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9032发布日期:2021-04-30 09:3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整车系统上电机与控制器水道为分离式,中间需要水管及水嘴进行连接,对于动力总成系统上的空间布置及位置度要求偏高。另外,通过水管结构连接的方式冷却水道较长,会增加流体流阻,影响电机及控制器散热,而且额外增加的零部件也会增加一定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分离式水道对于空间布置及位置度要求偏高、较长的冷却水道对整体散热效果造成影响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包括功率板、箱体、密封圈、后端盖、机壳、绕组铁芯和前端盖,所述功率板设于箱体内,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机壳的顶端和底端,所述绕组铁芯设于机壳的内部,所述后端盖上设有进水口水嘴和出水口水嘴,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机壳流通水道,所述后端盖的端面上设置有后端盖水道通向箱体的下表面,所述前端盖的端面上设置有前端盖水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条并联的散热水道通向后端盖。

所述密封圈的类型包括箱体密封圈、后端盖密封圈和前端盖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板安装在箱体底部的端面上,所述箱体密封圈设于箱体底部与后端盖的端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盖密封圈预设于后端盖内,所述前端盖密封圈预设于前端盖内。

所述机壳流通水道、后端盖水道和前端盖水道均为轴向流通水道。

所述机壳流通水道分别与后端盖水道和前端盖水道连通。

所述箱体的底部的下表面还设置有散热模块进行散热,所述散热模块具体为冷却液。

所述并联的散热水道与后端盖的出水口水嘴连通。

所述绕组铁芯包括定子铁芯和漆包线,为主要的需要散热的部件。

所述绕组铁芯设于机壳内邻近机壳流通水道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原本电机和控制器的分离式流道集成为一体式水道,省去了电机与控制器之间的水管及接头,有效节省了动力总成空间,使得电机与控制器的散热更好,更加有利于在车内的布局和安装,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底部设置多条并联的散热水道,将功率板直接接触底板的上表面,并且在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冷却液来进行辅助散热,有效地增加了装置散热的面积,提升了散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功率板;2-箱体;3-后端盖;4-进水口水嘴;5-出水口水嘴;6-机壳;7-前端盖;8-箱体密封圈;9-后端盖密封圈;10-绕组铁芯;11-前端盖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包括功率板1、箱体2、密封圈、后端盖3、机壳6、绕组铁芯10和前端盖7,功率板1设于箱体2内,本实施例中,前端盖7和后端盖3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壳6的顶端和底端,绕组铁芯10设于机壳6的内部,后端盖3上设有进水口水嘴4和出水口水嘴5,机壳6的内部设置有机壳流通水道,后端盖3的端面上设置有后端盖水道通向箱体2的下表面,前端盖7的端面上设置有前端盖水道,箱体2的底部设置有多条并联的散热水道通向后端盖3。

密封圈的类型包括箱体密封圈8、后端盖密封圈9和前端盖密封圈11。

功率板1安装在箱体2底部的端面上,箱体密封圈8设于箱体2底部与后端盖3的端面之间。

后端盖密封圈9预设于后端盖3内,前端盖密封圈11预设于前端盖7内,后端盖3通过后端盖密封圈9安装到机壳6上保证密封,前端盖7通过前端盖密封圈11安装到机壳6上保证密封。

机壳流通水道、后端盖水道和前端盖水道均为轴向流通水道。

机壳流通水道分别与后端盖水道和前端盖水道连通。

箱体2的底部的下表面还设置有散热模块进行散热,本实施例中,散热模块具体为冷却液。

并联的散热水道与后端盖3的出水口水嘴5连通。

绕组铁芯10包括定子铁芯和漆包线,为主要的需要散热的部件,通过热套的方式安装在机壳6的内部。

绕组铁芯10设于机壳6内邻近机壳流通水道的位置。

箱体2通过螺栓固定到后端盖3,进水口水嘴4和出水口水嘴5通过涂胶的方式固定在后端盖3上。

后端盖3的进水口水嘴4进水后流向机壳6的机壳流通水道,流经前端盖水道进入前端盖7,再从前端盖7循环到机壳6的机壳流通水道,带走绕组铁芯10的热量,然后再经过后端盖水道流入箱体2内,再从箱体2的并联的散热水道流入后端盖的出水口水嘴5形成完整的水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做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法,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板(1)、箱体(2)、密封圈、后端盖(3)、机壳(6)、绕组铁芯(10)和前端盖(7),所述功率板(1)设于箱体(2)内,所述前端盖(7)和后端盖(3)分别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机壳(6)的顶端和底端,所述绕组铁芯(10)设于机壳(6)的内部,所述后端盖(3)上设有进水口水嘴(4)和出水口水嘴(5),所述机壳(6)的内部设置有机壳流通水道,所述后端盖(3)的端面上设置有后端盖水道通向箱体(2)的下表面,所述前端盖(7)的端面上设置有前端盖水道,所述箱体(2)的底部设置有多条并联的散热水道通向后端盖(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类型包括箱体密封圈(8)、后端盖密封圈(9)和前端盖密封圈(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板(1)安装在箱体(2)底部的端面上,所述箱体密封圈(8)设于箱体(2)底部与后端盖(3)的端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密封圈(9)预设于后端盖(3)内,所述前端盖密封圈(11)预设于前端盖(7)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流通水道、后端盖水道和前端盖水道均为轴向流通水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流通水道分别与后端盖水道和前端盖水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底部的下表面还设置有散热模块进行散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的散热水道与后端盖(3)的出水口水嘴(5)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铁芯(10)包括定子铁芯和漆包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铁芯(10)设于机壳(6)内邻近机壳流通水道的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的一体式水道,包括功率板、箱体、密封圈、后端盖、机壳、绕组铁芯和前端盖,功率板设于箱体内,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机壳的顶端和底端,绕组铁芯设于机壳的内部,后端盖上设有进水口水嘴和出水口水嘴,机壳的内部设置有机壳流通水道,后端盖的端面上设置有后端盖水道通向箱体的下表面,前端盖的端面上设置有前端盖水道,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条并联的散热水道通向后端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成本、节省有效空间、提高散热效果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严鑫凯;马建东;王冬;李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致控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8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