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1294发布日期:2021-03-12 11:0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由于电动设备的所用的充电工具运行参数都是固定的,所以常常在使用的时候,只能进行该固定参数下的运行,且不能很容易地被配置与多种应用,因此需要并机来实现多个电源模块工作,提高运行方式,但是在需要较高的电池容量时,由于电池组的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因此,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装配混乱、搭建不易的问题;同时,由于电动工具(如园林工具)使用的充电工具的电压与普通的3c产品电压偏大,所以两者的充电方式并不能互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装配困难、充电工具充电对象单一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包括:

电源模块,一个或多个电源模块之间能够相互匹配形成电池电源组,用于逆变器模块提供输出电压;

逆变器模块,连接于每个电源模块,用于将电源模块转换交流电后输出;

电池外壳,电源模块和逆变器模块均设于电池外壳内,用于装拆电源模块和逆变器模块的位置。

作为优选,逆变器模块与电源模块之间通过正负极公母插片插接连接。

作为优选,电源模块连接有充电指示器,充电指示器用于识别电源模块的充电状态。

作为优选,电源模块上设有输出端口和输入端口,输出端口连接有插头,输入端口连接有插槽,插头插入插槽后相配合连接,插头为可伸缩式插头。

作为优选,电池外壳包括外壳本体、把手和卡槽位,把手位于外壳本体顶部的两侧,卡槽位于外壳本体底部与把手对应的位置,把手嵌入于卡槽位内使相邻的电池外壳固定。

作为优选,电池外壳内设有电池容腔,电池容腔用于放置电源模块和逆变器模块;电池外壳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通风网,通风网的内侧均设有风扇安装位,两个风扇安装位相对应设置,风扇安装位上设置有散热风扇。

作为优选,逆变器模块还连接有输出连接器,输出连接器包括usb插头、12筒式连接器和12v点烟器连接器。

作为优选,逆变器模块还包括电压选择开关和用于识别输出电压电平的指示器。

作为优选,外壳本体内侧底端上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若干固定柱,若干固定柱环绕形成放置腔,放置腔用于限制电池模块的位置。

作为优选,电源模块用于电动工具供电。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源模块的设置,使多个电源可以进行相互堆叠,适用于不同的电源需求,方便实际适用的过程中不同的应用,通过逆变器模块将输出电流转换成3c产品可使用的电流,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电池外壳,可以容易将整个系统进行拼装和拆卸,从而形成一体,便于进行携带电源系统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中电池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中:11—外壳本体、12—把手、13—卡槽位、14—插头、15—插槽、2—电池容腔、31—通风网、32—散热风扇、4—固定柱、41—放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包括:

电源模块,一个或多个电源模块之间能够相互匹配形成电池电源组,用于逆变器模块提供输出电压;

逆变器模块,连接于每个电源模块,用于将电源模块转换交流电后输出;

电池外壳,电源模块和逆变器模块均设于电池外壳内,用于装拆电源模块和逆变器模块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源模块的设置,使多个电源可以进行相互堆叠,适用于不同的电源需求,方便实际适用的过程中不同的应用,通过逆变器模块将输出电流转换成3c产品可使用的电流,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电池外壳,可以容易将整个系统进行拼装和拆卸,从而形成一体,便于进行携带和使用电源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逆变器模块与电源模块之间通过正负极公母插片插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模块连接有充电指示器,充电指示器用于识别电源模块的充电状态,可以实时反馈电源储能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模块上设有输出端口和输入端口,输出端口连接有插头14,输入端口连接有插槽15,插头14插入插槽15后相配合连接,插头14为可伸缩式插头,方便电源模块进行相互间的插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池外壳包括外壳本体11、把手12和卡槽位13,把手12位于外壳本体11顶部的两侧,卡槽位13于外壳本体11底部与把手12对应的位置,把手12嵌入于卡槽位13内使相邻的电池外壳固定,使相邻间的电源模块可以进行固定位置,提高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池外壳内设有电池容腔2,电池容腔2用于放置电源模块和逆变器模块;电池外壳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通风网31,通风网31的内侧均设有风扇安装位,两个风扇安装位相对应设置,风扇安装位上设置有散热风扇32,有效提高内部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逆变器模块还连接有输出连接器,输出连接器包括usb插头、12筒式连接器和12v点烟器连接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逆变器模块还包括电压选择开关和用于识别输出电压电平的指示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外壳本体11内侧底端上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若干固定柱4,若干固定柱4环绕形成放置腔41,放置腔41用于限制电池模块的位置,使电源模块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模块用于电动工具供电。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电源模块,各个电源模块之间能够相互匹配形成电池电源组,用于逆变器模块提供输出电压;

逆变器模块,连接于每个电源模块,用于将电源模块转换交流电后输出;

电池外壳,电源模块和逆变器模块均设于电池外壳内,用于装拆电源模块和逆变器模块的位置;

其中,电池外壳包括外壳本体(11)、把手(12)和卡槽位(13),把手(12)位于外壳本体(11)顶部的两侧,卡槽位(13)于外壳本体(11)底部与把手(12)对应的位置,把手(12)嵌入于卡槽位(13)内使相邻的电池外壳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逆变器模块与电源模块之间通过正负极公母插片插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连接有充电指示器,充电指示器用于识别电源模块的充电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上设有输出端口和输入端口,输出端口连接有插头(14),输入端口连接有插槽(15),插头(14)插入插槽(15)后相配合连接,插头(14)为可伸缩式插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外壳内设有电池容腔(2),电池容腔(2)用于放置电源模块和逆变器模块;电池外壳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通风网(31),通风网(31)的内侧均设有风扇安装位,两个风扇安装位相对应设置,风扇安装位上设置有散热风扇(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逆变器模块还连接有输出连接器,输出连接器包括usb插头、12筒式连接器和12v点烟器连接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逆变器模块还包括电压选择开关和用于识别输出电压电平的指示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外壳本体(11)内侧底端上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若干固定柱(4),若干固定柱(4)环绕形成放置腔(41),放置腔(41)用于限制电池模块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用于电动工具供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一个或多个电源模块之间能够相互匹配形成电池电源组,用于逆变器模块提供输出电压;逆变器模块,连接于每个电源模块,用于将电源模块转换交流电后输出;电池外壳,电源模块和逆变器模块均设于电池外壳内,用于装拆电源模块和逆变器模块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源模块的设置,使多个电源可以进行相互堆叠,适用于不同的电源需求,方便实际适用的过程中不同的应用,通过逆变器模块将输出电流转换成3C产品可使用的电流,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电池外壳,可以容易将整个系统进行拼装和拆卸,从而形成一体,便于进行携带和使用电源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红;王洪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3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