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制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0211发布日期:2023-06-15 11:5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模制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模制马达。


背景技术:

1、马达用于以家庭用电气设备为首的各种各样的设备。例如,马达用于在空调机的室外机搭载的风扇马达。风扇马达包括具有定子和转子的马达和安装于马达的旋转轴的旋转风扇。

2、空调机的室外机所使用的风扇马达设置于室外机的主体(设置对象物)。在该情况下,风扇马达隔着隔振橡胶安装于室外机的主体以使在风扇马达产生的振动不向外部传递(参照专利文献1、2)。由此,能够抑制风扇马达的振动向室外机的主体传递,因此能够实现静音化。

3、作为风扇马达的马达,使用定子被模制树脂覆盖的模制马达。模制马达例如包括定子、配置于定子的内侧的转子以及从外侧覆盖定子的模制树脂。在模制马达中,模制树脂构成模制马达的外廓。

4、在欲将模制马达隔着隔振橡胶设置于设置对象物的情况下,在从模制树脂的侧面朝向外方突出的腿部安装隔振橡胶,利用螺钉等固定隔振橡胶和设置对象物。例如,在欲将具备模制马达的风扇马达设置于室外机的主体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螺钉固定被安装于模制马达的腿部的隔振橡胶和室外机的主体,从而能够将风扇马达安装于室外机的主体。

5、在该情况下,在利用模制树脂覆盖定子而完成了定子模制件之后,将隔振橡胶安装于模制树脂的腿部。也就是说,隔振橡胶后安装于模制树脂。

6、但是,近年来,鉴于台风的势力扩大或地震的发生等,存在发生隔着隔振橡胶设置于设置对象物的模制马达自设置对象物脱落的现象的隐患。特别是,几十年一遇的、具有极大的势力的台风的发生频率升高,因此强烈要求预防具有隔振橡胶后安装于模制树脂的模制马达的风扇马达自室外机的主体脱落的状况。

7、现有技术文献

8、专利文献

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07661号公报

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671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模制马达:即使为了静音化而使用隔振橡胶将模制马达设置于设置对象物,也能够抑制模制马达自设置对象物脱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模制马达的一技术方案包括:定子;转子,其具有旋转轴,在所述定子的磁力的作用下旋转;模制树脂,其覆盖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弹性体,其安装于设置所述模制马达的设置对象物;以及硬质构件,其在所述弹性体的周围配置有至少1个以上,且比所述弹性体硬,所述弹性体和所述硬质构件通过一体成型而固定于所述模制树脂。

3、还优选的是,所述模制树脂具有在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径向上朝向外方突出的突出部,所述弹性体和所述硬质构件配置于所述突出部。

4、还优选的是,所述模制马达具备筒状构件作为所述硬质构件,所述筒状构件以包围所述弹性体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弹性体的外侧。

5、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筒状构件的一部分埋入到所述弹性体。

6、此外,也可以是,所述模制马达具备第1筒状构件和第2筒状构件作为所述硬质构件,所述第1筒状构件以包围所述弹性体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弹性体的外侧,所述第2筒状构件配置于所述弹性体的内侧。

7、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第1筒状构件和所述第2筒状构件中的至少一者的一部分埋入到所述弹性体。

8、还优选的是,所述硬质构件由金属材料构成。

9、此外,也可以是,所述模制树脂由不饱和聚酯树脂构成。

10、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弹性体设有贯穿孔,该贯穿孔供用于将所述模制马达安装于所述设置对象物的固定构件贯穿。

11、还优选的是,所述弹性体是抑制在所述模制马达产生的振动向所述设置对象物传递的隔振橡胶。

12、还优选的是,所述隔振橡胶由乙丙橡胶或丁腈橡胶构成。

13、根据本公开,即便使用弹性体将模制马达设置于设置对象物,也能够抑制模制马达自设置对象物脱落。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制马达,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马达,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制马达,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制马达,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制马达,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制马达,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马达,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马达,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马达,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马达,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制马达,其中,


技术总结
模制马达包括:定子;转子,其具有旋转轴,在定子的磁力的作用下旋转;模制树脂,其覆盖定子的至少一部分;隔振橡胶,其安装于设置模制马达的设置对象物;以及硬质构件,其在隔振橡胶的周围配置有至少1个以上,且比隔振橡胶硬,隔振橡胶和硬质构件通过一体成型而固定于模制树脂。

技术研发人员:南部靖生,齐藤康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