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3791发布日期:2020-07-29 03:0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零部件特别是压缩机电机转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



背景技术:

压缩电机是制冷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件,在压缩电机的生产制造中,需要在电机车间组装转子和定子。电机转子切割定子旋转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及电流,并形成电磁转矩而使电动机旋转。通常,转子由转子冲片叠加构成,在转子运转过程中,需要克服离心力的作用,有效固定转子冲片,在实际设计中,也会在轴向两端设计端压板作为轴向固定。通常,在永磁电机中,可在转子冲片上设计一字槽通过一字槽进行插接固定。但是采用普通一字槽的设计,电机转速的要求并不能完全满足现有的高转速的需求,有必要针对高转速的需求,对转子冲片进行进一步设计,有效克服离心力,便于有效提高电机转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有效克服离心力,缓解内部应力,提高电机转速的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设置在电机转子内,中心通过轴套贯穿连接有转轴,所述的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包括在同一平面上的若干片环绕轴套设置的冲片本体,每片冲片本体从内向外依次包括两个等腰梯形结构,其中第一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靠近圆心,第一等腰梯形结构的下底与第二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重合,且两个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和下底均为弧形,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的两个等腰梯形结构的对应弧形底所在的圆与转轴中心同心;同一平面上相邻两片冲片本体之间具有配合空间,所述配合空间呈六边形状结构,所述的轴套的外径大于第一等腰梯形结构上底与转轴中心之间的距离,轴套外周面与配合空间嵌入配合;所述的冲片本体对应第一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中心位置处具有沿转轴径向指向第一等腰梯形结构下底方向的配合槽,所述的配合槽两侧则对称分布有至少三条在转子冲片平面上与配合槽延伸方向垂直的定位槽,且沿转轴径向从内向外,定位槽的长度逐渐缩短,所述的轴套外周面上还固定有与配合槽和定位槽配合插接的转子锁紧的插条。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插条的锁紧固定性能,所述的定位槽沿转子冲片径向截面包括两条对称设计的腰,位于配合槽端的两腰之间间距大于另一端两腰顶点之间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结构设计合理,将同一平面内的转子冲片设计为多片冲片本体组合而成的分体结构,为了克服分体结构的固定稳定性和离心力,则设计了配合槽和定位槽,在转子转动过程中,由于定位槽的存在,转子冲片被定位槽和插条配合固定,同时定位槽也可有效缓解转子冲片在转动过程中内部的应力,便于适应更高的转速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定位槽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冲片本体2、第一等腰梯形3、第二等腰梯形4、配合空间5、配合槽6、定位槽7、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设置在电机转子内,中心通过轴套7贯穿连接有转轴。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包括在同一平面上的八片环绕轴套7设置的冲片本体1。转子铁芯通过层叠的转子冲片径定位固定后组成。

每片冲片本体1从内向外依次包括两个等腰梯形结构,其中第一等腰梯形2结构的上底靠近圆心,第一等腰梯形2结构的下底与第二等腰梯形3结构的上底重合,且两个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和下底均为弧形,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的两个等腰梯形结构的对应弧形底所在的圆与转轴中心同心。

同一平面上相邻两片冲片本体1之间具有配合空间4,所述配合空间4呈六边形状结构,所述的轴套7的外径大于第一等腰梯形2结构上底与转轴中心之间的距离,为了便于冲片本体1与轴套7连接固定并形成转子铁芯,轴套7外周面对应配合空间4具有外凸部分,在组装时轴套7外周面与配合空间4嵌入配合。

进一步的,为了在转子转动过程中克服离心力的影响,所述的冲片本体1对应第一等腰梯形2结构的上底中心位置处具有沿转轴径向指向第一等腰梯形2结构下底方向的配合槽5,所述的配合槽5两侧则对称分布有四条在转子冲片平面上与配合槽5延伸方向垂直的定位槽6,且沿转轴径向从内向外,定位槽6的长度逐渐缩短,所述的轴套7外周面上还固定有与配合槽5和定位槽6配合插接的转子锁紧的插条。

为了提高插条的锁紧固定性能,所述的定位槽6沿转子冲片径向截面包括两条对称设计的腰,位于配合槽5端的两腰之间间距大于另一端两腰顶点之间间距,即定位槽6处为近似的楔形槽设计。这样设计的定位槽6,在转子转动过程中,通过各个槽的限位,在转子受离心力作用时,可层层固定,有效抵抗离心力作用,并缓解了转子冲片内部的应力,便于电机整体转速的提升。

如此设计的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结构设计合理,将同一平面内的转子冲片设计为多片冲片本体1组合而成的分体结构,为了克服分体结构的固定稳定性和离心力,则设计了配合槽5和定位槽6,在转子转动过程中,由于定位槽6的存在,转子冲片被定位槽6和插条配合固定,同时定位槽6也可有效缓解转子冲片在转动过程中内部的应力,便于适应更高的转速要求。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设置在电机转子内,中心通过轴套(7)贯穿连接有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包括在同一平面上的若干片环绕轴套(7)设置的冲片本体(1),每片冲片本体(1)从内向外依次包括两个等腰梯形结构,其中第一等腰梯形(2)结构的上底靠近圆心,第一等腰梯形(2)结构的下底与第二等腰梯形(3)结构的上底重合,且两个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和下底均为弧形,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的两个等腰梯形结构的对应弧形底所在的圆与转轴中心同心;同一平面上相邻两片冲片本体(1)之间具有配合空间(4),所述配合空间(4)呈六边形状结构,所述的轴套(7)的外径大于第一等腰梯形(2)结构上底与转轴中心之间的距离,轴套(7)外周面与配合空间(4)嵌入配合;所述的冲片本体(1)对应第一等腰梯形(2)结构的上底中心位置处具有沿转轴径向指向第一等腰梯形(2)结构下底方向的配合槽(5),所述的配合槽(5)两侧则对称分布有至少三条在转子冲片平面上与配合槽(5)延伸方向垂直的定位槽(6),且沿转轴径向从内向外,定位槽(6)的长度逐渐缩短,所述的轴套外周面上还固定有与配合槽(5)和定位槽(6)配合插接的转子锁紧的插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槽(6)沿转子冲片径向截面包括两条对称设计的腰,位于配合槽(5)端的两腰之间间距大于另一端两腰顶点之间间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电机转子冲片,包括在同一平面上的若干片环绕轴套设置的冲片本体,每片冲片本体包括两个等腰梯形结构,第一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靠近圆心,第一等腰梯形结构的下底与第二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重合,且两个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和下底均为弧形;同一平面上相邻两片冲片本体之间具有配合空间,轴套外周面与配合空间嵌入配合;冲片本体上具有配合槽,配合槽两侧则对称分布有定位槽,轴套外周面上还固定有与配合槽和定位槽配合插接的转子锁紧的插条。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转子转动过程中,转子冲片被定位槽和插条配合固定,有效克服离心力并缓解转子冲片在转动过程中内部的应力,便于适应更高的转速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郁金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常意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8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