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

文档序号:28560153发布日期:2022-01-19 16:3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
一种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心电监护仪是结合心电监测技术与移动计算技术,连续数小时甚至数日监测和记录心电数据,对心电异常变化进行实时动态监测预警的辅助性诊断设备,临床应用广泛。心电监护仪线路较多,很多线路连接人体,在使用中线路易缠绕在一起,需要医护人员重复多次进行线路整理,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甚至干扰心电图波形的准确性,耽误病情观察和未及时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防止心电导线缠绕装置的利用可以有效避免以上问题,工作者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现在的防缠绕装置一般是将导线分布在不同的限位结构上,使其相互分离达到不缠绕的目的,仍然存在着导线不固定,导线随意移动造成线路混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将导线分别固定,使其分离达到不缠绕的目的,且能够将导线固定,防止随意移动。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包括底座和卡扣;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卡扣设置有若干个。
7.所述卡扣包括卡环、固定座和螺杆,所述卡环为半环状,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卡环顶端固定,所述固定座中央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杆可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螺杆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通孔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
8.所述卡环底端的一侧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卡环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外凸的卡沿,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呈“l”形。所述卡沿可卡入到卡槽内。
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座侧面设置有固定件。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螺杆底端设置有缓冲垫。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缓冲垫为硅胶垫。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螺杆包括螺杆头和螺杆体,所述螺杆头为球形,所述螺杆体外侧设置有外螺纹。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件为磁铁。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件呈倒“凹”形。
1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卡扣设置有5-8个。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将导线分别固定,使其分离达到不缠绕的目的,且能够将导线固定,防止随意移动。
18.2.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采用卡扣固定,导线通过卡环,起到分离的作用。卡环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外凸的卡沿,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槽呈“l”形。所述卡沿可卡入到卡槽内。所述卡环具有一定的形变性,可采用橡胶材质。
19.3.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螺杆底端设置有缓冲垫,可起到保护导线的作用。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固定座、11-固定件、12-卡槽、2-卡扣、21-卡环、211-卡沿、22-固定座、23-螺杆、231-外螺纹、24-缓冲垫、3-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实施例1
28.一种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包括底座1和卡扣2;所述卡扣2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卡扣2设置有5个。
29.所述卡扣2包括卡环21、固定座22和螺杆23,所述卡环21为半环状,所述固定座22与所述卡环21顶端固定,所述固定座22中央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杆23可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螺杆23外侧设置有外螺纹231,所述通孔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231对应的内螺纹。所述螺杆23包括螺杆头和螺杆体,所述螺杆头为球形,所述螺杆体外侧设置有外螺纹231。
30.所述卡环21底端的一侧与所述底座1固定,所述卡环21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外凸的卡沿21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呈“l”形。所述卡沿211可卡入到卡槽12内。采用卡扣2固定,导线3通过卡环21起到分离的作用。所述卡沿211可卡入到卡槽12内。所述卡环21具有一定的形变性,可采用橡胶材质。
31.实施例2
32.一种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包括底座1和卡扣2;所述卡扣2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卡扣2设置有5个。
33.所述卡扣2包括卡环21、固定座22和螺杆23,所述卡环21为半环状,所述固定座22
与所述卡环21顶端固定,所述固定座22中央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杆23可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螺杆23外侧设置有外螺纹231,所述通孔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231对应的内螺纹。所述螺杆23包括螺杆头和螺杆体,所述螺杆头为球形,所述螺杆体外侧设置有外螺纹231。
34.所述卡环21底端的一侧与所述底座1固定,所述卡环21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外凸的卡沿21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呈“l”形。所述卡沿211可卡入到卡槽12内。采用卡扣2固定,导线3通过卡环21起到分离的作用。所述卡沿211可卡入到卡槽12内。所述卡环21具有一定的形变性,可采用橡胶材质。
35.所述底座1侧面设置有固定件11。所述固定件11呈倒“凹”形。
36.所述螺杆23底端设置有缓冲垫24。所述缓冲垫24为硅胶垫。
37.使用时,将卡环21的外沿211向内移动,移出卡槽12,使卡环21呈打开状态,然后将导线3放入,并将卡环21的卡沿211卡入到卡槽12内,依次将其他导线3放入,实现分离。如需固定,旋转螺杆23,使其下移,固定住导线3,防止随意移动。最后,将装置通过固定件11固定在床体上。
38.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卡扣;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卡扣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卡扣包括卡环、固定座和螺杆,所述卡环为半环状,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卡环顶端固定,所述固定座中央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杆可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螺杆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通孔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卡环底端的一侧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卡环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外凸的卡沿,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呈“l”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侧面设置有固定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底端设置有缓冲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硅胶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螺杆头和螺杆体,所述螺杆头为球形,所述螺杆体外侧设置有外螺纹。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磁铁。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呈倒“凹”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设置有5-8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心电监护导线缠绕的装置,包括底座和卡扣;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卡扣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卡扣包括卡环、固定座和螺杆,所述卡环为半环状,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卡环顶端固定,所述固定座中央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杆可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螺杆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通孔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卡环底端的一侧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卡环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外凸的卡沿,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呈“L”形。该装置将导线分别固定,使其分离达到不缠绕的目的,且能够将导线固定,防止随意移动。防止随意移动。防止随意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唐金廖 曾金艳 黄鲜艳 甘玉珊 黄卓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29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