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不间断电源的整流逆变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41089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不间断电源的整流逆变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不间断电源的整流逆变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整流组件和逆变组件;整流组件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逆变组件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且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均竖直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不间断电源的整流组件和逆变组件分设于两块电路板上,且两块电路板竖直放置,能有效避免现有不间断电源中整流组件和逆变组件防护和绝缘性能低、容易失效的缺陷,且将整流组件和逆变组件组装在同一外壳内,更加便于不间断电源的装配、运输与后期维护。
【专利说明】—种用于不间断电源的整流逆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间断电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不间断电源的整流逆变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UPS)是一种可以稳压稳频输出的电源保护设备,主要由整流器、蓄电池、逆变器和静态开关等几部分组成,可以保障计算机系统在停电之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以使用户能够紧急存盘,不致因停电而影响工作或丢失未保存的数据。
[0003]如图1所示,现有电力系统中的UPS模块一般都是采用三相整体PCB板I上下叠层布局,其中的整流元件和逆变元件混装在PCB板I上,这样会降低整流元件和逆变元件的防护和绝缘功能。当UPS模块处于较复杂的工况下时,例如处于灰尘大、湿度高的环境下时,很容易造成UPS模块内电子元器件短路和打火,从而导致UPS模块失效,甚至会造成重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不间断电源的防护和绝缘性能更好的整流逆变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构造一种用于不间断电源的整流逆变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整流组件和逆变组件;其中,所述整流组件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所述逆变组件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且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均竖直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设置有风道,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口。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中,所述整流组件包括整流功率电路,所述整流功率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面向所述风道的一侧;
[0009]所述逆变组件包括驱动功率电路,所述驱动功率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面向所述风道的一侧。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中,所述整流组件包括整流驱动电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面向所述外壳的一侧;
[0011 ] 所述逆变组件包括逆变驱动电路,所述逆变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面向所述外壳的一侧。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中,所述整流组件包括整流电感,所述整流电感与所述整流功率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同一侧。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相拼接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前壳体内。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中,所述前壳体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后面板长度大于所述前面板长度;
[0015]所述第一电路板靠近所述后面板设置,所述第二电路板靠近所述前面板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电路板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0016]所述整流电感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靠近所述后壳体的位置。
[001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中,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上对应设置有两对分别用于卡设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卡槽。
[001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中,所述上面板与所述后壳体相拼接的一边、以及所述下面板上与所述后壳体相拼接的一边均为折线形。
[00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中,所述外壳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便于多个相同结构的所述整流逆变装置相互拼接的榫卯结构。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不间断电源的整流组件和逆变组件分设于两块电路板上,且两块电路板竖直放置,能有效避免现有不间断电源中整流组件和逆变组件防护和绝缘性能低、容易失效的缺陷,且将整流组件和逆变组件组装在同一外壳内,更加便于不间断电源的装配、运输与后期维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2]图1是现有技术不间断电源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整流逆变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去掉后壳体的整流逆变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整流逆变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三个整流逆变装置相拼接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整流逆变装置10结构如图2所示,同时参阅图3和图4,该整流逆变装置10主要用于不间断电源,包括外壳11,以及设置在外壳11内的整流组件131和逆变组件121 ;整流组件13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13上,逆变组件121设置于第二电路板12上,且第一电路板13和第二电路板12均竖直设置于外壳11内。这样通过将不间断电源的整流组件131和逆变组件121分设于两块电路板上,且两块电路板竖直放置,能有效避免现有不间断电源结构所造成的整流组件131和逆变组件121防护和绝缘性能低、容易失效的缺陷,且将整流组件131和逆变组件121组装在同一外壳11内,更加便于不间断电源的装配、运输与后期维护。
[0028]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路板13和第二电路板12相对设置于外壳11内,同时在第一电路板13与第二电路板12之间设置有风道14,并在外壳11上设置有与该风道14相连通的进风口 141,以便于对第一电路板13以及第二电路板12上的兀器件进行散热。将第一电路板13和第二电路板12竖直放置,并相对设置于外壳11内,也能减小整流逆变装置10整体尺寸,便于其在不间断电源中的装配。
[0029]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整流组件131包括整流功率电路1311,整流功率电路1311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3上面向风道14的一侧;逆变组件121包括驱动功率电路1211,驱动功率电路1211设置在第二电路板12上面向风道14的一侧。与整流组件131和逆变组件121的其他部件相比,整流功率电路1311和驱动功率电路1211工作时发热量较大,将其安装于靠近风道14的一侧可更好的实现散热,保证整流逆变装置10正常工作。
[0030]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整流组件131还包括整流驱动电路1312,整流驱动电路1312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3上面向外壳11的一侧;逆变组件121包括逆变驱动电路1212,逆变驱动电路1212设置在第二电路板12上面向外壳11的一侧。与整流功率电路1311和驱动功率电路1211较高的散热需求相比,整流驱动电路1312和逆变驱动电路1212对散热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对防尘、防水等要求较高,因此将整流驱动电路1312和逆变驱动电路1212设置在靠近外壳11的一侧,可得到较好的防水、防尘效果,提高不间断电源整体的防护和绝缘性能。
[0031]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整流组件131还包括整流电感1313,整流电感1313与整流功率电路1311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3上的同一侧,即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3上面向风道14的一侧。由于整流电感1313体积较大,因此不便于设置于第一电路板13上面向外壳11的一侧,将其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3上面向风道14的一侧可充分利用空间,使得整流逆变装置10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0032]优选地,如图2所示,同时参阅图3和图4,上述实施例中的外壳11包括相拼接的前壳体111和后壳体112,第一电路板13和第二电路板12设置于前壳体111内。装配时,可先安装好第一电路板13和第二电路板12上的整流组件131和逆变组件121,然后将第一电路板13和第二电路板12安装于前壳体111内,在盖上后壳体112即可。
[0033]更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同时参阅图1,前壳体111具体包括上面板1111、下面板1112、前面板1113和后面板1114,其中前壳体111的后面板1114长度大于前面板1113长度;第一电路板13靠近后面板1114设置,第二电路板12靠近前面板1113设置,第一电路板13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电路板12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即第一电路板13长度与后面板1114长度相适配,第二电路板12长度与前面板1113长度相适配;整流电感1313设置于第一电路板13上靠近后壳体112的位置。由于第二电路板12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电路板13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该长度差导致的富余空间可用于容纳体积较大的整流电感1313,这样可充分利用外壳11内的空间,使得整流逆变装置10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也能降低成本。
[0034]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前壳体111的上面板1111和下面板1112上对应设置有两对分别用于卡设第一电路板13和第二电路板12的卡槽116。安装时,将第一电路板13和第二电路板12的上下边缘分别插入对应的卡槽116内,然后推入前壳体111内即可,能实现快速装配,由于不需要使用螺钉等结构,还能降低安装成本。
[0035]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前壳体111的上面板与后壳体112相拼接的一边、以及下面板上与后壳体112相拼接的一边均为折线形,折线形的具体形状可根据需要具体设置。
[0036]更优选地,如图5所示,同时参阅图2和图3,为实现多个相同结构的整流逆变装置10相互拼接,在上述整流逆变装置10的外壳11上设置有榫卯结构,例如类似于凸筋113与凹槽114的榫卯配合结构,其中凸筋113与凹槽114可分设于外壳11上相对的两侧。
[0037]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不间断电源的整流组件131和逆变组件121分设于两块电路板上,且两块电路板竖直放置,能有效避免现有不间断电源中整流组件131与逆变组件121防护和绝缘性能低、容易失效的缺陷,且将整流组件131和逆变组件121组装在同一外壳11内,更加便于不间断电源的装配、运输与后期维护。
[0038]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不间断电源的整流逆变装置,包括外壳(11),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的整流组件(131)和逆变组件(121);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组件(131)设置于第一电路板(13)上,所述逆变组件(121)设置于第二电路板(12)上,且所述第一电路板(13)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2)均竖直设置于所述外壳(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3)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2)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电路板(13)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2)之间设置有风道(14),所述外壳(11)上设置有与所述风道(14)相连通的进风口(1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组件(131)包括整流功率电路(1311),所述整流功率电路(131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3)上面向所述风道(14)的一侧; 所述逆变组件(121)包括驱动功率电路(1211),所述驱动功率电路(1211)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12)上面向所述风道(14)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组件(131)包括整流驱动电路(1312),所述整流驱动电路(1312)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3)上面向所述外壳(11)的一侧; 所述逆变组件(121)包括逆变驱动电路(1212),所述逆变驱动电路(1212)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12)上面向所述外壳(1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组件(131)包括整流电感(1313),所述整流电感(1313)与所述整流功率电路(131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3)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包括相拼接的前壳体(111)和后壳体(112),所述第一电路板(13)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2)设置于所述前壳体(1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11)包括上面板(1111)、下面板(1112)、前面板(1113)和后面板(1114),所述后面板(1114)长度大于所述前面板(1113)长度; 所述第一电路板(13)靠近所述后面板(1114)设置,所述第二电路板(12)靠近所述前面板(1113)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13)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电路板(12)水平方向上的长度;所述整流电感(1313)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3)上靠近所述后壳体(112)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111)和所述下面板(1112)上对应设置有两对分别用于卡设所述第一电路板(13)和第二电路板(12)的卡槽(11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111)与所述后壳体(112)相拼接的一边、以及所述下面板(1112)上与所述后壳体(112)相拼接的一边均为折线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便于多个相同结构的所述整流逆变装置(10)相互拼接的榫卯结构。
【文档编号】H02M7/00GK204030987SQ201420483018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5日
【发明者】朱坚 申请人:力博特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