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变流器低电压穿越程序的优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82342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风电变流器低电压穿越程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风电变流器低电压穿越程序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风电机组在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风电机组的并网点电压由于出现不同程度的跌落,风电机组的主控系统的低穿标志位由0置1,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也会跌落。当风电机组的并网点电压恢复至故障前电压的90%及以上时,会使得风电机组的主控系统的低穿标志位由1置0,这时,风电机组的变流器开始接受主控系统的控制,主控系统向变流器发出不断上升的转矩指令,使得风电机组发出的有功功率也不断上升。

对于很多低电压穿越过程而言,当主控系统向变流器发出的不断上升的转矩指令时,此时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还没跌至最低值,仍在下降过程中,这使得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与主控系统发出的转矩曲线不匹配,即功率曲线不能完全追随转矩指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出了一种风电变流器低电压穿越程序的优化方法,能有效解决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与主控系统发出的转矩曲线不匹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电变流器低电压穿越程序的优化方法,首先,需配置有一个功率比较模块,然后再利用变流器内现有的网侧电压检测模块和电流互感器来实时测量电网电压、电网电流和风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当所述网侧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电网电压跌落至690v的20%-90%之间时,所述功率比较模块中代表低穿标志位的状态字由0变为1,通过通讯线缆传送给风电机组的主控系统;而当所述功率比较模块的下一个功率采集点的值大于或等于上一个功率采集点以及检测到风电机组的并网点电压恢复至故障前电压的90%以上时,所述功率比较模块中代表低穿标志位的状态字由1变为0,通过通讯线缆传送给风电机组的主控系统,从而恢复主控系统对变流器的控制,达到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能够完全追随主控系统发出的转矩指令的目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在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过程中,当风电机组的并网点电压恢复至故障前电压的90%以上时,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能够完全追随主控系统发出的转矩指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风电变流器低电压穿越程序的优化方法,其具体情况如下:

首先,需配置有一个功率比较模块,然后再利用变流器内现有的网侧电压检测模块和电流互感器来实时测量电网电压、电网电流和风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当所述网侧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电网电压跌落至690v的20%-90%之间时,所述功率比较模块中代表低穿标志位的状态字由0变为1,通过通讯线缆传送给风电机组的主控系统;而当所述功率比较模块的下一个功率采集点的值大于或等于上一个功率采集点以及检测到风电机组的并网点电压恢复至故障前电压的90%及以上时,所述功率比较模块中代表低穿标志位的状态字由1变为0,通过通讯线缆传送给风电机组的主控系统,从而恢复主控系统对变流器的控制,达到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能够完全追随主控系统发出的转矩指令的目的。

综上所述,相比现有技术,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在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过程中,当风电机组的并网点电压恢复至故障前电压的90%以上时,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能够完全追随主控系统发出的转矩指令,满足使用要求,以确保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变流器低电压穿越程序的优化方法,当网侧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电网电压跌落至690V的20%‑90%之间时,功率比较模块中代表低穿标志位的状态字由0变为1,通过通讯线缆传送给风电机组的主控系统;当功率比较模块的下一个功率采集点的值大于或等于上一个功率采集点及检测到风电机组的并网点电压恢复至故障前电压的90%以上时,所述功率比较模块中代表低穿标志位的状态字由1变为0,通过通讯线缆传送给风电机组的主控系统,从而恢复主控系统对变流器的控制,达到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能够完全追随主控系统发出的转矩指令的目的。本发明能有效解决能有效解决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与主控系统发出的转矩曲线不匹配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聂伟;杨才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7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