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开口桥架高差三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9811发布日期:2019-08-30 23:07阅读:56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部开口桥架高差三通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电气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强弱电桥架三通,尤其是一种底部开口桥架高差三通。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建筑施工强弱电缆、电线敷设施工中,普遍使用桥架作为载体。在桥架安装过程中经常与其他专业管线在空间上发生冲突,因桥架具备可塑性强、轻便的特点,在管线碰撞情况下,经常选择桥架避让其他管线,导致桥架发生大量的折弯。一般情况主干路桥架需要设置分支支路桥架,当与主干路桥架同一高度存在其他管线、且其他管线与主干路桥架没有足够的水平间距时,只能在主干路桥架做一个向上翻弯和向下翻弯,两个翻弯中间设置一个水平三通才能实现,这种安装方法占用空间很大,安装过程相对繁琐。而且如果多条平行桥架在相同位置分支支路桥架时采用上述方法,由于存在主干路桥架的翻弯后水平三通段,导致分支后的几条支路桥架必须间隔开相当的距离才能安装,无法紧密排布。

尤其管线日趋复杂,为追求建筑的使用空间尽可能的压缩机电安装空间,同时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减少桥架安装的时间与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存在高度差异时使用的一种底部开口桥架高差三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底部开口桥架高差三通,包括截面呈u形的上槽1,所述上槽包括上槽底板2和侧板3,在侧板的上端设置有折边4,每个侧板的两端部各设置有四个椭圆形连接孔13,在上槽底板中部设置有矩形孔5,矩形孔5的四个边分别与由等腰梯形板6,平行四边形板7,第二等腰梯形板9和第二平行四边形板15连接成的筒的上端固定连接,等腰梯形板6的下端与后矩形板8的上端连接,平行四边形板7的下端边与直角梯形板10的部分上端连接,第二平行四边形板15的下端与第二直角梯形板16的部分上端连接,后矩形板8的下端与底板14的后端连接,直角梯形板10的另一部分上端和第二直角梯形板16的另一部分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折边11,直角梯形板10和第二直角梯形板16分别设置有四个第二椭圆形连接孔12,后矩形板8的两端分别与直角梯形板10和第二直角梯形板16斜边连接,底板14的两侧边分别与直角梯形板10和第二直角梯形板16下端连接。

等腰梯形板6的两个侧边与上边(即等腰梯形的下底)之间的夹角在30°到90°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管线密集处桥架存在支路时,通过一个底部开口桥架高差三通连接干线与支线,避免过多连接件、异形件的使用,增加了桥架的稳定性,减少了施工工序,节省了桥架材料和劳动力;且主干路桥架与同一高度的其他管线的水平距离可以在符合规范的情况下无限接近,减少了桥架的占用空间,同时保证了管线综合排布的合理性与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底部开口桥架高差三通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底部开口桥架高差三通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底部开口桥架高差三通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通过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底部开口桥架高差三通,见图1、图2和图3,包括截面呈u形的上槽1,所述上槽包括上槽底板2和侧板3,在侧板的上端设置有折边4,每个侧板的两端部各设置有四个椭圆形连接孔13,在上槽底板中部设置有矩形孔5,矩形孔5的四个边分别与由等腰梯形板6,平行四边形板7,第二等腰梯形板9和第二平行四边形板15连接成的筒的上端固定连接,等腰梯形板6的下端与后矩形板8的上端连接,平行四边形板7的下端边与直角梯形板10的部分上端连接,第二平行四边形板15的下端与第二直角梯形板16的部分上端连接,后矩形板8的下端与底板14的后端连接,直角梯形板10的另一部分上端和第二直角梯形板16的另一部分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折边11,直角梯形板10和第二直角梯形板16分别设置有四个第二椭圆形连接孔12,后矩形板8的两端分别与直角梯形板10和第二直角梯形板16斜边连接,底板14的两侧边分别与直角梯形板10和第二直角梯形板16下端连接。

等腰梯形板6的两个侧边与上边(即等腰梯形的下底)之间的夹角在30°到90°之间。

呈u形的上槽为主干线路敷设用,当产生有高差的支路时,支路线路在下部结构敷设。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主干路与支路可以交换上、下部分敷设。

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各个部件的尺寸可以更改。

底部开口桥架高差三通与常规桥架连接使用连接片和螺栓,桥架未封闭部分可采用普通桥架盖板,无须特殊制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部开口桥架高差三通,包括截面呈U形的上槽,上槽包括底板、侧板、折边、连接孔、矩形孔,矩形孔的四个边分别与由等腰梯形板,平行四边形板,第二等腰梯形板和第二平行四边形板连接成的筒连接,等腰梯形板与后矩形板连接,平行四边形板与直角梯形板连接,第二平行四边形板与第二直角梯形板连接,后矩形板与底板连接,直角梯形板和第二直角梯形板分别设置有连接孔,后矩形板分别与直角梯形板和第二直角梯形板连接。本发明解决管线密集处桥架存在支路时,通过一个底部开口桥架高差三通连接干线与支线,避免过多连接件的使用,增加了桥架稳定性,减少了桥架占用空间与施工工序,同时保证了管线综合排布的合理性与美观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宝华;祝帅;王振东;赵明钧;孔缓运;张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0
技术公布日:2019.0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