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夹结构。
背景技术:
小型化线夹通常包括用于焊接在外部构件(如pcb板或中框等)上的底板,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夹持臂,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设有一个用于夹持线缆的容纳腔,也就是说现有的小型化线夹仅能够夹持一根线缆。而随着5g时代的发展,终端移动产品中将增加5g格局的rf天线类电子元器件,也就是说,往后终端移动产品中需要布设越来越多的线缆,这就使得线夹的使用数量需要增加,但是终端移动产品的发展趋势是轻薄化,两者之间显然存在矛盾。假如一个线夹能够夹持多个线缆,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但是夹持线缆增多后,线夹所受的力无疑会增加,线夹的底板与外部构件之间的连接力就无法保证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稳定的双线缆线夹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夹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夹持臂,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具有上下叠放设置的两个容纳腔,所述底板的底面设有用于提高底板焊接力的撕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吸取部,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吸取部形成工字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吸取部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底面共面。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臂依次相连的第一弧形段、限位段和第二弧形段,一个所述容纳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段之间,另一个所述容纳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段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段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第二弧形段远离所述限位段的一端设有引导段。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引导段形成颠倒的八字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撕裂结构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一内侧壁连接有朝上倾斜的板部。
进一步的,所述撕裂结构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面设有容锡槽。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撕裂结构通过所述容锡槽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线夹结构有两个容纳腔,能够同时容纳两根线缆,同时,底板上的撕裂结构能够增大线夹与外部构件之间的连接力,从而克服因线夹受力增大而引发的安装不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线夹结构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线夹结构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底板;
2、夹持臂;
3、容纳腔;
4、撕裂结构;
5、吸取部;
6、第一弧形段;
7、限位段;
8、第二弧形段;
9、引导段;
10、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线夹结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夹持臂2,两个所述夹持臂2之间具有上下叠放设置的两个容纳腔3,所述底板1的底面设有用于提高底板1焊接力的撕裂结构4。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线夹结构有两个容纳腔3,能够同时容纳两根线缆,同时,底板1上的撕裂结构4能够增大线夹与外部构件之间的连接力,从而克服因线夹受力增大而引发的安装不稳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的两端分别设有吸取部5,所述底板1与两个所述吸取部5形成工字型结构。
由上述描述可知,吸取部5的设置方便smt设备吸取、焊接线夹与外部构件,利于提高终端移动产品的组装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吸取部5的底面与所述底板1的底面共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底板1不易变形,线缆装入时不会使线夹与外部构件的焊接面出现剪切力。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臂2依次相连的第一弧形段6、限位段7和第二弧形段8,一个所述容纳腔3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段6之间,另一个所述容纳腔3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段8之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线夹可由一块板材剪切、弯折、拉伸成型,加工便利,结构强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段6与所述底板1相连,所述第二弧形段8远离所述限位段7的一端设有引导段9。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引导段9形成颠倒的八字形结构。
由上述描述可知,引导段9的设置便于线缆装入容纳腔3。
进一步的,所述撕裂结构4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一内侧壁连接有朝上倾斜的板部10。
由上述描述可知,撕裂结构4可冲切成型,加工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撕裂结构4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的底面设有容锡槽。
由上述描述可知,底板1与外部构件的焊接面积大,连接稳定。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撕裂结构4通过所述容锡槽相连通。
由上述描述可知,焊接时,多余的锡液在容锡槽的引导下能够流动到撕裂结构4中,从而防止锡液侧漏,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锡液浪费,进一步提高线夹与外部构件的连接力。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线夹结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夹持臂2,两个所述夹持臂2之间具有上下叠放设置的两个容纳腔3,所述底板1的底面设有用于提高底板1焊接力的撕裂结构4。
所述底板1的两端分别设有吸取部5,所述底板1与两个所述吸取部5形成工字型结构。优选的,所述吸取部5的底面与所述底板1的底面共面。
具体的,所述夹持臂2依次相连的第一弧形段6、限位段7和第二弧形段8,一个所述容纳腔3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段6之间,另一个所述容纳腔3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段8之间。为便于线缆进入容纳腔3,所述第一弧形段6与所述底板1相连,所述第二弧形段8远离所述限位段7的一端设有引导段9,两个所述引导段9形成颠倒的八字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撕裂结构4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一内侧壁连接有朝上倾斜的板部10,所述撕裂结构4冲切成型。
可选的,所述撕裂结构4的数量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底板1的底面设有容锡槽(图未示),相邻的两个所述撕裂结构4通过所述容锡槽相连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夹结构,在不增加水平面方向上的占用空间的前提下,能够同时夹持两根线缆,且还能继续保持与外部构件焊接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线夹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夹持臂,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具有上下叠放设置的两个容纳腔,所述底板的底面设有用于提高底板焊接力的撕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吸取部,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吸取部形成工字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部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底面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依次相连的第一弧形段、限位段和第二弧形段,一个所述容纳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段之间,另一个所述容纳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段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第二弧形段远离所述限位段的一端设有引导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引导段形成颠倒的八字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结构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一内侧壁连接有朝上倾斜的板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结构的数量为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面设有容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夹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撕裂结构通过所述容锡槽相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