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型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6250发布日期:2020-10-30 21:4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型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型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公告号为cn20307169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包括机壳,机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端盖及后端盖,定子及转子安装在机壳内,前端盖设有第一螺钉孔,后端盖设有第二螺钉孔,一螺栓穿过第一螺钉孔及第二螺钉孔,其中,前端盖在第一螺钉孔的周边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密封圈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后端盖在第二螺钉孔的周边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密封圈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这种电机生产工序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且生产效率更高。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电机在工作过程中,定子和转子等零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无法及时散出,造成电机内部热量的堆积,影响电机内部零件的工作性能,其内的零部件容易因发热而烧毁,影响电机及其内部零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型电机,对电机进行散热,保证电机的工作性能,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散热型电机,包括机壳和安装于机壳内的定子和转子,所述机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端盖及后端盖,所述后端盖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机壳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机壳内的热量散失到大气中,对电机的机壳内部有效地进行散热,保证电机的工作性能,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子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延伸出所述后端盖,所述转轴的外壁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位于所述机壳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工作时,转子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扇叶转动,扇叶推动气体运动,气体从第一通孔进入机壳内,在机壳内进行热量交换,从第二通孔排出,将机壳内部的热量带出,扇叶加快了气体的流动,提高了对机壳内部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扇叶与所述转轴的连接处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壁,所述扇叶固定安装于所述套管的外壁,所述套管与所述转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栓连接套管与转轴,使扇叶与转轴连接,固定性高,也便于扇叶与转轴之间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壳的后端连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位于所述扇叶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罩将扇叶进行隔离,对其进行保护,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罩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于所述机壳的后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连接,固定性高,使保护罩稳定安装于电机后端进行保护;同时,便于保护罩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罩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经过开口从第一通孔进入机壳内,在机壳内进行热量交换,从第二通孔排出,将机壳内部的热量带出进行散热,滤网对气体进行过滤,不易产生杂质进入电机内部而影响使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后端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从第一通孔进入机壳内,在机壳内进行热量交换,从第二通孔排出,将机壳内部的热量带出进行散热,第一通孔均匀分布,使得气体的流动更加均匀,提升了散热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机壳、后端盖、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设置,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机壳内的热量散失到大气中,对电机的机壳内部有效地进行散热,保证电机的工作性能,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2.通过转轴和扇叶的设置,电机工作时,转子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扇叶转动,扇叶推动气体运动,气体从第一通孔进入机壳内,在机壳内进行热量交换,从第二通孔排出,将机壳内部的热量带出,扇叶加快了气体的流动,提高了对机壳内部的散热效果。

3.通过保护罩的设置,保护罩将扇叶进行隔离,对其进行保护,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隐藏保护罩和滤网后用于体现扇叶和第一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11、前端盖;12、后端盖;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转轴;5、扇叶;6、套管;61、第一螺栓;7、保护罩;71、第二螺栓;8、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散热型电机,包括机壳1,机壳1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端盖11及后端盖12,后端盖12开设有第一通孔2,第一通孔2均匀分布于后端盖12,机壳1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3。通过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将机壳1内的热量散失到大气中,对电机的机壳1内部有效地进行散热,保证电机的工作性能,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机壳1内设有定子和转子,转子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前端盖11与后端盖12,转轴4延伸出前端盖11的一端为输出端,用来传动连接其它设备。转轴4延伸出后端盖12的一端外壁套设有套管6,套管6与转轴4通过第一螺栓61连接,第一螺栓61依次螺纹穿设于套管6与转轴4。套管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扇叶5,扇叶5周向均匀安装于套管6的外壁。螺栓连接套管6与转轴4,使扇叶5与转轴4连接,固定性高,也便于扇叶5与转轴4之间的拆装。电机工作时,转子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带动扇叶5转动,扇叶5推动气体运动,气体从第一通孔2进入机壳1内,在机壳1内进行热量交换,从第二通孔3排出,将机壳1内部的热量带出,扇叶5加快了气体的流动,提高了对机壳1内部的散热效果。

参照图1和图2,机壳1的后端通过第二螺栓71连接有保护罩7,便于保护罩7的拆装,保护罩7位于扇叶5的外侧,保护罩7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滤网8,滤网8位于扇叶5远离后端盖12的一侧。保护罩7将扇叶5进行隔离,对其进行保护,安全可靠。滤网8对气体进行过滤,不易产生杂质进入电机内部而影响使用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电机工作时,转子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带动扇叶5转动,扇叶5推动气体运动,气体从保护罩7的开口进入,经过滤网8的过滤,从第一通孔2均匀进入机壳1内,在机壳1内进行热量交换,从第二通孔3排出,将机壳1内的热量散失到大气中,对电机的机壳1内部有效地进行散热,保证电机的工作性能,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型电机,包括机壳(1)和安装于机壳(1)内的定子和转子,所述机壳(1)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端盖(11)及后端盖(1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12)开设有第一通孔(2),所述机壳(1)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3),所述转子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延伸出所述后端盖(12),所述转轴(4)的外壁连接有扇叶(5),所述扇叶(5)位于所述机壳(1)外,所述扇叶(5)与所述转轴(4)的连接处设有套管(6),所述套管(6)套设于所述转轴(4)的外壁,所述扇叶(5)固定安装于所述套管(6)的外壁,所述套管(6)与所述转轴(4)通过第一螺栓(61)连接,所述机壳(1)的后端连接有保护罩(7),所述保护罩(7)位于所述扇叶(5)的外侧,所述保护罩(7)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滤网(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7)通过第二螺栓(71)连接于所述机壳(1)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均匀分布于所述后端盖(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型电机,其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机壳和安装于机壳内的定子和转子,所述机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端盖及后端盖,所述后端盖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机壳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机壳内的热量散失到大气中,对电机的机壳内部有效地进行散热,保证电机的工作性能,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殷明;胡军;张兴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欧德思电机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0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