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IS室内控制柜精准降温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0908发布日期:2021-11-06 03:40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GIS室内控制柜精准降温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gis室内控制柜精准降温送风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is室内控制柜精准降温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球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建设智能电网已成为电网发展的明确方向。而智能变电站是建立智能电网的基础。作为智能变电站的标志性配备,下放到gis室内的汇控柜内部存在众多终能终端、合并单元和保护测控装置,这些设备的温湿度要求远高于gis室内的开关设备等其他电气设备。在传统的gis室设计中一般不配置空调制冷系统,可能会导致gis室汇控柜内发热量无法排除,影响智能化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因此,高效、节能得解决智能变电站gis室汇控柜散热问题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0003]
现有gis室汇控柜常用冷却技术包括:采用通风的方式对gis进行整体的降温、采用传统空调制冷系统对整个gis室降温以及采用汇控柜预制窗式空调制冷。采用通风的方式对gis进行整体的降温完全依赖于室外温度,无法有效保证gis室内的温湿度控制。若采用“先冷环境,再冷设备”的传统空调制冷系统对整个gis室降温,空调区域是整个gis室,而不是精准面向gis室汇控柜(发热设备),势必造成空调面积的无效扩大从而引起能源浪费;此外采用该方法时gis室内冷热气流未分离,系统制冷效率下降,容易出现局部过热现象。采用汇控柜预制窗式空调制冷系统是上述方法中最常见的,但采用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窗式空调的排热量全部排到gis室内、影响gis内其他设备的运行环境;2)无法实现根据汇控柜发热量变化情况实现风量调节从而达到节能效果;3)存在汇控柜内出现结露进而影响汇控柜正常运行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变了传统空调“先冷环境,再冷设备”的送风方式,有效提高了冷却效率的gis室内控制柜精准降温送风系统。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gis室内控制柜精准降温送风系统,包括gis室内汇控柜及对该gis室内汇控柜进行送风降温的降温送风系统本体,所述降温送风系统本体主要包括降温系统、送风系统、精准控制系统及与所述降温系统管道连接的冷风输配管道;所述送风系统包括冷风输送支管及送风器,所述冷风输送支管的一端与冷风输配管道连接,另一端通过送风器与所述gis室内汇控柜连接并对gis室内汇控柜直接输送冷风,冷风输送支管上设置有风量调节阀;所述精准控制系统用于调节降温系统及送风系统内风量调节阀的工作状态。
[0006]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系统包括采用封闭管道依次连接的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元件,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上分别设置有蒸发器风机和冷凝器风机。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精准控制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及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数据连接的plc控制系统,所述蒸发器及送风器的出口管道及gis室内汇控柜的内部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plc控制系统可根据各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变化调节各风量调节阀的开度,或根据各风量调节阀的送风量变频调节蒸发器风机的风量。
[0008]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送风系统本体内包括至少两组降温系统。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显著节能效果,精准降温送风系统改变了传统空调“先冷环境,再冷设备”的送风方式,为室内汇控柜提供面向对象的定点、定量的精确送风、避免了无效冷却,有效降低了空调冷负荷;通过冷热通道隔离改善气流组织分布,提高了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系统连接方式简便灵活,适用于不同控制精度的汇控柜温湿度管理,降低了机柜故障频率、有利于延长设备生命周期。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左”、“右”、“内”、“外”、“横向”、“竖向”等术语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gis室内控制柜精准降温送风系统,包括gis室内汇控柜10及对该gis室内汇控柜10进行送风降温的降温送风系统本体,所述降温送风系统本体主要包括降温系统、送风系统、精准控制系统及与所述降温系统管道连接的冷风输配管道7;所述送风系统包括冷风输送支管12及送风器9,所述冷风输送支管12的一端与冷风输配管道7连接,另一端通过送风器9与所述gis室内汇控柜10连接并对gis室内汇控柜10直接输送冷风,冷风输送支管12上设置有风量调节阀8;所述精准控制系统用于调节降温系统及送风系统内风量调节阀的工作状态。所述降温系统包括采用封闭管道依次连接的蒸发器1、压缩机2、冷凝器3和节流元件4,所述蒸发器1和冷凝器3上分别设置有蒸发器风机5和冷凝器风机6。本降温送风系统采用全封闭冷风管道实现冷热通道分离,冷风输送支管12、风量调节阀8和送风器9等组成的送风系统将冷风直接输送到gis室内汇控柜10,从而改变了传统空调“先冷环境,再冷设备”的送风方式,提高了降温效率。
[0014]
参照图1所示,所述精准控制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等测量元件及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等测量元件数据连接的plc控制系统11,所述蒸发器1及送风器9的出口管道及gis室内汇控柜10的内部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等测量元件;所述plc控制系统11可根据各温湿度传感器等测量元件的数据变化调节各风量调节阀8的开度,或根据各风量调节阀8的送风量变频调节蒸发器风机5的风量。所述降温送风系统本体内包括至少两组降温系统,当其中一组发生故障时,另一套可以维持gis室内汇控柜温度不会过高。
[001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降温送风系统改变了传统空调“先冷环境,再冷设备”的送风方
式,为室内汇控柜提供面向对象的定点、定量的精确送风、避免了无效冷却,有效降低了空调冷负荷;通过冷热通道隔离改善气流组织分布,提高了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系统连接方式简便灵活,适用于不同控制精度的汇控柜温湿度管理,降低了机柜故障频率、有利于延长设备生命周期。
[0016]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但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gis室内控制柜精准降温送风系统,包括gis室内汇控柜及对该gis室内汇控柜进行送风降温的降温送风系统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送风系统本体主要包括降温系统、送风系统、精准控制系统及与所述降温系统管道连接的冷风输配管道;所述送风系统包括冷风输送支管及送风器,所述冷风输送支管的一端与冷风输配管道连接,另一端通过送风器与所述gis室内汇控柜连接并对gis室内汇控柜直接输送冷风,冷风输送支管上设置有风量调节阀;所述精准控制系统用于调节降温系统及送风系统内风量调节阀的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is室内控制柜精准降温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系统包括采用封闭管道依次连接的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元件,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上分别设置有蒸发器风机和冷凝器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gis室内控制柜精准降温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准控制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及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数据连接的plc控制系统,所述蒸发器及送风器的出口管道及gis室内汇控柜的内部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plc控制系统可根据各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变化调节各风量调节阀的开度,或根据各风量调节阀的送风量变频调节蒸发器风机的风量。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gis室内控制柜精准降温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送风系统本体内包括至少两组降温系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GIS室内控制柜精准降温送风系统,包括GIS室内汇控柜及对该GIS室内汇控柜进行送风降温的降温送风系统本体,所述降温送风系统本体主要包括降温系统、送风系统、精准控制系统及与降温系统管道连接的冷风输配管道;所述送风系统包括冷风输送支管及送风器,所述冷风输送支管的一端与冷风输配管道连接,另一端通过送风器与所述GIS室内汇控柜连接并对GIS室内汇控柜直接输送冷风,冷风输送支管上设置有风量调节阀;所述精准控制系统用于调节降温系统及送风系统内风量调节阀的工作状态;所述降温系统包括采用封闭管道依次连接的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元件,蒸发器和冷凝器上分别设置有蒸发器风机和冷凝器风机。风机。风机。


技术研发人员:白杨 李志统 刘靓侃 李忠 艾月平 吴亮 傅贤 费雄军 邹道安 张卫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7
技术公布日:20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