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智能控制消防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45381发布日期:2022-01-26 18:1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改进型智能控制消防泵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泵的配套装置,具体涉及改进型智能控制消防泵柜。


背景技术:

2.消防泵柜是用于控制监测消防泵的重要配套装置,消防泵柜内安装有众多的控制、监测用电设备,致使其发热量大,如柜体内的热量没有得到及时地排出,其内部的设备,长期处于高温的工作环境下,极易出现断路的情况,降低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习用方案为在柜体的两侧侧壁开设散热孔,同时将柜体放于相对空旷的地方,便于散热,然而,其效果有限,习用装置不论消防泵柜内的设备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其散热效果均为一致,无法根据消防泵柜内用电设备的散热需求而有效调节散热性能。
3.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新型的消防泵柜,其具有高效的散热性能,能有效地将柜体内的热量散发到外界,保持柜体内部处于合适的温度,保证柜内用电设备的高效运行,同时其能够根据柜体内用电设备的散热需求调节柜体的散热性能,达到对柜体散热性能的智能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改进型智能控制消防泵柜,其具有高效的散热性能,能有效地将柜体内的热量散发到外界,保持柜体内部处于合适的温度,保证柜内用电设备的高效运行,同时其能够根据柜体内用电设备的散热需求调节柜体的散热性能,达到对柜体散热性能的智能控制。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改进型智能控制消防泵柜,包括柜体主体和柜门,柜体主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储水箱和右储水箱,左储水箱和右储水箱之间设有用于联通的联通通道;柜体主体内设有复数条安装条,安装条为条状结构,安装条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散热条;柜体主体顶端端面设有上储水箱,柜体主体外侧壁设有引水管,引水管包括左引水管和右引水管,左引水管联通上储水箱和左储水箱,右引水管联通上储水箱和右储水箱,左储水箱上设有用于输送水体的水泵机构,水泵机构包括与左储水箱联通的进水管、与上储水箱联通的出水管和联通进水管与出水管的水泵主体,水泵主体设于柜体主体的顶端端面;散热条一端与安装条连接,散热条的另一端贯穿柜体主体的侧壁位于引水管管内;右储水箱顶端端面开设有用于添加用水的注水孔。
7.进一步,位于引水管管内的散热条的一端设置为散热格栅结构;同时,柜体主体的左右两侧侧壁均设有散热孔。
8.更进一步,在水泵主体与柜体主体之间设有用于避震的安装板,水泵主体安装于安装板上,安装板设于柜体主体顶端端面,减少水泵运行对柜体主体产生的振动,安装板为橡胶材质,进一步减少振动对柜体主体产生的损伤。
9.优选地,散热条和安装条为一体成型,散热条和安装条均为铜材质;联通通道设于
柜体主体后侧壁的内部。
10.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左储水箱、右储水箱、上储水箱、散热条、引水管和水泵机构,通过散热条将柜体内部的热量引导到散热条上,在水泵机构的作用下,储水箱内的水通过水泵机构输送到上储水箱,上储水箱内的水体通过引水管的引导流道左、有储水箱内,水体在流经引水管的过程中,对一端位于引水管内的散热条进行热量交替,将散热条上的热量传递到水体上,以达到散热条温度降低的目的,进而实现将柜体内部温度降低的效果;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散热条的一端设置为散热格栅结构,增大位于引水管内的散热条与水体的接触面积,利于热量的交换,降低散热条的温度,提高柜体的散热效果;3、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机构的设置,有效地保证左储水箱、右储水箱和上储水箱间的水体循环,同时根据需要,水泵主体通过调节功率实现水体循环的调节速度,实现对柜体散热性能的调节,满足柜体对散热的要求。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1;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2;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3;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立体示意图1;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立体示意图2;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斜面剖视立体示意图;
17.图7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放大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19.参见图1至图7,改进型智能控制消防泵柜,包括柜体主体1和柜门11,柜体主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储水箱12和右储水箱13,左储水箱12和右储水箱13之间设有用于联通的联通通道14;柜体主体1内设有复数条安装条2,安装条2为条状结构,安装条2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散热条3;柜体主体1顶端端面设有上储水箱4,柜体主体1外侧壁设有引水管5,引水管5包括左引水管51和右引水管52,左引水管51联通上储水箱4和左储水箱12,右引水管52联通上储水箱4和右储水箱13,左储水箱12上设有用于输送水体的水泵机构6,水泵机构6包括与左储水箱12联通的进水管61、与上储水箱4联通的出水管62和联通进水管61与出水管62的水泵主体63,水泵主体63设于柜体主体1的顶端端面;散热条3一端与安装条2连接,散热条3的另一端贯穿柜体主体1的侧壁位于引水管5管内;右储水箱13顶端端面开设有用于添加用水的注水孔7。
20.参见图1至图7,位于引水管5管内的散热条3的一端设置为散热格栅结构;同时,在柜体主体1的左右两侧侧壁均设有散热孔8;在水泵主体63与柜体主体1之间设有用于避震的安装板9,水泵主体63安装于安装板9上,安装板9设于柜体主体1顶端端面,减少水泵运行对柜体主体1产生的振动,安装板9为橡胶材质,进一步减少振动对柜体主体1产生的损伤。散热条3和安装条2为一体成型,散热条3和安装条2均为铜材质,通过设置将散热条3和安装
条2设置为铜材质,利于热量的传导,同时通过将散热条3的端部设置为散热格栅结构,利于水体与散热条3之间进行热量传递,通过将联通通道14设于柜体主体1后侧壁的内部,提高了左储水箱12、右储水箱13和联通通道14之间设置的整体性,降低装置漏水情况的发生。
21.工作原理:通过设置左储水箱12、右储水箱13用于储存水体,通过水泵机构6将左右储水箱内的水体输送到上储水箱4,通过散热条3和安装条2,将柜体主体1内热量传导到散热条3上,而位于引水管5内的散热条3端部通过设置为散热格栅结构,增大其与水体的接触面积,利于散热条3将热量传递给接触的水体,利于散热条3温度的降低,进而实现对柜体主体1内部热量的持续传导,实现温度的降低,同时,通过水泵主体63功率的控制,实现控制水体在引水管5内的水流量,进而实现散热性能的控制。
22.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1.改进型智能控制消防泵柜,包括柜体主体和柜门,其特征是;所述柜体主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储水箱和右储水箱,所述左储水箱和所述右储水箱之间设有用于联通的联通通道;所述柜体主体内设有复数条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为条状结构,所述安装条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散热条;所述柜体主体顶端端面设有上储水箱,所述柜体主体外侧壁设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包括左引水管和右引水管,所述左引水管联通所述上储水箱和所述左储水箱,所述右引水管联通所述上储水箱和所述右储水箱,所述左储水箱上设有用于输送水体的水泵机构,所述水泵机构包括与所述左储水箱联通的进水管、与所述上储水箱联通的出水管和联通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的水泵主体;所述散热条一端与所述安装条连接,所述散热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柜体主体的侧壁位于所述引水管管内;所述右储水箱顶端端面开设有用于添加用水的注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智能控制消防泵柜,其特征是:位于所述引水管管内的所述散热条的一端为散热格栅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型智能控制消防泵柜,其特征是:所述柜体主体的左右两侧侧壁均设有散热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型智能控制消防泵柜,其特征是:所述水泵主体设于所述柜体主体的顶端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型智能控制消防泵柜,其特征是:所述水泵主体与所述柜体主体之间设有用于避震的安装板,所述水泵主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柜体主体顶端端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智能控制消防泵柜,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为橡胶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改进型智能控制消防泵柜,其特征是:所述散热条和所述安装条为一体成型,所述散热条和所述安装条均为铜材质。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改进型智能控制消防泵柜,其特征是:所述联通通道设于所述柜体主体后侧壁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泵的配套装置,具体涉及改进型智能控制消防泵柜,包括柜体主体和柜门,柜体主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储水箱和右储水箱,左储水箱和右储水箱之间设有用于联通的联通通道;柜体主体内设有复数条安装条,安装条为条状结构,安装条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散热条;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的散热性能,能有效地将柜体内的热量散发到外界,保持柜体内部处于合适的温度,保证柜内用电设备的高效运行,同时其能够根据柜体内用电设备的散热需求调节柜体的散热性能,达到对柜体散热性能的智能控制。制。制。


技术研发人员:庄少纬 庄培辉 陈永辉 庄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和通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2/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