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压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1916发布日期:2021-03-23 11:27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压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压电路。



背景技术:

许多场合都需要降压电路,目前降压方式主要采用线性稳压器或电源转换器降压,但现有降压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如采用线性稳压器将输入的高直流电压转换为降压控制芯片工作所需的工作电压,会导致控制芯片的内部损耗功率较大,进而导致降压电路的电压转换效率不高。另外,围绕降压电路还需要单独的隔离电路和保护电路设计,令整个电路结构稍显复杂。

而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安全可靠、体积小、输出稳定的降压电路,集成了防反接电路和欠压报警电路来保护降压电路,在降压电路的输出侧采用变压器进行隔离,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降压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源电路、防反接电路、欠压报警电路、降压电路以及隔离电路,所述防反接电路由滤波电容c1、稳压管d1、电阻r1以及pmos管组成,滤波电容c1接电源输入端,c1与d1并联,pmos管与r1串联后并联在稳压管d1两端;所述欠压报警电路由二极管d2和d3、滑动变阻器r3、电阻r2和r4、与非门以及发光二极管d4组成,d2、d3、r2、r3依次串联,r3接入与非门的一端,与非门另一端接vcc,与非门的输出端接r4和d4;所述降压电路由降压芯片u1、电阻r5和r6、电容c2至c4、电感l1、稳压管d5和d6组成,c2至c4与l1组成输入低阻抗滤波电路,u1的vin脚和en_uvlo脚接输入低阻抗滤波电路的输出端,u1的rest脚与r5串接后接地,u1的fb脚与r6串接后接u1的sw脚,sw脚与反向串联的d5和d6相连,u1的gnd脚和ep脚接地;所述隔离电路采用变压器,变压器的一次侧与稳压管d5、d6并联,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二极管d7阳极,滤波电容c5与稳压管d8并联。

优选的,所述电源电路采用可充电锂电池,电源输出14.8v电压。

优选的,所述与非门采用cd4011器件。

优选的,所述降压芯片u1采用lm25183芯片。

优选的,所述降压芯片u1的tc脚与电阻r7连接后接入rest脚,ss_bias脚与电容c6连接后接地。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降压电路,集成了防反接电路和欠压报警电路来保护降压电路,在降压电路的输出侧采用变压器进行隔离,更加安全可靠;整个降压电路具有体积小、输出稳定以及安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降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降压电路,如图1所示,是由依次电连接的电源电路、防反接电路、欠压报警电路、降压电路以及隔离电路构成,该降压电路可将输入电压降压至3.3v。其中,电源电路采用四节可充电锂电池构成,可以提供14.8v左右的输入电压。

防反接电路由滤波电容c1、稳压管d1、电阻r1以及pmos管组成,滤波电容c1接电源输入端,c1与d1并联,pmos管与r1串联后并联在稳压管d1两端。稳压管d1用于保护pmos管,防止pmos管被击穿,c1并联在输入电压两端有软启动、滤除纹波的作用,pmos管有寄生电容,当电池电源反接时pmos管不导通,可以保护后端电路。

欠压报警电路由二极管d2和d3、滑动变阻器r3、电阻r2和r4、与非门cd4011以及发光二极管d4组成。d2、d3、r2、r3依次串联,r3接入与非门cd4011的一端,与非门cd4011另一端接vcc,与非门cd4011的输出端接r4和d4,电阻r4用于保护发光二极管d4。调节滑动变阻器r3的阻值,当输入vcc低于10v时,滑动变阻器r3与电阻r2分压,使得与非门cd4011的输入电压低于3.5v且为低电平,其输出为高电平,可以使发光二极管d4点亮提示报警欠压;当输入高于10v时,与非门cd4011输出为低电平,发光二极管d4不亮。

降压电路由型号为lm25183的降压芯片u1、电阻r5和r6、电容c2至c4、电感l1、稳压管d5和d6组成。c2至c4与l1组成输入低阻抗滤波电路,u1的vin脚和en_uvlo脚接输入低阻抗滤波电路的输出端,u1的rest脚与r5串接后接地,u1的fb脚与r6串接后接u1的sw脚,sw脚与反向串联的d5和d6相连,u1的gnd脚和ep脚接地;u1的tc脚与电阻r7连接后接入rest脚进行温度补偿,ss_bias脚与电容c6连接后接地,增加了启动时间,减少了在电源供应所需时为输出电容器充电所需的供电电流。fb脚处的电阻r6与rset引脚处电阻r5的比值设置输出电压;两个稳压管d5、d6反向串联后对变压器隔离电路起过压保护作用,当电路过压时,稳压管首先击穿短路。

隔离电路采用变压器,变压器的一次侧与稳压管d5、d6并联,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二极管d7阳极,滤波电容c5与稳压管d8并联。变压器的隔离是隔离原副边绕线圈各自的电流,保护降压部分,滤波电容c5与稳压管d8并联,电容c5滤除纹波,稳压管d8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源电路、防反接电路、欠压报警电路、降压电路以及隔离电路,所述防反接电路由滤波电容c1、稳压管d1、电阻r1以及pmos管组成,滤波电容c1接电源输入端,c1与d1并联,pmos管与r1串联后并联在稳压管d1两端;所述欠压报警电路由二极管d2和d3、滑动变阻器r3、电阻r2和r4、与非门以及发光二极管d4组成,d2、d3、r2、r3依次串联,r3接入与非门的一端,与非门另一端接vcc,与非门的输出端接r4和d4;所述降压电路由降压芯片u1、电阻r5和r6、电容c2至c4、电感l1、稳压管d5和d6组成,c2至c4与l1组成输入低阻抗滤波电路,u1的vin脚和en_uvlo脚接输入低阻抗滤波电路的输出端,u1的rest脚与r5串接后接地,u1的fb脚与r6串接后接u1的sw脚,sw脚与反向串联的d5和d6相连,u1的gnd脚和ep脚接地;所述隔离电路采用变压器,变压器的一次侧与稳压管d5、d6并联,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二极管d7阳极,滤波电容c5与稳压管d8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采用可充电锂电池,电源输出14.8v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非门采用cd4011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芯片u1采用lm25183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芯片u1的tc脚与电阻r7连接后接入rest脚,ss_bias脚与电容c6连接后接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压电路,该电路由依次电连接的电源、防反接电路、欠压报警电路、降压电路和隔离电路组成;降压电路采用降压芯片,电容C2与电感L1串联后与电容C3、C4并联组成低阻抗电路接入降压芯片的VIN脚与EN/UVLO脚连接,GND脚与EP脚接地;TC脚与电阻R7连接后接入REST脚,SS_BIAS脚与电容C6连接后接地,REST脚与R5连接接地,FB脚连接R6与SW脚连接,SW脚连接D5、D6;FB脚处的电阻R6与RSET脚处电阻R5的比值设置输出电压;两个稳压管D5、D6反向串联后对变压器隔离电路起过压保护作用,该电路安全可靠,输出稳定,适用于小风机、stm32的供电。

技术研发人员:张豪;雷美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9.21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