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双导线滑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8868发布日期:2021-09-25 10:1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线路双导线滑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双导线滑车。


背景技术:

2.现阶段输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修补通常采用滑车出线法进行修补;
3.线路单相为双导线修补时,通常滑车放在该相下导线或者对应导线进行修补,滑车出导线与绝缘子一定距离后,由于重力原因,滑车所在导线与该相另一导线距离拉大,无法进行检修;尤其是线路安装间隔棒时,由于需要将间隔棒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不同导线上,问题更为明显,需要地面人员用绳子将导线进行拉近,然后检修,这种工作方式存在的不安全因数较多,需要人员比较多,多工作区域地形要求高,工作效率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输电线路双导线滑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输电线路双导线滑车,该输电线路双导线滑车设计有第二线轮和第一线轮,第二线轮安装在上导线上,第一线轮安装在下导线上,能够有效解决双导线线路档距内修补时两线间距大的问题。
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输电线路双导线滑车,包括安装板和线轮组件,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左右侧均设有线轮组件,所述线轮组件包括支板和第一线轮,所述支板设有前后两组,且前后两组所述支板之间的下方转动安装有第一线轮,两组所述支板内侧的上方均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活动安装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线轮,所述滑槽内转动安装有螺纹丝杆,且螺纹丝杆贯穿滑块并螺纹适配,所述螺纹丝杆的上端延伸出支板并设有第一旋钮。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板下方的四角处均设有吊索,且吊索下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座椅。
7.进一步改进在于:左侧的所述第一线轮的轮轴一端延伸出支板并设有皮带轮,所述安装板前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摇把,所述摇把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右侧设有套管,且套管内活动安装有插管,所述插管的顶部设有夹块,所述套管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延伸入插管内并螺纹适配,且螺纹杆的下端贯穿安装板并设有第二旋钮。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套管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槽,所述插管的两侧均设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凸钮。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计有第二线轮和第一线轮,第二线轮安装在上导线上,第一线轮安装在下导线上,能够有效解决双导线线路档距内修补时两线间距大的问题,有效控制双导线的距离,且通过旋转摇把可以驱动第一线轮旋转,使作业人员能更省力地移动,作业更灵活方便,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旋转螺纹丝杆可以带动滑块沿着滑槽移动,便于根据双导线间距调整合适的第一线轮、第二线轮间距,另外,旋转
第二旋钮带动螺纹杆旋转,可以推动插管升降,从而驱动夹块和上方地第一线轮配合夹紧导线,便于滑车移动时进行制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插管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安装板;2、支板;3、第一线轮;4、滑槽;5、滑块;6、第二线轮;7、螺纹丝杆;8、第一旋钮;9、吊索;10、托板;11、座椅;12、皮带轮;13、摇把;14、皮带;15、套管;16、插管;17、夹块;18、螺纹杆;19、第二旋钮;20、限位槽;21、凸钮。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16.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双导线滑车,包括安装板1和线轮组件,所述安装板1顶部的左右侧均设有线轮组件,所述线轮组件包括支板2和第一线轮3,所述支板2设有前后两组,且前后两组所述支板2之间的下方转动安装有第一线轮3,两组所述支板2内侧的上方均设有滑槽4,且滑槽4内活动安装有滑块5,两组所述滑块5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线轮6,所述滑槽4内转动安装有螺纹丝杆7,且螺纹丝杆7贯穿滑块5并螺纹适配,所述螺纹丝杆7的上端延伸出支板2并设有第一旋钮8。使用时,旋转螺纹丝杆7可以带动滑块5沿着滑槽4移动,便于根据双导线间距调整合适的第一线轮3、第二线轮6间距,第二线轮6安装在上导线上,第一线轮3安装在下导线上,解决双导线线路档距内修补时两线间距大的问题。
17.所述安装板1下方的四角处均设有吊索9,且吊索9下设有托板10,所述托板10上设有座椅11。
18.左侧的所述第一线轮3的轮轴一端延伸出支板2并设有皮带轮12,所述安装板1前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摇把13,所述摇把13和皮带轮12之间连接有皮带14。旋转摇把13利用皮带14驱动第一线轮3旋转,使作业人员能更省力地移动。
19.所述安装板1顶部的右侧设有套管15,且套管15内活动安装有插管16,所述插管16的顶部设有夹块17,所述套管15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18,所述螺纹杆18的上端延伸入插管16内并螺纹适配,且螺纹杆18的下端贯穿安装板1并设有第二旋钮19。旋转第二旋钮19带动螺纹杆18旋转,可以推动插管16升降,从而驱动夹块17和上方地第一线轮3配合夹紧导线,在滑车移动时进行制动。
20.所述套管15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槽20,所述插管16的两侧均设有与限位槽20相适配的凸钮21。对插管16止旋,便于插管16上下移动。
21.该输电线路双导线滑车设计有第二线轮6和第一线轮3,第二线轮6安装在上导线上,第一线轮3安装在下导线上,能够有效解决双导线线路档距内修补时两线间距大的问题,有效控制双导线的距离,且通过旋转摇把13可以驱动第一线轮3旋转,使作业人员能更省力地移动,作业更灵活方便,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旋转螺纹丝杆7可以带动滑块
5沿着滑槽4移动,便于根据双导线间距调整合适的第一线轮3、第二线轮6间距,另外,旋转第二旋钮19带动螺纹杆18旋转,可以推动插管16升降,从而驱动夹块17和上方地第一线轮3配合夹紧导线,便于滑车移动时进行制动。
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输电线路双导线滑车,包括安装板(1)和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顶部的左右侧均设有线轮组件,所述线轮组件包括支板(2)和第一线轮(3),所述支板(2)设有前后两组,且前后两组所述支板(2)之间的下方转动安装有第一线轮(3),两组所述支板(2)内侧的上方均设有滑槽(4),且滑槽(4)内活动安装有滑块(5),两组所述滑块(5)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线轮(6),所述滑槽(4)内转动安装有螺纹丝杆(7),且螺纹丝杆(7)贯穿滑块(5)并螺纹适配,所述螺纹丝杆(7)的上端延伸出支板(2)并设有第一旋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双导线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下方的四角处均设有吊索(9),且吊索(9)下设有托板(10),所述托板(10)上设有座椅(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双导线滑车,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第一线轮(3)的轮轴一端延伸出支板(2)并设有皮带轮(12),所述安装板(1)前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摇把(13),所述摇把(13)和皮带轮(12)之间连接有皮带(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双导线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顶部的右侧设有套管(15),且套管(15)内活动安装有插管(16),所述插管(16)的顶部设有夹块(17),所述套管(15)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18),所述螺纹杆(18)的上端延伸入插管(16)内并螺纹适配,且螺纹杆(18)的下端贯穿安装板(1)并设有第二旋钮(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双导线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5)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槽(20),所述插管(16)的两侧均设有与限位槽(20)相适配的凸钮(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输电线路双导线滑车,包括安装板和线轮组件,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左右侧均设有线轮组件,所述线轮组件包括支板和第一线轮,所述支板设有前后两组,且前后两组所述支板之间的下方转动安装有第一线轮,两组所述支板内侧的上方均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活动安装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线轮,所述滑槽内转动安装有螺纹丝杆,且螺纹丝杆贯穿滑块并螺纹适配;本实用新型设计有第二线轮和第一线轮,第二线轮安装在上导线上,第一线轮安装在下导线上,能够有效解决双导线线路档距内修补时两线间距大的问题,且通过旋转摇把可以驱动第一线轮旋转,使作业人员能更省力地移动,作业更灵活方便,从而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孙权 索巍武 高源 王书博 邢国峰 王通 丁浩伦 张永谦 相鹏程 张滨显 吕志莹 冯雷 赵金 张天堃 傅殿浩 钱勇 张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铁岭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2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