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富集地区气电双向调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8047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富集地区气电双向调峰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能源供应和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在资源上“西富东贫、北多南少”,在需求上则恰恰相反。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如此,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也是如此:80%以上的风能资源分布在“三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也是“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大于东部”,而75%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

一方面“三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电力需求不足、电力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却是化石能源和新能源都比较富足,这就必然导致新能源消纳上的矛盾。

而“三北”地区新能源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激化了这种矛盾。风电方面,至2010年年底,我国并网风电4182.7万千瓦,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我国风电装机10885万千瓦,短短5年翻了一番还多。2014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域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319.6万千瓦,同比增长竟达44.2%。“十二五”以来,新能源发展迅猛。光伏发电方面,2010年年底,我国光伏装机89.3万千瓦,而到2015年9月底,这个数字已经变成3795万千瓦,5年翻了六番还多。

天然气方面,放眼全球,提高发电用天然气消费比例是大势所趋。根据埃克森美孚《2030年能源展望报告》,到2030年,天然气占全球能源消费的比例将从20%升至25%左右,超过煤炭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原因就在于发电领域对天然气需求的急剧增加。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天然气已成为美国、日本、欧洲电力的重要来源。得益于“页岩革命”,2000年至2012年,美国天然发电量增长96%。日本天然气消费的70%来自发电领域,而且鉴于福岛核泄漏事故导致日本重启核电面临诸多困难,未来日本天然气发电的比例将只增不减。即便是在遭受金融危机严重打击的欧洲,天然气发电在其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仍在20%至30%。

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天然气发电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为4500万千瓦左右,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45%;发电量达114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2.19%,已超越核电,成为我国第四大电力来源。

根据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要在2016年实现新增风电装机2000万千瓦和光伏新增装机1500万千瓦。与此同时,弃风弃光率再度高起,主要因为电力行业整体供大于求。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仅增长0.5%。2015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只有3969小时,为1978年以来最低,目前看来2016年电力需求可能依然持续疲弱,如果完成国家能源局此前定下的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目标,2016年弃风弃光的问题可能更严重,可再生能源行业盈利将受到更严峻考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新能源富集地区气电双向调峰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富集地区气电双向调峰系统,包括新能源电站、电网、水电解制氢装置、氢燃料电池生产装置、天然气输气管道、燃气发电装置和地源热泵;新能源电站分别连接电网、水电解制氢装置和地源热泵,向电网、水电解制氢装置和地源热泵送电;水电解制氢装置分别连接氢燃料电池生产装置和天然气输气管道,向氢燃料电池生产装置输送氢气,或将氢气制成甲烷后送入天然气管道;燃气发电装置分别与天然气输气管道、电网相连,接收来自天然气输气管道的燃气发电,并将电力输送至电网。

所述新能源电站包括光伏电站或/和风力发电站。

目前三北地区一方面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电力需求不足、电力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化石能源和新能源都比较富足,这样就产生了新能源发电无处消纳的问题,不得不对新能源发电进行限制,也就是“弃风弃光”。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新能源富集地区气电双向调峰系统和方法,就可利用新能源产生的多余电能制备氢气,氢气可以制成甲烷后注入天然气管道,起到了储能的作用。多余电能还可供地源热泵使用。同时,氢气还可用来制作氢燃料电池,供制造新能源车使用。而当电网用电高峰来到时,余电制气系统可以立即停止工作。同时,可以利用天然气驱动燃气发电机发电,对电网进行补充供电,这样通过天然气发电的反向调节,解决了新能源发电随机性的问题,起到了气电双向深度调峰的作用。系统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可以供附近工业区。相对目前新能源富集地区弃风弃光,直接将资源浪费的情况来说,该系统还是值得利用的。该系统的建设目的是构造一个可靠、稳定、友好、可调的智慧能源应用案例,取代常规火电机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能源富集地区气电双向调峰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的新能源富集地区气电双向调峰系统包括新能源电站1、电网7、水电解制氢装置2、氢燃料电池生产装置4、天然气输气管道3、燃气发电装置5和地源热泵6;新能源电站分别连接电网、水电解制氢装置和地源热泵,向电网、水电解制氢装置和地源热泵送电;水电解制氢装置分别连接氢燃料电池生产装置和天然气输气管道,向氢燃料电池生产装置输送氢气,或将氢气制成甲烷后送入天然气管道;燃气发电装置分别与天然气输气管道、电网相连,接收来自天然气输气管道的燃气发电,并将电力输送至电网。

上述新能源电站包括光伏电站或/和风力发电站。

采用本发明的气电双向调峰方法是:

1)用电正常情况下,将新能源电站的电力全部输送到电网;

2)在用电需求少时,将新能源电站的余电输送到电解制氢装置,进行水电解制氢,或供地源热泵使用;

3)将水电解制氢装置制出的氢气输送到氢燃料电池生产装置,用于生产氢燃料电池,供新能源车使用,或将氢气制成甲烷后输送到天然气输气管道;

4)当新能源电站发电量不足时,启动燃气发电装置接收来自天然气输气管道的燃气发电,向电网供电;

5)将燃气发电装置发电时产生的余热输送到附近工厂使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新能源富集地区气电双向调峰系统,包括新能源电站、电网、电解制氢装置、氢燃料电池生产装置、天然气输气管道、燃气发电装置和地源热泵。本发明可利用新能源电站产生的多余电能制成氢气,氢气可以制成甲烷后注入天然气管道,起到了储能的作用。同时,氢气还可用来制作氢燃料电池,供制造新能源车使用。而当电网用电高峰来到时,可以利用天然气驱动燃气发电机发电,对电网进行补充供电,这样通过天然气发电的反向调节,解决了新能源发电随机性的问题,起到了气电双向深度调峰的作用。本发明构造了一个可靠、稳定、友好、可调的智慧能源应用系统,适用于新能源富集地区。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皓;冯毅;李达非;程伟;马昌林;赵思真;张敏玲;胡文俊;黄宏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8.25
技术公布日:2018.03.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