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机水平微调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7692发布日期:2020-06-17 00:50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机水平微调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中心与电机中心对中的机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机水平微调机构。



背景技术:

泵组在进行泵中心与电机中心对中时,需要在泵设备保持不动的前提下,来调整电机来完成对中,当电机较重时,微调电机水平位置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一般来说,在电机重量大于225公斤时需要加装可拆卸式的电机水平微调机构,可拆卸式的电机微调机构主要目的在于当电机吊装晃动时,能够避免电机和微调机构发生碰撞而损坏。

请结合图1至图2所示,目前常用的有两种连接方式的水平微调机构,分别为水平安装的电机水平微调机构(如图1所示),现有水平安装的水平微调机构包括全螺纹螺栓30、固定螺栓40,螺母60,支撑板80;支撑板80有两个水平向的螺栓孔,水平微调机构通过固定螺栓40水平固定于电机垫20上;通过旋转全螺纹螺栓30来调整全螺纹螺栓30与电机脚10之间的间隙,通过将螺母60旋至靠近电机脚10一侧,可以将全螺纹螺栓30与支撑板80固定。

现有垂直安装的电机水平微调机构(如图2所示),现有垂直安装的水平微调机构包括全螺纹螺栓31、固定螺栓44,螺母61,支撑板81;支撑板81有两个垂直向的螺栓孔,水平微调机构通过固定螺栓41垂直固定于电机垫21上,通过旋转全螺纹螺栓31来调整全螺纹螺栓31与电机脚11之间的间隙,通过将螺母61旋至靠近电机脚11一侧,可以将全螺纹螺栓31与支撑板81固定。

以上两种方案的缺点在于电机脚厚度发生较大变化时,调节高度无法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后导致对中功能失效。

综上所述,目前常用的可拆卸式的电机微调机构主要的问题在于电机脚厚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会发生电机水平微调机构对中功能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机水平微调机构,以实现电机脚厚度发生变化时,高度也能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机水平微调机构,水平微调机构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电机垫,包括:支撑板、全螺纹螺栓、连接块、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连于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块实为整体设计),所述支撑板朝向电机脚一侧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有通孔,所述全螺纹螺栓水平向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第二螺母均旋拧于所述全螺纹螺栓上,所述第一螺母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二螺母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面上;

所述通孔设置为垂直向腰型孔,所述全螺纹螺栓沿所述通孔的垂直向调整高度,并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螺母固定于所述通孔上;

所述连接块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电机垫上。

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螺母的对边相适配。

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两个水平向的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对应放置于两个水平向的所述螺栓孔内,使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电机垫上。

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两个垂直向的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对应放置于两个垂直向的所述螺栓孔内,使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电机垫上。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机水平微调机构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方便拆卸调整,成本低,安全可靠,实用性高,能够根据电机厚度的改变来调节微调水平机构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水平安装的电机微调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现有垂直安装的电机微调机构的主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可调节高度的水平微调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可调节高度的水平微调机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图4中支撑板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4中水平微调机构的主视图;

图8是图7中b-b向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图3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机水平微调机构,所述水平微调机构通过固定螺栓42固定于电机垫23,上述为现有技术部分内容,在此就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水平微调机构包括:支撑板92、连接块35、全螺纹螺栓32、第一螺母52、第二螺母62。所述支撑板92的下端连于所述连接块35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92朝向电机脚12一侧面上开设有一定深度的凹槽22,所述凹槽22内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通孔72,所述全螺纹螺栓32水平向设于所述通孔中72,所述第一螺母52、第二螺母62均旋拧于所述全螺纹螺栓32上,且所述第一螺母52位于所述凹槽22中,所述第二螺母62位于所述支撑板92的另一侧面上。

较佳的,所述通孔72设置为垂直向腰型孔,以供所述全螺纹螺栓32沿所述通孔72的垂直向调整高度,并通过所述第一螺母52、第二螺母62固定于所述通孔72上。

较佳的,所述凹槽22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螺母52的对边会尺寸相适配,用于所述第一螺母52的上下自由滑动,同时也能固定所述第一螺母52,使所述全螺纹螺栓30在旋转时,所述第一螺母50不会跟转。

较佳的,所述连接块35上开设有两个水平向的螺栓孔36,所述固定螺栓42水平对应放置于所述螺栓孔36内,使所述连接块35通过所述固定螺栓42固定于电机垫23上。

较佳的,所述连接块35上开设有两个垂直向的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42垂直对应放置于所述螺栓孔36内,使所述连接块35通过所述固定螺栓42固定于电机垫23上。

使用时,将所述第二螺母62退至所述全螺纹螺栓32右侧的根部,此时所述全螺纹螺栓32和所述第一螺母52、所述第二螺母62可以在所述通孔72的垂直方向任意调节高度,根据所述电机脚12的厚度,将所述全螺纹螺栓32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然后旋动所述全螺纹螺栓32,使其左侧端部作用于所述电机脚12上,实现对电机水平位置的微调。微调完成固定好电机后,需要适当再旋松所述全螺纹螺栓32,一般需要保证所述全螺纹螺栓32的左侧端部与所述电机脚12之间的间隙在2~5mm左右,此时所述全螺纹螺栓32由于失去了支撑力,可在所述通孔72中上下滑动,将所述第二螺母62旋至所述支撑板92的另一侧面上给予一定的预紧力,和所述第一螺母52配合使所述全螺纹螺栓32固定在所述支撑板92上,同时也可以防止机组振动造成此所述全螺纹螺栓32的松动。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机水平微调机构,所述电机水平微调机构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电机垫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连接块、全螺纹螺栓、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连于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朝向电机脚一侧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有通孔,所述全螺纹螺栓水平向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第二螺母均旋拧于所述全螺纹螺栓上,所述第一螺母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二螺母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面上;

所述通孔设置为垂直向腰型孔,所述全螺纹螺栓沿所述通孔的垂直向调整高度,并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螺母固定于所述通孔上;

所述连接块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电机垫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机水平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螺母的对边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机水平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两个水平向的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对应放置于两个水平向的所述螺栓孔内,使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电机垫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机水平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两个垂直向的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对应放置于两个垂直向的所述螺栓孔内,使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电机垫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机水平微调机构,水平微调机构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电机垫,包括:支撑板、连接块、全螺纹螺栓、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支撑板的下端连于连接块的上表面,支撑板朝向电机一侧面上设有的凹槽,凹槽内开设有通孔,全螺纹螺栓水平向设于通孔中,第一、第二螺母均旋拧于全螺纹螺栓上,第一螺母位于凹槽中,第二螺母位于支撑板的另一侧面上;通孔设置为垂直向腰型孔,全螺纹螺栓沿通孔的垂直向调整高度,并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螺母固定于通孔上;连接块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电机垫上;凹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螺母的对边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以实现调节电机水平微调机构的高度,满足了泵中心与电机中心对中时的工作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刁成杰;于海珍;屠志辉;姜超越;徐运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8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