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314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包括对两路交流电源进行切换的切换控制电路,两路交流电源分别为第一交流电源和第二交流电源,第一交流电源和第二交流电源与负载之间分别串接有第一通断控制元件和第二通断控制元件,第一通断控制元件和所述第二通断控制元件均为可控硅,第一通断控制元件由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触发,第二通断控制元件由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触发,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和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均与切换控制电路相接;切换控制电路包括光电隔离电路和两个开关电路,两个开关电路均为三极管开关电路。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双路电源切换装置存在的电路较复杂、切换速度不快等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路电源切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双路交流电源切换装置是对两路交流电源进行切换控制的装置,所切换的两路交 流电源中一路为常用电源,另一路为备用电源,当常用电源发生故障或停电时,通过双路交 流电源切换装置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上,从而使负载仍能正常运行。双路交流电源切换装 置主要包括对两路交流电源的供电状态进行检测的电源检测电路和实现两路交流电源切 换的切换控制电路,其中电源检测电路在交流电源切换器的研制中处于最重要的环节,切 换器对于电源供电状况的实时监测和故障判断都是以电源检测为基础的,电源检测的准确 度直接影响到切换装置的性能。
[0003] 现如今,双路交流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电路主要存在切换控制电路设计不合理, 某些器件响应速度慢,影响切换速度。目前所采用的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大多为小功率 IT或工业控制设备提供可靠电源,很难适用于大功率用电设备的电源切换方面,如果要为 大功率设备提供电源切换功能,需要采用双电源切换开关。综上,现有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 路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电路较复杂、切换速度不快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路 交流电源切换电路,其电路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双路交流电源切 换电路存在的电路较复杂、切换速度不快等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 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两路交流电源进行切换的切换控制电路,两路所述交流电源分别为 第一交流电源和第二交流电源,所述第一交流电源和所述第二交流电源均与负载相接;所 述第一交流电源与负载之间的供电电路中串接有第一通断控制元件,所述第二交流电源与 负载之间的供电电路中串接有第二通断控制元件,所述第一通断控制元件和所述第二通断 控制元件均为可控硅,所述第一通断控制元件由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触发且其与所述第一 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所述第二通断控制元件由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触发且其与所述第二 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所述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和所述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均与切换控制 电路相接;所述切换控制电路包括光电隔离电路和两个均与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相接的开关 电路,两个所述开关电路分别与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和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两个所 述开关电路均为三极管开关电路。
[0006] 上述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是:还包括与切换控制电路相接的互锁 电路,所述互锁电路与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相接。
[0007] 上述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是:两个所述开关电路分别为与所述第 一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的第一开关电路和与所述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的第二开关电 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7后与所述光电隔离电路 相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且其集电极接所述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 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8后与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相接,三极管Q2的发射 极接地且其集电极接所述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
[0008] 上述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是:所述互锁电路由芯片74HC125和芯 片74HC14组成;芯片74HC125的第1引脚和第10引脚均与芯片74HC14的第2引脚相接, 芯片74HC125的第4引脚和第13引脚均与芯片74HC14的第6引脚相接,芯片74HC14的第 4引脚和第5引脚相接。
[0009] 上述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通断控制元件由第一可控 硅模块和第二可控硅模块组成;所述第一可控硅模块由单向可控硅G1和G2组成,单向可控 硅G1的阴极与单向可控硅G2的阳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L1,单向可控硅G1 的阳极与单向可控硅G2的阴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L2,所述第一可控硅模 块通过接线点L1和接线点L2串接在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火线LA中;所述第二可控硅模块 由单向可控硅G3和G4组成,单向可控硅G3的阴极与单向可控硅G4的阳极相接且二者之 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N1,单向可控硅G3的阳极与单向可控硅G4的阴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 接线点为接线点N2,所述第二可控硅模块通过接线点N1和接线点N2串接在所述第一交流 电源的零线NA中;
[0010] 所述第二通断控制元件由第三可控硅模块和第四可控硅模块组成;所述第三可控 硅模块由单向可控硅G5和G6组成,单向可控硅G5的阴极与单向可控硅G6的阳极相接且 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L3,单向可控硅G5的阳极与单向可控硅G6的阴极相接且二者 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L4,所述第三可控硅模块通过接线点L5和接线点L6串接在所述第 二交流电源的火线LB中;所述第四可控硅模块由单向可控硅G7和G8组成,单向可控硅G7 的阴极与单向可控硅G8的阳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N3,单向可控硅G7的阳 极与单向可控硅G8的阴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N4,所述第四可控硅模块通 过接线点N3和接线点Μ串接在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零线NB中。
[0011] 上述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是:两个所述开关电路分别为与所述第 一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的第一开关电路和与所述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的第二开关电 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为Α_ΙΝ,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为Β_ΙΝ ;
[0012] 所述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与所述第一可控硅模块相接的第一触发电路和与 所述第二可控硅模块相接的第二触发电路;所述第一触发电路包括与单向可控硅G1相接 的第一触发芯片和与单向可控硅G2相接的第二触发芯片,所述第一触发芯片和所述第二 触发芯片均为芯片M0C3083 ;所述输出端为Α_ΙΝ分三路,一路经电阻R16后与所述第一触 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另一路经电阻R18和发光二级管D22后与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第2 引脚相接,第三路经电阻R19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接;所述第一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 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 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与二极管D23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23的阳 极与二极管D24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24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 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17,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20,所述 第一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与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相接,所述第一触发芯片的第6 引脚与单向可控硅G1的控制极相接,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经电阻R21后与单向可 控硅G2的控制极相接;
[0013] 所述第二触发电路包括与单向可控硅G3相接的第三触发芯片和与单向可控硅G4 相接的第四触发芯片,所述第三触发芯片和所述第四触发芯片均为芯片M0C3083 ;所述输 出端为A_IN分三路,一路经电阻R36后与所述第三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另一路经电 阻R38和发光二级管D32后与所述第四触发芯片第2引脚相接,第三路经电阻R39后与三 极管Q4的基极相接;所述第三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所述第四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 所述第四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 Q4的基极与二极管D33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33的阳极与二极管D34的阴极相接,二极管 D34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37,所述第四触 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30,所述第三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与所述第四 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相接,所述第三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与单向可控硅G3的控制极相接, 所述第四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经电阻R31后与单向可控硅G4的控制极相接;
[0014] 所述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与所述第三可控硅模块相接的第三触发电路和与 所述第四可控硅模块相接的第四触发电路;所述第三触发电路包括与单向可控硅G5相接 的第五触发芯片和与单向可控硅G6相接的第六触发芯片,所述第五触发芯片和所述第六 触发芯片均为芯片M0C3083 ;所述输出端为B_IN分三路,一路经电阻R56后与所述第五触 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另一路经电阻R58和发光二级管D52后与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第2 引脚相接,第三路经电阻R59后与三极管Q54的基极相接;所述第五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 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三极管Q54的集电极 相接,三极管Q5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4的基极与二极管D53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53 的阳极与二极管D54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54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五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 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57,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50, 所述第五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与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相接,所述第五触发芯片的 第6引脚与单向可控硅G5的控制极相接,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经电阻R51后与单 向可控硅G6的控制极相接;
[0015] 所述第四触发电路包括与单向可控硅G7相接的第七触发芯片和与单向可控硅G8 相接的第八触发芯片,所述第七触发芯片和所述第八触发芯片均为芯片M0C3083 ;所述输 出端为B_IN分三路,一路经电阻R66后与所述第七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另一路经电 阻R68和发光二级管D62后与所述第八触发芯片第2引脚相接,第三路经电阻R69后与三 极管Q64的基极相接;所述第七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所述第八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 所述第八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三极管Q64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6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 管Q64的基极与二极管D63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63的阳极与二极管D64的阴极相接,二极 管D64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七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67,所述第八 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60,所述第七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与所述 第八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相接,所述第七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与单向可控硅G7的控制极相 接,所述第八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经电阻R61后与单向可控硅G8的控制极相接。
[0016]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7] 1、电路简单、设计合理且接线方便,投入成本较低。
[0018] 2、所采用的切换控制电路主要由光电隔离电路和三极管组成,具有以下优点:第 一、电路简单,设计合理且接线方便;第二、前级电路(即互锁电路)输出的信号为小电压信 号,而后级电路(即可控硅触发电路)需要的信号为大电压信号,通过该切换控制电路能实 现小电压信号到大电压信号的转换,很好地衔接了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第三、使用光电耦 合电路,实现光电隔离,避免前级电路损害后级电路;第四、使用三极管控制后级电路的打 开和关闭,与使用继电器相比,工作频率响应快,有助于实现快速切换,而且成本低,实用性 强。
[0019] 3、所采用的互锁电路主要由非门集成电路芯片和三态门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实际 使用时,当两路交流电源同时接通且二者之间存在相位差和电压差时,会造成电源短路,给 供电安全带来灾难性后果,因而需设计互锁电路防止两路交流电源同时导通。本实用新型 所采用的互锁电路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电路简单,接线方便;第二、使用非门集成电路和 三态门集成电路实现双路控制的互锁,安全可靠,控制响应速度快,并且能有效避免双路同 时导通的情况发生;第三、三态门集成电路的使用增强了模块的信号驱动能力,有利于抑制 信号传输线路上的干扰。
[0020] 4、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切换速度快,并且能适用于大功率用电设备的电源 切换,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002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双路交 流电源切换装置存在的电路较复杂、切换速度不快、切换可靠性较差等问题。
[0022]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电压检测电路和第二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6]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互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7]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切换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8]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9]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30] 附图标记说明:
[0031] 1 一控制电路;1_1 一第一电压检测电路;1_2-第_电压检测电路;
[0032] 2一负载; 3-1-第一通断控制兀件;3-2-第二通断控制兀件;
[0033] 4 一互锁电路;5-1-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
[0034] 5-2-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 6-切换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对两路交流电源进行切换的切换控制电路6,两路所 述交流电源分别为第一交流电源和第二交流电源,所述第一交流电源和所述第二交流电源 均与负载2相接。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与负载2之间的供电电路中串接有第一通断控制元件, 所述第二交流电源与负载2之间的供电电路中串接有第二通断控制元件,所述第一通断控 制元件和所述第二通断控制元件均为可控硅,所述第一通断控制元件由第一可控硅触发电 路触发且其与所述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8-1相接,所述第二通断控制元件由第二可控硅触 发电路触发且其与所述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5-1相接,所述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和所述第 二可控硅触发电路均与切换控制电路6相接。所述切换控制电路6包括光电隔离电路和两 个均与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相接的开关电路,两个所述开关电路分别与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 和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两个所述开关电路均为三极管开关电路。
[0036]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切换控制电路6相接的互锁电路4,所述互锁电 路4与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相接。
[0037] 实际使用时,所述互锁电路4与控制电路1相接。
[0038]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1为芯片LPC2214。
[0039] 实际使用时,所述控制电路1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控制芯片,该芯片与现有双 路交流电源切换装置所采用的控制芯片的功能和作用相同,仅是对第一电压检测电路1-1 和第二电压检测电路1-2所检测的电压值进行判断,并对外输出切换控制信号。
[0040] 如图5所示,两个所述开关电路分别为与所述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的第一开 关电路和与所述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的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 Q1,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7后与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相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且其 集电极接所述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2的基极经 电阻R8后与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相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且其集电极接所述第二可控 硅触发电路。
[0041]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隔离电路为芯片TLP521-2。
[0042] 实际接线时,所述芯片TLP521-2的第1引脚经电阻R5后与+3. 3V电源端相接,芯 片TLP521-2的第3引脚经电阻R6后与+3. 3V电源端相接,芯片TLP521-2的第2引脚和第 4引脚分别与芯片74HC125的第3引脚和第6引脚相接,芯片TLP521-2的第8引脚经电阻 R7后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接,芯片TLP521-2的第8引脚经电阻R9后接+15V电源端,三极 管Q1的集电极经电阻R11后接+15V电源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其输出端,芯片TLP521-2 的第5引脚和第7引脚接地。
[0043] 所述芯片TLP521-2的第6引脚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芯片 TLP521-2的第6引脚经电阻R10后与+15V电源端相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电阻R12后 接+15V电源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其输出端。
[0044] 如图6、图7所示,所述第一通断控制元件由第一可控硅模块3-1和第二可控硅模 块3-2组成。所述第一可控硅模块3-1由单向可控硅G1和G2组成,单向可控硅G1的阴极 与单向可控硅G2的阳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L1,单向可控硅G1的阳极与单 向可控硅G2的阴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L2,所述第一可控硅模块3-1通过接 线点L1和接线点L2串接在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火线LA中。所述第二可控硅模块3-2由 单向可控硅G3和G4组成,单向可控硅G3的阴极与单向可控硅G4的阳极相接且二者之间 的接线点为接线点N1,单向可控硅G3的阳极与单向可控硅G4的阴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 线点为接线点N2,所述第二可控硅模块3-2通过接线点N1和接线点N2串接在所述第一交 流电源的零线NA中。
[0045] 所述第二通断控制元件由第三可控硅模块3-3和第四可控硅模块3-4组成。所述 第三可控硅模块3-3由单向可控硅G5和G6组成,单向可控硅G5的阴极与单向可控硅G6 的阳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L3,单向可控硅G5的阳极与单向可控硅G6的阴 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L4,所述第三可控硅模块3-3通过接线点L5和接线点 L6串接在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火线LB中。所述第四可控硅模块3-4由单向可控硅G7和 G8组成,单向可控硅G7的阴极与单向可控硅G8的阳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 N3,单向可控硅G7的阳极与单向可控硅G8的阴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N4,所 述第四可控硅模块3-4通过接线点N3和接线点N4串接在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零线NB中。
[0046]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开关电路分别为与所述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的第一开 关电路和与所述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的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为 A_IN,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为B_IN。
[0047] 所述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与所述第一可控硅模块3-1相接的第一触发电路 5-1和与所述第二可控硅模块3-2相接的第二触发电路5-2。所述第一触发电路5-1包括 与单向可控硅G1相接的第一触发芯片和与单向可控硅G2相接的第二触发芯片,所述第一 触发芯片和所述第二触发芯片均为芯片M0C3083。所述输出端为A_IN分三路,一路经电阻 R16后与所述第一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另一路经电阻R18和发光二级管D22后与所述 第二触发芯片第2引脚相接,第三路经电阻R19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接;所述第一触发 芯片的第2引脚与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三 极管Q3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与二极管D23的阴极相 接,二极管D23的阳极与二极管D24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24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触发芯 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17,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 接有电阻R20,所述第一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与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相接,所述第 一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与单向可控硅G1的控制极相接,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经电 阻R21后与单向可控硅G2的控制极相接。
[0048] 所述第二触发电路5-2包括与单向可控硅G3相接的第三触发芯片和与单向可控 硅G4相接的第四触发芯片,所述第三触发芯片和所述第四触发芯片均为芯片M0C3083。所 述输出端为A_IN分三路,一路经电阻R36后与所述第三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另一路 经电阻R38和发光二级管D32后与所述第四触发芯片第2引脚相接,第三路经电阻R39后 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接;所述第三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所述第四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 接,所述第四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 极管Q4的基极与二极管D33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33的阳极与二极管D34的阴极相接,二 极管D34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37,所述第 四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30,所述第三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与所述 第四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相接,所述第三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与单向可控硅G3的控制极相 接,所述第四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经电阻R31后与单向可控硅G4的控制极相接;
[0049] 所述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与所述第三可控硅模块3-3相接的第三触发电路 5-3和与所述第四可控硅模块3-4相接的第四触发电路5-4。所述第三触发电路5-3包括 与单向可控硅G5相接的第五触发芯片和与单向可控硅G6相接的第六触发芯片,所述第五 触发芯片和所述第六触发芯片均为芯片M0C3083。所述输出端为B_IN分三路,一路经电阻 R56后与所述第五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另一路经电阻R58和发光二级管D52后与所述 第六触发芯片第2引脚相接,第三路经电阻R59后与三极管Q54的基极相接;所述第五触发 芯片的第2引脚与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三 极管Q54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5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4的基极与二极管D53的阴极 相接,二极管D53的阳极与二极管D54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54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五触发 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57,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 间接有电阻R50,所述第五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与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相接,所述 第五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与单向可控硅G5的控制极相接,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经 电阻R51后与单向可控硅G6的控制极相接。
[0050] 所述第四触发电路5-4包括与单向可控硅G7相接的第七触发芯片和与单向可控 硅G8相接的第八触发芯片,所述第七触发芯片和所述第八触发芯片均为芯片M0C3083。所 述输出端为B_IN分三路,一路经电阻R66后与所述第七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另一路 经电阻R68和发光二级管D62后与所述第八触发芯片第2引脚相接,第三路经电阻R69后与 三极管Q64的基极相接。所述第七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所述第八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 接,所述第八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三极管Q64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64的发射极接地, 三极管Q64的基极与二极管D63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63的阳极与二极管D64的阴极相接, 二极管D64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七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67,所述 第八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60,所述第七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与所 述第八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相接,所述第七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与单向可控硅G7的控制极 相接,所述第八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经电阻R61后与单向可控硅G8的控制极相接。
[0051] 实际接线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为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二开关电 路的输出端为三极管Q2的集电极。
[005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互锁电路4由芯片74HC125和芯片74HC14组成;芯 片74HC125的第1引脚和第10引脚均与芯片74HC14的第2引脚相接,芯片74HC125的第 4引脚和第13引脚均与芯片74HC14的第6引脚相接,芯片74HC14的第4引脚和第5引脚 相接。
[0053] 所述芯片74HC125的第2引脚和第5引脚以及芯片74HC14的第1引脚和第3引 脚均与所述控制电路1相接。
[0054] 本实施例中,芯片74HC125的第2引脚和第5引脚分别与芯片LPC2214的第24引 脚和第15引脚相接,芯片74HC14的第1引脚和第3引脚均与芯片LPC2214的第82引脚相 接。
[0055] 实际接线时,芯片74HC125的第7引脚接地,芯片74HC125的第14引脚与+3. 3V 电源端相接,芯片74HC14的第7引脚接地,芯片74HC14的第14引脚与+3. 3V电源端相接。
[005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断控制元件串接在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火线LA上,所述 第二通断控制元件串接在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火线LB上。
[0057] 实际使用时,通过第一电压检测电路1-1对第一交流电源的供电电压进行检测, 并通过第二电压检测电路1-2对第二交流电源的供电电压进行检测,所述第一电压检测电 路1-1和第二电压检测电路1-2均与控制电路1相接。所述第一电压检测电路1-1和第二 电压检测电路1-2均包括整流电路、与整流电路相接的电阻分压电路和与所述电阻分压电 路相接的箝位电路。所述切换控制电路6包括与互锁电路4相接的光电隔离电路和两个均 与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相接的开关电路,两个所述开关电路分别与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和第 二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两个所述开关电路均为三极管。
[0058]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压检测电路1-1的整流电路为桥式整流电路 D20,桥式整流电路D20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火线LA和零线NA相 接;第一电压检测电路1-1由滑动变阻器R1和电阻R2组成,桥式整流器D20的正极输出端 经电阻R2后与滑动变阻器R1的一个固定端相接,滑动变阻器R1的滑动端和另一个固定端 均接地,桥式整流器D20的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压检测电路1-1的箝位电路由二 极管D5和D6组成,二极管D5的阴极接+3. 3V电源端且其阳极与二极管D6的阴极相接,二 极管D6的阳极接地。滑动变阻器R1和电阻R2之间的接线点与二极管D5的阳极和二极管 D6的阴极之间的接线点相接。二极管D5的阳极与二极管D6的阳极之间接有电容C5。二 极管D5的阳极和二极管D6的阴极之间的接线点与芯片LPC2214的第23引脚相接。
[0059] 所述第二电压检测电路1-2的整流电路为桥式整流电路D21,桥式整流电路D21 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火线LB和零线NB相接;第二电压检测电路 2-1由滑动变阻器R3和电阻R4组成,桥式整流器D21的正极输出端经电阻R4后与滑动变 阻器R3的一个固定端相接,滑动变阻器R3的滑动端和另一个固定端均接地,桥式整流器 D21的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压检测电路1-2的箝位电路由二极管D7和D8组成,二 极管D7的阴极接+3. 3V电源端且其阳极与二极管D8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8的阳极接地。 滑动变阻器R3和电阻R4之间的接线点与二极管D7的阳极和二极管D8的阴极之间的接线 点相接。二极管D7的阳极与二极管D7的阳极之间接有电容C8。二极管D7的阳极和二极 管D8的阴极之间的接线点与芯片LPC2214的第25引脚相接。
[006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 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两路交流电源进行切换的切换控 制电路(6),两路所述交流电源分别为第一交流电源和第二交流电源,所述第一交流电源和 所述第二交流电源均与负载(2)相接;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与负载(2)之间的供电电路中串 接有第一通断控制元件,所述第二交流电源与负载(2)之间的供电电路中串接有第二通断 控制元件,所述第一通断控制元件和所述第二通断控制元件均为可控硅,所述第一通断控 制元件由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触发且其与所述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所述第二通断控 制元件由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触发且其与所述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所述第一可控硅 触发电路和所述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均与切换控制电路(6)相接;所述切换控制电路(6) 包括光电隔离电路和两个均与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相接的开关电路,两个所述开关电路分别 与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和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两个所述开关电路均为三极管开关电 路。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切换控 制电路(6)相接的互锁电路(4),所述互锁电路(4)与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相接。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开 关电路分别为与所述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的第一开关电路和与所述第二可控硅触发 电路相接的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7 后与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相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且其集电极接所述第一可控硅触发 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8后与所述光电隔离电 路相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且其集电极接所述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
4.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电路(4) 由芯片74HC125和芯片74HC14组成;芯片74HC125的第1引脚和第10引脚均与芯片74HC14 的第2引脚相接,芯片74HC125的第4引脚和第13引脚均与芯片74HC14的第6引脚相接, 芯片74HC14的第4引脚和第5引脚相接。
5.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 断控制元件由第一可控硅模块(3-1)和第二可控硅模块(3-2)组成;所述第一可控硅模块 (3-1)由单向可控硅G1和G2组成,单向可控硅G1的阴极与单向可控硅G2的阳极相接且二 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L1,单向可控硅G1的阳极与单向可控硅G2的阴极相接且二者之 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L2,所述第一可控硅模块(3-1)通过接线点L1和接线点L2串接在所 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火线LA中;所述第二可控硅模块(3-2)由单向可控硅G3和G4组成,单 向可控硅G3的阴极与单向可控硅G4的阳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N1,单向可 控硅G3的阳极与单向可控硅G4的阴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N2,所述第二可 控硅模块(3-2)通过接线点N1和接线点N2串接在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零线NA中; 所述第二通断控制元件由第三可控硅模块(3-3)和第四可控硅模块(3-4)组成;所述 第三可控硅模块(3-3)由单向可控硅G5和G6组成,单向可控硅G5的阴极与单向可控硅G6 的阳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L3,单向可控硅G5的阳极与单向可控硅G6的阴 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线点L4,所述第三可控硅模块(3-3)通过接线点L5和接线 点L6串接在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火线LB中;所述第四可控硅模块(3-4) (3-4)由单向可控 硅G7和G8组成,单向可控硅G7的阴极与单向可控硅G8的阳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 为接线点N3,单向可控硅G7的阳极与单向可控硅G8的阴极相接且二者之间的接线点为接 线点N4,所述第四可控硅模块(3-4)通过接线点N3和接线点Μ串接在所述第二交流电源 的零线ΝΒ中。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路交流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开关电 路分别为与所述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相接的第一开关电路和与所述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 相接的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SA_IN,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为 B_IN ; 所述第一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与所述第一可控硅模块(3-1)相接的第一触发电路 (5-1)和与所述第二可控硅模块(3-2)相接的第二触发电路(5-2);所述第一触发电路 (5-1)包括与单向可控硅G1相接的第一触发芯片和与单向可控硅G2相接的第二触发芯片, 所述第一触发芯片和所述第二触发芯片均为芯片M0C3083 ;所述输出端为A_IN分三路,一 路经电阻R16后与所述第一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另一路经电阻R18和发光二级管D22 后与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第2引脚相接,第三路经电阻R19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接;所述 第一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的第2 引脚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与二极管D23 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23的阳极与二极管D24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24的阳极接地;所述第 一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17,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 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20,所述第一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与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相 接,所述第一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与单向可控硅G1的控制极相接,所述第二触发芯片的第 4引脚经电阻R21后与单向可控硅G2的控制极相接; 所述第二触发电路(5-2)包括与单向可控硅G3相接的第三触发芯片和与单向可控硅 G4相接的第四触发芯片,所述第三触发芯片和所述第四触发芯片均为芯片M0C3083 ;所述 输出端为A_IN分三路,一路经电阻R36后与所述第三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另一路经 电阻R38和发光二级管D32后与所述第四触发芯片第2引脚相接,第三路经电阻R39后与 三极管Q4的基极相接;所述第三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所述第四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 接,所述第四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 极管Q4的基极与二极管D33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33的阳极与二极管D34的阴极相接,二 极管D34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37,所述第 四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30,所述第三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与所述 第四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相接,所述第三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与单向可控硅G3的控制极相 接,所述第四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经电阻R31后与单向可控硅G4的控制极相接; 所述第二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与所述第三可控硅模块(3-3)相接的第三触发电路 (5-3)和与所述第四可控硅模块(3-4)相接的第四触发电路(5-4);所述第三触发电路 (5-3)包括与单向可控硅G5相接的第五触发芯片和与单向可控硅G6相接的第六触发芯片, 所述第五触发芯片和所述第六触发芯片均为芯片M0C3083 ;所述输出端为B_IN分三路,一 路经电阻R56后与所述第五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另一路经电阻R58和发光二级管D52 后与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第2引脚相接,第三路经电阻R59后与三极管Q54的基极相接;所 述第五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的第 2引脚与三极管Q54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5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4的基极与二极管 D53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53的阳极与二极管D54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54的阳极接地;所 述第五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57,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 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50,所述第五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与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 相接,所述第五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与单向可控硅G5的控制极相接,所述第六触发芯片的 第4引脚经电阻R51后与单向可控硅G6的控制极相接; 所述第四触发电路(5-4)包括与单向可控硅G7相接的第七触发芯片和与单向可控硅 G8相接的第八触发芯片,所述第七触发芯片和所述第八触发芯片均为芯片M0C3083;所述 输出端为B_IN分三路,一路经电阻R66后与所述第七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接,另一路经 电阻R68和发光二级管D62后与所述第八触发芯片第2引脚相接,第三路经电阻R69后与 三极管Q64的基极相接;所述第七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所述第八触发芯片的第1引脚相 接,所述第八触发芯片的第2引脚与三极管Q64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Q64的发射极接地, 三极管Q64的基极与二极管D63的阴极相接,二极管D63的阳极与二极管D64的阴极相接, 二极管D64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七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67,所述 第八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60,所述第七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与所 述第八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相接,所述第七触发芯片的第6引脚与单向可控硅G7的控制极 相接,所述第八触发芯片的第4引脚经电阻R61后与单向可控硅G8的控制极相接。
【文档编号】H02J9/06GK203850917SQ201420262888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李爱国, 张朝阳, 高孟佶 申请人:西安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