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红外摄像机的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121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红外摄像机的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红外摄像机的直流稳压电源,包括交流电源、变压器、整流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位器、稳压二极管和直流稳压输出端口。本实用新型采用将整流器、变压器和三极管配合使用的方式,得到直流稳压输出,其电路带有输出短路自动保护及报警功能,保证红外摄像机在稳定准确的电流下工作,从而提高了红外光源的使用效果,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元件少、成本低的优点,有利于普及和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红外摄像机的直流稳压电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稳压电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红外摄像机的直流稳压电源。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安全防范设备技术的不断改进,红外线在夜间监视所扮演的角色更加突出,人们对监控系统工程的要求愈来愈规范、愈来愈高。隐蔽的夜视监控,都采用红外摄像机。红外摄像机所用的红外光源,是红外摄像机的核心部件,因为其直接关系到红外摄像机的寿命和距离两大软肋。然而,很多用于红外摄像机的电源工作电流不稳定,影响红外光源辐射功率的发挥及其可靠性,甚至影响红外光源的使用寿命,且电路结构复杂、元件多、成本高,不利于普及和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红外摄像机的直流稳压电源。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本实用新型包括交流电源、变压器、整流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位器、稳压二极管和直流稳压输出端口,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第一端,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第二端,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第一交流电压输入端,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第二交流电压输入端,所述整流器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射极、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射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直流稳压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整流器的负极接地。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7]本实用新型采用将整流器、变压器和三极管配合使用的方式,得到直流稳压输出,其电路带有输出短路自动保护及报警功能,保证红外摄像机在稳定准确的电流下工作,从而提高了红外光源的使用效果,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元件少、成本低的优点,有利于普及和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交流电源AC、变压器T、整流器BR、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第三三极管VT3、第四三极管VT4、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电位器RW、稳压二极管DW和直流稳压输出端口 Vo,交流电源AC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第一端,交流电源AC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第二端,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整流器BR的第一交流电压输入端,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整流器BR的第二交流电压输入端,整流器BR的正极同时与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VTl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四三极管VT4的基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第三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第四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VT3的射极、稳压二极管DW的负极和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VTl的基极,第三三极管VT3的基极连接电位器RW的滑动端,电位器RW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电位器RW的第二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VTl的射极同时与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第四三极管VT4的射极、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直流稳压输出端口Vo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稳压二极管DW的正极、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和整流器BR的负极接地。
[0011]如图1所示:交流电源AC经变压器T变压,再经整流器BR整流,第一电容Cl滤波,得到直流电压。第一三极管VTl与第一三极管VT2组成复合调整管,这种复合结构大大提高了电源电流输出(即带负载)能力。第三三极管VT3是比较放大管,第六电阻R6作为第三三极管VT3集电极负载,同时又为复合调整管的基极提供偏置电流。第七电阻R7与稳压二极管DW构成基准电压源,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及电位器RW组成取样电路,当由于市电波动或负载变化导致输出电压偏移设定值时,取样电路会将输出电压变化量Λ Vo的一部分取出送到第三三极管VT3的基极,与恒定的基准电压相比较,并经过第三三极管VT3放大后送入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以控制复合调整管的管压降变化,从而使输出电压向相反方向偏移,最终确保输出电压稳定。且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四三极管VT4组成的输出短路保护电路,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组成输出短路报警电路。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红外摄像机的直流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源、变压器、整流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位器、稳压二极管和直流稳压输出端口,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第一端,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第二端,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第一交流电压输入端,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第二交流电压输入端,所述整流器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射极、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射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直流稳压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整流器的负极接地。
【文档编号】H02H3/08GK203520221SQ201320692261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发明者】郭辉, 罗彬 , 覃树建 申请人:成都凯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