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用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4416发布日期:2021-08-03 13:21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伺服电机用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电机散热器生产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伺服电机用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伺服电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是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转动的发动机。伺服电机可控制速度,位置精度准确,反应速度快。现有的伺服电机在使用中,会产生热量,需要通过散热器向外散热,避免热量在电机内堆积而影响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目前,现有的伺服电机散热器通常可通过风冷实现,即在散热出口位置设计风扇,通过气流运动带动热空气排放,提高热交换效率,达到有效的散热降温作用。但是普通的风冷散热,在散热效率上依赖于风扇的排风效率,在风扇排风效率不可继续提升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成为设计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在结合风冷散热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的伺服电机用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伺服电机用散热器,包括连接座和风扇,所述的连接座固定在伺服电机壳体上,连接座上固定有若干空心铜管,所述的空心铜管呈u型结构,且u型结构的开口向上,所述的空心铜管上穿插排布有若干组散热翅片组,所述的散热翅片组包括外侧散热翅片组和内侧散热翅片组,所述的外侧散热翅片组和内侧散热翅片组均由若干等间隔设置的平面结构的散热翅片组成,所述的风扇则设置在空心铜管的侧方且风扇排风方向指向空心铜管的u型结构所在平面,其中对应风扇的排风位置的散热翅片组为内侧散热翅片组、对应风扇其他位置和未对应风扇位置的散热翅片组为外侧散热翅片组,且外侧散热翅片组内的散热翅片数量大于内侧散热翅片组内散热翅片的数量,相邻两组内侧散热翅片组之间的间距大于外侧散热翅片组与其他散热翅片组之间的间距。

在上述方案中,巧妙地设计了空心铜管、散热翅片和风扇的组合,通过空心空管串接固定了散热翅片,一方面扩大了散热面积,同时通过合理布局散热翅片的间隔距离,采用风扇排风位置松、其他位置密的排布方式,可忽略散热翅片对排风造成的影响,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将翅片设计为平面结构,相较于顺应排风设计螺旋形结构,平面结构加工工序少,生产成本更低,合理平衡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心铜管的数量为三个,且空心铜管的u型结构的底部合拢靠紧并由连接座扣合固定,所述的连接座外轮廓呈二级台阶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侧散热翅片组包括三片散热翅片,内侧散热翅片组包括两片散热翅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翅片上开有供空心铜管贯穿的连接孔并在连接孔处与空心铜管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扇具有外壳,所述的外壳表面具有插槽,所述插槽与内侧散热翅片组的散热翅片的一侧端面配合插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伺服电机用散热器,结构设计合理,通过u型的空心铜管和散热翅片组的结合,在原有风冷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散热面积,有效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散热翅片组的翅片为平面结构的翅片,生产工序少成本低,通过合理的排布方式也可减少散热翅片对风扇排风形成的风阻,合理平衡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1、风扇2、空心铜管3、外壳4、连接座5、外侧散热翅片组6、内侧散热翅片组7、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伺服电机用散热器,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包括连接座4和风扇1,所述的连接座4固定在伺服电机壳体上,连接座4上固定有三个空心铜管2,所述的空心铜管2呈u型结构,且u型结构的开口向上。空心铜管2的u型结构的底部合拢靠紧并由连接座4扣合固定,所述的连接座4外轮廓呈二级台阶状结构。

所述的空心铜管2上穿插排布有若干组散热翅片组。所述的散热翅片组包括两组外侧散热翅片组5和六组内侧散热翅片组6。所述的外侧散热翅片组5和内侧散热翅片组6均由若干等间隔设置的平面结构的散热翅片组成。所述的风扇1则设置在空心铜管2的侧方且风扇1排风方向指向空心铜管2的u型结构所在平面,其中对应风扇1的排风位置的散热翅片组为内侧散热翅片组6、对应风扇1其他位置和未对应风扇1位置的散热翅片组为外侧散热翅片组5,且外侧散热翅片组5内的散热翅片数量大于内侧散热翅片组6内散热翅片的数量。相邻两组内侧散热翅片组6之间的间距大于外侧散热翅片组5与其他散热翅片组之间的间距。

在实际设计中,所述的外侧散热翅片组5包括三片散热翅片,内侧散热翅片组6包括两片散热翅片。所述的散热翅片上开有供空心铜管2贯穿的连接孔并在连接孔处与空心铜管2焊接固定。

所述的风扇1具有外壳3,所述的外壳3表面具有插槽7,所述插槽7与内侧散热翅片组6的散热翅片的一侧端面配合插接固定。风扇1与散热器其他部件之间,通过插接方式固定,一方面插接结构安装简单,另一方面,通过插接可将风扇1的外壳3与散热翅片连接,增加接触面积,便于风扇1的外壳3的热量通过散热翅片向外传递散热。

如此设计的伺服电机用散热器,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地设计了空心铜管2、散热翅片和风扇1的组合,在原有风冷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散热面积,有效提高了散热效率。空心铜管2通过连接座4与伺服电机连接,空心铜管2传导性能好,可有效传递热量。同时通过空心空管串接固定了散热翅片,一方面扩大了散热面积,同时通过合理布局散热翅片的间隔距离,采用风扇1排风位置松、其他位置密的排布方式,通过合理的排布方式也可减少散热翅片对风扇1排风形成的风阻,可忽略散热翅片对排风造成的影响,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将翅片设计为平面结构,相较于顺应排风设计螺旋形结构,平面结构加工工序少,生产成本更低,合理平衡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伺服电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4)和风扇(1),所述的连接座(4)固定在伺服电机壳体上,连接座(4)上固定有若干空心铜管(2),所述的空心铜管(2)呈u型结构,且u型结构的开口向上,所述的空心铜管(2)上穿插排布有若干组散热翅片组,所述的散热翅片组包括外侧散热翅片组(5)和内侧散热翅片组(6),所述的外侧散热翅片组(5)和内侧散热翅片组(6)均由若干等间隔设置的平面结构的散热翅片组成,所述的风扇(1)则设置在空心铜管(2)的侧方且风扇(1)排风方向指向空心铜管(2)的u型结构所在平面,其中对应风扇(1)的排风位置的散热翅片组为内侧散热翅片组(6)、对应风扇(1)其他位置和未对应风扇(1)位置的散热翅片组为外侧散热翅片组(5),且外侧散热翅片组(5)内的散热翅片数量大于内侧散热翅片组(6)内散热翅片的数量,相邻两组内侧散热翅片组(6)之间的间距大于外侧散热翅片组(5)与其他散热翅片组之间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铜管(2)的数量为三个,且空心铜管(2)的u型结构的底部合拢靠紧并由连接座(4)扣合固定,所述的连接座(4)外轮廓呈二级台阶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散热翅片组(5)包括三片散热翅片,内侧散热翅片组(6)包括两片散热翅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翅片上开有供空心铜管(2)贯穿的连接孔并在连接孔处与空心铜管(2)焊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1)具有外壳(3),所述的外壳(3)表面具有插槽(7),所述插槽(7)与内侧散热翅片组(6)的散热翅片的一侧端面配合插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伺服电机用散热器,包括连接座和风扇,连接座上固定有若干空心铜管,空心铜管上穿插排布有若干组散热翅片组,散热翅片组包括外侧散热翅片组和内侧散热翅片组,其中对应风扇的排风位置的散热翅片组为内侧散热翅片组、对应风扇其他位置和未对应风扇位置的散热翅片组为外侧散热翅片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进一步提高了散热面积,有效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散热翅片组的翅片为平面结构的翅片,生产工序少成本低,通过合理的排布方式也可减少散热翅片对风扇排风形成的风阻,合理平衡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华星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