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8434发布日期:2020-09-01 18:3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配电箱。



背景技术:

现代建设少不了用电气,一般通过配电箱来统一管理电力,市面上的配电箱通过箱体本身扇热不能有效解决内部电力部件散热需求导致部件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加速设备老化导致设备损坏增加使用陈本,现在施工现场普遍灰尘较设备在灰尘的侵蚀下容易断路故障导致设备部能稳定运行,市面上的配电箱普遍采用手动关门在工作是操作人员有时会遗忘门没有关造成电力设施暴露在施工环境下的运行电力设备会有不懂设备使用的人去玩弄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并且造成跟多灰尘进入电力设备导致设备老化落灰。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配电箱,达到了防尘和扇热的效果并且能自动关门。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气配电箱,包括柜体、顶盖、支柱、排风扇、密封圈、支架、模块盒、进出线孔、门板、把手、固定块、弹簧铰链、凹槽、背板、侧板、过滤孔、上板和底板,所述弹簧铰链包括圆筒、弹簧、上卡块和下卡块,所述顶盖底部与支柱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排风扇顶部与柜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柱右侧与背板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左侧与侧板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底部与侧板右侧固定连,所述模块盒左侧与支架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进出线孔开设于背板底部,所述门板左侧与把手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左侧与门板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铰链左侧与门板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右侧与柜体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背板右侧与侧板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孔开设于侧板正面,所述上板底部与侧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背板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风扇外壁与上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板开设于柜体顶部。

优选的,所述圆筒内部与弹簧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弹簧顶部与上卡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卡块顶部与弹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筒外壁与上卡块外壁活动连接,所述下卡块外壁与圆筒外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板左侧与密封圈右侧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圈顶部与上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与底板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盖与斜面以及三个所述支柱之间相互匹配,三个所述排风扇与上板内开孔相匹配,三个所述支架与柜体相互匹配,所述上卡块与固定块相互匹配,所述下卡块与凹槽相互匹配。

优选的,七个所述进出线孔距离间隔一致且呈一字排列,六个所述过滤孔内设置有过滤网。

一种电气配电箱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电气配电箱通过过滤孔进入新鲜空气流动到排风扇通入电力使内部空气加速排出达到了散热的效果。

2、该电气配电箱通过弹簧铰链的弹力将门板与密封圈靠拢,根据弹簧铰链的结构特性达到了自动关门的效果,通过密封圈隔绝外部灰尘和密封门板与侧板的缝隙达到了隔绝外部灰尘进入柜体。

3、该电气配电箱通过进出线孔接入电力连接模块盒内的设备,通过支架上的模块盒排布规律可以合理的排布设备达到了设备的整齐规范方便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圈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簧铰链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顶盖、3支柱、4排风扇、5密封圈、6支架、7模块盒、8进出线孔、9门板、10把手、11固定块、12弹簧铰链、13凹槽、14背板、15侧板、16过滤孔、17上板、18底板、19圆筒、20弹簧、21上卡块、22下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气配电箱,如图1-4所示,包括柜体1、顶盖2、支柱3、排风扇4、密封圈5、支架6、模块盒7、进出线孔8、门板9、把手10、固定块11、弹簧铰链12、凹槽13、背板14、侧板15、过滤孔16、上板17和底板18,弹簧铰链12包括圆筒19、弹簧20、上卡块21和下卡块22,顶盖2底部与支柱3顶部固定连接,排风扇4顶部与柜体1顶部固定连接,排风扇4外壁与上板17内壁固定连接,上板17开设于柜体1顶部,支柱3右侧与背板14左侧固定连接,密封圈5左侧与侧板15右侧固定连接,门板9左侧与密封圈5右侧活动连接,密封圈5顶部与上板17底部固定连接,密封圈5与底板18顶部固定连接,支架6底部与侧板15右侧固定连,模块盒7左侧与支架6右侧固定连接,进出线孔8开设于背板14底部,门板9左侧与把手10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块11左侧与门板9右侧固定连接,弹簧铰链12左侧与门板9右侧固定连接,圆筒19内部与弹簧20外壁活动连接,弹簧20顶部与上卡块21底部固定连接,下卡块22顶部与弹簧20底部固定连接,圆筒19外壁与上卡块21外壁活动连接,下卡块22外壁与圆筒19外壁活动连接,顶盖2与斜面以及三个支柱3之间相互匹配,三个排风扇与上板17内开孔相匹配,三个支架6与柜体1相互匹配,上卡块21与固定块11相互匹配,下卡块22与凹槽13相互匹配,凹槽13右侧与柜体1左侧固定连接,背板14右侧与侧板15左侧固定连接,七个进出线孔8距离间隔一致且呈一字排列,六个过滤孔16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孔16开设于侧板15正面,上板17底部与侧板15顶部固定连接,底板18与背板14底部固定连接。

使用时通过进出线孔8接入电力连接模块盒7内的设备,通过支架6上的模块盒7排布规律可以合理的排布设备,通过过滤孔16进入新鲜空气流动到排风扇4通入电力使内部空气加速排出,通过弹簧铰链12的弹力将门板9与密封圈5靠拢,通过密封圈5隔绝外部灰尘和密封门板9与侧板14的缝隙,通过顶盖2抵挡灰尘落入上板17上,支柱3为排风扇4排出的风提供空间,柜体1内的热量向顶盖2两边排出。

该电气配电箱通过过滤孔16进入新鲜空气流动到排风扇4通入电力使内部空气加速排出达到了散热的效果。

其次,通过弹簧铰链12的弹力将门板9与密封圈5靠拢,根据弹簧铰链12的结构特性达到了自动关门的效果,通过密封圈5隔绝外部灰尘和密封门板9与侧板14的缝隙达到了隔绝外部灰尘进入柜体1。

并且,通过进出线孔8接入电力连接模块盒7内的设备,通过支架6上的模块盒7排布规律可以合理的排布设备达到了设备的整齐规范方便管理。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气配电箱,包括柜体(1)、顶盖(2)、支柱(3)、排风扇(4)、密封圈(5)、支架(6)、模块盒(7)、进出线孔(8)、门板(9)、把手(10)、固定块(11)、弹簧铰链(12)、凹槽(13)、背板(14)、侧板(15)、过滤孔(16)、上板(17)和底板(18),所述弹簧铰链(12)包括圆筒(19)、弹簧(20)、上卡块(21)和下卡块(2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底部与支柱(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排风扇(4)顶部与柜体(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柱(3)右侧与背板(14)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5)左侧与侧板(15)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6)底部与侧板(15)右侧固定连,所述模块盒(7)左侧与支架(6)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进出线孔(8)开设于背板(14)底部,所述门板(9)左侧与把手(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1)左侧与门板(9)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铰链(12)左侧与门板(9)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凹槽(13)右侧与柜体(1)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背板(14)右侧与侧板(15)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孔(16)开设于侧板(15)正面,所述上板(17)底部与侧板(1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8)与背板(14)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扇(4)外壁与上板(17)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板(17)开设于柜体(1)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9)内部与弹簧(20)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弹簧(20)顶部与上卡块(2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卡块(22)顶部与弹簧(2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筒(19)外壁与上卡块(21)外壁活动连接,所述下卡块(22)外壁与圆筒(19)外壁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9)左侧与密封圈(5)右侧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圈(5)顶部与上板(1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5)与底板(18)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与斜面以及三个所述支柱(3)之间相互匹配,三个所述排风扇与上板(17)内开孔相匹配,三个所述支架(6)与柜体(1)相互匹配,所述上卡块(21)与固定块(11)相互匹配,所述下卡块(22)与凹槽(13)相互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配电箱,其特征在于:七个所述进出线孔(8)距离间隔一致且呈一字排列,六个所述过滤孔(16)内设置有过滤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配电箱,涉及电气领域。该电气配电箱,顶盖底部与支柱顶部固定连接,排风扇顶部与柜体顶部固定连接,支柱右侧与背板左侧固定连接,密封圈左侧与侧板右侧固定连接,支架底部与侧板右侧固定连,模块盒左侧与支架右侧固定连接,进出线孔开设于背板底部,门板左侧与把手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块左侧与门板右侧固定连接,弹簧铰链左侧与门板右侧固定连接,凹槽右侧与柜体左侧固定连接,背板右侧与侧板左侧固定连接,过滤孔开设于侧板正面,上板底部与侧板顶部固定连接,底板与背板底部固定连接。该电气配电箱有效隔绝外部灰尘增加扇热效率并且可以自动关门。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安利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良
技术研发日:2020.01.19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