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动力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94686发布日期:2021-10-19 21:26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动力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动力配电箱。


背景技术:

2.配电箱是电力系统中的末级设备,其中配电箱又分为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分别用于设备运行供电和日常照明供电控制,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内电气元件大致相同,大部分包括总开、分开和空开等,对于动力配电箱来说根据不同负荷情况安装开关数量不同,通常情况下动力配电箱多用于工矿企业生产现场使用,动力配电箱内部电气元件众多,接线繁杂,在日常维护检修时非常不便,并且在夏季高温季节,动力配电箱长时间以及繁杂的线缆交错绑扎在一起,散热效果差,造成箱体内部温度急剧升高,危险性很高极易发生电气火灾,不利于日常生产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目前动力配电线内接线繁杂,动力配电箱长时间以及繁杂的线缆交错绑扎在一起,散热效果差,造成箱体内部温度急剧升高,危险性很高极易发生电气火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动力配电箱。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智能动力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箱门,箱门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箱体内开设有散热腔和安装仓,散热腔与安装仓相连通且散热腔上部安装有通风扇,散热腔内安装有控制盒和监测组件,控制盒分别与通风扇和监测组件相连接;所述安装仓内安装有若干个固定板,安装仓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固定板上安装有安装片,安装片上预留有若干个安装槽,固定板内开设有穿线通道,穿线通道分别与进线孔和出线孔相配合且穿线通道内滑动设置有若干个夹线机构。
6.优选地,所述监测组件包括温度探头,温度探头安装在散热腔内;所述控制盒内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与mcu相连接,mcu分别与温度探头和通风扇相连接。
7.优选地,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夹线块,夹线块滑动设置在穿线通道内且夹线块内设置有调节式夹线圈,调节式夹线圈两侧设置有调节组件且调节式夹线圈与调节组件相配合。
8.优选地,所述夹线块包括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穿线通道两侧开设有导轨,导向块滑动穿设在导轨内;所述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内均开设有夹线槽且第一夹线板通过调节组件与第二夹线板相连接,对应的夹线槽组成调节式夹线圈。
9.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弹簧,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之间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弹簧且调节弹簧位于夹线圈两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探头对配电箱内温度变化实时监测,当配电箱内温度过高
时,利用通风扇对配电箱内强力降热,提高配电箱内的使用安全性,并且配合固定板上开设的穿线通道,穿线通道内设置若干个夹线块,将线缆分别独立夹紧隔开,一方面有助于后续工作人员日常检修维护,另一方面避免各种线缆缠绕造成热量积聚。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2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图3中夹线块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为箱体,2为箱门,3为观察窗,4为通风扇,5为散热腔,6为进线孔,7为出线孔,8为固定板,81为安装片,82为穿线通道,83为导轨,84为夹线块,841为导向块,842为调节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智能动力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箱门,箱门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箱体1内开设有散热腔5和安装仓,散热腔5与安装仓相连通且散热腔5上部安装有通风扇4,散热腔5内安装有控制盒和监测组件,控制盒分别与通风扇4和监测组件相连接,监测组件包括温度探头,温度探头安装在散热腔5内;所述控制盒内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与mcu相连接,mcu分别与温度探头和通风扇4相连接,通过温度探头对配电箱内温度变化实时监测,当配电箱内温度过高时,利用通风扇对配电箱内强力降热,提高配电箱内的使用安全性。
20.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仓内安装有若干个固定板8,安装仓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进线孔6和出线孔7,固定板8上安装有安装片81,安装片81上预留有若干个安装槽,固定板8内开设有穿线通道82,穿线通道82分别与进线孔6和出线孔7相配合且穿线通道82内滑动设置有若干个夹线机构。
21.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夹线块84,夹线块84滑动设置在穿线通道82内且夹线块84内设置有调节式夹线圈,调节式夹线圈两侧设置有调节组件且调节式夹线圈与调节组件相配合,利用调节组件对调节式夹线圈进行调节尺寸满足多种规格电缆的安装需求。
22.如图4所示,所述夹线块84包括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841,穿线通道82两侧开设有导轨83,导向块841滑动穿设在导轨83内;所述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内均开设有夹线槽且第一夹线板通过调节组件与第二夹
线板相连接,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弹簧842,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之间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弹簧842且调节弹簧842位于夹线圈两侧,对应的夹线槽组成调节式夹线圈,利用固定板上开设的穿线通道,穿线通道内设置若干个夹线块,将线缆分别独立夹紧隔开,一方面有助于后续工作人员日常检修维护,另一方面避免各种线缆缠绕造成热量积聚。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动力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箱门,箱门上设置有观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开设有散热腔(5)和安装仓,散热腔(5)与安装仓相连通且散热腔(5)上部安装有通风扇(4),散热腔(5)内安装有控制盒和监测组件,控制盒分别与通风扇(4)和监测组件相连接;所述安装仓内安装有若干个固定板(8),安装仓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进线孔(6)和出线孔(7),固定板(8)上安装有安装片(81),安装片(81)上预留有若干个安装槽,固定板(8)内开设有穿线通道(82),穿线通道(82)分别与进线孔(6)和出线孔(7)相配合且穿线通道(82)内滑动设置有若干个夹线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动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包括温度探头,温度探头安装在散热腔(5)内;所述控制盒内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与mcu相连接,mcu分别与温度探头和通风扇(4)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动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夹线块(84),夹线块(84)滑动设置在穿线通道(82)内且夹线块(84)内设置有调节式夹线圈,调节式夹线圈两侧设置有调节组件且调节式夹线圈与调节组件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动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块(84)包括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841),穿线通道(82)两侧开设有导轨(83),导向块(841)滑动穿设在导轨(83)内;所述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内均开设有夹线槽且第一夹线板通过调节组件与第二夹线板相连接,对应的夹线槽组成调节式夹线圈。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智能动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弹簧(842),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之间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弹簧(842)且调节弹簧(842)位于夹线圈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动力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箱门,箱门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箱体内开设有散热腔和安装仓,散热腔与安装仓相连通且散热腔上部安装有通风扇,散热腔内安装有控制盒和监测组件,控制盒分别与通风扇和监测组件相连接;所述安装仓内安装有若干个固定板,安装仓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固定板上安装有安装片,安装片上预留有若干个安装槽,固定板内开设有穿线通道,穿线通道分别与进线孔和出线孔相配合且穿线通道内滑动设置有若干个夹线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探头对配电箱内温度变化实时监测,当配电箱内温度过高时,利用通风扇对配电箱内强力降热,提高配电箱内的使用安全性。提高配电箱内的使用安全性。提高配电箱内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延阁 杨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伊正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30
技术公布日:2021/10/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