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1295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驱动电路,包括电容充电电路及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线圈励磁电路;电容充电电路由单相交流电、单相不控整流桥、防涌流电阻、大功率继电器、反向二极管及大容量电容构成;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线圈励磁电路包括1#IPM、2#IPM及A相机构线圈、B相机构线圈、C相机构线圈。单向交流电整流后给大容量电容充电;1#IPM、2#IPM控制大容量电容放电,完成对A相机构线圈、B相机构线圈、C相机构线圈励磁。本实用新型采用特定时序控制1#IPM、2#IPM导通,实现各相线圈充放电时间的智能控制,同时采用特定时序控制每相线圈励磁回路开关管导通时序,有效解决合分闸过程开关管关断后电流续流问题,避免暂态过电压。
【专利说明】-种基于双I 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线圈驱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 永磁机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永磁机构的驱动方式是采用单片机或DSP来控制开关管(通常是晶闸管) 来控制电容放电来实现的。电容充放电电路或是基于二极管整流电路或是采用蓄电池。电 容放电过程,放电电流不能控制,且开关关断过程产生过电压。目前永磁机构驱动电路通常 是三相联动式,实现分相操作解决单线圈永磁机构充放电时间及电压控制同时实现开关管 关断过程电流续流避免过电压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 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驱动电路,适于单相输入且能避免电容充电涌流过大,又能 控制三相机构线圈放电电流分相动作。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种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驱动电路,包括电容充电电路及基于双 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模块)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线圈励磁电路;
[0006] 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由单相交流电AC、单相不控整流桥DB、防涌流电阻R、大功率继 电器JQ、反向二极管D及大容量电容C构成;单相交流电AC的L端与单相不控整流桥DB的 L端相连,单相交流电AC的N端与单相不控整流桥DB的N端相连,单相不控整流桥DB的P 端(正极)与防涌流电阻R的一端连接,防涌流电阻R的另一端与反向二极管D阳极连接, 反向二极管D阴极与大容量电容C正极连接,大容量电容C负极与单相不控整流桥DB的N 端(负极)相连;所述大功率继电器JQ的常开触点的两端与防涌流电阻R并联;
[0007] 所述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线圈励磁电路包括:1#IPM、2 #IPM以及A相 机构线圈、B相机构线圈、C相机构线圈,1#IPM的P端、2#IPM的P端均与大容量电容C正极 相连,1 #IPM的N端、2#IPM的N端均与大容量电容C负极相连,同时,1#IPM的U相输出端与 A相机构线圈正极相连,1#IPM的V相输出端与A相机构线圈负极相连,1#IPM的W相输出端 与B相机构线圈正极相连,2 #IPM的U相输出端与B相机构线圈负极相连,2#IPM的V相输出 端与C相机构线圈正极相连,2 #IPM的W相输出端与C相机构线圈负极相连;
[0008] 所述大容量电容C的正负极与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线圈励磁电路相 连后构成电容放电电路。
[0009] 按上述方案,所述1#IPM、2#IPM均由U、V、W三相桥臂组成,1 #IPM的U相桥臂由上 端开关管?\、反并联二极管Di以及下端开关管T2、反并联二极管D 2组成,1#IPM的U相输出 端位于U相桥臂的上下桥臂中间;1#IPM的V相桥臂由上端开关管T 3、反并联二极管D3以及 下端开关管T4、反并联二极管D4组成,1 #IPM的V相输出端位于V相桥臂的上下桥臂中间; 1#IPM的W相桥臂由上端开关管T5、反并联二极管D5以及下端开关管T 6、反并联二极管D6组 成,1#IPM的W相输出端位于V相桥臂的上下桥臂中间;2#IPM的U相桥臂由上端开关管T 7、 反并联二极管D7以及下端开关管Τ8、反并联二极管D8组成,2 #ΙΡΜ的U相输出端位于U相 桥臂的上下桥臂中间;2#ΙΡΜ的V相桥臂由上端开关管Τ 9、反并联二极管D9以及下端开关管 T1(1、反并联二极管D1(l组成,2#IPM的V相输出端位于V相桥臂的上下桥臂中间;2 #IPM的W相 桥臂由上端开关管Tn、反并联二极管Dn以及下端开关管T 12、反并联二极管D12组成,2#IPM 的W相输出端位于W相桥臂的上下桥臂中间。
[0010] 本实用新型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驱动电路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过 程:
[0011] 1)当需要对大容量电容C充电时,接通单相交流电AC瞬间,单相交流电AC经整流 后给大容量电容C充电,充电电流通过单相不控整流桥DB的P端流经防涌流电阻R、反向二 极管D、大容量电容C再回至单相不控整流桥DB的N端,流经路径按DB - R - D - C ;待大 容量电容C两端电压趋于稳定后控制大功率继电器JQ常开触点吸合,将防涌流电阻R短接 掉,充电电流通过单相不控整流桥DB的P端流经大功率继电器JQ、反向二极管D、大容量电 容C再回至单相不控整流桥DB的N端,流经路径按DB - JQ - D - C ;
[0012] 2)当控制器收到A相机构、B相机构、C相机构的合闸指令时,电容放电回路导通, 1#IPM及2#IPM相应开关管导通,A相机构、B相机构、C相机构线圈接入电容放电回路;通过 改变1 #IPM及2#IPM相应开关管(即导通A相机构、B相机构、C相机构线圈的开关管)驱 动信号占空比,调整A相机构、B相机构、C相机构线圈励磁电流大小,实现对A相机构、B相 机构、C相机构合闸速度及动作行程的精确控制;
[0013] 3)当控制器收到A相机构、B相机构、C相机构的分闸指令时,电容放电回路导通, 1 #IPM及2#IPM相应开关管导通,A相机构、B相机构、C相机构线圈接入电容放电回路;通过 改变1 #IPM及2#IPM相应开关管(即导通A相机构、B相机构、C相机构线圈的开关管)驱 动信号占空比,调整A相机构、B相机构、C相机构线圈励磁电流大小,实现对A相机构、B相 机构、C相机构分闸速度及动作行程的精确控制。
[0014] 所述过程1)中大功率继电器JQ常开触点动作由控制器控制,控制器检测大容量 电容C两端电压,当大容量电容C两端电压达到预定值时控制器发出闭合指令给大功率继 电器JQ控制大功率继电器JQ常开触点吸合。
[0015] 所述过程1)对大容量电容C充电时,1#IPM、2#IPM的各个开关管驱动信号均封锁, 对分合闸指令不作响应。
[0016] 控制器收到A相机构、B相机构、C相机构的合闸指令或分闸指令后,电容放电回路 导通,具体为:
[0017] 对A相机构而言,合闸过程,电流由电容C正极流出,依次流经1#IPM的U相桥臂 上端开关管?\、Α相机构线圈、1 #IPM的V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4后流入电容C负极,在此期间 1#ΙΡΜ的?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 2、1#ΙΡΜ的V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3截止;分闸过程,电流由电 容C正极流出,依次流经1 #ΙΡΜ的V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3、Α相机构线圈、1#ΙΡΜ的U相桥臂 下端开关管Τ 2后流入电容C负极,在此期间1#ΙΡΜ的U相桥臂上端开关管?\、1#ΙΡΜ的V相 桥臂下端开关管Τ 4截止;
[0018] 对Β相机构而言,合闸过程,电流由电容C正极流出,依次流经1#ΙΡΜ的W相桥臂 上端开关管T5、B相机构线圈、2#IPM的U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8后流入电容C负极,在此期间 1#IPM的ff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6、2#IPM的?相桥臂上端开关管T 7截止;分闸过程,电流由电 容C正极流出,依次流经2#ΙΡΜ的U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 7、Β相机构线圈、1#ΙΡΜ的W相桥臂 下端开关管Τ6后流入电容C负极,在此期间1 #ΙΡΜ的W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5、2#ΙΡΜ的U相 桥臂下端开关管Τ 8截止;
[0019] 对C相机构而言,合闸过程,电流由电容C正极流出,依次流经2#ΙΡΜ的V相桥臂上 端开关管T 9、C相机构线圈、2#ΙΡΜ的W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12后流入电容C负极,在此期间 2 #ΙΡΜ的V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1Q、2#IPM的W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η截止;分闸过程,电流由 电容C正极流出,依次流经2 #ΙΡΜ的W相桥臂上端开关管Tn、C相机构线圈、2#ΙΡΜ的V相桥 臂下端开关管Τ 1(ι后流入电容C负极,在此期间2#ΙΡΜ的V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9、2 #ΙΡΜ的W 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12截止。
[0020] 控制器收到Α相机构、Β相机构、C相机构的合闸指令或分闸指令后,Α相机构、Β 相机构、C相机构根据预先整定的时序分相动作,具体为:
[0021] 对A相机构而言,合闸过程,1#IPM的U相桥臂上端开关管?\及1#IPM的V相桥臂 下端开关管τ 4导通,通过调整1#IPM的U相桥臂上端开关管?\及1#IPM的V相桥臂下端开 关管T 4导通占空比调整流经A相机构线圈的电流,经过设定的放电时间后,关断1#IPM的U 相桥臂上端开关管?\门极驱动信号输出,此时1#IPM的U相桥臂上端开关管?\截止,电流 由1#ΙΡΜ的V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 4及1#ΙΡΜ的U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2的反并联二极管D2 续流(避免了放电过程,开关管T1关断时产生过电压),经过一定延时后放电结束,检测A 相机构线圈电流是否归零,待A相机构线圈电流为零后关断1#IPM的V相桥臂下端开关管 T4门极驱动信号输出,合闸放电过程操作结束,在此过程中1#IPM的U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 2 及1#ΙΡΜ的V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3门极驱动信号始终被封锁;分闸过程,1#ΙΡΜ的V相桥臂 上端开关管Τ 3及1#ΙΡΜ的U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2导通,通过调整1#ΙΡΜ的V相桥臂上端开 关管Τ 3及1#ΙΡΜ的U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2导通占空比调整流经Α相机构线圈的电流,经过 设定的放电时间后,关断1 #IPM的V相桥臂上端开关管T3门极驱动信号输出,此时1#IPM的 V相桥臂上端开关管T3截止,电流由1#IPM的U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2及1 #IPM的V相桥臂 下端开关管T4的反并联二极管D4续流,经过一定延时后放电结束,检测A相机构线圈电流 是否归零,待A相机构线圈电流为零后关断1 #IPM的U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2门极驱动信号 输出,在此过程中1#ΙΡΜ的U相桥臂上端开关管?\及1 #ΙΡΜ的V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4门极 驱动信号始终被封锁,分闸放电过程操作结束;
[0022] 对Β相机构而言,合闸过程,1#ΙΡΜ的W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5及2 #ΙΡΜ的U相桥臂 下端开关管Τ8导通,通过调整1#ΙΡΜ的W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 5及2#ΙΡΜ的U相桥臂下端开 关管Τ8导通占空比调整流经Β相机构线圈的电流,经过设定的放电时间后,关断1 #ΙΡΜ的W 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5门极驱动信号输出,此时1#ΙΡΜ的W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5截止,电流 由2 #ΙΡΜ的U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8及1#ΙΡΜ的W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6的反并联二极管D 6 续流,经过一定延时后放电结束,检测B相机构线圈电流是否归零,待B相机构线圈电流为 零后关断2#IPM的U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 8门极驱动信号输出,合闸放电过程操作结束,在此 过程中1#ΙΡΜ的W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 6及2#ΙΡΜ的U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7门极驱动信号 始终被封锁;分闸过程,2 #ΙΡΜ的U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7及1#ΙΡΜ的W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6 导通,通过调整1#IPM的W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6及2#IPM的U相桥臂上端开关管T 7导通占 空比调整流经Β相机构线圈的电流,经过设定的放电时间后,关断2#ΙΡΜ的U相桥臂上端开 关管Τ7门极驱动信号输出,此时2 #ΙΡΜ的U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7截止,电流由1#ΙΡΜ的W相 桥臂下端开关管Τ 6及2#ΙΡΜ的U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8的反并联二极管D8续流,经过一定延 时后放电结束,检测B相机构线圈电流是否归零,待B相机构线圈电流为零后关断1 #IPM的 W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6门极驱动信号输出,在此过程中1#IPM的W相桥臂上端开关管T 5及 2#ΙΡΜ的U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8门极驱动信号始终被封锁,分闸放电过程操作结束;
[0023] 对C相机构而言,合闸过程,2#ΙΡΜ的V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9及2 #ΙΡΜ的W相桥臂 下端开关管Τ12导通,通过调整2#ΙΡΜ的V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 9及2#ΙΡΜ的W相桥臂下端开 关管Τ12导通占空比调整流经C相机构线圈的电流,经过设定的放电时间后,关断2 #ΙΡΜ的V 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9门极驱动信号输出,此时2#ΙΡΜ的V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9截止,电流 由2 #ΙΡΜ的W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12及2#ΙΡΜ的V相桥臂下端开关管Τ1(ι的反并联二极管D 1Q 续流,经过一定延时后放电结束,检测C相机构线圈电流是否归零,待C相机构线圈电流为 零后关断2#IPM的W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 12门极驱动信号输出,合闸放电过程操作结束,在 此过程中2#ΙΡΜ的V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 1Q及2#ΙΡΜ的W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η门极驱动信 号始终被封锁;分闸过程,2 #ΙΡΜ的W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η及2#ΙΡΜ的V相桥臂下端开关管 T1Q导通,通过调整2#ΙΡΜ的W相桥臂上端开关管Τη及2#ΙΡΜ的V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 1Q导 通占空比调整流经C相机构线圈的电流,经过设定的放电时间后,关断2#IPM的W相桥臂上 端开关管T n门极驱动信号输出,此时2#IPM的W相桥臂上端开关管Tn截止,电流由2 #IPM 的V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1(l及2#IPM的W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12的反并联二极管D 12续流,经 过一定延时后放电结束,检测C相机构线圈电流是否归零,待C相机构线圈电流为零后关断 2 #IPM的V相桥臂下端开关管T1(l门极驱动信号输出,在此过程中2#IPM的W相桥臂下端开 关管T 12及2#IPM的V相桥臂上端开关管T9门极驱动信号始终被封锁,分闸放电过程操作结 束。
[002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单向交流电AC(220V)整流后给大容量电容C充电,在单 相交流电AC接通瞬间充电电流流经防涌流电阻R将大功率继电器JQ常开触点旁路掉,在 大容量电容C电压稳定后大功率继电器JQ常开触点吸合将防涌流电阻R旁路掉,避免了通 电瞬间过大的冲击电流对反向二极管D及大容量电容C的破坏,保证电容充电电路稳态运 行;1 #IPM、2#IPM控制大容量电容C放电,完成对A相机构线圈、B相机构线圈、C相机构线圈 励磁。
[00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并联的防涌流电阻R与大功率继电器JQ有效保 证电容充电电路稳态运行;采用特定的时序控制两个IPM导通,实现各相线圈充放电时间 的智能控制,同时采用特定的时序控制每相线圈励磁回路开关管导通时序,有效解决合分 闸过程开关管关断后电流续流问题,避免了暂态过电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图1中1#IPM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图1中2#IPM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A相机构合闸电路示意图;
[0030] 图5为A相机构合闸电路电流关断不意图;
[0031] 图6为A相机构分闸电路示意图;
[0032] 图7为A相机构分闸电流关断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4]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驱动电路,包 括电容充电电路及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线圈励磁电路;
[0035] 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由单相交流电AC、单相不控整流桥DB、防涌流电阻R、大功率继 电器JQ、反向二极管D及大容量电容C构成;所述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线圈 励磁电路包括:1 #IPM、2#IPM以及A相机构线圈(由线圈电阻RsA、线圈电感LsA组成)、B相 机构线圈(由线圈电阻R sB、线圈电感LsB组成)、C相机构线圈(由线圈电阻RsC、线圈电感 LsC组成),所述大容量电容C的正负极与1#IPM、2#IPM以及A相机构线圈、B相机构线圈、C 相机构线圈相连后构成电容放电电路。
[0036] 在单相交流电AC接通瞬间,单相交流电AC经整流后给大容量C电容充电,充电电 流通过单相不控整流桥DB的P端流经防涌流电阻R、反向二极管D、大容量电容C再回至单 相不控整流桥DB的N端,流经路径按DB - R - D - C ;待大容量电容C两端电压趋于稳定 后控制大功率继电器JQ常开触点吸合,将防涌流电阻R短接掉,充电电流通过单相不控整 流桥DB的P端流经大功率继电器JQ、反向二极管D、大容量电容C再回至单相不控整流桥 DB的N端,流经路径按DB - JQ - D - C。大功率继电器JQ常开触点动作由控制器控制, 控制器检测大容量电容C两端电压,当大容量电容C两端电压达到预定值时控制器发出闭 合指令给大功率继电器JQ控制大功率继电器JQ常开触点吸合。对大容量电容C充电时, 1 #IPM、2#IPM的各个开关管驱动信号均封锁,对分合闸指令不作响应。
[0037] 参照图2?图3所示,所述1#IPM、2#IPM均由U、V、W三相桥臂组成,1 #IPM的U相 桥臂由上端开关管?\、反并联二极管Di以及下端开关管T2、反并联二极管D 2组成,1#IPM的 U相输出端位于U相桥臂的上下桥臂中间;1#IPM的V相桥臂由上端开关管T3、反并联二极 管D 3以及下端开关管Τ4、反并联二极管D4组成,1#ΙΡΜ的V相输出端位于V相桥臂的上下 桥臂中间;1 #ΙΡΜ的W相桥臂由上端开关管Τ5、反并联二极管D5以及下端开关管Τ6、反并联 二极管D 6组成,1#ΙΡΜ的W相输出端位于V相桥臂的上下桥臂中间;2#ΙΡΜ的U相桥臂由上 端开关管Τ 7、反并联二极管D7以及下端开关管Τ8、反并联二极管D8组成,2 #ΙΡΜ的U相输出 端位于U相桥臂的上下桥臂中间;2#ΙΡΜ的V相桥臂由上端开关管Τ 9、反并联二极管D9以及 下端开关管T1(l、反并联二极管D 1(l组成,2#IPM的V相输出端位于V相桥臂的上下桥臂中间; 2#IPM的W相桥臂由上端开关管T n、反并联二极管Dn以及下端开关管T12、反并联二极管D12 组成,2#IPM的W相输出端位于W相桥臂的上下桥臂中间。
[0038] 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驱动电路的工作方法包括:控制器收到A相机 构、B相机构、C相机构的合闸指令或分闸指令时,电容放电回路导通,1 #IPM及2#IPM相应开 关管导通,Α相机构、B相机构、C相机构线圈接入电容放电回路;通过改变1 #IPM及2#IPM相 应导通A相机构、B相机构、C相机构线圈的开关管驱动信号占空比,调整A相机构、B相机 构、C相机构线圈励磁电流大小,A相机构、B相机构、C相机构可根据预先整定的时序分相 动作,实现对A相机构、B相机构、C相机构分闸速度及动作行程的精确控制。
[0039] 以A相机构合闸为例,参照图4?图7所示,图中"0"表示相应开关管截止,"1"表 示相应开关管导通。控制器收到A相机构合闸指令时,如图4所示,开关管?\及开关管T 4 导通,电流流经路径按C - ?\ - RsA - LsA - Τ4 ;经过设定的放电时间后,关断开关管?\门 极驱动信号输出,此时开关管?\截止,电流由开关管Τ4及D 2续流,如图5所示,电流流经路 径按T4 - D2 - RsA - LsA ;经过一定延时后放电结束,检测A相机构线圈电流是否归零,待A 相机构线圈电流为零后关断开关管T4门极驱动信号输出,合闸放电过程操作结束,在此过 程中开关管Τ 2及开关管Τ3门极驱动信号始终被封锁。控制器收到Α相机构分闸指令后,如 图6所示,开关管T 3及开关管T2导通,电流流经路径按C - T3 - LsA - RsA - T2 ;经过设定 的放电时间后,关断开关管Τ3门极驱动信号输出,此时开关管Τ3截止,电流由开关管Τ 2及 D4续流,如图7所示,电流流经路径按Τ2 - D4 - LsA - RsA ;经过一定延时后放电结束,检测 A相机构线圈电流是否归零,待A相机构线圈电流为零后关断开关管T2门极驱动信号输出, 分闸放电过程操作结束。Β相机构、C相机构的合分闸动作与Α相机构工作原理相同。
[0040] 表1 1#IPM、2#IPM各个开关管状态表
[0041] 动作过程丨! 开关τ状态 : Τι Τ2 Τ3 Τ4 Τ5 Τ? T? Tg T9 T10 T11 T12 电容充电瞬间截止截止截止截止截止截止截止截止截止截止截止截止 合闸Λ相^导通截止- - " - - - - ^ - 合闸A相续流截止截止截止导通 ________ 分闸A相^截止导通- - " - - - - - 分闸Α相续流截止导通截止截止 -------- 合闸B相 : : : :~~导通截止截止导通 : : : ~ 合闸B相续f - ~~ - - _截止截± _截止导通 - - - 分闸B相^ - ~~ - ~~截止导通"导通截止 - - ^ - 分闸B相续f - ~~~ - ~~~~截止导通'截止截止 - - ^ - 合闸C相^ - ~~ - ~~ - -"- -导通截止导通 合闸C相续流--------截止截止截止导通 分闸C相^ - ~~ - - _ - - 截止导通截止 分间c相续流| _丨_ | | _丨_ | | | _丨截止|导通|截止丨截止
[0042] 表1列举了 A相机构、B相机构、C三相机构合分闸动作时1#IPM、2#IPM的各个开 关管控制状态,其中""表示相应开关管的状态取决于其它相的机构动作。
[0043]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 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 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之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充电电路 及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线圈励磁电路; 所述电容充电电路由单相交流电AC、单相不控整流桥DB、防涌流电阻/?、大功率继电器 JQ、反向二极管D及大容量电容C构成;单相交流电AC的L端与单相不控整流桥DB的L端 相连,单相交流电AC的N端与单相不控整流桥DB的N端相连,单相不控整流桥DB的P端 与防涌流电阻的一端连接,防涌流电阻的另一端与反向二极管D阳极连接,反向二极管 D阴极与大容量电容C正极连接,大容量电容C负极与单相不控整流桥DB的N端相连;所 述大功率继电器JQ的常开触点的两端与防涌流电阻7?并联; 所述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线圈励磁电路包括:1#IPM、2#IPM以及A相机构 线圈、B相机构线圈、C相机构线圈,1#IPM的P端、2#IPM的P端均与大容量电容C正极相连, 1 #IPM的N端、2#IPM的N端均与大容量电容C负极相连,同时,1#IPM的U相输出端与A相机 构线圈正极相连,1 #IPM的V相输出端与A相机构线圈负极相连,1#IPM的W相输出端与B相 机构线圈正极相连,2 #IPM的U相输出端与B相机构线圈负极相连,2#IPM的V相输出端与C 相机构线圈正极相连,2#IPM的W相输出端与C相机构线圈负极相连; 所述大容量电容C的正负极与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线圈励磁电路相连后 构成电容放电电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IPM的三相单线圈永磁机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 述1#IPM、2 #IPM均由U、V、W三相桥臂组成,1#IPM的U相桥臂由上端开关管?\、反并联二极管 Di以及下端开关管Τ2、反并联二极管D2组成,1#ΙΡΜ的U相输出端位于U相桥臂的上下桥臂 中间;1 #ΙΡΜ的V相桥臂由上端开关管Τ3、反并联二极管D3以及下端开关管Τ4、反并联二极 管D 4组成,1#ΙΡΜ的V相输出端位于V相桥臂的上下桥臂中间;1#ΙΡΜ的W相桥臂由上端开 关管Τ 5、反并联二极管D5以及下端开关管Τ6、反并联二极管D6组成,1 #ΙΡΜ的W相输出端位 于V相桥臂的上下桥臂中间;2#ΙΡΜ的U相桥臂由上端开关管Τ 7、反并联二极管D7以及下端 开关管T8、反并联二极管D8组成,2 #IPM的U相输出端位于U相桥臂的上下桥臂中间;2#IPM 的V相桥臂由上端开关管T9、反并联二极管D9以及下端开关管T1(l、反并联二极管D 1(l组成, 2#IPM的V相输出端位于V相桥臂的上下桥臂中间;2#IPM的W相桥臂由上端开关管T n、反 并联二极管Dn以及下端开关管Τ12、反并联二极管D12组成,2 #ΙΡΜ的W相输出端位于W相桥 臂的上下桥臂中间。
【文档编号】H02M3/07GK204046420SQ201420541062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9日
【发明者】刘波, 陈轩恕, 江栋, 兰贞波, 王卓, 杨景刚 申请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