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直流微电网结构,属于电力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网是由国家电网公司主办,多家电力公司共同承办的电力行业权威门户网站。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1103958.X的一种直流微电网结构,利用电器设备的变频器开放的直流母线,直接接入光伏等分布式电源,直流微电网可以直接通过电器设备的机载变频器接入市电电网,从而直流微电网不需要额外的DC/AC转换器就可以与市电并网,与传统的直流微电网结构相比,节省并网逆变装置。而且,电器设备、充电桩和双向DC/DC这三个节点可以组成环状网络,每个节点都有两个供电点,如遇一侧线路故障检修等,另一侧还可以继续为节点送电,与传统的直流微电网的结构相比,具有更高的供电可靠性,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设备遇到强烈的天气,容易导致电缆线被破坏,造成供电停止,给人们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微电网结构,以解决设备遇到强烈的天气,容易导致电缆线被破坏,造成供电停止,给人们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直流微电网结构,其结构包括支撑柱、横杆、直流微电网装置、紧固连接座、连接杆,所述支撑柱为圆柱体结构,设有圆柱体空槽,所述横杆贯穿支撑柱上端外圈与支撑柱内圈紧密连接,两者之间不存在空隙,所述横杆上端与紧固连接座底端凝固连接,所述直流微电网装置底端缠绕紧固连接座上端一圈,并且紧固连接,所述紧固连接座底端边缘,垂直焊接紧固连接座,所述紧固连接座共设有3个,对称平行,每个相隔3cm,所述紧固连接座贯穿横杆,两者精密连接;所述直流微电网装置由碳纤维发热体、云母层、PVC护套、导体、绝缘圈、铅珠链、隔离层、阻水层、外护套组成,所述碳纤维发热体底端贯穿云母层,并且与云母层内部两端紧密连接,所述云母层为中空式圆柱体结构,中部设有圆柱体空槽,底端边缘与PVC护套表面中部沿边熔接,所述导体共设有多个,设在绝缘圈内部,紧密连接,所述铅珠链共设有多个,每个相隔1cm,并且两端与上侧铅珠链旋转连接,所述隔离层设在阻水层内圈表面,与阻水层内圈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阻水层上表面为“○”形,所述外护套共设有7个,边缘与绝缘圈相互连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上端距离尾端的5cm,设有通口且被横杆贯穿中部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微电网装置共设有3个,对称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微电网装置底端与紧固连接座缠绕熔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共设有3个,分别贯穿于横杆两端,且与横杆处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贯穿横杆,中部与横杆内部熔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微电网结构,对实用新型进行了改良,设有了直流微电网装置,首先通过碳纤维发热体接收电力,云母层与PVC护套对设备进行保护,防止设备长期被阳光照射,带来影响,接着由导体对设备进行传输电能,由于导体设备多条,将会提高设备的供电性能,最后绝缘圈、隔离层、阻水层、外护套对设备进行保护,解决了设备在强烈天气下容易被破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微电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微电网装置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微电网装置示意图。
图中:支撑柱-1、横杆-2、直流微电网装置-3、碳纤维发热体-301、云母层-302、PVC护套-303、导体-304、绝缘圈-305、铅珠链-306、隔离层-307、阻水层-308、外护套-309、紧固连接座-4、连接杆-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直流微电网结构,其结构包括支撑柱1、横杆2、直流微电网装置3、紧固连接座4、连接杆5,所述支撑柱1为圆柱体结构,设有圆柱体空槽,所述横杆2贯穿支撑柱1上端外圈与支撑柱1内圈紧密连接,两者之间不存在空隙,所述横杆2上端与紧固连接座4底端凝固连接,所述直流微电网装置3底端缠绕紧固连接座4上端一圈,并且紧固连接,所述紧固连接座4底端边缘,垂直焊接紧固连接座4,所述紧固连接座4共设有3个,对称平行,每个相隔3cm,所述紧固连接座4贯穿横杆2,两者精密连接;所述直流微电网装置3由碳纤维发热体301、云母层302、PVC护套303、导体304、绝缘圈305、铅珠链306、隔离层307、阻水层308、外护套309组成,所述碳纤维发热体301底端贯穿云母层302,并且与云母层302内部两端紧密连接,所述云母层302为中空式圆柱体结构,中部设有圆柱体空槽,底端边缘与PVC护套303表面中部沿边熔接,所述导体304共设有多个,设在绝缘圈305内部,紧密连接,所述铅珠链306共设有多个,每个相隔1cm,并且两端与上侧铅珠链旋转连接,所述隔离层307设在阻水层308内圈表面,与阻水层308内圈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阻水层308上表面为“○”形,所述外护套309共设有7个,边缘与绝缘圈305相互连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本专利所说的绝缘圈305指使用不导电的物质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以对触电起保护作用的一种安全措施。良好的绝缘对于保证电气设备与线路的安全运行,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是最基本的和最可靠的手段。绝缘通常可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和固体绝缘三类。在实际应用中,固体绝缘仍是最为广泛使用,且最为可靠的一种绝缘物质。
在进行使用时,首先通过支撑柱1支撑,横杆2贯穿支撑柱1上端中部,使得架起较高的供电传输支撑杆,通过紧固连接座4与连接杆5连接,对直流微电网装置3进行支撑,使得直流微电网装置3可快速进行供电,最后通过碳纤维发热体301接收电力,云母层302与PVC护套303对设备进行保护,防止设备长期被阳光照射,带来影响,接着由导体对设备进行传输电能,由于导体设备多条,将会提高设备的供电性能,最后绝缘圈305、隔离层307、阻水层308、外护套309对设备进行保护,解决了设备在强烈天气下容易被破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设备遇到强烈的天气,容易导致电缆线被破坏,造成供电停止,给人们带来不便,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了直流微电网装置,首先通过碳纤维发热体接收电力,云母层与PVC护套对设备进行保护,防止设备长期被阳光照射,带来影响,接着由导体对设备进行传输电能,由于导体设备多条,将会提高设备的供电性能,最后绝缘圈、隔离层、阻水层、外护套对设备进行保护,解决了设备在强烈天气下容易被破坏的问题,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碳纤维发热体301底端贯穿云母层302,并且与云母层302内部两端紧密连接,所述云母层302为中空式圆柱体结构,中部设有圆柱体空槽,底端边缘与PVC护套303表面中部沿边熔接,所述导体304共设有多个,设在绝缘圈305内部,紧密连接,所述铅珠链306共设有多个,每个相隔1cm,并且两端与上侧铅珠链旋转连接,所述隔离层307设在阻水层308内圈表面,与阻水层308内圈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阻水层308上表面为“○”形,所述外护套309共设有7个,边缘与绝缘圈305相互连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