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通用工具,包括夹头和与之连接的调节油缸,包括前大后小连通的双腔缸体。前腔体为减压腔,其头部连接有油缸套、腔体内有穿过油缸套可自动回弹的活塞杆。后腔体为直压腔,其内的活塞后端连接有穿过该腔体壁的调节丝杆。使用前将直压腔内注满液压油,通过调节丝杆推动活塞前进挤压液压油进行第一次减压,液压油推动活塞杆前进进行第二次减压,活塞杆外端的上定位块推动间隔棒线夹头的活动卡环前进,直至活动卡环越过线夹头上闭口销的安装孔处通过闭口销卡紧各分裂导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无需外接动力源,重量轻便于携带,可适应于不同电压等级的多分裂导线间隔棒更换,具备通用性。
【专利说明】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上的使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通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500kV的输电线路一般采用四分裂或者六分裂导线,电压高于500kV的超高压输电线采用六-八分裂或者更多分裂的导线。为了保证分裂导线线束间距保持不变以满足电气性能,保证通流能力,因而在档距中相隔一定距离安装了间隔棒。安装间隔棒对导线的振荡和微风振动也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目前更换间隔棒的扳手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笨重携带不方便、费时费力、由于调节手柄长、操作不方便、更换速度慢的缺陷。针对不同的分裂导线还存在不能通用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外接动力源、操作手柄短方便省力的通用装置来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的间隔棒。
[0004]本发明公开的这种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装置,包括夹头和与之连接的调节油缸。所述调节油缸的缸体为前大后小连通的双腔缸体,前腔体为减压腔,其头部连接有油缸套、腔体内有穿过油缸套可自动回弹的活塞杆,后腔体为直压腔,其内的活塞后端连接有穿过直压腔体壁的调节丝杆。
[0005]所述夹头为C型夹头,其一端与所述调节油缸连接,另一端有与间隔棒上椭圆槽连接的下定位块。
[0006]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外径大于其杆身外径,端部的外壁有环形的凹槽,凹槽中填塞有密封圈,杆身上连接有压簧、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与之共轴线的上定位块。
[0007]所述上定位块的纵截面形状为凸字型,小直径端朝外连接于所述活塞杆的外端。
[0008]所述油缸套的纵截面形状为T型,其轴向中心有T型通孔,头部孔壁有内螺纹,底部有排气孔,杆部孔的靠头部端有用于安装所述压簧的内凹环槽,杆部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套,调节螺套的外壁通过螺纹与所述C型夹头连接。
[0009]所述调节油缸减压腔的外壁头部有与所述油缸套头部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两者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0010]所述调节油缸减压腔、直压腔过渡的侧壁有注油孔,注油孔的外端有用于封堵的密封圈和压紧密封圈的内六角锥端螺钉。
[0011]所述活塞的侧壁有环形凹槽,其中填塞有密封圈。
[0012]所述调节油缸直压腔的长度大于减压腔的长度,减压腔的内径大于直压腔的内径,其外端内壁有使所述活塞限位的限位凹槽。
[0013]所述调节丝杆的外端连接有调节手柄。
[0014]本实用通过调节油缸缸体壁上的注油孔往直压腔内注满抗磨液压油,同时将减压腔内的空气排出。通过调节丝杆推动活塞前进挤压液压油,液压油推动活塞杆前进,活塞杆外端的上定位块推动间隔棒线夹头的活动卡环前进,最终将活动卡环越过线夹头上闭口销的安装孔处通过闭口销卡紧各分裂导线。活塞杆和活塞分别通过密封圈与调节油缸的减压腔、直压腔密封。操作人员只需转动调节丝杆即可实现活塞杆的自动前进,而且由于直压腔的横截面小于减压腔的横截面,所以直压腔的长度大于减压腔的长度,即调节丝杆的行程较长。所以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还无需外接动力源,重量大大减轻便于携带,可适应于不同电压等级的多分裂导线间隔棒更换,具备通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这种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通用工具,包括调节油缸1、油缸套2、活塞杆3、压簧4、上定位块5、调节轴套6、活塞7、调节丝杆8、调节手柄9和C型夹头10。
[0017]调节油缸I的缸体为前大后小连通的双腔缸体,其前腔体为减压腔,其外壁头部有外螺纹。油缸套2的纵截面形状为T型,其轴向中心有T型通孔,头部孔壁有内螺纹,底部有排气孔13。油缸套2通过螺纹连接于调节油缸I减压腔的外壁。压簧4连接于活塞杆3的外壁,活塞杆3的端部位于调节油缸I的减压腔内,其杆身穿过油缸套2后外端通过螺纹连接上定位块5。油缸套2杆部孔的靠头部端有用于安装压簧4的内凹环槽。油缸套2杆部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套6,调节螺套6的外壁通过螺纹与C型夹头10的内端连接。调节油缸I减压腔、直压腔过渡的侧壁有注油孔,注油孔的外端有用于封堵的密封圈和压紧密封圈的内六角锥端螺钉11。调节油缸I后端直压腔内的活塞7侧壁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中填塞有密封圈。调节丝杆8的内端与活塞7连接,外端穿过直压腔体壁后与调节手柄9连接。活塞杆3和活塞7分别通过密封圈与调节油缸I的减压腔、直压腔密封。C型夹头10的外端连接有与间隔棒上椭圆槽的下定位块12。
[0018]间隔棒是通过其上若干与相应分裂导线位置对应的线夹头将各导线固定的。更换间隔棒时,一般先将新的间隔棒安装好,再将旧的间隔棒拆卸。安装新的间隔棒时,先将间隔棒各线夹头处的闭口销取下,打开各线夹头的活动卡环,将各线夹头挂到相应的各分裂导线上,然后利用本发明依次将活动卡环压回原处,将闭口销重新插上即可。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使C型夹头10外端的下定位块13卡入线夹头固定侧的椭圆槽内,使活动卡环包住导线,将活塞杆外端的上定位块5卡入活动卡环上对应椭圆槽的圆孔内,然后通过旋转调节手柄使调节丝杆8推动活塞7前进挤压液压油进行第一次减压,液压油推动活塞杆3前进进行第二次减压,使上定位块5往下压活动卡环,直至活动卡环的末端越过线夹头固定侧上闭口销的安装孔处,插入闭口销锁紧活动卡环即可。安装好闭口销后反向旋转调节手柄,使活塞7退回,活塞杆3在压簧4的回复力作用下退回。
[0019]拆卸旧的间隔棒时,因为线夹头处于受力状态,其活动卡环被闭口销压住,所以拆卸时应先将活动卡环往下压,使其脱离闭口销,然后将闭口销拔出。活动卡环的下压过程同前述过程。 [0020] 本发明尤其适合500KV至1000KV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更换。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装置,包括夹头和与之连接的调节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油缸的缸体为前大后小连通的双腔缸体,前腔体为减压腔,其头部连接有油缸套、腔体内有穿过油缸套可自动回弹的活塞杆,后腔体为直压腔,其内的活塞后端连接有穿过该腔体壁的调节丝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为C型夹头,其一端与所述调节油缸连接,另一端有与间隔棒上椭圆槽连接的下定位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外径大于其杆身外径,端部的外壁有环形的凹槽,凹槽中填塞有密封圈,杆身上连接有压簧、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与之共轴线的上定位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块的纵截面形状为凸字型,小直径端朝外连接于所述活塞杆的外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套的纵截面形状为T型,其轴向中心有T型通孔,头部孔壁有内螺纹,底部有排气孔,杆部孔的靠头部端有用于安装所述压簧的内凹环槽,杆部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套,调节螺套的外壁通过螺纹与所述C型夹头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油缸减压腔的外壁头部有与所述油缸套头部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两者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油缸减压腔、直压腔腔体过渡的侧壁有注油孔,注油孔的外端有用于封堵的密封圈和压紧密封圈的内六角锥端螺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侧壁有环形凹槽,其中填塞有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油缸直压腔的长度大于减压腔的长度,其外端内壁有使所述活塞限位的限位凹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丝杆的外端连接有调节手柄。
【文档编号】H02G1/02GK104037666SQ201410315647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任承贤, 郑克全, 雷冬云, 李辉, 牛捷, 向云, 梅文建, 章健军, 童诚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