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倍压电路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3549发布日期:2023-10-25 11:3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兼容倍压电路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压控制,尤其涉及一种兼容倍压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销售至国外,如电视机、冰箱、智能手机,以及手表等。但是,很多国家的用电电压的标准是不同的,例如,澳大利亚的用电电压是240v,加拿大的用电电压是120v。

2、因此,在国内外用电电压不同的情况下,在电路上就需要做区分设计。而以往的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倍压电路结构复杂,研发成本较高,并且研发周期较长。

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容倍压电路及电子设备。针对国内外不同规格的用电电压,本公开至少可以简化倍压电路的结构,从而缩短电路的研发周期,有利于降低电路的研发成本。

2、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兼容倍压电路,该电路包括:第一倍压单元,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第一输出电压;第二倍压单元,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第二输出电压;以及切换单元,用于:控制上述输入电压输入至上述第一倍压单元,以使上述输入电压转换为上述第一输出电压;或,控制上述输入电压输入至上述第二倍压单元,以使上述输入电压转换为上述第二输出电压;其中,上述切换单元包括:与上述第一倍压单元连接的第一跳线单元,以及与上述第二倍压单元连接的第二跳线单元;上述第一倍压单元与上述第二倍压单元以并联的方式连接。

4、示例性的,上述第一倍压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上述第一电容的负极与上述第二电容的正极相连,上述第二电容的负极接地;上述第一电阻与上述第二电阻串联,上述第一电容与上述第一电阻并联,且上述第二电容与上述第二电阻并联;上述第一跳线单元连接至上述第二电容的正极。

5、示例性的,上述第二倍压单元,包括:第三电容;其中,上述第二跳线单元连接至上述第三电容的正极,上述第三电容的负极接地。

6、示例性的,还包括:整流单元。

7、上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上述第一二极管与上述第二二极管以共阴极的方式相连,上述第三二极管与上述第四二极管以共阳极的方式相连;上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上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并且上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上述第一跳线单元连接;上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上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上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上述第一电容的正极,上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上述第二电容的负极。

8、示例性的,上述兼容倍压电路还包括:滤波单元。

9、上述滤波单元包括:第四电容与第三电阻;上述第四电容与上述第三电阻并联;上述第四电容并联至上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上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之间。

10、示例性的,上述兼容倍压电路还包括:反激电路,用于为后端用电设备提供电源;上述反激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上述第四电容。

11、示例性的,上述切换单元的控制方式包括:物料选用控制。

12、示例性的,上述兼容倍压电路还包括:放电支路。

13、上述放电支路包括:放电电阻与第三跳线单元,上述放电电阻的阻值可调,上述第三跳线单元为一个或多个;上述放电电阻与上述第三跳线单元串联。

14、上述第三跳线单元用于:在上述第三跳线单元处于闭合的状态下,控制上述放电支路与上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并联,以使上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放电。

15、示例性的,上述放电支路还包括:提醒单元。

16、上述提醒单元用于:在上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完成放电的情况下,发出完成放电对应的提示消息。

17、示例性的,上述兼容倍压电路还包括:电压检测单元,用于获取外接电路的电压值,以使上述切换单元根据上述电压值控制上述输入电压输入至上述第一倍压单元,或根据上述电压值控制上述输入电压输入至上述第二倍压单元。

18、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兼容倍压电路。

1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路中,均包含以下电路,包括:第一倍压单元,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第一输出电压;第二倍压单元,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第二输出电压;以及切换单元,用于:控制上述输入电压输入至上述第一倍压单元,以使上述输入电压转换为上述第一输出电压;或,控制上述输入电压输入至上述第二倍压单元,以使上述输入电压转换为上述第二输出电压;其中,上述切换单元包括:与上述第一倍压单元连接的第一跳线单元,以及与上述第二倍压单元连接的第二跳线单元;上述第一倍压单元与上述第二倍压单元以并联的方式连接。通过上述电路,可以简化倍压电路的结构,缩短电路的研发周期,降低电路的研发成本,在一个电路板上满足多种电压规格的输出电压,提高电子产品通用性。

2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兼容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倍压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倍压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容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容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兼容倍压电路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容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激电路,用于为后端用电设备提供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的控制方式包括:物料选用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兼容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兼容倍压电路还包括:放电支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容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支路还包括:提醒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兼容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兼容倍压电路还包括:电压检测单元,用于获取外接电路的电压值,以使所述切换单元根据所述电压值控制所述输入电压输入至所述第一倍压单元,或根据所述电压值控制所述输入电压输入至所述第二倍压单元。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兼容倍压电路。


技术总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兼容倍压电路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压控制技术领域。其中该电路包括:第一倍压单元,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第一输出电压;第二倍压单元,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第二输出电压;以及切换单元,用于:控制输入电压输入至第一倍压单元,以使输入电压转换为第一输出电压;或,控制输入电压输入至第二倍压单元,以使输入电压转换为第二输出电压;其中,切换单元包括:与第一倍压单元连接的第一跳线单元,以及与第二倍压单元连接的第二跳线单元;第一倍压单元与第二倍压单元以并联的方式连接。通过本方案提供的电路,可以简化倍压电路的结构,缩短电路的研发周期,降低电路的研发成本,并且提高电子产品的通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小圳,刘南,钟春林,张锋,杨泽旺,张华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