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发电机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7902发布日期:2020-07-17 16:0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汽车发电机骨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电机骨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汽车发电机骨架。



背景技术:

汽车交流发电机线圈骨架是转子线圈中固定漆包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零件,其材质一般为增强尼龙,线圈骨架不到点、抗震、放松、不易腐蚀、无磁性、耐磨耐热性好,使用寿命长。

过去发电机转子励磁引出线(漆包线)在固定时会缠绕在骨架(尼龙)“耳形台阶”两侧,由于空间受限,在实际生产制造时其引出线在缠绕后离爪极(06钢)太近,容易造成直接短路和伤线,在高速旋转时甚至是“耳形台阶”和缠线部分滑脱断裂.因此不能有效的起到固线的作用,在自动化生产时对其设备有一定要求,比如缠线时的拉力、缠绕圈数(通常是2~3圈)和线径的大小(需要配合骨架凸台的高度实施,以免线径超过凸台高度后根本就无法缠绕)等,在空间狭小地方对批量生产增加了难度,“骨架侧面”没有透漆孔,不利于生产和对转子“浸漆”过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汽车发电机骨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发电机骨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发电机骨架,包括绕线筒、耳形凸台和梯形叶片,所述绕线筒两端的外侧均设置有翻边,且翻边的外侧等距设置有梯形叶片,所述绕线筒两端外侧的梯形叶片交叉设置,所述绕线筒一端对称设置有耳形凸台,且耳形凸台位于相邻两个梯形叶片之间,所述耳形凸台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固定孔和耳形孔,且耳形孔与固定孔连通,所述绕线筒两端的翻边表面等距开设有透漆孔。

优选的,所述耳形孔成梯形结构,且耳形孔位于固定孔一端的宽度小于耳形孔远离固定孔一端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绕线筒两端翻边的表面等距设置有v型凸起,且v型凸起与绕线筒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梯形叶片的表面等距开设有条形孔。

优选的,所述耳形孔及梯形叶片的边角处均设置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梯形叶片与绕线筒两端的翻边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且绕线筒两端的翻边与绕线筒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骨架”上完成缠线工序后将进入“固线阶段”,就是将缠线的“起始端”和“结尾端”都要固定在该骨架上,方便下一工序顺利展开,杜绝过去骨架在装配制造中缠线时会与“爪极”接触短路和伤线的问题,杜绝在正常使用中在耳形凸台的“缠线”部分会被离心力松脱甩出短路失效,无需再加其它辅助零件。

2、本实用新型该骨架的设计在结构上区别于以往的方式,将“耳形凸台”由只能“缠绕的结构”改进为“既可以缠绕又可以卡线”的“穿孔式”,该种方式不需要让漆包线对正固定孔插入,只需要从侧面卡入即可,同时配合线径的大小和开口的角度、形状和倒角等特征就能实现轻松卡入卡紧,而且很难从孔中滑出,真正实现“易进难出”的效果,与此同时,起始端和结尾端又都能进行缠线处理,“起始端”和“结尾端”卡入圆孔后的引线处于中心对称的位置,方便下个工序的实施操作,进一步降低对“爪极”等零件的短路,在高速旋转时引线的受力被孔内壁支撑更为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剖面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绕线筒;2、耳形凸台;3、透漆孔;4、耳形孔;5、固定孔;6、梯形叶片;7、v型凸起;8、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发电机骨架,包括绕线筒1、耳形凸台2和梯形叶片6,绕线筒1两端的外侧均设置有翻边,且翻边的外侧等距设置有梯形叶片6,绕线筒1两端外侧的梯形叶片6交叉设置,绕线筒1一端对称设置有耳形凸台2,且耳形凸台2位于相邻两个梯形叶片6之间,耳形凸台2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固定孔5和耳形孔4,且耳形孔4与固定孔5连通,将“耳形凸台2”由只能“缠绕的结构”改进为“既可以缠绕又可以卡线”的“穿孔式”,该种方式不需要让漆包线对正固定孔5插入,只需要从侧面卡入即可,同时配合线径的大小和开口的角度、形状和倒角等特征就能实现轻松卡入卡紧,而且很难从孔中滑出,真正实现“易进难出”的效果,与此同时,起始端和结尾端又都能进行缠线处理,绕线筒1两端的翻边表面等距开设有透漆孔3,方便漆流入,填充绕组间的空隙,强化绕组结构。

耳形孔4成梯形结构,且耳形孔4位于固定孔5一端的宽度小于耳形孔4远离固定孔5一端的宽度,便于使线条顺利置入固定孔5内。

绕线筒1两端翻边的表面等距设置有v型凸起7,且v型凸起7与绕线筒1设置为一体式结构,通过v型凸起7的设置增强了该汽车发电机骨架的支撑强度。

梯形叶片6的表面等距开设有条形孔8,起到较好的透气性。

耳形孔4及梯形叶片6的边角处均设置有倒角,通过设有倒角的耳形孔4便于线条顺利进入固定孔5内,能够较好的保护线条,通过设有倒角的梯形叶片6增加了该发电机骨架的美观性,同时防止该骨架与外界硬物发生碰撞。

梯形叶片6与绕线筒1两端的翻边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且绕线筒1两端的翻边与绕线筒1设置为一体式结构,该设置增强了该骨架整体的支撑强度。

“浸漆”工序时,第一步:先将绕线筒1固定在“绕线机”上,轴向可自由旋转,第二步:缠线开始的“起始端”,漆包线卡入“耳形孔4中”,可选择在骨架耳形凸台2上缠绕一圈作为辅助固线,第三步: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完成绕组的缠线,第四步:缠线最后的“结尾端”,需将漆包线缠绕到“耳形入台上”(一圈即可),再卡入孔内,第五步:剪断无关的漆包线,准备进入下个工序,第六步:到转子浸漆工序时,不管是“滴浸”还是“滚浸”,都会有漆流入缠线绕组内部,此时骨架上梯形叶片6上的条形孔8发挥排气作用,将空隙内的空气排出,第七步:下一个工序,转子烘焙,完全固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汽车发电机骨架,包括绕线筒(1)、耳形凸台(2)和梯形叶片(6),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1)两端的外侧均设置有翻边,且翻边的外侧等距设置有梯形叶片(6),所述绕线筒(1)两端外侧的梯形叶片(6)交叉设置,所述绕线筒(1)一端对称设置有耳形凸台(2),且耳形凸台(2)位于相邻两个梯形叶片(6)之间,所述耳形凸台(2)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固定孔(5)和耳形孔(4),且耳形孔(4)与固定孔(5)连通,所述绕线筒(1)两端的翻边表面等距开设有透漆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发电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形孔(4)成梯形结构,且耳形孔(4)位于固定孔(5)一端的宽度小于耳形孔(4)远离固定孔(5)一端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发电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1)两端翻边的表面等距设置有v型凸起(7),且v型凸起(7)与绕线筒(1)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发电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叶片(6)的表面等距开设有条形孔(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发电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形孔(4)及梯形叶片(6)的边角处均设置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发电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叶片(6)与绕线筒(1)两端的翻边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且绕线筒(1)两端的翻边与绕线筒(1)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发电机骨架,包括绕线筒、耳形凸台和梯形叶片,绕线筒两端的外侧均设置有翻边,且翻边的外侧等距设置有梯形叶片,绕线筒两端外侧的梯形叶片交叉设置,此汽车发电机骨架杜绝过去骨架在装配制造中缠线时会与“爪极”接触短路和伤线的问题;杜绝在正常使用中在耳形凸台的“缠线”部分会被离心力松脱甩出短路失效,无需再加其它辅助零件,在“结尾端”只需缠线一圈即可满足上述要去,同时解决绕组在不被束缚的情况下“应力回弹”问题,“起始端”和“结尾端”卡入圆孔后的引线处于中心对称的位置,方便下个工序的实施操作,进一步降低对“爪极”等零件的短路;在高速旋转时引线的受力被孔内壁支撑更为合理。

技术研发人员:闫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神电汽车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9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