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54172发布日期:2022-12-23 20:5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器。


背景技术:

2.充电器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的充电设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计算机、电力电子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引入到充电器行业。充电器与从前的产品无论在主要性能上、外观尺寸上、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及可靠性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有些指标甚至是质的飞跃。例如最近使用较为广泛的氮化钾半导体材料,它的应用使得手机充电器的大小和重量都得到进一步的缩减,从而为充电器的改进作出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3.随着电子以及电器产品的功率逐渐增大,充电器的体积也会随之增大,这就导致体积较大的充电器在插到插排上时,由于插排的大小有限,并且当插排的宽度较小时,充电器的一半甚至以上均处于悬空状态(悬空部分伸出到插排的外部,未能与插排的上表面抵持),这就使得充电器在充电时容易发生松动,从而影响充电器的正常使用。
4.因此,发明一种充电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器,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插排的宽度较小时,充电器悬空过多容易松动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所述充电器本体包括主体和其底部的副体,且副体的底部面积小于主体的底部面积,所述主体的顶部开设有usb插口,所述副体的底部铰接有插片,且副体底部与插片相对的位置开设有与插片相匹配的收纳槽;
7.所述副体底部远离插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壳,所述收纳壳靠近插片的一端滑动插接有u形罩,所述u形罩靠近插片的一端设有压紧装置,所述u形罩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主体底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中;
8.所述压紧装置具有与所述u形罩平齐的收起状态,以及具有凸出于所述u形罩的下表面以抵持插排的侧面的伸出状态。
9.可选的,所述压紧装置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与u形罩的形状相同,且u形板与u形罩相对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滑槽外的部分与u形罩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的两个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副体的侧面对应于限位块的位置沿水平方向平行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位于第二限位槽的上方,且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连接有斜槽,所述第二限位槽远离插片的一端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导向杆上套接有用于驱使导向杆和压块朝向插片滑动的弹簧。
10.可选的,所述u形罩的内部设有开口朝向u形板的偏转槽,所述u形板和所述u形罩之间设有活动条,所述活动条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第二滑块穿过活动条,所述偏转槽内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偏转槽的槽壁转动连接,且连接点与偏转槽的底部槽壁贴近,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条形孔中,与所述条形孔转动连接,且连接点位于活动条中部偏上位置,两个活动条的底部设有同一个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与u形板靠近u形罩的一侧固定连接。
11.可选的,所述u形板远离远离u形罩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斜面槽,且两个斜面槽分别与u形板的两侧位置靠近,所述斜面槽内滑动安装有梯形条板,所述梯形条板的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变厚,且梯形条板远离u形罩的一侧位于斜面槽外,所述梯形条板的斜面与斜面槽的斜面相对且匹配,所述斜面槽的底部槽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倾斜固定连接有弹片,且弹片的顶部与梯形条板的底部始终保持接触。
12.可选的,所述主体底部靠近插片的位置设有上下滑动的挡板,所述挡板靠近压紧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条,且第一磁条与挡板底部靠近,所述压紧装置靠近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条,且第二磁条与压紧装置的底部靠近,所述副体靠近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第一磁条磁性连接的第三磁条,所述第三磁条位于插片的上方,且第三磁条与第一磁条相对一侧的磁极以及第二磁条与第一磁条相对一侧的磁极均为异性磁极。
13.可选的,所述挡板远离压紧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与挡板的底部靠近,所述主体对应于条形凸起中部的位置开有扣手槽。
14.可选的,所述梯形条板位于斜面槽外的长度等于梯形条板沿水平方向的最大改变量,且梯形条板位于斜面槽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滑条。
15.可选的,所述压块比收纳壳更加靠近u形板,且压块靠近u形板的一侧为弧面设计。
16.可选的,所述斜槽与第一限位槽靠近插片的一侧靠近,且斜槽自上而下向远离插片的方向倾斜。
17.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8.1、当插排的预留空间或支撑面积不足时,拉动u形板使其通过斜槽进入到第二限位槽内,从而使得u形板整体能够向下运动一段距离,并且随着u形板的继续运动,限位块逐渐对弹簧产生挤压,当限位块达到最大位移处时,用手对u形板的当前位置进行锁定,当插片插好后缓慢松开u形板,使其在弹簧的推动下逐渐与插排的侧面挤紧在一起,从而通过插排的侧面对充电器本体悬空的部分施加一个支撑力,当充电器本体悬空的部分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偏转时,该支撑力能够阻止充电器本体悬空部分向下偏转的趋势,进而保证充电器本体与插排的稳定连接;
19.2、当u形板沿着斜槽向第二限位槽运动时,活动条能够在u形板对其摩擦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当伸缩杆与偏转槽底部槽壁接触时,伸缩杆停止偏转,而u形板则能够沿着斜槽继续向下运动一段距离,当u形板带动限位块进入第二限位槽后,u形板也停止向下运动,随着u形板沿着第二限位槽对弹簧进行挤压,此时两个活动条能够从u形板的侧面位置提供较大面积的支撑,从而使u形板能够保持较好的竖直状态,进而当u形板在弹簧的作用下与插排的侧面挤紧时,u形板能够通过插排的侧面对充电器本体施加更稳定的支撑力,避免u形板因为插排侧面对其的反作用力而倾斜;
20.3、当u形板逐渐与插排侧面挤紧时,梯形条板由于插排对其的反作用力,开始逐渐
沿着斜面槽的斜面向下滑动,在此过程中,梯形条板位于斜面槽外的部分逐渐进入斜面槽内,而弹片则在梯形条板的压力下逐渐进入凹槽内,当u形板与插排侧面完全挤紧时,梯形条板也完全进入斜面槽内,由于此时的弹片处于压缩的状态,因此弹片有对梯形条板向上的推力,从而使得梯形条板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因此梯形条板能够通过斜面槽的斜面部分有对u形板向上的推力,进而使得充电器本体的悬空部分能够在该推力的作用下更好的保持水平状态,保证充电器本体与插排的稳定连接。
21.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和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中充电器本体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25.图3是本发明中图2的a部放大图;
26.图4是本发明中充电器本体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27.图5是本发明中u形板、u形罩和收纳壳的立体示意图;
28.图6是本发明中u形板和活动条的立体示意图;
29.图7是本发明中u形板的部分立体剖视图;
30.图8是本发明中u形板的立体示意图;
31.图9是本发明中挡板的立体示意图;
32.图10是本发明中充电器插入到较宽的插排上的示意图;
33.图11是本发明中充电器插入到较窄的插排上的示意图。
34.图中:1、充电器本体;2、主体;3、副体;4、usb插口;5、插片;6、收纳壳;7、u形罩;71、偏转槽;8、压紧装置;81、u形板;82、第二滑块;83、限位块;84、第一限位槽;85、第二限位槽;86、斜槽;87、导向杆;88、压块;89、弹簧;9、第一滑块;10、活动条;11、伸缩杆;12、支撑条;13、梯形条板;14、弹片;15、挡板;16、第一磁条;17、第二磁条;18、第三磁条;19、条形凸起;20、防滑条;21、插排。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图9所示的一种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1,所述充电器本体1包主体2和其底部的副体3,且副体3的底部面积小于主体2的底部面积,所述主体2的顶部开
设有usb插口4,所述副体3的底部的一端铰接有插片5,且副体3底部与插片5相对的位置开设有与插片5相匹配的收纳槽,插片5可以转动至收纳于收纳槽内,或者转动至收纳槽外,所述副体3底部远离插片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壳6,所述收纳壳6靠近插片5的一端滑动插接有u形罩7,所述u形罩7靠近插片5的一端设有压紧装置8,所述u形罩7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9,所述主体2底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滑块9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块9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中。所述压紧装置8包括u形板81,所述u形板81与u形罩7的形状相同。
37.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板81具有与所述u形罩7平齐的收起状态,以及具有凸出于所述u形罩7的下表面以抵持插排的侧面的伸出状态。
38.所述主体2底部靠近插片5的位置设有上下滑动的挡板15。具体地,挡板15可相对主体2向上滑动并被收纳于主体2内,此时,副体3与挡板15相对的端面露出;挡板15也可相对主体2向下滑动并遮挡住副体3与挡板15相对的端面。
39.所述挡板15靠近压紧装置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条16,且第一磁条16与挡板15底部靠近,所述压紧装置8靠近挡板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第一磁条16磁性连接的第二磁条17,且第二磁条17与压紧装置8的底部靠近,所述副体3靠近挡板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第一磁条16磁性连接的第三磁条18,所述第三磁条18位于插片5的上方,所述挡板15远离压紧装置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条形凸起19,所述条形凸起19与挡板15的底部靠近,所述主体2对应于条形凸起19中部的位置开有扣手槽。
40.u形板81与u形罩7相对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82,所述第二滑块82位于第二滑槽外的部分与u形罩7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81的两个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3,所述副体3的侧面对应于限位块83的位置沿水平方向平行开设有第一限位槽84和第二限位槽85,所述第一限位槽84位于第二限位槽85的上方,且第一限位槽84和第二限位槽85之间连接有斜槽86,限位块83可以沿第一限位槽84、斜槽86以及第二限位槽85往复滑动。所述第二限位槽85远离插片5的一端设有导向杆87,所述导向杆87靠近压紧装置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88,所述导向杆87上套接有用于驱使导向杆87和压块88朝向插片5滑动的弹簧89,所述压块88比收纳壳6更加靠近u形板81,且压块88靠近u形板81的一侧为弧面设计,且斜槽86自上而下向远离插片5的方向倾斜;
41.参见图1,当充电器本体1在未使用时,压紧装置8处于收起状态,挡板15上的第一磁条16和u形板81上的第二磁条17吸附在一起,从而使挡板15配合u形板81、u形罩7以及收纳壳6将充电器本体1的副体3部分完全包围起来,而副体3底部的插片5也能被上述结构所保护,从而避免杂物进入到收纳槽内;
42.当充电器本体1在使用时,参见图10,若插排21的预留空间或支撑面积足够大,水平推动u形板81,从而使u形板81带动u形罩7和限位块83沿着第一滑槽的方向运动,压紧装置8依然处于收起状态,当u形罩7收入收纳壳6内后,再将挡板15收入主体2内,从而使插片5能够暴露出来,当将插片5从收纳槽内转出后,即可将充电器本体1插接在插排21上进行使用;
43.参见图11,若插排21的预留空间或支撑面积不足,水平推动u形板81从而使u形板81带动u形罩7和限位块83沿着第一滑槽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当u形板81带动限位块83运动到斜槽86所在位置时,可以手动对u形板81施加向下的拉力,使得u形板81相对u形罩7向
下滑动,限位块83能够在拉力的作用下进入到斜槽86内,进而进入第二限位槽85内,此时,u形罩7与u形板81产生了高度差,压紧装置8进入伸出状态,继续往里推动u形板81:u形罩7在第一滑块9与第一滑槽的导向作用下继续插入收纳壳6中,u形板81则在限位块83与第二限位槽85的导向作用下挤压弹簧89(可以理解的是,此时u形板81的下端是凸出于收纳壳6的下表面的)。
44.当限位块83达到最大位移处时,用手对u形板81的当前位置进行锁定,随后将插片5从收纳槽内转出并插入到插排21上,当插片5插好后缓慢松开u形板81,使其在弹簧89的推动下逐渐与插排21的侧面挤紧在一起,即,弹簧89推动u形板81从侧面抵持插排21,从而对充电器本体1悬空的部分施加一个支撑力,当充电器本体1悬空的部分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偏转时,该支撑力能够抑制充电器本体1悬空部分向下偏转的趋势,进而保证充电器本体1与插排21的稳定连接。
45.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u形罩7的内部设有开口朝向u形板81的偏转槽,所述u形板81和所述u形罩7之间设有活动条10,所述活动条10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第二滑块82穿过活动条10,活动条10并不与所述u形罩7或u形板81固定连接,因此,活动条10可在第二滑块82的限位作用下相对所述u形罩7和u形板81上下滑动。
46.所述偏转槽内设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的一端与偏转槽的槽壁转动连接,且连接点与偏转槽的底部槽壁贴近;所述伸缩杆11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条形孔中,与所述条形孔转动连接,且连接点位于活动条10中部偏上位置,即,伸缩杆11朝靠近u形板81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活动条10的下方设有支撑条12,所述支撑条12与u形板81靠近u形罩7的一侧固定连接,可以限制活动条10滑动至凸出于u形板81的底部。
47.当u形板81沿着斜槽86向第二限位槽85运动时,u形板81向下运动,在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活动条10会随着u形板81向下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活动条10与u形板81的位移距离可能是不同的),在此过程中,伸缩杆11逐渐向下偏转转并逐渐缩短,当伸缩杆11与偏转槽底部的槽壁接触时,伸缩杆11停止偏转,而活动条10也停止向下运动,此时活动条10的底部能够低于u形罩7的底部,当u形板81带动限位块83进入第二限位槽85后,u形板81也停止向下运动,此时u形板81一半以上的高度能够与活动条10相对,随着u形板81沿着第二限位槽85对弹簧89进行挤压,此时活动条10能够从u形板81的侧面位置提供较大面积的支撑,从而使u形板81能够保持较好的竖直状态,进而当u形板81在弹簧89的作用下与插排21的侧面挤紧时,u形板81能够通过插排21的侧面对充电器本体1施加更稳定的支撑力,避免u形板81因为插排21侧面对其的反作用力而倾斜;
48.当充电器本体1使用完毕并从插排21上拔下后,往外拉动u形板81,使其带动限位块83依次沿着第二限位槽85和斜槽86回到第一限位槽84中,在此过程中,活动条10能够在u形板81上支撑条12的托动下逐渐恢复初始状态。
49.如图7所示,所述u形板81远离远离u形罩7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斜面槽,且两个斜面槽分别与u形板81的两侧位置靠近,所述斜面槽内滑动安装有梯形条板13,所述梯形条板13的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变厚,且梯形条板13远离u形罩7的一侧位于斜面槽外,所述梯形条板13的斜面与斜面槽的斜面相对且匹配,所述斜面槽的底部槽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倾斜固定连接有弹片14,且弹片14的顶部与梯形条板13的底部始终保持接触,所述梯形条板13位于斜面槽外的长度等于梯形条板13沿水平方向的最大改变量,且
梯形条板13位于斜面槽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滑条20;
50.当u形板81逐渐与插排21侧面挤紧时,梯形条板13由于插排21对其的反作用力,开始逐渐沿着斜面槽的斜面向下滑动,在此过程中,梯形条板13位于斜面槽外的部分逐渐进入斜面槽内,而弹片14则在梯形条板13的压力下逐渐进入凹槽内,当u形板81与插排21侧面完全挤紧时,梯形条板13也完全进入斜面槽内,由于此时的弹片14处于压缩的状态,因此弹片14有对梯形条板13向上的推力,从而使得梯形条板13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因此梯形条板13能够通过斜面槽的斜面部分有对u形板81向上的推力,进而使得充电器本体1的悬空部分能够在该推力的作用下更好的保持水平状态,保证充电器本体1与插排21的稳定连接。
5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