组不被过充电,增长了电池组均衡控制板的工作时间,提高了电池组电量均衡的效果,且电路简单,成本低。
[00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和电池组均衡控制板,通过供电模块给均衡控制板供电,通过检测模块检测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电压,通过均衡控制开关控制均衡板的开通和断开,通过均衡板来均衡电池组的电量,通过充电控制开关使得电池组不被过充电。由此增长了电池组均衡控制板的工作,提高了电池组电量均衡的效果,且电路简单,成本低。
[0063]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板,所述电池组由至少二节单体电池串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控制板包括供电模块、检测模块、微控制模块、均衡电子开关以及均衡模块, 所述供电模块,连接于电池组与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之间,同时与均衡电子开关连接,用于给所述均衡控制板供电; 所述检测模块,连接于电池组与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之间,用于检测电池组的电压; 所述均衡电子开关,与所述微控制模块和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同时与均衡模块连接,用于控制均衡模块的开通和断开; 所述均衡模块,连接于所述均衡电子开关和电池组之间,用于均衡电池组的电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一限流电阻、第一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电容、第二电阻、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二三 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三电容, 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电池组的正极端和地之间,所述限流电阻连接于电池组的正极端和第一电阻之间,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连接于第一电阻和地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集电极和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地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基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连接,发射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一端接地,输出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四电容、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五电容, 所述第五电阻连接于电池组的正极端与第六电阻之间,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连接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与所述第六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七电阻一端与第四电容连接,一端与微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电池组最后一节电池的正极端连接,一端与第九电阻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连接,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与所述第九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连接,一端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电子开关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三三极管、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和第四三极管, 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发射极与地连接,集电极与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一端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发射极与所述供电模块中的第二滤波电容连接,集电极与所述均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连接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电子开关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一端与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模块包括第六电容、控制器、变压器、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七电容、第二限流电阻、补偿电阻、反馈电阻、第八电容、第一场效应管、二极管、第九电容和吸收电路, 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与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与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连接,一端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与地连接,一端与反馈电阻连接,所述反馈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流电阻连接,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补偿电阻连接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源极与所述补偿电阻的一端连接,漏极与吸收电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两端与所述吸收电路并联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一端与单体电池的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变压器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阴极与第九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容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为次级绕组多根并联绕制的变压器,其中,每个次级绕组分别与电池组的每个单体电池并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池组电压,当检测到所述电池组最后一节电池的电压低于电池组的平均电压时,控制所述均衡电子开关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控制板还包括充电控制开关,所述充电控制开关和电池组正极端连接,同时与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是否对电池组进行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均衡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开关包括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场效应管、第三稳压二极管、第二十电阻、第二 十一 电阻和光耦, 所述第十七电阻和第十八电阻串联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与电池组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光耦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连接于光耦的第二端和充电器的负极端之间,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与所述第十九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与所述第十九电阻并联连接,漏极与地连接,所述第二十电阻连接于光耦的第三端和微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十一电阻一端与第二十电阻连接,一端与地连接,所述光耦的第四端与地连接。
【文档编号】H02J7/00GK203722258SQ201320690588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4日
【发明者】任庆, 陆勇 申请人:无锡新畅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