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弱电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3219发布日期:2021-05-25 12:5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弱电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弱电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弱电箱结构。



背景技术:

2002年国家着手实行强弱电分开的政策,由此弱电箱应运而生,其主要用于对家庭弱电信号进行统一管理分配布线的作用,包括网络、电话、电视、安防等弱电布线,主要避免弱电信号受强电的干扰,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到2007年开始大规模使用,国家于2007年规范上海、苏州、福建三地市场试点用多媒体信息箱,全国各地市场均开始仿效采用弱电箱,因而弱电箱大规模被房地产商采用。弱电箱亦称为智能家居布线箱,在住宅房屋建筑中,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包括强电和弱电两大类。强电进入户内的配电箱已经解决了集中控制和管理问题;而载有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不但线路众多,而且日益复杂,给用户的使用、分布与维护带来诸多不便。而现有技术中的新型弱电箱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并且散热效果较差,使得弱电箱内的电子器件长时间在较高温度下工作,严重损耗了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弱电箱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新型弱电箱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弱电箱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连接壳体、第一箱门、第二箱门,连接壳体呈前端开口的空心矩形壳体状,连接壳体前端设置有第一箱门、第二箱门,第一箱门与第二箱门对称设置且第一箱门、第二箱门分别与连接壳体的左右两端侧壁可转动连接,连接壳体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的长度方向与连接壳体的高度方向相一致;当第一箱门、第二箱门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箱门右端、第二箱门左端均位于限位柱前端;所述第一箱门、第二箱门上均设置有开关卡扣,当第一箱门、第二箱门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箱门、第二箱门上的开关卡扣与限位柱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门上设置有监视窗口,监视窗口内固定连接有玻璃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门、第二箱门上均设置有第一散热孔,连接壳体左、右两侧侧板上均设置有第二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壳体左、右两侧侧板以及连接壳体底板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线路的穿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壳体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排固定座并通过插排固定座固定连接插排。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壳体外侧四个端角位置焊接有连接耳,连接耳上设置有螺栓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连接壳体前端设置有第一箱门、第二箱门的设计,使得人们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打开其中一个箱门即可实现电子器件的放置、安装工作,操作起来更加便利,同时在第一箱门、第二箱门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以及在连接壳体左、右两侧侧板上设置第二散热孔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弱电箱的散热效果,保证了弱电箱内的电子器件可以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延长了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通过在连接壳体左、右两侧侧板以及连接壳体底板上均设置穿线孔的设计,使得各个电子器件的连接线路可以从相对独立的穿线孔穿入,避免了连接线路的混淆,方便了电子器件的维护检修操作,并且在第二箱门上设置监视窗口的设计,使得人们可以将需要一些需要时长观察的电子器件放置在监视窗口后方,人们不需要打开第二箱门即可对其进行查看,操作起来更加便利,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新型弱电箱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连接壳体1、第一箱门2、第二箱门3,连接壳体1呈前端开口的空心矩形壳体状,所述连接壳体1左、右两侧侧板以及连接壳体1底板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线路的穿线孔7,连接壳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排固定座9并通过插排固定座9固定连接插排10;插排10的设计方便人们进行插电、取电操作,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便利性;连接壳体1外侧四个端角位置焊接有用于对弱电箱进行固定的连接耳6,连接耳6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螺栓的螺栓孔601;连接壳体1前端设置有第一箱门2、第二箱门3,第一箱门2与第二箱门3对称设置且第一箱门2、第二箱门3分别与连接壳体1的左右两端侧壁通过合页连接;

连接壳体1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1(在第一箱门、第二箱门闭合时将限位柱遮挡住),限位柱11的长度方向与连接壳体1的高度方向相一致;当第一箱门2、第二箱门3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箱门2右端、第二箱门3左端均位于限位柱11前端;所述第一箱门2、第二箱门3上均设置有开关卡扣4,当第一箱门2、第二箱门3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箱门2、第二箱门3上的开关卡扣4与限位柱11卡合连接;所述第一箱门2、第二箱门3上均设置有第一散热孔5,连接壳体1左、右两侧侧板上均设置有第二散热孔8;所述第二箱门3上设置有监视窗口301,监视窗口301内固定连接有玻璃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连接壳体前端设置有第一箱门、第二箱门的设计,使得人们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打开其中一个箱门即可实现电子器件的放置、安装工作,操作起来更加便利,同时在第一箱门、第二箱门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以及在连接壳体左、右两侧侧板上设置第二散热孔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弱电箱的散热效果,保证了弱电箱内的电子器件可以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延长了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通过在连接壳体左、右两侧侧板以及连接壳体底板上均设置穿线孔的设计,使得各个电子器件的连接线路可以从相对独立的穿线孔穿入,避免了连接线路的混淆,方便了电子器件的维护检修操作,并且在第二箱门上设置监视窗口的设计,使得人们可以将需要一些需要时长观察的电子器件放置在监视窗口后方,人们不需要打开第二箱门即可对其进行查看,操作起来更加便利,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弱电箱结构,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连接壳体、第一箱门、第二箱门,连接壳体呈前端开口的空心矩形壳体状,连接壳体前端设置有第一箱门、第二箱门,第一箱门与第二箱门对称设置且第一箱门、第二箱门分别与连接壳体的左右两端侧壁可转动连接,连接壳体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的长度方向与连接壳体的高度方向相一致;当第一箱门、第二箱门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箱门右端、第二箱门左端均位于限位柱前端;所述第一箱门、第二箱门上均设置有开关卡扣,当第一箱门、第二箱门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箱门、第二箱门上的开关卡扣与限位柱卡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弱电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门上设置有监视窗口,监视窗口内固定连接有玻璃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弱电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门、第二箱门上均设置有第一散热孔,连接壳体左、右两侧侧板上均设置有第二散热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弱电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左、右两侧侧板以及连接壳体底板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线路的穿线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弱电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排固定座并通过插排固定座固定连接插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弱电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外侧四个端角位置焊接有连接耳,连接耳上设置有螺栓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弱电箱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连接壳体、第一箱门、第二箱门,连接壳体呈前端开口的空心矩形壳体状,连接壳体前端设置有第一箱门、第二箱门,第一箱门与第二箱门对称设置且第一箱门、第二箱门分别与连接壳体的左右两端侧壁可转动连接,连接壳体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的长度方向与连接壳体的高度方向相一致;当第一箱门、第二箱门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箱门右端、第二箱门左端均位于限位柱前端;所述第一箱门、第二箱门上均设置有开关卡扣,当第一箱门、第二箱门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箱门、第二箱门上的开关卡扣与限位柱卡合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恒华腾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2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