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半直驱电机柔性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4875发布日期:2022-01-05 09:50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半直驱电机柔性转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永磁半直驱电机柔性转子。


背景技术:

2.游梁式抽油机是目前主要的原油举升装置,传统的游梁式抽油机采用感应电机加皮带轮和齿轮减速箱的两级减速机构驱动抽油杆往复运动举升原油,系统效率低,皮带磨损量大,现有技术曾公开了一种半直驱永磁力矩电机,取消了皮带传动,直接驱动减速箱输入轴进行传动,但是游梁式抽油机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因为平衡块很难调节到平衡的位置,导致游梁式抽油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在上冲程时,电机带动减速器进行工作,在下冲程时,减速器带动电机进行工作,因为电机转速恒定,所以在抽油机运行的过程中,齿轮受到的是一个交变载荷,减少齿轮寿命,限制了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永磁半直驱电机柔性转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半直驱电机转速恒定,导致齿轮受到交变载荷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的一种永磁半直驱电机柔性转子,主要由磁钢(1)和转子支架组成,转子支架由外环(2)、弹性层(3)、内环(4)组成。
5.其特征在于磁钢(1)为圆弧形,均匀的分布于在转子支架的外表面,转子支架由外环(2)、弹性层(3)、内环(4)组成,外环(2)内圆周面均匀分布多个筋板,内环(4)外圆周面均匀分布多个筋板,弹性层(3)位于二者中间。
6.所述外环(2)、弹性层(3)、内环(4)通过模具一体成型。
7.所述弹性层(3)的材料为橡胶。
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转子支架由外环、弹性层、内环一体成型,使了转子支架自身的强度能满足电机正常运转和极限工况下的强度要求,并且因弹性层的作用,使外环和内环在电机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可以实现一个相对转动,对外载荷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10.2、弹性层在各个方向均具有良好的弹性,目前大部分的抽油机减速机的输入轴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轴向窜动,弹性层自身具有弹性,使外环和内环存在一个相对的滑动,起到缓冲作用。
11.3、弹性层具有良好的压缩性,使磁钢能够在磁力的作用下,保证与定子良好的同心度。
附图说明
12.附图1 本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半直驱电机柔性转子主视图。
13.附图2 本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半直驱电机柔性转子侧视图。
14.附图3 本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半直驱电机柔性转子主视图剖视图。
15.附图4 本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半直驱电机柔性转子侧视图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如图所示,一种永磁半直驱电机柔性转子,主要由磁钢(1)和转子支架组成,转子支架由外环(2)、弹性层(3)、内环(4)组成。
19.其特征在于磁钢(1)为圆弧形,均匀的分布于在转子支架的外表面,转子支架由外环(2)、弹性层(3)、内环(4)组成,外环(2)内圆周面均匀分布多个筋板,内环(4)外圆周面均匀分布多个筋板,弹性层(3)位于二者中间。
20.外环(2)、弹性层(3)、内环(4)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弹性层(3)的材料为橡胶。
21.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抽油机用永磁半直驱电机领域,但不局限于此领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永磁半直驱电机柔性转子,其特征是由磁钢(1)和转子支架组成,转子支架由外环(2)、弹性层(3)、内环(4)组成,其特征在于磁钢(1)为圆弧形,均匀的分布于在转子支架的外圆周表面,转子支架由外环(2)、弹性层(3)、内环(4)组成,外环(2)内圆周面均匀分布多个筋板,内环(4)外圆周面均匀分布多个筋板,弹性层(3)位于二者中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半直驱电机柔性转子,其特征是外环(2)、弹性层(3)、内环(4)通过模具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半直驱电机柔性转子,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层(3)的材料为橡胶。

技术总结
一种永磁半直驱电机柔性转子主要由磁钢和转子支架组成,所述磁钢为圆弧形,均匀的分布于在转子支架的外圆周表面,转子支架由外环、弹性层、内环组成,外环内圆周面均匀分布多个筋板,内环外圆周面均匀分布多个筋板,弹性层位于外环、内环中间,三者通过模具一体成型,这样加工成型的转子支架具备一定的弹性,所以,安装了这种柔性转子的永磁半直驱电机可以在驱动抽油机运行时,可以保护减速机的齿轮免受冲击载荷,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戴蒙龙 黄中明 袁安金 孙孝东 任晓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庆虹铭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8
技术公布日:202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