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洗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清洗光伏组件,包括组件边框、封装在组件边框内的光伏电池板,在所述组件边框的电池板卡槽上方设置有清洗液槽,该清洗液槽一侧开有若干通液孔,所述通液孔朝向光伏电池板;在所述组件边框上还设置有与清洗液槽相连通的连接口;在清洗液槽两端分别设有堵头。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光伏组件不仅能具有光伏发电功能,还能够实现对光伏组件电池板表面进行清洗,使光伏组件维持较高的发电效率。
【专利说明】自清洗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组件电池板表面自动清洗功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晶体硅光伏电池的效率不断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不断降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装机量越来越大,光伏组件工作过程中依靠太阳光的辐射产生电能,其发电效率与所接收到的太阳光强度有直接关系。由于光伏发电装置都工作在野外环境中,光伏组件表面极易受风沙、灰尘遮盖,从而影响光伏组件吸光面的透光率,进而降低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对于大型光伏电站而言,其产生的影响尤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清洗光伏组件,它不仅能具有光伏发电功能,还能够实现对光伏组件电池板表面清洗,使光伏组件维持较高的发电效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清洗光伏组件,包括组件边框、封装在组件边框内的光伏电池板,在所述组件边框的电池板卡槽上方设置有清洗液槽,该清洗液槽一侧开有若干通液孔,所述通液孔朝向光伏电池板;在所述组件边框上还设置有与清洗液槽相连通的连接口 ;在清洗液槽两端分别设有堵头。
[0005]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所述组件边框的电池板卡槽上方设置有清洗液槽,该清洗液槽一侧开有若干通液孔,所述通液孔朝向光伏电池板,则清洗液槽内可以流通清洗液,并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经通液孔流向光伏电池板,对光伏电池板表面起到冲刷与清洗作用,提高光伏电池板表面的透光率。又由于在所述组件边框上还设置有与清洗液槽相连通的连接口 ;在清洗液槽两端分别设有堵头,则在所述组件边框上所设置的与清洗液槽相连通的连接口可以与外部清洗液源相连接,保证有足够的清洗液,可按需要即时对光伏电池板进行清洗,而在清洗液槽两端分别设有堵头则可以便于制造,组件边框上清洗液槽部分可以按通用型材的要求设计制造,使用时按需要切割成所需的规格尺寸即可,而用堵头使组件边框上的清洗液槽形成清洗液槽腔,使清洗液能以一定的压力全部从通液口喷向光伏电池板表面,保证了清洗液对光伏电池板表面的清洗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光伏组件电池板表面的清洗,使光伏组件维持较高的发电效率。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伏电池板四周的组件边框上均设置有清洗液槽。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以从光伏电池板的四周同时对光伏电池板进行清洗,也可以通过光伏电池板上方与两侧的清洗液槽的通液孔从三面对光伏电池板进行清洗,而光伏电池板下方的清洗液槽可以对三面喷出的清洗液进行回收。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处于光伏电池板上方与两侧的清洗液槽上的通液孔为与光伏电池板平行设置的细长孔。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以使每一通液孔所喷出的清洗液具有一定的宽度,从而保证整个光伏电池板表面都得到清洗。
[0008]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位于光伏电池板上方与两侧的清洗液槽的通液孔上安装有喷嘴。采用该实施方式,所安装的喷嘴可以控制清洗液喷出时的形状与方向,使清洗效果更佳。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洗液槽与组件边框为整体结构。采用该实施方式,所述清洗液槽直接设置在组件边框的型材上,这样光伏组件的生产与安装都很方便。
[0010]本实用新型另一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洗液槽与组件边框为分体结构,两者装配为一体。采用该实施方式,清洗液槽制成一单独的构件,该构件安装在组件边框上,该方式尤其适用于对已使用的光伏组件进行自清洗改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自清洗光伏组件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清洗光伏组件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中组件边框的横断面示意图;
[0014]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15]图中:1 一组件边框、2 —连接口、3 —清洗液槽、4 一通液孔、5 —光伏电池板、6 —
喷嘴、7 —电池板卡槽、8 —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图1至图3所示的自清洗光伏组件中,光伏电池板5呈长方形,其四边通过组件边框I上的电池板卡槽7与四根组件边框I封装连接,组件边框I由铝合金型材制成,在组件边框I铝合金型材上电池板卡槽7上方设置有清洗液槽3,该清洗液槽3 —侧开有若干通液孔4,各通液孔4间的距离能保证所喷出的清洗液均匀分布在整个光伏电池板5的表面上,所述通液孔4朝向光伏电池板5,所述光伏电池板5四周的组件边框I上均设置有清洗液槽3,各清洗液槽3上的通液孔4根据组件边框I在光伏组件中的位置不同具有不同的形状尺寸,处于光伏电池板5上方与两侧的清洗液槽3上的通液孔4为与光伏电池板5平行设置的细长孔,当然,该通液孔4也可以是外口大内口小的圆锥孔等其它形状,而处于光伏电池板5下方的清洗液槽3上的通液孔4则为口径相对较大的长方孔且间距较小,可对其它通液孔4喷出的清洗液进行回收;在所述组件边框I上还设置有与清洗液槽3相连通的连接口 2,该连接口 2为螺纹孔,其位置根据组件边框I在光伏组件中的位置不同而设置在清洗液槽3的上方或外侧边;在清洗液槽3两端分别设有堵头8,堵头8与清洗液槽3内壁密封连接。
[0017]以上仅列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还可以作出较多的改进与变换,如在所述位于光伏电池板5上方与两侧的清洗液槽3的通液孔4形状也可以不是细长孔,而是螺纹孔,其上安装喷嘴6,清洗液通过喷嘴6喷出,同样具有很好的清洗效果;所述组件边框I铝合金型材上也可以不设置清洗液槽3,而是将清洗液槽3制成一独立零件,将该清洗液槽3与组件边框I装配为一体,同样能实现光伏组件自清洗的功能。如此等等,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范围内所作出的改进与变换,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清洗光伏组件,包括组件边框(I )、封装在组件边框(I)内的光伏电池板(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件边框(I)的电池板卡槽(7)上方设置有清洗液槽(3),该清洗液槽(3 ) —侧开有若干通液孔(4 ),所述通液孔(4 )朝向光伏电池板(5 );在所述组件边框(I)上还设置有与清洗液槽(3)相连通的连接口(2);在清洗液槽(3)两端分别设有堵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洗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板(5)四周的组件边框(I)上均设置有清洗液槽(3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清洗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处于光伏电池板(5)上方与两侧的清洗液槽(3)上的通液孔(4)为与光伏电池板(5)平行设置的细长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清洗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位于光伏电池板(5)上方与两侧的清洗液槽(3)的通液孔(4)上安装有喷嘴(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清洗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槽(3)与组件边框(I)为整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清洗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槽(3)与组件边框(I)为分体结构。
【文档编号】H02S40/10GK204031060SQ201420466580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9日
【发明者】倪加乐, 滕明 申请人:上海思恩电子技术(东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