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变频器直流母线充电的应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6148发布日期:2020-11-06 12:4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变频器直流母线充电的应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直流母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变频器直流母线充电的应用装置。



背景技术: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便携式变频器在长时间未使用后,得根据便携式变频器内部存储电能的剩余情况进行外部直流母线充电,现有的直流母线充电大多需要外接电源,并且无法根据电能情况调节直流母线充电的电流大小,容易损坏便携式变频器。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变频器直流母线充电的应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便携式变频器在长时间未使用后,得根据便携式变频器内部存储电能的剩余情况进行外部直流母线充电,现有的直流母线充电大多需要外接电源,并且无法根据电能情况调节直流母线充电的电流大小,容易损坏便携式变频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变频器直流母线充电的应用装置,包括变频器壳体,所述变频器壳体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变频器本体,所述变频器壳体的底部内嵌设置有插座,所述插座与变频器本体之间连通设置有直流传输线,所述变频器壳体的前表面上端中部设置有操控面板,所述操控面板的下方设置有变频调节按钮,所述变频器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直流母线充电槽,所述直流母线充电槽前端表面中部设置有电子显示屏,所述电子显示屏的右端设置有两组电阻调节旋钮,所述电子显示屏的左端水平设置有电流调节开关,所述电流调节开关的下方水平设置有标码刻度线,所述直流母线充电槽的左侧壁中部连通设置有电源连接线,所述直流母线充电槽的内腔底部竖直设置有插头。

优选的,所述插座和插头分为矩形结构和圆柱形结构两组,所述插座和插头相互吻合对接。

优选的,所述直流母线充电槽的内腔设置有与变频器壳体下端相互对接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直流母线充电槽的外部为绝缘塑料结构。

优选的,所述操控面板与变频器本体之间通过内部连接线相互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操控面板可以查看变频器本体内部剩余储存的电能,根据直流母线充电槽和电流调节开关的配合调节直流母线的电流大小,将变频器壳体的下端插入直流母线充电槽的内腔,使得插座与插头相互配合对接,进行电源传输充电,无需外接线路进行充电,使得充电的操作过程更具安全,并且对便携式变频器的电能输入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避免损坏变频器,使得操作过程更加合理科学,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频器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直流母线充电槽结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变频器壳体,2-变频器本体,3-插座,4-直流传输线,5-操控面板,6-变频调节按钮,7-直流母线充电槽,8-电子显示屏,9-电阻调节旋钮,10-电流调节开关,11-标码刻度线,12-电源连接线,13-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变频器直流母线充电的应用装置,包括变频器壳体1,变频器壳体1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变频器本体2,变频器壳体1的底部内嵌设置有插座3,插座3与变频器本体2之间连通设置有直流传输线4,变频器壳体1的前表面上端中部设置有操控面板5,操控面板5的下方设置有变频调节按钮6,变频器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直流母线充电槽7,直流母线充电槽7前端表面中部设置有电子显示屏8,电子显示屏8的右端设置有两组电阻调节旋钮9,电子显示屏8的左端水平设置有电流调节开关10,电流调节开关10的下方水平设置有标码刻度线11,直流母线充电槽7的左侧壁中部连通设置有电源连接线12,直流母线充电槽7的内腔底部竖直设置有插头13。

其中,插座3和插头13分为矩形结构和圆柱形结构两组,插座3和插头13相互吻合对接。其次,直流母线充电槽7的内腔设置有与变频器壳体1下端相互对接的凹槽。再者,直流母线充电槽7的外部为绝缘塑料结构。最后,操控面板5与变频器本体2之间通过内部连接线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通过操控面板5可以查看变频器本体2内部剩余储存的电能,根据直流母线充电槽7和电流调节开关10的配合调节直流母线的电流大小,将变频器壳体1的下端插入直流母线充电槽7的内腔,使得插座3与插头13相互配合对接,进行电源传输充电,无需外接线路进行充电,使得充电的操作过程更具安全,并且对便携式变频器的电能输入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避免损坏变频器,使得操作过程更加合理科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变频器直流母线充电的应用装置,包括变频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壳体(1)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变频器本体(2),所述变频器壳体(1)的底部内嵌设置有插座(3),所述插座(3)与变频器本体(2)之间连通设置有直流传输线(4),所述变频器壳体(1)的前表面上端中部设置有操控面板(5),所述操控面板(5)的下方设置有变频调节按钮(6),所述变频器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直流母线充电槽(7),所述直流母线充电槽(7)前端表面中部设置有电子显示屏(8),所述电子显示屏(8)的右端设置有两组电阻调节旋钮(9),所述电子显示屏(8)的左端水平设置有电流调节开关(10),所述电流调节开关(10)的下方水平设置有标码刻度线(11),所述直流母线充电槽(7)的左侧壁中部连通设置有电源连接线(12),所述直流母线充电槽(7)的内腔底部竖直设置有插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频器直流母线充电的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3)和插头(13)分为矩形结构和圆柱形结构两组,所述插座(3)和插头(13)相互吻合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频器直流母线充电的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母线充电槽(7)的内腔设置有与变频器壳体(1)下端相互对接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频器直流母线充电的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母线充电槽(7)的外部为绝缘塑料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频器直流母线充电的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面板(5)与变频器本体(2)之间通过内部连接线相互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变频器直流母线充电技术领域一种便携式变频器直流母线充电的应用装置,包括变频器壳体,所述变频器壳体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变频器本体,所述变频器壳体的底部内嵌设置有插座,所述插座与变频器本体之间连通设置有直流传输线,所述变频器壳体的前表面上端中部设置有操控面板,所述操控面板的下方设置有变频调节按钮,将变频器壳体的下端插入直流母线充电槽的内腔,使得插座与插头相互配合对接,进行电源传输充电,无需外接线路进行充电,使得充电的操作过程更具安全,并且对便携式变频器的电能输入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避免损坏变频器,使得操作过程更加合理科学,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方金冰;游木森;刘以成;袁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盈盛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0
技术公布日:2020.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