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户线防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415869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户线防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户线防雨装置,用于架设在接户线上,其中,所述接户线连接在输电架和墙体之间,所述装置包括:锥形罩主体,所述锥形罩主体顶端设有一圆端面,所述圆端面与所述锥形罩主体底面之间设有一通孔,其中,所述接户线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锥形罩主体悬挂在所述接户线上;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连接在所述锥形罩主体与所述墙体之间;导管,所述导管一端与所述锥形罩主体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蓄水池连接,所述蓄水池位于地面上,实现了接户线防雨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固定稳定,防雨效果较好,且能够集水的技术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接户线防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户线防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能经发电站发电后,使用输电线路进行运输,然后通过接户线传输到用户的家中,用户才能使用电能。一般输电架的高度比用户接户线端的高度较高,导致接户线往用户房屋侧倾斜一定的角度,这导致在下雨时,从输电架、输电线、接户线上的雨水沿着接户线流向用户的房屋,对墙体或者设备造成冲刷,时间长了导致房屋损坏或者设备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0003]在现有技术中,采用接户线防雨罩对接户线渗雨问题进行解决,但是由于长期的冲刷,以及现有接户线防雨罩与接户线固定不稳定,导致接户线防雨罩逐渐移动,最终与墙体靠拢,无法起到防雨的作用。
[0004]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长期的冲刷,以及现有接户线防雨罩与接户线固定不稳定,导致接户线防雨罩逐渐移动,最终与墙体靠拢,无法起到防雨的作用,所以,现有的接户线防雨罩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固定不稳定,防雨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户线防雨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接户线防雨罩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固定不稳定,防雨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接户线防雨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固定稳定,防雨效果较好,且能够集水的技术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户线防雨装置,用于架设在接户线上,其中,所述接户线连接在输电架和墙体之间,所述装置包括:
[0008]锥形罩主体,所述锥形罩主体顶端设有一圆端面,所述圆端面与所述锥形罩主体底面之间设有一通孔,其中,所述接户线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锥形罩主体悬挂在所述接户线上;
[0009]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连接在所述锥形罩主体与所述墙体之间;
[0010]导管,所述导管一端与所述锥形罩主体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蓄水池连接,所述蓄水池位于地面上。
[0011]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均采用角钢制成。
[0012]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锥形罩主体之间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0013]其中,所述墙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0014]其中,所述通孔直径大小与所述接户线直径大小一致。
[0015]其中,所述锥形罩主体表面涂有防锈漆。
[0016]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7]由于采用了在锥形罩主体与墙体之间设置了支架,可以有效保障锥形罩主体的稳固,避免因雨水的冲刷产生移动,且在锥形罩主体底端设置了导管,可以将雨水疏导到蓄水池中,即排雨又集水,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接户线防雨罩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固定不稳定,防雨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接户线防雨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固定稳定,防雨效果较好,且能够集水的技术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接户线防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接户线防雨装置的侧视图;
[0020]其中,1-锥形罩主体,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导管,5-蓄水池,6_输电架,7-接户线,8-墙体,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户线防雨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接户线防雨罩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固定不稳定,防雨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接户线防雨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固定稳定,防雨效果较好,且能够集水的技术效果。
[0022]本申请实施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3]采用了在锥形罩主体与墙体之间设置了支架,可以有效保障锥形罩主体的稳固,避免因雨水的冲刷产生移动,且在锥形罩主体底端设置了导管,可以将雨水疏导到蓄水池中,即排雨又集水,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接户线防雨罩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固定不稳定,防雨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接户线防雨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固定稳定,防雨效果较好,且能够集水的技术效果。
[0024]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5]实施例一:
[0026]在实施例一中,提供了一种接户线防雨装置,用于架设在接户线7上,其中,所述接户线7连接在输电架6和墙体8之间,请参考图1-图2,所述装置包括:
[0027]锥形罩主体1,所述锥形罩主体I顶端设有一圆端面,所述圆端面与所述锥形罩主体I底面之间设有一通孔9,其中,所述接户线7穿过所述通孔9将所述锥形罩主体I悬挂在所述接户线7上;
[0028]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3均连接在所述锥形罩主体I与所述墙体8之间;
[0029]导管4,所述导管4 一端与所述锥形罩主体I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蓄水池5连接,所述蓄水池5位于地面上。
[0030]其中,在实际应用中,当降雨时,雨水经接户线往用户墙体流,流到锥形罩主体表面时,被锥形罩主体拦住,然后由于重力往下流,通过在下端的导管留下地面的蓄水池。
[0031]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2与所述第二支架3均采用角钢制成。
[0032]其中,在实际应用中,采用角钢可以保障支架的强度,也可以采用木材,本申请不进行具体的限制,并且可以在角钢表面涂漆进行防锈。
[0033]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3与所述锥形罩主体I之间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0034]其中,在实际应用中,采用焊接的方式可以保障连接的稳固,进而保障锥形罩主体的稳固,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0035]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墙体8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架2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支架3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0036]其中,在实际应用中,在墙体上设置安装孔,可以良好的固定支架防止移动。
[0037]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通孔9直径大小与所述接户线7直径大小一致。
[0038]其中,在实际应用中,将通孔直径大小设计为与接户线直径大小一致,可以保障雨水不从两者的间隙流过,保障防雨效果。
[0039]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锥形罩主体I表面涂有防锈漆。
[0040]其中,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锥形罩主体需要承受较多的雨水的冲刷,将锥形罩主体表面涂有防锈漆可以防止生锈,且锥形罩主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如:角钢、钢材等。
[0041]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0042]由于采用了在锥形罩主体与墙体之间设置了支架,可以有效保障锥形罩主体的稳固,避免因雨水的冲刷产生移动,且在锥形罩主体底端设置了导管,可以将雨水疏导到蓄水池中,即排雨又集水,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接户线防雨罩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固定不稳定,防雨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接户线防雨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固定稳定,防雨效果较好,且能够集水的技术效果。
[0043]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44]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接户线防雨装置,用于架设在接户线上,其中,所述接户线连接在输电架和墙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锥形罩主体,所述锥形罩主体顶端设有一圆端面,所述圆端面与所述锥形罩主体底面之间设有一通孔,其中,所述接户线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锥形罩主体悬挂在所述接户线上; 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连接在所述锥形罩主体与所述墙体之间; 导管,所述导管一端与所述锥形罩主体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蓄水池连接,所述蓄水池位于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均采用角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锥形罩主体之间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直径大小与所述接户线直径大小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罩主体表面涂有防锈漆。
【文档编号】H02G7/00GK204103408SQ201420632229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张德, 王舰, 乐欢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