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内投电缆井下自动对接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7473发布日期:2023-05-24 23:2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油管内投电缆井下自动对接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采油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油管内投电缆井下自动对接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油田采油使用潜油电泵数量越来越多,油田潜油电泵采用油管内置电缆对接方式逐年增多,不仅解决了电缆外接油管容易造成电缆损坏的问题而且不使用电缆卡子,减少了作业成本。油管内置电缆对接方法基本采用上部母头与下部公头对接或者上部公头与下部母头连接,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接成功率低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对接位置容易出现砂埋对接头的现象,电缆下放到对接位置后遇阻,造成对接成功率低的问题;其次是在上提时出现电缆提不出的情况,需要一边提油管一边回收电缆才可以将电缆提出,其原因是对接装置在井下结垢、生锈导致锁紧机构失效,不仅降低了作业效率还增加了作业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了减少砂埋对接机构,提高对接机构脱开的成功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检泵作业效率,本发明提供油管内投电缆井下自动对接供电装置。

2、油管内投电缆井下自动对接供电装置包括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

3、所述上连接体包括配重杆、夹线头、主体、密封套、备帽、电缆、密封垫、接电环、转换器、电磁铁。所述配重杆、夹线头、主体有通孔,电缆可以通过,电缆连接主体后与接电环通电连接,密封垫置于主体内孔端面处,夹线头与主体由螺纹连接,紧固夹线头挤压密封垫使电缆与主体密封,主体采用绝缘材料,主体外圆柱设有三组接电环,接电环两侧有密封胶圈,主体、密封套、备帽和电磁铁形成密封腔,密封腔内设有转换器。

4、所述下连接体包括上接头、连接套、连接头、下接头、导电环、定位环,连接头为绝缘材料,中间设有通孔,通孔内圆柱面设有三组导电环,同时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液防砂通道,连接头置于连接套内,依靠上接头与连接套的螺纹连接紧固连接头的上端面,定位环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液防砂通道,定位环置于下接头内,依靠连接套与下接头螺纹连接紧固定位环的上端面。

5、本设备的有效益效果:

6、油管内投电缆井下自动对接供电装置的对接机构具有过液防砂通道,有效减少砂埋对接机构的现象发生;对接装置的脱开原理采用电磁铁的磁力吸附功能,断电后磁力消失即可上提电缆脱开。

7、优选地,所述上连接体包括主体,主体采用绝缘材料,外圆柱设有三组接电环,接电环两侧设有密封圈,主体中部设有通孔,电缆可插入主体内,主体上部设有台阶,密封垫置于台阶处,主体上部设有内螺纹,主体上部与夹线头由螺纹连接,电缆插入主体后夹线头紧固螺纹同时挤压密封垫,主体与电缆密封,主体下部与密封套由螺纹连接,主体下部与密封套有胶圈密封,密封套下部与备帽由螺纹连接,密封套下部与备帽有胶圈密封,电磁铁置于备帽内部,备帽内端面有胶圈并与电磁铁下端面密封,电磁铁依靠备帽与密封套的螺纹紧固,转换器置于主体、密封套、备帽和电磁铁形成的密封腔内,密封套下部内端面顶在转换器的下部外端面处。

8、优选地,下连接体包括连接头,连接头采用绝缘材料,连接头中间通孔内圆柱面设有三组导电环,连接头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液防砂通道,连接头置于连接套内,连接头下端面顶在连接套上部内端面处,连接头依靠上接头与连接套的螺纹紧固,上接头与连接套有胶圈密封。

9、优选地,下连接体包括定位环,定位环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液防砂通道,定位环置于下接头内,定位环下端面顶在下接头上部内端面处,定位环依靠连接套与下接头的螺纹紧固,连接套与下接头有胶圈密封。

10、本发明供电装置的对接、脱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下井前:潜油电泵电缆通过油管内部与下连接体的连接头连接,再将下连接体与潜油电泵连接后随油管下入到预定位置。

12、电缆对接:在地面将电缆与上连接体固定,上连接体依靠自重通过工程车随电缆下入井内。上连接体下入到预定位置后插入到下连接体内,电磁铁下端面顶到到定位环上端面处,接电环和导电环接触,两端胶圈将接电环、导电环密封,电缆对接成功后,地面控制通电,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力,电磁铁吸附定位环,电缆对接完成。

13、电缆脱开:当需要提出电缆或检泵维修时,地面控制断电,电磁铁断电后磁力消失,上提电缆即可提出上连接体,而且具有过液防砂通道的下连接体减少了砂埋上连接体的几率,很容易的将上连接体提出。

14、电缆对接装置的对接、脱开方法技术效果在于:电缆对接装置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液防砂通道,油管内有砂子、杂物等可顺利通过,电缆下放对接、上提脱开时大大减少了因砂埋对接机构造成对接成功率低、上提脱不开的情况发生;采用了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吸附原理,上提电缆前,电缆断电,电磁铁磁力消失,使用很小的上提力即可提出电缆,不担心机械脱开机构因结垢、生锈出现提不动的情况发生,可重复使用,不需要其他配件的更换,该工具使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不仅极大降低了作业成本而且提高了检泵作业的效率。



技术特征:

1.油管内投电缆井下自动对接供电装置包括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上连接体包括配重杆、夹线头、主体、密封套、备帽、电缆、密封垫、接电环、转换器、电磁铁。配重杆、夹线头、主体分别设有通孔,电缆可自由通过,电缆连接主体后与接电环通电连接,密封垫置于主体内孔端面处,夹线头与主体由螺纹连接,紧固夹线头挤压密封垫使电缆与主体密封,配重杆与主体由螺纹连接,主体为绝缘材料,外圆柱面设有三组接电环,主体与密封套由螺纹连接,密封套与备帽由螺纹连接,电磁铁置于备帽内部,电磁铁依靠备帽与密封套的螺纹紧固,转换器置于密封套内部,依靠密封套与主体的螺纹紧固,转换器下部有电线连接电磁铁,上部有电线连接电缆,电缆通电后通过转换器变频为直流电进入电磁铁内,使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力。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油管内投电缆井下自动对接供电装置,包括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上连接体包括配重杆、夹线头、主体、密封套、备帽、电缆、密封垫、接电环、转换器、电磁铁。配重杆、夹线头、主体有通孔,电缆可以通过,电缆与主体之间有密封垫,主体采用绝缘材料,主体外圆柱设有三组接电环,接电环两侧有密封胶圈,主体、密封套、备帽和电磁铁形成密封腔,密封腔内设有转换器;下连接体包括上接头、连接套、连接头、下接头、导电环、定位环,连接头采用绝缘材料,连接头置于连接套内,连接头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液防砂通道,定位环置于下接头内,定位环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液防砂通道。油管内投电缆井下自动对接供电装置的对接机构具有过液防砂通道,有效减少砂埋对接机构的现象发生,对接装置的脱开原理采用电磁铁的磁力吸附功能,断电后磁力消失上提电缆即可脱开,不担心机械机构因结垢、生锈出现提不动的情况发生,可重复使用,不需要其他配件的更换,使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不仅极大降低了作业成本而且提高了检泵作业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见,石继民,修亮,朱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油智科(吉林)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