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具体说是一种高效低噪电机空空冷却器。
背景技术:
大功率电机工作时,电机的温度会由于持续工作而升高,电机温度过高会使电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电机输出功率和使用寿命。因此,现在电机上会配备电机冷却装置,以维持电机在正常温度范围工作。早期电机空空冷却器设计,对于噪音、流动状态、提升内风路循环风机全压效率等技术指标的关注甚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用户要求的提高,对于结构紧凑、低噪音、高效率的冷却器需求越来越强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提高风路中风机的全压效率,兼顾冷却效果、降低噪音的高效低噪电机空空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低噪电机空空冷却器,包括箱体,箱体内分为下进风的中间进风腔和下出风的左、右两侧边出风腔,中间进风腔上部经离心风机联通左、右两侧边出风腔上部,箱体两侧分别设有冷却风机和外风路出口,冷却风机和外风路出口之间联通多根穿接箱体中间进风腔、两侧出风腔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两只以离心风机中心对称的导流板,导流板包括前、后弧形导流段,前、后弧形导流段中间相接处离离心风机中心最近,前、后弧形导流段的外侧分别朝向左、右两侧边出风腔。
进一步地,所述前、后弧形导流段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前、后弧形导流段长度不相同,前、后弧形导流段中间相接处偏离离心风机中心前后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侧边出风腔内还设有转角弧形导流板,转角弧形导流板对应前、后弧形导流段的外侧设置在侧边出风腔上部转角。
本实用新型在离心风机的前后侧设置导流板,导流板的前、后弧形导流段外侧双出口将离开离心风机叶轮的气体导向左右两侧边出风腔,并将气体的一部分动能转变成静压,弧形结构的导向确保流动状态良好,起降噪效果,同时能较大地提升内离心风机的全压效率,提高制冷效果;在侧边出风腔对应导流板出风导向设置转角弧形导流板,提升流动状态,降低内部损耗,进一步提高制冷效果和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导流板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中间进风腔2、左侧边出风腔3、右侧边出风腔4、离心风机5、冷却风机6、外风路出口7、导流板8、前弧形导流板81、后弧形导流板82、转角弧形导流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2、3所示:一种高效低噪电机空空冷却器,包括箱体1,箱体1内分为下进风的中间进风腔2和下出风的左、右两侧边出风腔3、4,中间进风腔上部经离心风机5联通左、右两侧边出风腔上部,箱体1两侧分别设有冷却风机6和外风路出口7,冷却风机和外风路出口之间联通多根穿接箱体中间进风腔、两侧出风腔的换热管(该结构附图中不作体现,属于现有技术),离心风机5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两只以离心风机中心对称的导流板8,导流板包括前、后弧形导流段81、82,前、后弧形导流段中间相接处离离心风机中心最近,前、后弧形导流段的外侧分别朝向左、右两侧边出风腔,前、后弧形导流段长度不相同,前、后弧形导流段中间相接处偏离离心风机中心前后方向;左、右侧边出风腔内还设有转角弧形导流板9,转角弧形导流板对应前、后弧形导流段的外侧设置在侧边出风腔上部转角。
1.一种高效低噪电机空空冷却器,包括箱体,箱体内分为下进风的中间进风腔和下出风的左、右两侧边出风腔,中间进风腔上部经离心风机联通左、右两侧边出风腔上部,箱体两侧分别设有冷却风机和外风路出口,冷却风机和外风路出口之间联通多根穿接箱体中间进风腔、两侧出风腔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两只以离心风机中心对称的导流板,导流板包括前、后弧形导流段,前、后弧形导流段中间相接处离离心风机中心最近,前、后弧形导流段的外侧分别朝向左、右两侧边出风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低噪电机空空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前、后弧形导流段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低噪电机空空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前、后弧形导流段长度不相同,前、后弧形导流段中间相接处偏离离心风机中心前后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低噪电机空空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侧边出风腔内还设有转角弧形导流板,转角弧形导流板对应前、后弧形导流段的外侧设置在侧边出风腔上部转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