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电缆抽拉辅助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81306发布日期:2021-03-16 22:50阅读:72来源:国知局
地埋电缆抽拉辅助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铺设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地埋电缆抽拉辅助球。



背景技术:

在我国国民经济与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现在,各个城市对电力系统的供电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电缆引线布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面貌,也为生活带来了一定不便,露天电缆电路受环境影响发生故障损坏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有了地下敷设电缆的应对措施,地下电缆和电塔上的架空线路一样,都是电力家族的成员,把发电厂出来的电能运到我们身边,建地下电缆,可以节约城市用地资源。

一般来说重量较轻,线路较短的电缆,是由人工敷设的,遇到人力拉不动的工程,就得找机械帮忙了,但机械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电缆进行铁丝缠绕,会造成电缆头部1.5米左右电缆损坏,在穿线过程中,进行地下电缆敷设的各个区域由于地质条件不同、环境温度湿度差异、气候条件等外在原因导致电缆的敷设难度较大,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电缆与管道摩擦力的地埋电缆抽拉辅助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地埋电缆抽拉辅助球,包括卡接在一起的两个半球体,两个所述半球体之间设置穿过球心的电缆穿孔,所述电缆穿孔与电缆紧密配合,所述半球体包括与所述电缆紧密连接的内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外套装有外滚动部,所述内连接部和所述外滚动部之间设置有多个滚珠,所述内连接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滚珠一一配合的限位凹坑,所述外滚动部的内壁上周向设置有与所述滚珠配合的滑动限位导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连接部和所述外滚动部之间设置有四列延伸方向与所述电缆穿孔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滚珠,每行所述滚珠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滑动限位导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半球体的所述内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多组卡接装置,两个所述半球体的所述外滚动部之间也设置有多组卡接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接装置包括设置在一个所述半球体上的卡接柱,所述卡接柱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柔性倒钩,另一个所述半球体上对应设置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连通有卡接腔,所述卡接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卡接柱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柔性倒钩的外径,所述卡接腔的内径大于所述柔性倒钩的外径,所述卡接腔的深度与所述卡接孔的深度之和大于所述卡接柱的长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地埋电缆抽拉辅助球,包括卡接在一起的两个半球体,两个所述半球体之间设置穿过球心的电缆穿孔,所述电缆穿孔与电缆紧密配合,所述半球体包括与所述电缆紧密连接的内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外套装有外滚动部,所述内连接部和所述外滚动部之间设置有多个滚珠,所述内连接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滚珠一一配合的限位凹坑,所述外滚动部的内壁上周向设置有与所述滚珠配合的滑动限位导槽;本辅助球可直接紧密扣合在电缆上,随电缆在穿线管内滚动,增加电缆滑动速度;同时防止电缆在进行坡道爬升时产生阻滞。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连接部面向外滚动部一侧的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滚动部面向内连接部一侧的平视图;

图中:11-电缆穿孔;12-电缆;21-内连接部;22-外滚动部;31-滚珠;32-限位凹坑;33-滑动限位导槽;41-卡接柱;42-柔性倒钩;43-卡接腔;44-卡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地埋电缆抽拉辅助球,包括卡接在一起的两个半球体,两个所述半球体之间设置穿过球心的电缆穿孔11,所述电缆穿孔11与电缆12紧密配合,所述半球体包括与所述电缆12紧密连接的内连接部21,所述内连接部21外套装有外滚动部22,所述内连接部21和所述外滚动部22之间设置有多个滚珠31,如图3所示,所述内连接部21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滚珠31一一配合的限位凹坑32,如图4所示,所述外滚动部22的内壁上周向设置有与所述滚珠31配合的滑动限位导槽33。

所述内连接部21和所述外滚动部22之间设置有四列延伸方向与所述电缆穿孔11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滚珠31,每行所述滚珠31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滑动限位导槽33。

两个所述半球体的所述内连接部21之间设置有多组卡接装置,两个所述半球体的所述外滚动部22之间也设置有多组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包括设置在一个所述半球体上的卡接柱41,所述卡接柱4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柔性倒钩42,另一个所述半球体上对应设置有卡接孔44,所述卡接孔44连通有卡接腔43,所述卡接孔44的内径大于所述卡接柱41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柔性倒钩42的外径,所述卡接腔43的内径大于所述柔性倒钩42的外径,所述卡接腔43的深度与所述卡接孔44的深度之和大于所述卡接柱41的长度。卡接时,卡接柱41伸入卡接孔44内的过程中,卡接孔44会挤压柔性倒钩42,柔性倒钩42变形并与卡接柱41贴合在一起,当柔性倒钩42穿过卡接孔44进入到卡接腔43后,柔性倒钩42上的挤压力消失,柔性倒钩42恢复原形状且柔性倒钩42的边缘抵靠在卡接腔43的内壁上,将两个半球体连接在一起。

工作时,将两个半球体扣接在电缆12上,电缆穿孔11与电缆12紧密配合,依靠两个半球体的内连接部21之间的夹紧力将电缆12夹住,两个半球体的外滚动部22也卡接在一起,组装完成后,在滚珠31和滑动限位导槽33的作用下,外滚动部22能够以电缆12为中心转动,能够减少电缆12拖拉过程中电缆12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穿线的难度。

使用时,电缆12每隔10米左右安装辅助球一个,辅助球采用pvc圆球设计,为两半设计,内置滚珠31,可直接紧密扣合在电缆12上,随电缆12在穿线管内滚动,增加电缆12滑动速度。同时防止电缆12在进行坡道爬升时产生阻滞。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地埋电缆抽拉辅助球,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在一起的两个半球体,两个所述半球体之间设置穿过球心的电缆穿孔,所述电缆穿孔与电缆紧密配合,所述半球体包括与所述电缆紧密连接的内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外套装有外滚动部,所述内连接部和所述外滚动部之间设置有多个滚珠,所述内连接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滚珠一一配合的限位凹坑,所述外滚动部的内壁上周向设置有与所述滚珠配合的滑动限位导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电缆抽拉辅助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部和所述外滚动部之间设置有四列延伸方向与所述电缆穿孔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滚珠,每行所述滚珠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滑动限位导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电缆抽拉辅助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球体的所述内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多组卡接装置,两个所述半球体的所述外滚动部之间也设置有多组卡接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电缆抽拉辅助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包括设置在一个所述半球体上的卡接柱,所述卡接柱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柔性倒钩,另一个所述半球体上对应设置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连通有卡接腔,所述卡接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卡接柱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柔性倒钩的外径,所述卡接腔的内径大于所述柔性倒钩的外径,所述卡接腔的深度与所述卡接孔的深度之和大于所述卡接柱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埋电缆抽拉辅助球,包括卡接在一起的两个半球体,两个所述半球体之间设置穿过球心的电缆穿孔,所述电缆穿孔与电缆紧密配合,所述半球体包括与所述电缆紧密连接的内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外套装有外滚动部,所述内连接部和所述外滚动部之间设置有多个滚珠,所述内连接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滚珠一一配合的限位凹坑,所述外滚动部的内壁上周向设置有与所述滚珠配合的滑动限位导槽;本辅助球可直接紧密扣合在电缆上,随电缆在穿线管内滚动,增加电缆滑动速度;同时防止电缆在进行坡道爬升时产生阻滞。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平;胡善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照博科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3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