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电机新型线圈端部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1244发布日期:2021-03-23 11:26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电机新型线圈端部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电机新型线圈端部接线结构,特别是一种采用成型线圈的永磁同步直驱电机线圈端部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中大型的高、低压永磁电机,因电磁及绝缘设计的需要,绕组通常采用成型线圈。对于成型线圈,通常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采用绕包绝缘材料的工艺来制造线圈。线圈完成后再嵌入铁芯中进行连线,连线时,电机绕组端部需要使用大量的轴向空间,以便排布电机绕组的中性线、引线、连接线和电机引接线,最后进行浸漆及烘干,最终完成电机绕组的绝缘处理。

近年来,在电机行业,使用永磁同步直驱电动机直接驱动负载的结构形式越来越广泛,它具有总体效率高、维护低、过载启动能力大等优点,但是相对于常规电机加减速机驱动的方案,永磁同步直驱电动机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且成本较高。有些用户现场针对电机外形尺寸、电机重量及电机绕组散热有一定要求,选用永磁同步直驱电动机驱动方案时,就会对用户的使用及运行造成不便,从而影响用户设备整体的使用成本及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新型线圈端部接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永磁电机新型线圈端部接线结构,所述接线结构包括上层边连接线、上层边引线、下层边引线、线圈、铁芯、垫板、绑扎带、引接线和下层边连接线;其中,所述线圈嵌进铁芯中,所述下层边引线与下层边连接线连接,所述上层边引线与上层边连接线、引接线连接,并通过垫板和绑扎带将上层边连接线、引接线固定在线圈端部上,且进行整体绝缘处理。

上述方案是针对没有中性线的电机,该方案中,所述下层边引线与下层边连接线连接后直接固定在线圈端部;所述上层边引线与上层边连接线、引接线连接后固定在线圈端部上,并位于铁芯径向内侧位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之二是:所述接线结构包括中性线、上层边连接线、上层边引线、下层边引线、线圈、铁芯、垫板、绑扎带、引接线和下层边连接线;其中,所述线圈嵌进铁芯中,所述下层边引线与下层边连接线连接,所述上层边引线与中性线、上层边连接线、引接线连接,并通过垫板和绑扎带将中性线、上层边连接线、引接线固定在线圈端部上,且进行整体绝缘处理。

上述方案是针对有中性线的电机,该方案中,所述下层边引线与下层边连接线连接后直接固定在线圈端部;所述上层边引线与中性线、上层边连接线、引接线连接后固定在线圈端部上,并位于铁芯径向内侧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层边引线与下层边连接线连接固定后不形成交叉和叠层;上层边引线与中性线、上层边连接线、引接线连接固定后不形成交叉和轴向叠层。在保证足够的电气安全距离及操作空间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缩减电机绕组端部大量的轴向空间,从而缩短电机机座的长度尺寸并降低机座的制造成本,进一步可缩短电机的外形尺寸;将电机绕组的连线位置由绕组端部轴向位置移至径向位置,可增大连线工序的操作空间,同时可减小连接线位置的半径、材料用量及电阻值,对于采用定、转子气隙通风的电机,还可以直接对电机绕组的中性线、引线、连接线及电机引接线进行冷却,从而降低连接线部分的损耗及发热,进一步可提高电机的电气性能及稳定性,并降低制造成本。可满足用户针对电机外形尺寸、电机重量及电机绕组散热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有中性线);其中,(a)为侧视图,(b)为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无中性线);其中,(a)为侧视图,(b)为正视图。

图中标记为:1、中性线;2、上层边连接线;3、上层边引线;4、下层边引线;5、线圈;6、铁芯;7、垫板;8、绑扎带(绳);9、引接线;10、下层边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永磁电机新型线圈端部接线结构,所述接线结构包括中性线1、上层边连接线2、上层边引线3、下层边引线4、线圈5、铁芯6、垫板7、绑扎带绳8、引接线9和下层边连接线10。其中线圈5嵌进铁芯6中,下层边引线4与下层边连接线10连接后直接固定在线圈5端部,同时上层边引线3与中性线1、上层边连接线2、引接线9连接后固定在线圈5端部上,并位于铁芯径向内侧位置,再用垫板7、和绑扎带绳8将中性线1、上层边连接线2、引接线9固定在线圈5端部上,最后在进行整体绝缘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圈端部接线结构可为有中性线(图1)和无中性线(图2)。

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层边引线与下层边连接线连接固定后不形成交叉和叠层;上层边引线与中性线、上层边连接线、引接线连接固定后不形成交叉和轴向叠层。可缩减电机绕组端部大量的轴向空间,并将电机绕组的连线位置由绕组端部轴向位置移至径向位置。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缩短电机的外形尺寸,增大连线工序的操作空间,同时可减小连接线位置的半径、材料用量及电阻值,从而降低连接线部分的损耗及发热,进一步可提高电机的电气性能及稳定性,并降低制造成本。可满足用户针对电机外形尺寸、电机重量及电机绕组散热的要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永磁电机新型线圈端部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结构包括上层边连接线(2)、上层边引线(3)、下层边引线(4)、线圈(5)、铁芯(6)、垫板(7)、绑扎带(8)、引接线(9)和下层边连接线(10);其中,所述线圈(5)嵌进铁芯(6)中,所述下层边引线(4)与下层边连接线(10)连接,所述上层边引线(3)与上层边连接线(2)、引接线(9)连接,并通过垫板(7)和绑扎带(8)将上层边连接线(2)、引接线(9)固定在线圈(5)端部上,且进行整体绝缘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电机新型线圈端部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边引线(4)与下层边连接线(10)连接后直接固定在线圈(5)端部;所述上层边引线(3)与上层边连接线(2)、引接线(9)连接后固定在线圈(5)端部上,并位于铁芯径向内侧位置。

3.一种永磁电机新型线圈端部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结构包括中性线(1)、上层边连接线(2)、上层边引线(3)、下层边引线(4)、线圈(5)、铁芯(6)、垫板(7)、绑扎带(8)、引接线(9)和下层边连接线(10);其中,所述线圈(5)嵌进铁芯(6)中,所述下层边引线(4)与下层边连接线(10)连接,所述上层边引线(3)与中性线(1)、上层边连接线(2)、引接线(9)连接,并通过垫板(7)和绑扎带(8)将中性线(1)、上层边连接线(2)、引接线(9)固定在线圈(5)端部上,且进行整体绝缘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永磁电机新型线圈端部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边引线(4)与下层边连接线(10)连接后直接固定在线圈(5)端部;所述上层边引线(3)与中性线(1)、上层边连接线(2)、引接线(9)连接后固定在线圈(5)端部上,并位于铁芯径向内侧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新型线圈端部接线结构,其包括中性线、上层边连接线、上层边引线、下层边引线、线圈、铁芯、垫板、绑扎带(绳)、引接线和下层边连接线。其中线圈嵌进铁芯中,下层边引线与下层边连接线连接后直接固定在线圈端部,同时上层边引线与中性线、上层边连接线、引接线连接后固定在线圈端部上,并位于铁芯径向内侧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下层边引线与下层边连接线连接固定后不形成交叉和叠层;上层边引线与中性线、上层边连接线、引接线连接固定后不形成交叉和轴向叠层,可缩减电机绕组端部的轴向空间,并缩短电机的外形尺寸;增大连线工序的操作空间;降低连接线部分的损耗及发热,并提高电机性能及稳定性,同时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朱见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迪瓦永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0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