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马达,包括:定子(3),该定子(3)是将多个具有一个极齿部(64)的分割铁心(61)连结而成;三相结构的小线圈(81),该小线圈(81)通过将绕组(12)以卷绕安装的方式形成在各极齿部(64);以及三个相线圈,将在周向上相邻的各小线圈(81)的末端部彼此连接或是连续地连接,并形成将多个所述小线圈(81)串联连接而成的小线圈组,然后将两个所述小线圈组并联地电连接,从而形成所述相线圈。当将形成小线圈组的小线圈(81)串联连接的串联个数设为TN,分割铁心(61)的个数设为CN时,串联个数TN及分割铁心的个数CN设定成满足CN=6×TN。将线束(50)与各相线圈的一端连接来对各相线圈进行三角形接线,并且将线束(50)的另一端引出到定子的外侧。
【专利说明】电动马达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在摩托车等中使用的电动马达。本申请基于2012年11月2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特愿2012-259868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弓I于此。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动马达中具有所谓的内转子型的无刷电动机,该无刷电动机具有定子和转子,其中,上述定子内嵌固定于定子外壳,上述转子配置于定子外壳的径向中央且被支承成能相对于定子自由旋转。在转子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永磁体。定子包括大致圆筒状的定子铁心及从该定子铁心朝径向内侧突出设置的多个极齿。
[0003]在各极齿上安装有作为电绝缘件的树脂制的绝缘体,并隔着上述绝缘体卷绕安装有线圈。此外,当对线圈供给有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时,在线圈上产生的磁通与永磁体之间产生吸引力或排斥力,从而使转子旋转。
[0004]在此,作为对线圈供电的给电元件,为了实现小型化及组装性的提高,有时采用使金属制的多个母线以彼此电绝缘的状态埋设于形成为大致圆环状的树脂模塑体的母线单
J Li ο
[0005]例如,在对线圈进行星形接线的母线单元中,平板状的各相(U相、V相、W相)的相用母线与中性点用母线以在轴向上分开的状态层叠,并通过树脂模塑体进行模塑。在树脂模塑体的外周面上一体成型有朝向定子铁心一侧突出的脚部,而在绝缘体的、与脚部相对应的部位处形成有能与脚部嵌合的凹部。此外,将母线单元配置在绝缘体上,以使脚部与上述凹部嵌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333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然而,如上所述,母线单元虽然在节省空间且能通过规定的接线方式对各相的线圈进行接线这点上是优异的,但存在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这样的技术问题。
[0011]若单纯地不使用母线单元而使用线束等对各相的线圈进行接线,则线束的拉回及线束与各相的线圈的接线作业会变得繁琐。
[0012]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状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不使接线作业性变差的情况下降低制造成本的小型的电动马达。
[0013]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4]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电动马达包括:定子,该定子是将多个具有一个极齿部的分割铁心连结而成;三相结构的小线圈,该小线圈通过将绕组以集中卷绕的方式卷绕安装从而形成在各极齿部上;以及三个相线圈,将在周向上相邻的各小线圈的末端部彼此连接或是连续地连接,并形成将多个上述小线圈串联连接而成的小线圈组,然后将两个上述小线圈组并联地电连接,从而形成上述相线圈,当将形成上述小线圈组的上述小线圈串联连接的串联个数设为TN,将上述分割铁心的个数设为CN时,串联个数TN及上述分割铁心的个数CN设定成满足CN = 6XTN,将线束与各相线圈的一端连接来将各相线圈进行三角形接线,并且将上述线束的另一端引出到上述定子的外侧。
[0015]通过如上所述构成,由于能够与以往同样地在不使用母线单元的情况下对相线圈进行接线,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通过将在周向上相邻的各小线圈的末端部彼此连接或是连续地连接,并形成将多个小线圈串联连接而成的小线圈组,然后将两个上述小线圈组并联地电连接来形成三个相线圈,将小线圈的串联个数TN及分割铁心的个数CN设定成满足CN = 6XTN,因此,能够将线束与各小线圈的接线部位控制到最小程度,并能防止接线作业性变差。
[0016]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电动马达的基础上,使从规定的上述分割铁心引出的上述小线圈的两个末端部交叉,使上述两个末端部分别与形成在配置于和引出侧相反一侧的另一上述分割铁心上的上述小线圈的末端部连接或连续地连接。
[0017]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够将在周向上相邻的小线圈的末端部彼此连接。
[0018]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电动马达的基础上,还包括对上述定子进行收纳的定子外壳,在上述定子外壳上设置有将各线束的另一端引出到外侧的引出口,将连接到位于距上述引出口最远离位置的上述相线圈的一端处的两根线束配线成在上述定子外壳内相互交叉。
[0019]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够使拉回的线束彼此在定子外壳内重叠的部位分散。也就是说,能使线束彼此重叠的部位不集中,从而能防止拉回的线束体积变大。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使电动马达整体小型化。
[0020]发明效果
[0021]根据上述电动马达,能够与以往同样地在不使用母线单元的情况下对相线圈进行接线,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通过将在周向上相邻的各小线圈的末端部彼此连接,并形成将两个或三个所述小线圈串联连接而成的小线圈组,然后将两个上述小线圈组并联地电连接而形成由U相、V相及W相这三个相构成的相线圈,因此,能够将线束与各小线圈的接线部位控制到最小程度,并能防止接线作业性变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纵剖视图。
[0023]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盖拆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4]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分割铁心的俯视图。
[0025]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展开图。
[0026]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小线圈的接线图。
[0027]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展开图。
[0028]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小线圈的接线图。
[0029]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展开图。
[0030]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小线圈的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第一实施方式)
[0032](电动马达)
[0033]接着,根据附图1?图5,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4]图1是无刷电动机的纵剖视图。
[0035]如图1所示,无刷电动机I例如在电动摩托车中使用,其具有:定子3,该定子3被压入有底筒状的定子外壳2 ;转子4,该转子4设置成能相对于定子3自由旋转;线束50,该线束50的一端与卷绕于定子3的绕组12连接,用于对上述绕组12供给电流;以及盖7,该盖7设置成将定子外壳2的开口部2a关闭。
[0036]在定子外壳2的开口部2a上形成有引出口 21,该引出口 21用于将线束50的另一端引出到上述开口部2a的外侧I。线束50的另一端经由上述引出口 21引出到定子外壳2的外侧。
[0037]另外,在定子外壳2的底部2b的、与开口部2a相反一侧一体地成型有齿轮箱70。在上述齿轮箱70中收纳有与转子4啮合的未图示的齿轮。
[0038]另外,在定子外壳2的底部2b的径向中央处一体成型有朝轴向外侧突出的筒状的凸出部2c。在上述凸出部2c的轴向外侧压入有用于将转子4的转轴6支承成能自由旋转的轴承5。另一方面,在凸出部2c的轴向内侧设置有用于提高上述凸出部2c与转轴6之间的密封性的密封件71。
[0039](定子)
[0040]图2是无刷电动机的、将盖拆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0041]如图1、图2所示,定子3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定子铁心10,该定子铁心10的外周面被压入定子外壳2的筒部2d的内周面。
[0042]图3是分割铁心的俯视图。
[0043]在此,如图1?图3所示,定子铁心10使用能在周向上分割的分割铁心的方式。从定子铁心10分割出的分割铁心61是通过将由例如磁性材料形成的板材在轴向上层叠多块而形成的,设置有十二个。分割铁心61具有在周向上延伸的铁心本体62。铁心本体62是形成定子铁心10的环状磁路的部分,并且是内嵌在定子外壳2的内周面上的部分,铁心主体62沿轴向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圆弧状。
[0044]铁心本体62的周向的两端部为通过压入另一的铁心本体62而与另一的铁心主体62连结的连结部63a、63b。一方的连结部63a形成为凸状,另一方的连结部63b形成为能将一方的连结部63a收纳的凹状。藉此,能将各铁心本体62连结而形成大致圆筒状的定子铁心10。
[0045]在各铁心本体62的内周侧从周向的大致中央部沿径向朝向旋转中心一体地延伸设置有极齿部64。在此,由于设置有十二个分割铁心61,因此,作为定子3,具有十二个极齿部64。
[0046]各极齿部64沿轴向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T字状,其由沿径向延伸的主体部65a及沿周向延伸的内周部65b构成。
[0047]在主体部65a上隔着绝缘体11以集中卷绕的方式卷绕有绕组12,并形成小线圈81。绝缘体11是用于实现极齿部64与绕组12间的绝缘的绝缘件,其分别从各分割铁心61的轴向两端侧安装。
[0048](小线圈的接线结构)
[0049]接着,根据图2、图4及图5,对小线圈81的接线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定子的展开图,图5是小线圈的接线图。另外,在图4、图5中,对各极齿部64及卷绕安装于这些极齿部64的小线圈81分别标注编号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亦是如此)。
[0050]如图2、图4及图5所示,在周向上相邻的小线圈81的各末端部彼此分别通过压接端子51连接。此外,在以下的压接端子51分别连接有线束50的一端。
[0051].将卷绕安装在2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与卷绕安装在3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的压接端子51
[0052].将卷绕安装在4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与卷绕安装在5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的压接端子51
[0053].将卷绕安装在6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与卷绕安装在7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的压接端子51
[0054].将卷绕安装在8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与卷绕安装在9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的压接端子51
[0055].将卷绕安装在10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与卷绕安装在11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的压接端子51
[0056].将卷绕安装在12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与卷绕安装在13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的压接端子51
[0057]在此,由于设置有十二个分割铁心61,且为三相结构,因此,每一相的线束50为两根,线束50的根数共计六根。S卩,线束50由两根U相线束50U1、50U2、两根V相线束50V1、50V2以及两根W相线束50W1、50W2构成。
[0058]另外,分别从形成于I号、4号、5号、8号、9号及12号极齿部64的小线圈81引出的两个末端部处于交叉的状态。此外,这两个末端部通过压接端子51分别与配置在与引出侧相反一侧的另一极齿部64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
[0059]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使说明更容易理解,标注符号对以下描述的末端部进行说明。
[0060]首先,分别从形成于I号极齿部64的小线圈81引出的两根末端部81a、81b处于交叉的状态。此外,两个末端部81a、81b中的一方的末端部81a通过压接端子51与配置在引出上述末端部81a的一侧相反一侧的2号极齿部64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81a连接。
[0061]另外,I号极齿部64的小线圈81的另一方的末端部81b通过压接端子51与配置在引出上述末端部81b的一侧相反一侧的12号极齿部64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81a连接。
[0062]此外,关于从形成于4号、5号、8号、9号及12号极齿部64的小线圈81分别引出的两个末端部81a、81b,与从I号极齿部64的小线圈81分别引出的两根末端部81a、81b同样地构成。
[0063]根据这种结构,各自由两根构成的各相的线束50U1?50W2构成为使同相的线束50U1?50W2与外部电源的同一端子(未图示)连接。藉此,如图5详细所示,两个小线圈81串联连接而形成小线圈组82。另外,将两个小线圈组82并联连接而形成三个相线圈83,这些相线圈83处于三角形接线的状态。
[0064]在此,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将两个小线圈组82并联连接的状态下,当将形成小线圈组82的小线圈81串联连接的数量(串联个数)设为TN,将分割铁心61 (极齿部64)的个数设为CN时,串联个数TN及分割铁心61的个数CN设定成满足
[0065]CN = 6XTN…(I)
[0066]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小线圈81的串联个数TN设定为2,分割铁心61的个数CN设定为12,因此满足式(I)。
[0067]另外,一端通过压接端子51与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的各相的线束50U1?50W2的另一端经由形成于定子外壳2的引出口 21,引出到定子外壳2的外侧。
[0068]在此,在各相的线束50U1?50W2中,V相的线束50V2和W相的线束50W1与位于距形成于定子外壳2的引出口 21最远离的位置处的两个压接端子51连接。上述V相的线束50V2及W相的线束50W1配线成在定子外壳2内相互交叉。
[0069]更具体来说,V相的线束50V2及W相的线束50W1没有配置在到定子外壳2的引出口 21的最短路径上,而是配置在绕过转子4的周围。因而,V相的线束50V2及W相的线束50W1在定子外壳2内处于以转轴6为中心在与引出口 21相反一侧彼此交叉的状态。
[0070]与其相对的是,V相的线束50V2及W相的线束50W1之外的线束50配线在到定子外壳2的引出口 21的最短路径上。
[0071](转子)
[0072]回到图1、图2,转子4包括:转轴6,该转轴6的一端被定子外壳2的轴承5支承成能自由旋转;转子铁心41,该转子铁心41套嵌固定于转轴6 ;以及磁铁13,该磁铁13沿周向配置在转子铁心41内。
[0073]转子铁心41是通过将多块形成为大致圆板状的电磁钢板在轴向上层叠而形成的,其在径向中央处形成有能供转轴6压入的压入孔43。
[0074]另外,将转子铁心41的轴向上的厚度设定成与定子铁心10的轴向上的厚度大致相同。另外,在转子铁心41的外周部上,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十个狭缝44。将磁铁13插入并固定在这些狭缝44内。
[0075]磁铁13是形成为块状的整流子型的、由钕等构成的永磁体,并且以磁极在周向上依次改变的方式配置在狭缝44内。磁铁13的轴向上的长度设定成与转子铁心41的轴向上的长度大致相同。
[0076]在此,当将磁铁13的个数、即磁极数设为P,并将形成于各极齿部64间的槽的个数设为S时,磁极数P及槽数S设定成满足
[0077]P = S-2…(2)
[0078]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磁极数P设定为“10”,由于极齿部64的个数为十二个,因此,将槽数S设定为十二。因而,满足式(2)。
[0079](盖)
[0080]设置成将定子外壳2的开口部2a封闭的盖7形成为底较浅的有底筒状。此外,将盖7配置成其开口部7a面向定子外壳2—侧的状态。在盖7的底部7b的径向中央处形成有朝向轴向外侧突出的凸出部7c。在上述凸出部7c中压入有将转轴6的另一端支承成能自由旋转的轴承22。
[0081]另外,盖I的底部7b的外周部隆起形成在轴向外侧,从而能避免各小线圈81与各线束50的连接部发生强制折曲。另外,在盖7的筒部7d的、与定子外壳2的引出口 21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引出口 23。此外,各线束50的另一端处于从由上述定子外壳2的引出口 21和盖7的引出口 23围住的开口部24引出的状态。
[0082]根据这种结构,无刷电动机I通过将从外部电源供给来的电流经由各线束50供给至各相线圈83,从而在定子铁心10中产生磁场。接着,利用上述磁场与磁铁13间的磁吸引力及排斥力而使转子4旋转。
[0083](效果)
[0084]因而,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使在周向上相邻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彼此连接,在将两个小线圈组82并联连接的状态下,将形成小线圈组82的小线圈81的串联个数TN与分割铁心61 (极齿部64)的个数CN设定成满足式(I),将上述三个相线圈83进行三角形接线的同时,将线束50与各相线圈83的一端连接,并将各相线圈83的另一端引出到定子外壳2的外侧(参照图5),因此,能够像以往那样在不使用母线单元的情况下完成相线圈83的接线,并能降低制造成本。此外,能够使线束50与各小线圈81的接线部位控制到最小程度,并能防止接线作业性的变差。
[0085]另外,使分别从形成于I号、4号、5号、8号、9号、12号极齿部64的小线圈81引出的两个末端部交叉,并通过压接端子51与形成在和各引出侧相反一侧的另一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使在周向上相邻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彼此分别通过压接端子51连接。另外,能将各相的线束50U1?50W2分别设置为两根。
[0086]接着,在各相的线束50U1?50W2中,V相的线束50V2和W相的线束50W1与位于距形成在定子外壳2上的引出口 21最远离的位置处的两个压接端子51连接,并将上述V相的线束50V2和W相的线束50W1配线成在定子外壳2内相互交叉。因而,能够使在定子外壳2内拉回的线束50的重叠部位(交叉部位)分散。也就是说,不使线束50彼此重叠的部位集中,从而能防止所拉回的线束50体积变大。其结果是,能可靠地使无刷电动机I的整体小型化。
[0087](第二实施方式)
[0088]接着,根据图6、图7,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亦是如此)。
[0089]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展开图,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小线圈的接线图。
[0090]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无刷电动机201例如在电动摩托车中使用,其包括:定子203 ;转子(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未图示),该转子设置成相对于定子203自由旋转;以及线束50,该线束50的一端与卷绕于定子203的绕组12连接,用于对上述绕组12供给电流,在上述方面等基本结构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另外,定子203的定子铁心210采用能在周向上进行分割的分割铁心的方式,在分割铁心61的极齿部64上通过集中卷绕方式卷绕有绕组12这些点上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上述各点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亦是如此)。
[0091]在此,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定子3的定子铁心10由十二个分割铁心61构成,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定子203的定子铁心210由十八个分割铁心61构成。
[0092]另外,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示出,但磁极数P设定成“16”。S卩,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槽数S (极齿部64的个数)设定成“18”,磁极数P设定成“16”。因此,第二实施方式的槽数S及磁极数P满足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式(2)。
[0093]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将绕组12卷绕安装于各极齿部64而形成的小线圈81通过如下方式接线。
[0094](小线圈的接线结构)
[0095]如图6、图7所示,线束50由两根U相线束50U1、50U2、两根V相线束50VU50V2及两根W相线束50W1、50W2构成。此外,在周向上相邻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彼此分别通过压接端子51连接。
[0096]在此,在以下的压接端子51上分别有连接线束50的一端。
[0097]?将卷绕安装在18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与卷绕安装在I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的压接端子51
[0098].将卷绕安装在3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与卷绕安装在4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的压接端子51
[0099].将卷绕安装在6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与卷绕安装在7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的压接端子51
[0100]?将卷绕安装在9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与卷绕安装在10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的压接端子51
[0101].将卷绕安装在12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与卷绕安装在13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的压接端子51
[0102].将卷绕安装在15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与卷绕安装在16号极齿部64上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的压接端子51
[0103]另外,从形成于2号、5号、8号、11号、14号及17号极齿部64的小线圈81分别引出的两个末端部处于交叉的状态。此外,上述两个末端部通过压接端子51与配置在和各引出侧相反一侧的另一极齿部64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
[0104]根据这种结构,将三个小线圈81串联连接而形成小线圈组82。然后,将两个小线圈组82并联连接而形成三个相线圈83,并将这些相线圈83三角形接线。
[0105]在此,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将两个小线圈组82并联连接的状态下,将形成小线圈组82的小线圈81的串联连接的串联个数设为TN,将分割铁心61 (极齿部64)的个数设为CN,并将串联个数TN及分割铁心61的个数CN设定成满足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式⑴。
[0106]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小线圈81的串联个数TN为3、分割铁心61的个数CN为18,因此,满足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式(I)。
[0107]因而,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08](第三实施方式)
[0109]接着,根据图8、图9,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10]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展开图,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小线圈的接线图。
[0111]在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定子3的定子铁心10由十二个分割铁心61构成,而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301中,定子303的定子铁心310由六个分割铁心61构成。
[0112]此外,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示出,但将磁极数P设定为“4”。即,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将槽数S(极齿部64的个数)设定为“6”,将磁极数P设定为“4”。因而,第三实施方式的槽数S及磁极数P满足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式(2)。
[0113]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将绕组12卷绕安装在各极齿部64上而形成的小线圈81按如下方式接线。
[0114](小线圈的接线结构)
[0115]如图8、图9所示,线束50由两根U相线束50U1、50U2、两根V相线束50VU50V2及两根W相线束50W1、50W2构成。此外,在周向上相邻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彼此分别通过压接端子51连接,且与线束50的一端连接。
[0116]另外,从形成于各极齿部64的小线圈81分别引出的两个末端部处于交叉的状态。此外,分别通过压接端子51与配置在和引出侧相反一侧的另一极齿部64的小线圈81的末端部连接。
[0117]根据这种结构,形成三个将两个小线圈81并联连接而成的相线圈83,且这些相线圈83处于三角形接线的状态。换言之,成为以一个小线圈81构成一个小线圈组82的形态,且处于将两个上述小线圈组82并联连接而形成相线圈83的状态。
[0118]在此,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当在将两个小线圈组82并联连接的状态下,将形成小线圈组82的小线圈81串联连接的串联个数设为TN,将分割铁心61 (极齿部64)的个数设为CN时,将串联个数TN及分割铁心61的个数CN设定成满足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式⑴。
[0119]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小线圈81的串联个数TN为1,分割铁心61的个数CN为6,因此,满足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式(I)。
[0120]因而,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21]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包括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
[0122]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无刷电动机I在电动摩托车中使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局限于此,能将本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I的结构适用于各种电动马达。
[012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使用压接端子51将在周向上相邻的小线圈81的各末端部彼此连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将小线圈81的各末端部彼此电连接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用一根绕组12连续地形成来使相邻的小线圈81连接的结构。
[0124]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0125]根据上述电动马达,能够像以往那样在不使用母线单元的情况下对各相线圈进行接线,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将在周向上相邻的各小线圈的末端部彼此连接,形成将两个或三个上述小线圈串联连接而成的小线圈组,另外将两个上述小线圈组并联地电连接来形成由U相、V相及W相这三相构成的相线圈,因此,能够将线束与各小线圈的接线部位控制到最小程度,并能防止接线作业性变差。
[0126](符号说明)
[0127]I无刷电动机(电动马达)
[0128]2定子外壳
[0129]3 定子
[0130]10定子铁心
[0131]12 绕组
[0132]21 引出口
[0133]50 线束
[0134]50UU50U2 U 相线束(线束)
[0135]50VU50V2 V 相线束(线束)
[0136]50WU50W2 W 相线束(线束)
[0137]61分割铁心
[0138]64极齿部
[0139]81小线圈
[0140]82小线圈组
[0141]83相线圈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马达,包括: 定子,该定子是将多个具有一个极齿部的分割铁心连结而成; 三相结构的小线圈,该小线圈通过将绕组以集中卷绕的方式卷绕安装从而形成在各极齿部上;以及 三个相线圈,将在周向上相邻的各小线圈的末端部彼此连接或是连续地连接,并形成将多个所述小线圈串联连接而成的小线圈组,然后将两个所述小线圈组并联地电连接,从而形成所述相线圈, 当将形成所述小线圈组的所述小线圈串联连接的串联个数设为TN,将所述分割铁心的个数设为CN时,串联个数TN及所述分割铁心的个数CN设定成满足CN = 6XTN, 将线束与各相线圈的一端连接来将各相线圈进行三角形接线,并且将所述线束的另一端引出到所述定子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使从规定的所述分割铁心引出的所述小线圈的两个末端部交叉,使所述两个末端部分别与形成在配置于和引出侧相反一侧的另一所述分割铁心上的所述小线圈的末端部连接或连续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所述定子进行收纳的定子外壳, 在所述定子外壳上设置有将各线束的另一端引出到外侧的引出口, 将连接到位于距所述引出口最远离位置的所述相线圈的一端处的两根线束配线成在所述定子外壳内相互交叉。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所述定子进行收纳的定子外壳, 在所述定子外壳上设置有将各线束的另一端引出到外侧的引出口, 将连接到位于距所述引出口最远离位置的所述相线圈的一端处的两根线束配线成在所述定子外壳内相互交叉。
【文档编号】H02K5/22GK104205577SQ20138001892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
【发明者】宫本淳, 山本勉, 佐藤正尚, 田边拓人 申请人:株式会社美姿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