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室外的抗寒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7803发布日期:2020-09-18 20:3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室外的抗寒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室外的抗寒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分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和计量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端设备。配电箱在部分情况下可理解为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

现有的配电箱无法适应严寒环境的使用,原因在于其内部安装的电器元件大财采用金属作为弹性构建,在严寒环境下金属的脆性将会提高,脆性提高的金属容易使用寿命将会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室外的抗寒配电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室外的抗寒配电箱,包括外箱和内箱,所述外箱的内壁上设置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连接座,所述外箱内部设置有内箱,所述外箱和内箱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外箱通过螺丝安装有两组铰链,所述外箱通过铰链与门板转动连接,所述外箱和内箱之间的空间内部填装有隔热层;

所述内箱内部上端开有内箱管,圆形管状结构的内箱管与其相邻的外箱上开设的外箱口贴合,所述内箱内部与内箱管相邻的侧壁上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轮廓呈板状的阻挡板,所述内箱上端远离阻挡板的一端设置有控制盒,所述内箱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组卡轨,所述内箱的底部左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左侧为与外界连通的通气腔,所述通气腔上端内部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外侧套设有橡胶筒,所述橡胶筒贴合在其相邻的内箱和挡板的侧壁上,所述橡胶筒下侧的通气腔内部设置有电加热棒和若干组鳍片构成的加热构建件,所述通气腔下端设置有托框,所述托框呈矩形框状结构,所述托框内部嵌装有磁铁,所述托框下端吸附固定有吸水棉和下盒。

优选的,所述内箱通过沉头螺丝穿过其与连接座相邻的侧壁进入连接座中的螺纹孔内部与连接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的材质为吸音隔热棉,所述隔热层上开有若干组通孔,通孔的位置与连接座的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控制盒内置plc、温度传感器和电机驱动器,所述控制盒分别与伸缩杆、风扇和电加热棒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盒为开口向下的盒装结构,所述下盒上端水平部分开有与托框内部轮廓对应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用于室外的抗寒配电箱,可通过电加热棒配合鳍片和风扇的方式将输入配电箱内的空气温度提升,让配电箱内的环境温度达到其内部的电气设备稳定工作所需要的温度,从而实现延长其内部电气元件使用寿命的目的,降低因温度过低导致的金属脆性提高使用寿命减短的问题;通过隔热层、外箱和内向构成的三重结构提高内箱内部空气的存温能力,降低内箱内部热量的流失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中:1门板、2铰链、3外箱、4连接座、5内箱、6控制盒、7外箱口、8内箱管、9阻挡板、10伸缩杆、11隔热层、12卡轨、13通气腔、14风扇、15橡胶筒、16鳍片、17挡板、18电加热棒、19磁铁、20吸水棉、21下盒、22托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用于室外的抗寒配电箱,包括外箱3和内箱5,所述外箱3的内壁上设置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连接座4,所述外箱3内部设置有内箱5,所述外箱3和内箱5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外箱3通过螺丝安装有两组铰链2,所述外箱3通过铰链2与门板1转动连接,所述外箱3和内箱5之间的空间内部填装有隔热层11;

所述内箱5内部上端开有内箱管8,圆形管状结构的内箱管8与其相邻的外箱3上开设的外箱口7贴合,所述内箱5内部与内箱管8相邻的侧壁上固定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轮廓呈板状的阻挡板9,所述内箱5上端远离阻挡板9的一端设置有控制盒6,所述内箱5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组卡轨12,所述内箱5的底部左侧设置有挡板17,所述挡板17左侧为与外界连通的通气腔13,所述通气腔13上端内部设置有风扇14,所述风扇14外侧套设有橡胶筒15,所述橡胶筒15贴合在其相邻的内箱5和挡板17的侧壁上,所述橡胶筒15下侧的通气腔13内部设置有电加热棒18和若干组鳍片16构成的加热构建件,所述通气腔13下端设置有托框22,所述托框22呈矩形框状结构,所述托框22内部嵌装有磁铁19,所述托框22下端吸附固定有吸水棉20和下盒21,吸水棉20吸收空气中的部分水分。

具体的,所述内箱5通过沉头螺丝穿过其与连接座4相邻的侧壁进入连接座4中的螺纹孔内部与连接座4连接,使用沉头螺丝可避免螺丝头在内箱5中突出,降低安装电气元件时电气元件被螺丝头挡住的问题,内箱5和外箱3通过螺丝连接易于拆卸。

具体的,所述隔热层11的材质为吸音隔热棉,所述隔热层11上开有若干组通孔,通孔的位置与连接座4的位置对应,隔热层11不得干涉连接座4和内箱5的连接。

具体的,所述控制盒6内置plc、温度传感器和电机驱动器,所述控制盒6分别与伸缩杆10、风扇14和电加热棒18电性连接,plc的型号为fx1n-14mt,温度传感器为pt1000温感电阻,电机驱动器的型号为7tpsm4220。

具体的,所述下盒21为开口向下的盒装结构,所述下盒21上端水平部分开有与托框22内部轮廓对应的开口,下盒21为铁质,吸水棉20粘接固定在其内部。

具体的,该用于室外的抗寒配电箱,空气内被通气腔13中的风扇14带向内箱5内部,带入前经过加热棒18配合鳍片16加热,吸水棉20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将热空气输送到内箱5内部,风扇14、加热棒18和伸缩杆10的工作状态由控制盒6确定,控制盒6内置的plc预设一个温度,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数值未到达这个值时驱动风扇14和加热棒18工作,到达时停止工作,需要换气时伸缩杆10收缩,阻挡板9随之下移后空气从外箱口7和内箱管8中排除,伸缩杆10为电机驱动伸缩的类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室外的抗寒配电箱,包括外箱(3)和内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3)的内壁上设置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连接座(4),所述外箱(3)内部设置有内箱(5),所述外箱(3)和内箱(5)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外箱(3)通过螺丝安装有两组铰链(2),所述外箱(3)通过铰链(2)与门板(1)转动连接,所述外箱(3)和内箱(5)之间的空间内部填装有隔热层(11);

所述内箱(5)内部上端开有内箱管(8),圆形管状结构的内箱管(8)与其相邻的外箱(3)上开设的外箱口(7)贴合,所述内箱(5)内部与内箱管(8)相邻的侧壁上固定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轮廓呈板状的阻挡板(9),所述内箱(5)上端远离阻挡板(9)的一端设置有控制盒(6),所述内箱(5)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组卡轨(12),所述内箱(5)的底部左侧设置有挡板(17),所述挡板(17)左侧为与外界连通的通气腔(13),所述通气腔(13)上端内部设置有风扇(14),所述风扇(14)外侧套设有橡胶筒(15),所述橡胶筒(15)贴合在其相邻的内箱(5)和挡板(17)的侧壁上,所述橡胶筒(15)下侧的通气腔(13)内部设置有电加热棒(18)和若干组鳍片(16)构成的加热构建件,所述通气腔(13)下端设置有托框(22),所述托框(22)呈矩形框状结构,所述托框(22)内部嵌装有磁铁(19),所述托框(22)下端吸附固定有吸水棉(20)和下盒(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的抗寒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5)通过沉头螺丝穿过其与连接座(4)相邻的侧壁进入连接座(4)中的螺纹孔内部与连接座(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的抗寒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1)的材质为吸音隔热棉,所述隔热层(11)上开有若干组通孔,通孔的位置与连接座(4)的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的抗寒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6)内置plc、温度传感器和电机驱动器,所述控制盒(6)分别与伸缩杆(10)、风扇(14)和电加热棒(18)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的抗寒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21)为开口向下的盒装结构,所述下盒(21)上端水平部分开有与托框(22)内部轮廓对应的开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外的抗寒配电箱,包括外箱和内箱,所述外箱的内壁上设置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连接座,所述外箱内部设置有内箱,所述外箱和内箱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外箱通过螺丝安装有两组铰链,所述外箱通过铰链与门板转动连接,所述外箱和内箱之间的空间内部填装有隔热层,所述内箱内部上端开有内箱管,圆形管状结构的内箱管与其相邻的外箱上开设的外箱口贴合,所述内箱内部与内箱管相邻的侧壁上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轮廓呈板状的阻挡板,所述内箱上端远离阻挡板的一端设置有控制盒。该用于室外的抗寒配电箱,具有主动加温的功能以抵御外界的寒冷天气,保证其内部的设备运行,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静;左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丽静
技术研发日:2020.01.15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