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欠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41296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欠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欠压保护装置,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 。 包括整流电路、电源电路、电压取样电路、微处理器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欠压线圈,电源电路连接整流电路,电压取样电路与整流电路以及微处理器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欠压线圈与整流电路以及驱动电路连接,还包括贮能电路,贮能电路与整流电路、电源电路、微处理器电路以及欠压线圈连接,在外部电源正常时由整流电路向贮能电路供电,在外部电源发生欠压或失压时,贮能电路在微处理器电路的控制下向电源电路以及欠压线圈供电。优点:具有欠电压保护功能、延时功能以及合闸控制功能,单一模块的结构能降低接线的复杂性和出错率;减少空间占用;检测精度高,吸合点精准,使用可靠。
【专利说明】—种欠压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欠压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欠压脱扣器在受保护电路的电源电压发生一定的电压降时,能自动断开断路器切断电源,使该断路器负载侧的电气设备免受欠电压的损坏。欠压脱扣器对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起重要作用,近年得到了大量应用。使用时,欠压脱扣器线圈(简称欠压线圈)接在断路器的电源侧,断路器只有在欠压脱扣器通电后才能合闸。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光伏发电得到大力推广,在光伏发电并网场合,往往需要欠压脱扣器带延时功能;另外,在光伏发电以外的一般配电应用中,有时为了防止欠压脱扣器因短时间的电压降低或中断而使断路器脱扣的情况发生,也需要欠压脱扣器带延时功能,藉以提高用电的可靠性。
[0003]现有的塑壳断路器的欠压脱扣器,在需要设置延时功能时,常规方案是增加外部延时模块,这样的缺陷是:增加接线难度和出错率;外部延时模块占用额外空间,给实际的安装使用带来一定限制。此外,现有的欠压脱扣器通常不带合闸控制功能,所述的合闸控制功能是指能通过欠压脱扣器来检测电压是否正常,在电压恢复正常后通过欠压模块来控制电操进行断路器的合闸操作。传统的欠压脱扣器需要借助外部的电压继电器或其它器件才能实现合闸功能的扩展,不仅增加成本,也进一步增加了接线的复杂性,增加应用难度。
[0004]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 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欠压保护装置,具有欠电压保护功能、延时功能以及合闸控制功能,单一模块的结构能简化外部接线、方便安装;检测精度高、使用可靠。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欠压保护装置,包括整流电路、电源电路、电压取样电路、微处理器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欠压线圈,所述的整流电路连接外部电源,电源电路连接整流电路,电压取样电路与整流电路以及微处理器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欠压线圈与整流电路以及驱动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贮能电路,所述的贮能电路与整流电路、电源电路、微处理器电路以及欠压线圈连接,在外部电源正常时由整流电路向贮能电路供电,在外部电源发生欠压或失压时,贮能电路在微处理器电路的控制下向电源电路以及欠压线圈供电。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欠压保护装置还包括延时设定电路,所述的延时设定电路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所述的延时设定电路采用DIP开关或旋转式编码开关。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N3和第二开关管V2,所述的电源电路与驱动芯片N3连接为驱动芯片N3提供电源,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与驱动芯片N3连接,向驱动芯片N3发送控制信号,驱动芯片N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管V2的控制端,第二开关管V2与欠压线圈串联连接在电源与地之间。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欠压保护装置还包括与外部电动操作机构连接的合闸控制电路,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与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连接。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通过光耦器件连接外部电动操作机构、输出隔离控制信号。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连接外部电动操作机构,利用继电器触点输出控制信号。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贮能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三电容C3、第一光率禹N4以及第三开关管V3,所述的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一光稱N4的一个输入端,第一光稱N4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第一光稱N4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三开关管V3的控制端以及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V3的输出端与第一光耦N4的另一输出端以及第八二极管D8正极连接,第三开关管V3的输入端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以及第三电容C3的正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以及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电源电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以及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所述的整流电路,第三电容C3的负极以及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共同接地。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欠压保护装置还包括状态输入电路,所述的状态输入电路与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电路接从状态输入电路中接收收与断路器的合分位置对应的触点信号。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欠压保护装置还包括通信电路,所述的通信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电路,用于实现与上位机的数据交换。
[001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6]1.通过微处理器对电压信号进行实时采样,欠压检测精度高、吸合点精准;
[0017]2.可在较宽范围内选择延时时间,能有效避免发生因短时间的电压降低或中断而使断路器脱扣的情况,且延时时间由微处理器控制,具有很高的精确度;
[0018]3.具有合闸控制功能,在因发生欠压或失压而使断路器分闸后,若线路电压恢复正常,能控制电动操作机构对断路器实施自动合闸,实现无人值守;
[0019]4.利用状态输入电路可将断路器状态实时上传至上位机,实现通信功能;
[0020]5.将欠电压保护功能、延时功能、合闸控制功能整合在同一模块中,此单一模块结构与传统的多模块方案相比,降低了接线的复杂性和出错率,其可以安装在断路器的侧面,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减少了空间的占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电路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电路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压取样电路、延时设定电路以及微处理器电路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电路和欠压线圈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0026]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贮能电路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0027]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0028]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0029]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状态输入电路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0030]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信电路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 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欠压保护装置,包括整流电路、电源电路、电压取样电路、微处理器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欠压线圈,所述的整流电路连接外部电源,接收外部电压输入,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电压取样电路的输入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压取样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电路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欠压线圈与整流电路以及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欠压保护装置还包括:延时设定电路,所述的延时设定电路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贮能电路,所述的贮能电路与整流电路、电源电路、微处理器电路以及欠压线圈连接;合闸控制电路,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与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以及外部电动操作机构连接,合闸控制电路可以通过光耦器件连接外部电动操作机构、输出隔离控制信号,也可以通过继电器连接外部电动操作机构,利用继电器触点输出控制信号,电动操作机构与断路器连接,控制断路器的分闸和合闸;状态输入电路,所述的状态输入电路与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连接,发送与断路器的合分位置对应的触点信号给微处理器电路;通信电路,所述的通信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电路,用于实现与上位机的数据交换。所述的电源电路为微处理器电路、驱动电路、贮能电路、合闸控制电路、状态输入电路以及通信电路提供电源。
[0033]请参阅图2,所述的整流电流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构成整流桥。电压输入经整流桥整流后形成脉动直流电源V+,为电源电路、电压取样电路、欠压线圈以及贮能电路提供电源。
[0034]请参阅图3,所述的电源电路为后级各电路供电,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一开关管V1、第五二极管D5以及电源芯片NI,所述的第一开关管Vl为MOS管,所述的第五二极管D5为稳压管,所述的电源芯片NI优先选用低功耗线性降压器件或基于DC-DC变换原理的开关芯片,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TPS76050。所述的第一电阻Rl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共同连接脉动直流电源V+,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Vl的栅极以及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第一开关管Vl的漏极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Vl的源极与第一电容Cl的一端以及电源芯片NI的输入端1、3脚连接,并输出第一直流电源VCC,电源芯片NI的输出端5脚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并输出第二直流电源VDD,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和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电源芯片NI的接地端2脚以及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的脉动直流电源V+经第一电阻Rl分压后,在第五二极管D5上形成一稳定的开启电压使第一开关管Vl导通,此时,脉动直流电源V+经第二电阻R2及第一开关管Vl对第一电容Cl充电。第一电容Cl上的电压上升,直到比第五二极管D5上的电压低约一个第一开关管Vl的开启压降VGS后达到稳定,形成第一直流电源VCC (此处,也可以采用电阻和稳压管降压的方式,但功耗会增加)。第一直流电源VCC通过电源芯片NI产生第二直流电源VDD,所述的第二直流电源VDD为系统工作电压。
[0035]请参阅图4,所述的电压取样电路采集所保护电路的电压信息,电压取样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 ;所述的延时设定电路可采用DIP开关或旋转式编码开关,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 DIP开关SI,型号可以为DS-04 ;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包括微处理器N2、第五电阻R5以及第六电阻R6,微处理器N2采用RL78/13。所述的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脉动直流电源V+,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并共同连接微处理器N2的输入端20脚,DIP开关SI的1、2、3、4脚分别连接微处理器N2的输入端14、13、12、11脚,微处理器N2的输入端4脚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微处理器N2的5脚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I脚连接所述的贮能电路,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2脚连接所述的驱动电路,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5、16、17脚连接所述的通信电路,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8、19脚连接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以及微处理器N2的电源端10脚共同连接第二直流电源VDD,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DIP开关SI的5、6、7、8脚以及微处理器N2的9脚共同接地,微处理器N2的输入端8脚与状态输入电路连接。所述的电压采样电路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对脉动直流电源V+分压取样,并在第四电阻R4上形成电压取样信号,该取样信号输入微处理器N2的A/D端,进行信号的模拟和数字转换。延时设定电路采用DIP开关SI进行时间设定,延时时间的设定范围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位数的DIP开关来调节,另外,也可以通过电位器等方式来调节。特殊的,在延时时间固定的应用场合,也可以不使用时间设定开关。
[0036]请参阅图5,所述的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欠压线圈的得电与失电,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N3和第二开关管V2。所述的电源电路与驱动芯片N3连接,为驱动芯片N3提供电源,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与驱动芯片N3连接,向驱动芯片N3发送控制信号,驱动芯片N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管V2的控制端,第二开关管V2与欠压线圈串联连接在电源与地之间,此处的电源为脉动直流电源V+。脉动直流电源V+在系统正常运作时由整流电路提供,在系统欠压时由贮能电路提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芯片N3采用MAX5078,第二开关管V2可以为MOS管。驱动芯片N3的电源端4脚连接第一直流电源VCC,驱动芯片N3的输出端5脚连接第二开关管V2的控制端、即栅极,第二开关管V2的漏极连接所述的欠压线圈LI的一端,欠压线圈LI的另一端连接脉动直流电源V+,驱动芯片N3的6脚连接微处理器电路中的微处理器N2的PWM信号输出端2脚,驱动芯片N3的I?3脚以及第二开关管V2的源极共同接地。所述的欠压线圈LI的两端并联有第六二极管D6,所述的第六二极管D6为续流二极管。欠压线圈LI由脉动直流电源V+供电,驱动芯片N3从微处理器N2得到一 PWM控制信号后,驱动第二开关管V2工作,使得欠压线圈LI得电,从而使断路器处于可合闸状态。采用驱动芯片N3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第二开关管V2的驱动电压和开关速度,增强其工作的可靠性。当然,也可以将欠压线圈LI以及与之并联的第六二极管D6串联在第二开关管V2的源极与地之间,第二开关管V2的漏极与脉动直流电源V+连接。
[0037]请参阅图6,所述的贮能电路在外部电源正常时从整流电路接收电能,并贮存电能;而在外部电源发生欠压或失压时,在微处理器电路的控制下向电源电路以及欠压线圈供电。贮能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三电容C3、第一光耦N4以及第三开关管V3,所述的第一光耦N4可以采用TLP127,所述的第三开关管V3可以为MOS管。所述的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一光率禹N4的一个输入端I脚,第一光稱N4的另一个输入端3脚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中的微处理器N2的I脚,第一光耦N4的一个输出端6脚与第三开关管V3的栅极以及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V3的源极与第一光耦N4的第二输出端4脚以及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第三开关管V3的漏极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以及第三电容C3的正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以及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直流电源VDD,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以及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共同连接脉动直流电源V+,第三电容C3的负极以及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共同接地。第九电阻R9为限流电阻;第八二极管D8起防反作用;第九二极管D9为齐纳二极管或瞬态电压抑制器(简称TVS管);第三电容C3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电容并联组成,也可以采用锂电池。当外部线路电压正常时,脉动直流电源V+通过第九电阻R9和第七二极管D7对第三电容C3进行充电,充电的最高电压为第九二极管D9的稳压值。在充电期间,微处理器N2输出的延时供电控制信号YS为低电平,第一光稱N4导通,第三开关管V3的栅极源极间压降变小,第三开关管V3关断。在需要延时供电时,微处理器N2输出的延时供电控制信号YS变为高电平,第一光耦N4截止,第三开关管V3在栅极源极间压降达到开启电压后导通,第三电容C3开始放电,用于回供脉动直流电源V+,实现延时欠压的能量提供。该能量提供的实现方式还可以简化,例如将第三电容C3直接连接至脉动直流电源V+,这样就不需要控制电容放电,但同时会提高脉动直流电源V+的平均值,还会提高对第三电容C3的耐压要求,另外对欠压线圈LI的发热也有影响。
[0038]请参阅图7,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给电动操作机构,从而控制断路器的合闸与分闸。合闸控制电路包括第十电阻R1、第十一电阻R11、第二光耦N5以及第三光耦N6,其中,第十电阻RlO和第i^一电阻Rll为限流电阻,第二光耦N5和第三光耦N6采用TLP127。第十电阻RlO的一端连接第二光耦N5的一个输入端I脚,第二光耦N5的另一个输入端3脚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中的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9脚,第H 电阻Rl I的一端连接第三光稱N6的一个输入端I脚,第三光稱N6的另一个输入端3脚连接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8脚,第十电阻RlO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ll的另一端共同连接第二直流电源VDD,第二光f禹N5的一个输出端6脚、另一个输出端4脚以及第三光I禹N6的一个输出端6脚、另一个输出端4脚共同连接电动操作机构。在本实施例中,由第二光I禹N5和第三光耦N6分别输出合闸以及分闸信号给电动操作机构。当微处理器N2输出的分闸信号FZ为低电平时,第二直流电源VDD通过第十电阻RlO形成回路,第二光耦N5导通,向电动操作机构输出分闸触点信号。合闸控制与分闸控制的原理相同。
[0039]请参阅图8,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四开关管V4、第五开关管V5、第一继电器Kl以及第二继电器K2,所述的第四开关管V4和第五开关管V5为三极管,第一继电器Kl采用HF32FA,第二继电器K2采用HF32FA。第十二极管DlO和第i^一二极管Dll起续流作用,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为限流电阻。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中的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8脚,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开关管V4的基极,第四开关管V4的集电极与第十二极管DlO的正极以及第一继电器Kl的负端16脚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9脚,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管V5的基极,第五开关管V5的集电极与第十一二极管Dll的正极以及第二继电器K2的负端16脚连接,第十二极管DlO的负极、第十一二极管Dll的负极、第一继电器Kl的正端I脚以及第二继电器K2的正端I脚共同连接第一直流电源VCC,第四开关管V4的发射极和第五开关管V5的发射极共同接地,第一继电器Kl的动作端5、8脚以及第二继电器K2的动作端的
5、8脚共同连接电动操作机构。在该实施例中,由第一继电器Kl和第二继电器K2分别输出合闸和分闸信号给电动操作机构,利用继电器触点输出控制信号给电动操作机构。
[0040]请参阅图9,所述的状态输入电路用于接收断路器中的辅助报警模块发送的断路器位置信号,并将其发送至微处理器电路,状态输入电路包括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以及第六开关管V6,所述的第六开关管V6为三极管,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为限流电阻。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以及第六开关管V6的基极连接,并共同连接辅助或报警模块的输出(图示的FB),第六开关管V6的集电极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连接,并共同连接到微处理器N2的输入端8脚,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和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共同连接第一直流电源VCC,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和第六开关管V6的发射极共同接地。当断路器给出的FB信号为断开的触点信号时,第一直流电源VCC经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六电阻R16分压后控制第六开关管V6导通,微处理器N2得到的对应的ZT信号为低电平。当FB信号为闭合的触点信号时,第六开关管V6截止,微处理器N2得到的对应的ZT信号为高电平。微处理器N2根据ZT信号的高低电平,可以判别出断路器是处于合闸、分闸或脱扣状态,具体的对应关系可根据需要确定。例如可以设定为当ZT信号为高电平时表示分闸,当ZT信号为低电平时表示合闸,也可以采用相反的对应关系。当然,状态输入电路还可以采用光耦的方式,或直接用电阻分压。
[0041]请参阅图10,所述的通信电路用于实现与上位机的通信。通信电路包括通信芯片N7、第十二二极管D12以及第十三二极管D13,通信芯片N7采用带隔离功能的RS485芯片,此处采用IS01176 ;第十二二极管D12和第十三二极管D13为TVS管。所述的通信芯片N7的输入端3脚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中的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6脚,通信芯片N7的输出端4、5脚共同连接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7脚,通信芯片N7的输入端6脚连接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5脚,通信芯片N7的输出端12脚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一端连接,通信芯片N7的输出端13脚与第十三二极管D13的一端连接,通信芯片N7的输出端12、13脚还连接上位机。微处理器N2输出的通信信号TXD、SCK、RXD经通信芯片N7转换成通信信号A、B,并上传至上位机。所述的第十二二极管D12和第十三二极管D13用于EMC保护。此处,还可以采用光耦来实现隔离。
[0042]请继续参阅图1,并结合图2至图10,所述的微处理器N2上电,待完成系统复位和初始化后,通过读取DIP开关SI的状态,得到对应的延时时间的设定参数。当微处理器N2检测到电压信号达到预定值时,比如85%Un (或其它合适的值如70%等)时,发出一个PWM控制信号至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控制第二开关管V2工作,使得欠压线圈LI得电,断路器处于可合闸状态;然后,微处理器N2按次序发送分闸信号FZ和合闸信号HZ给合闸控制电路,结合电动操作机构实现断路器的自动合闸功能。以图7所示的合闸控制电路为例,此时,合闸信号HZ为低电平,第二直流电源VDD通过第i^一电阻Rll形成回路,第三光耦N6导通,向电动操作机构输出合闸触点信号,断路器闭合。微处理器N2通过状态输入电路接收断路器中的辅助报警模块提供的触点信号,由此判断出断路器的位置状态,微处理器N2在接收到对应的断路器位置状态信号后,通过通信电路上传断路器的位置状态。当判断外部电压出现欠压时,微处理器N2进入延时控制模式,向贮能电路发送一高电平的延时供电控制信号YS,贮能电路中的第一光耦N4截止。第三开关管V3在栅极和源极间产生一开启压降后导通,从而控制贮能电容即第三电容C3对欠压线圈LI和电源电路供电,进入延时工作模式。在持续了设定的延时时间后,延时关闭,然后微处理器N2停止输出PWM控制信号,欠压线圈LI失电,断路器分闸。若微处理器N2在延时时间之内检测到电压恢复正常,则使延时供电控制信号YS变为低电平,贮能电路停止对欠压线圈LI和电源电路的供电,进入正常的工作模式;微处理器N2还可通过通信电路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上传电压和断路器状态信息,并实现遥控功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欠压保护装置将欠电压保护功能、延时功能、合闸控制功能整合在同一模块中,单一模块的结构能降低对外接线的复杂性和出错率;可以安装在断路器的侧面,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减少了空间的占用;检测精度高,吸合点精准,使用可靠性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欠压保护装置,包括整流电路、电源电路、电压取样电路、微处理器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欠压线圈,所述的整流电路连接外部电源,电源电路连接整流电路,电压取样电路与整流电路以及微处理器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欠压线圈与整流电路以及驱动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贮能电路,所述的贮能电路与整流电路、电源电路、微处理器电路以及欠压线圈连接,在外部电源正常时由整流电路向贮能电路供电,在外部电源发生欠压或失压时,贮能电路在微处理器电路的控制下向电源电路以及欠压线圈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欠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时设定电路,所述的延时设定电路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所述的延时设定电路采用DIP开关或旋转式编码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欠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N3和第二开关管V2,所述的电源电路与驱动芯片N3连接,为驱动芯片N3提供电源;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与驱动芯片N3连接,向驱动芯片N3发送控制信号;驱动芯片N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管V2的控制端,第二开关管V2与欠压线圈串联连接在电源与地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欠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欠压保护装置还包括与外部电动操作机构连接的合闸控制电路,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与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欠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通过光稱器件连接外部电动操作机构、输出隔离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欠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连接外部电动操作机构,利用继电器触点输出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欠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能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三电容C3、第一光耦N4以及第三开关管V3,所述的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一光耦N4的一个输入端,第一光稱N4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第一光稱N4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三开关管V3的控制端以及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V3的输出端与第一光耦N4的另一输出端以及第八二极管D8正极连接,第三开关管V3的输入端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以及第三电容C3的正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以及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电源电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以及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所述的整流电路,第三电容C3的负极以及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共同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欠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欠压保护装置还包括状态输入电路,所述的状态输入电路与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电路从状态输入电路接收与断路器的合分位置对应的触点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欠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欠压保护装置还包括通信电路,所述的通信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电路,用于实现与上位机的数据交换。
【文档编号】H02H1/06GK204103447SQ201420541311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9日
【发明者】孙伟锋, 奚慎云, 朱力宏, 王国良, 张晓霞 申请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