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降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7514发布日期:2020-10-28 12:1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电机降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机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降温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中大型电机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较多热量,高温会对其内部的电刷等结构产生不同程度上的损坏,其维修和更换比较费时费力,更换电机成本更高。现有技术中,对中大型电机的降温方式主要是风冷,包括风扇吹和空调吹,此举虽然成本较低,但是降温幅度低,而且速度慢,一旦电机过热烧坏,其可能会产生较高昂的维修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效果明显的电机降温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降温效果明显的电机降温结构。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降温结构,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侧的吸热管,所述壳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水箱,所述散热腔内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壳体顶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壳体顶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皆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箱连通。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吸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吸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吸热管为弓型结构,所述吸热管贴附在所述壳体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吸热端位于所述散热腔的内侧,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散热端位于所述散热腔的外部,所述散热风机的顶部设有防护罩,所述水箱的外侧设有导温层。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u型结构,且所述壳体内侧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等间距设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安装有夹持板和侧铰接板,所述夹持板的外侧与所述侧铰接板靠近所述夹持板的一侧铰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之间设有电机,所述壳体内侧的顶部与所述电机的顶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底部设有支撑座,所述壳体为铝合金壳体。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通过将夹持板夹持在电机的外侧,夹持板与铰接板贴附在电机的外侧,在缓冲弹簧的反作用力下使其稳固的夹持在电机的外侧,通过启动散热风机和半导体制冷器从而对散热腔内部进行散热,从而实现对水箱的制冷,使其与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水箱和吸热管构成水循环实现循环制冷,从而可以便于拆卸和安装在现有电机上使其对大型的电机进行降温,减少了电机部件的损坏,提高电机使用寿命,从而减少电机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电机降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圈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机降温结构,包括壳体6以及安装在壳体6内侧的吸热管5,壳体6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散热腔2,散热腔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水箱9,散热腔2内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8,半导体制冷器8的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机1,壳体6顶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水泵3,壳体6顶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水泵10,第一水泵3和第二水泵10皆通过管道与水箱9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水泵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管道4,第一管道4与吸热管5的一端连通,第二水泵1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管道11,第二管道11与吸热管5的一端连通,吸热管5为弓型结构,吸热管5贴附在壳体6的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第一水泵3和第二水泵10从而带动水箱9内的水运动至吸热管5内部,与第一水泵3、第二水泵10、水箱9和吸热管5构成水循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半导体制冷器8的吸热端位于散热腔2的内侧,半导体制冷器8的散热端位于散热腔2的外部,散热风机1的顶部设有防护罩,水箱9的外侧设有导温层7。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散热风机1和半导体制冷器8从而对散热腔2内部进行散热,从而实现对水箱9的制冷,使其与第一水泵3、第二水泵10、水箱9和吸热管5构成水循环实现循环制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6为u型结构,且壳体6内侧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等间距设有缓冲弹簧16,缓冲弹簧16远离固定板15的一端安装有夹持板14和侧铰接板13,夹持板14的外侧与侧铰接板13靠近夹持板14的一侧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夹持板14夹持在电机12的外侧,夹持板14与铰接板13贴附在电机12的外侧,在缓冲弹簧16的反作用力下使其稳固的夹持在电机12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夹持板14之间设有电机12,壳体6内侧的顶部与电机12的顶部接触,电机12的底部设有支撑座,壳体6为铝合金壳体。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壳体6为铝合金壳体,从而更好的导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通过将夹持板14夹持在电机12的外侧,夹持板14与铰接板13贴附在电机12的外侧,在缓冲弹簧16的反作用力下使其稳固的夹持在电机12的外侧;

s2、通过启动散热风机1和半导体制冷器8从而对散热腔2内部进行散热,从而实现对水箱9的制冷,使其与第一水泵3、第二水泵10、水箱9和吸热管5构成水循环实现循环制冷。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6)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6)内侧的吸热管(5),所述壳体(6)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散热腔(2);

所述散热腔(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水箱(9),所述散热腔(2)内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8),所述半导体制冷器(8)的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机(1);

所述壳体(6)顶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水泵(3),所述壳体(6)顶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水泵(10),所述第一水泵(3)和所述第二水泵(10)皆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箱(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管道(4),所述第一管道(4)与所述吸热管(5)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管道(11),所述第二管道(11)与所述吸热管(5)的一端连通,所述吸热管(5)为弓型结构,所述吸热管(5)贴附在所述壳体(6)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8)的吸热端位于所述散热腔(2)的内侧,所述半导体制冷器(8)的散热端位于所述散热腔(2)的外部,所述散热风机(1)的顶部设有防护罩,所述水箱(9)的外侧设有导温层(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为u型结构,且所述壳体(6)内侧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等间距设有缓冲弹簧(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16)远离所述固定板(15)的一端安装有夹持板(14)和侧铰接板(13),所述夹持板(14)的外侧与所述侧铰接板(13)靠近所述夹持板(14)的一侧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14)之间设有电机(12),所述壳体(6)内侧的顶部与所述电机(12)的顶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2)的底部设有支撑座,所述壳体(6)为铝合金壳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机降温结构,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侧的吸热管,壳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散热腔;散热腔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水箱,散热腔内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的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机;壳体顶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水泵,壳体顶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水泵,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皆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箱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便于安装和拆卸在现有电机上使其对大型的电机进行降温,减少了电机部件的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韦雅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8.19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