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及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6533发布日期:2020-08-07 18:3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及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及适配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dc-dc90w适配器正常工作状态时输出19vdc。然而,当由于某种故障发生时,输出电压达到25v,此时线路中的某些电子元器件将损坏。为了彻底解决电子元器件损坏的问题,需要在适配器中设置保护线路。因此,针对上述需求,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及适配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其包括:集成电路u2、三极管集成电路u2、电容c1、电容c2以及电阻r1至r7;

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四引脚经电阻r4连接至所述三极管集成电路u2的发射极上,且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四引脚连接至并联设置的电阻r2和电容c2上,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一引脚经电阻r6和电阻r5与所述三极管集成电路u2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二引脚经电阻r5与所述三极管集成电路u2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三引脚经电阻r7和电阻r3与所述三极管集成电路u2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七电极经电容c1和电阻r3与三极管集成电路u2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六引脚与电阻r1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的改进,所述电阻r2经电容c3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的改进,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八引脚连接至所述三极管集成电路u2的集电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的改进,所述三极管集成电路u2为光敏三极管。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配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中,频率随着输出负载的变化而改变。输出重载时,产品交换频率是100khz,输出轻载时,产品交换频率是65khz,在轻载时,产品交换频率会降低,如此产品的交换损耗也会降低,从而可有效提高产品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其包括:集成电路u2、光耦u1、电容c1、电容c2以及电阻r1至r7;

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四引脚经电阻r4连接至所述光耦u1的发射极上,且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四引脚连接至并联设置的电阻r2和电容c2上,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一引脚经电阻r6和电阻r5与所述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二引脚经电阻r5与所述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三引脚经电阻r7和电阻r3与所述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七电极经电容c1和电阻r3与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六引脚与电阻r1相连接。

下面结合一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2、三极管集成电路u2、电容c1、电容c2以及电阻r1至r7。

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四引脚经电阻r4连接至所述光耦u1的发射极上,且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四引脚连接至并联设置的电阻r2和电容c2上,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一引脚经电阻r6和电阻r5与所述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二引脚经电阻r5与所述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三引脚经电阻r7和电阻r3与所述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七电极经电容c1和电阻r3与三极管集成电路u2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六引脚与电阻r1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集成电路u2为现有的电路结构,例如可选择型号为diodes/zxct1009电路模块结合应用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

集成电路u2pin4负责产品交换频率控制引脚,r2,c2的值决定频率的大小,u1是随着输出负载改变而改变,会影响集成电路u2pin1的电压大小,r2,c2构成了频率脉冲宽度调制(pwm),集成电路u2pin1,pin4,pin2构成了脉冲频率调制(pfm),即本实施例的电路整体构成了频率脉冲宽度调整(pwm)和脉冲频率调制(pfm)。

此外,所述电阻r2经电容c3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八引脚连接至所述三极管集成电路u2的集电极上。所述三极管集成电路u2为光敏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适配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中,频率随着输出负载的变化而改变。输出重载时,产品交换频率是100khz,输出轻载时,产品交换频率是65khz,在轻载时,产品交换频率会降低,如此产品的交换损耗也会降低,从而可有效提高产品的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2、光耦u1、电容c1、电容c2以及电阻r1至r7;

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四引脚经电阻r4连接至所述光耦u1的发射极上,且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四引脚连接至并联设置的电阻r2和电容c2上,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一引脚经电阻r6和电阻r5与所述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二引脚经电阻r5与所述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三引脚经电阻r7和电阻r3与所述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七电极经电容c1和电阻r3与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六引脚与电阻r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2经电容c3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八引脚连接至所述光耦u1的集电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u1为光敏三极管。

5.一种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具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及适配器,频率自适应调节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2、光耦U1、电容C1、电容C2以及电阻R1至R7;集成电路U2的第四引脚经电阻R4连接至光耦U1的发射极上,且集成电路U2的第四引脚连接至并联设置的电阻R2和电容C2上,集成电路U2的第一引脚经电阻R6和电阻R5与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接,集成电路U2的第二引脚经电阻R5与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接,集成电路U2的第三引脚与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接,集成电路U2的第七引脚与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中,频率随着输出负载的变化而改变。输出重载时,产品交换频率是100KHz,输出轻载时,产品交换频率是65KHz,在轻载时,产品交换频率会降低,如此产品的交换损耗也会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叶庆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健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3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