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电动自行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促进降低碳排放的社会发展进程,一种以利用清洁能源电能的交通工具应运而生。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分为交流电动自行车和直流电动自行车。通常说的电动自行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人们的出行质量得到了提高。
然而,一些骑行爱好者偏于享受电动自行车的骑行功能带来的感受,可以在骑行的过程中即达到出行的目的,也可以锻炼身体。而电力驱动功能,可以在人们疲惫的时候继续出行,但是在电量低的情况下,续航难以保障。为了增加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可以对电动车增加发电装置,在人工驱动电动自行车时进行发电、存储,增加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自行车发电装置,包括线圈绕组、轴套和转轴,所述轴套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线圈绕组,所述轴套的两端均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曲轴的一端,所述曲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脚蹬,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链轮,所述转轴上还固定连接有永磁体。
优选的,所述线圈绕组包括子线圈以及用于保持子线圈造型的套环,所述子线圈由漆包铜导线制成,所述套环由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子线圈之间相互电性连接,过导线从轴套内穿出并电性连接于电动自行车上的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设有用于固定永磁体的凹槽,所述永磁体沿转轴的母线方向分布,所述永磁体设置有4个,且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之间磁性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线圈绕组的长度与永磁体的长度相同,且永磁体与线圈绕组间隙设置。
优选的,所述轴套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端盖。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电动自行车发电装置,通过脚蹬动脚蹬,进而利用曲轴带动转轴转动,在转轴带动链轮驱动后轮的同时,固定在转轴上的永磁体在线圈绕组的内部进行转动,进而使得子线圈在交替变化的磁场中相对运动,产生切割磁感线的过程,进而使得子线圈中产生电能,电能通过蓄电池进行存储,可以用于电动自行车照明或行驶,提高车辆的续航。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发电效率高,可以在享受骑行的过程中进行发电并存储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照明和续航,极大的提高了电动自行车的续航能力,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线圈绕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圈绕组、101子线圈、102套环、2轴套、3链轮、4曲轴、5脚蹬、6永磁体、7轴承、8转轴、9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发电装置,包括线圈绕组1、轴套2和转轴8,所述轴套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线圈绕组1,所述轴套2的两端均设有轴承7,所述轴承7内安装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曲轴4的一端,所述曲轴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脚蹬5,所述转轴8上固定连接有链轮3,所述转轴8上还固定连接有永磁体6。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绕组1包括多个子线圈101以及用于保持子线圈101造型的套环102,所述子线圈101由漆包铜导线制成,所述套环102由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子线圈101之间相互电性连接,过导线从轴套2内穿出并电性连接于电动自行车上的蓄电池,可以将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用于电动自行车照明或行驶,提高车辆的续航。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8上设有用于固定永磁体6的凹槽,所述永磁体6沿转轴8的母线方向分布,所述永磁体6设置有4个,且相邻的两个永磁体6之间磁性方向相反,使得磁通量变量增加,提高发电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绕组1的长度与永磁体6的长度相同,且永磁体6与线圈绕组1间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轴套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端盖9,防止灰尘和雨水进入轴套2的内部,对转轴8产生磨损或锈蚀,提高使用寿命。
具体的,使用时,通过脚蹬动脚蹬5,进而利用曲轴4带动转轴8转动,在转轴8带动链轮3驱动后轮的同时,固定在转轴8上的永磁体6在线圈绕组1的内部进行转动,进而使得子线圈101在交替变化的磁场中相对运动,产生切割磁感线的过程,进而使得子线圈101中产生电能,电能通过蓄电池进行存储,可以用于电动自行车照明或行驶,提高车辆的续航。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